最近兩天賴幸媛的人事任命搞得媒體及名嘴們議論紛紛,說這是奇招高招,可以用來制衡連戰及吳伯雄,民進黨人士說這是馬向綠營招安,收買人心。心有不甘的藍營人士則拿出黑材料來攻擊賴,還有台商揚言要杯葛抗議。一時間,馬英九突然從一個不會處理危機的軟弱書生,搖身一變成為深知帝王術的謀略家。
台長這幾天被這些媒體搞得哭笑不得。賴幸媛接掌陸委會乙事,媒體都問錯了方向,大家都在問為什麼要選她,我要解釋的卻是:為什麼陸委會主委不能是國民黨人士?
馬政府上台之後有兩大重要區塊要處理,一是兩岸外交,一是國內經濟,而實際上,這兩者有一塊相重疊的「交集」之處,而且解決之道與全球經濟體系密切相關。
1991年冷戰結束前,世界基本上分為兩大陣營,各自有其政經軍體制;冷戰結束後美國影響力遍及全球。儘管歐洲得以順利整合為歐盟,不但有自己的貨幣,NATO還能東擴至東歐地區,然而放眼世界,只有美國艦隊遍佈全球每一個角落,美國主導的全球金融及貿易組織發揮了極大的影響力,歐盟的經濟成長更要靠美國這個全球消費力最強的國家來支撐。在這樣一個「單極國際體系」(Uni-polar international system)下,美國幾乎可以主導全球層次的事務,但在區域層次上,美國仍然會找幾個盟友做他的代理人,在東亞是日本,在歐洲是英國,在中東則是以色列。
單是這樣還是不夠。總有一些區域大國對老美不是那麼服氣,例如法國、俄羅斯及中國。在這種情形下,美國的態度不是修理他們,而是要他們做「負責任的大國」,盡可能不要挑戰美國的地位,盡可能為美國處理一些區域內的麻煩(如:北韓及伊朗),盡可能不要傷害美國在該區的利益(例如:反傾銷,維護智慧財產權,合作打擊恐怖主義)。中國在東亞就是被美國期待扮演好這種角色。
在這種情況下,台灣的處境必然是很複雜的。除非中國成為美國在東亞地區的挑戰者,甚至是敵人,否則台灣沒有足夠強的理由說服美國支持台灣的主權地位。維持現狀是中國與美國對於台灣問題的共同公約數,這是台灣必須要面對的現實。然而這不表示兩岸問題趨於無解。兩岸交流有許多「議題領域」(issue area),如果能成功區隔出這些領域各自解決,而不一下子去觸碰敏感的主權問題,則兩岸的事務就比較能順利處理。
過去李登輝主張兩岸「特殊國與國關係」,陳水扁主張「一邊一國」,這種牽涉到主權的論述自然會挑動中國強烈的反感。由於處理國內經濟必須要與全球經濟體系相接軌,如果兩岸以「經濟實體」的方式進行互動交流,中國與台灣共同融入美國主導之全球經濟體系,那麼問題就比較容易解決。
從這個角度看,陸委會主委乙職的重要性不在於彰顯新政府多麼重視女性或是平衡藍綠,而是與馬英九的整個政策成敗密切相關。藍營雖然人才濟濟,但是沒有一個像賴一樣有豐富的參與國際經貿組織及談判的經驗。在美國主導的單一國際體系之下,陸委會看似只處理兩岸事務,實則與全球經濟體系緊密聯結。唯有把兩岸三通及交流提升到全球經濟體系層次上,兩岸才能做到真正擱置主權爭議,以務實且平等的方式處理雙方的交流問題。一但兩岸「經濟實體」互動模式成立,可進一步建立「文化實體」及「政治實體」的互動關係,中國與台灣可以在一個全新的模式下發展關係。(有關此節,請參考拙作:給國民黨支持者的話)
過去台長在分析馬英九的性格時曾說,馬很不喜歡別人給他冠上賣台的標籤,這種標籤的破壞力就像是指責他貪污一樣,對他有非常大的傷害,遇到這種情況,他會釋放出一種少見的反作用力,用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馬英九此次的國防、外交及兩岸閣員人事佈局,其實已經做到進可攻退可守的地步。
歐鴻鍊有鞏固邦交國的經驗,這使台灣不致於在與中國改變互動模式之際喪失自我籌碼。陳肇敏熟知美台軍售,意味著馬會進一步加強與美國的安全合作關係。賴幸媛熟悉國際經貿事務,可以使台灣跳脫中國將兩岸定位為國內問題的框架,中國與大陸各自以「經濟實體」的地位進行互動。
如果中國釋出善意,則兩岸可以用上述的模式進行良性互動,如果中國仍固執己見,則台灣仍有足夠的外交籌碼與國防實力,好讓馬本人隨時向中國「嗆聲」來證明自己不是台奸。這都是馬英九的創新之處,值得肯定。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