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6-17 07:47:12| 人氣7,05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響板獨奏

推薦 7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先聽音樂。
 
不久前,收到好友e-mail來這一個精彩的響板演奏,這種打擊樂器與交響樂團正式在音樂會演出是平時很少見到,印象中是西班牙、墨西哥和南美各國拉丁音樂及舞蹈配樂不可或缺的樂器。
 
音樂班的小朋友都受過打響板的節奏訓練,我看過一些木製的和硬塑膠做的,因為在教學上用得到,也收集了幾個很可愛的,不同的外型是給學生上課用的,增加趣味性。
 
近年來,世界樂壇吹起拉丁風,使得愈來愈多人喜歡這樣節奏分明又充滿活力的音樂。
參考:西班牙佛朗明哥音樂 (Spanish Flamenco Music)

Intermedio. La boda de Luís Alonso. J Gimenez. Lucero Tena(2007)

響板:塞羅.特納(出生1938~),現年73歲,國寶級演奏家
指揮:Enrique García Asensio(8/22/1937~)西班牙馬德里交響樂團
 
 
 
2011年的演奏 - 真是一個藝人,永不退休的演奏家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_-rmRqrWzA
 
西班牙響板像貝殼的聲音,古典西班牙舞使用很多
http://www.flamencoshop.com/playcastanets.htm
如何使用
西班牙響板(英文解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_gm9cG_MYA
響板 (Castanets)
 
碰奏體鳴樂器。流傳西班牙民間的打擊樂器。主要用於歌舞的伴奏,後亦用於歐洲藝術音樂中,以貝殼形的兩塊烏木碰擊發音。最初是將兩塊烏木分別綁在拇指和中指上,後改於握掌心內碰奏,或裝在一木柄上碰奏,或以雙手持板碰擊。響板發出堅硬的噠噠聲,活潑而清脆,富有特色。響板用於西班牙的歌舞音樂,也出現在藝術音樂中。
 
<spaclass="yiv1231073547apple-style-span" style="line-height: 22px; ">響板 - 來源
 
儘管“響板”的起源眾說風雲,但是傳統上我們認為“Crusmata伊比利亞”(如今的西班牙)是它真正的發源地,當時的“響板”是由兩塊小木塊,或是兩塊海貝殼,或兩塊扁平的石頭組成,被街頭的舞者和音樂家放在手指間和手掌中敲打伴奏而用,與其他西方國家不同,crusmata伊比利亞地區的“響板”用一棉繩從各自兩塊片上端的小洞中穿過,把兩塊連接起來敲擊演奏,這就是如今西班牙“響板”的雛形。隨著時間的推移,西班牙的“響板”為了能更好詮釋舞者或音樂作家們的需要,一直在進行自身的變革,我們不難想像從最原始的“響板”發展到現在的樣子,當時的鄉村舞者為了讓它伴奏方便且聲音悅耳,不停尋找更好的技術與質料,其精心改良之路也是頗費一番周折。
 
響板 - 發展歷史
 
響板又叫“西班牙響板”,多用於西班牙,意大利等南歐國家以及拉丁美洲的民族舞蹈之中,在交響樂,歌劇和舞劇音樂中,響板也通常只限於伴奏具有南歐及拉美風格的音樂,歌舞,有時,響板甚至可以用於獨奏。
響板有兩種:一種是舞蹈演員隨身伴舞使用的,另一種是交響樂隊樂器,兩者外形有所不同。響板也是從東方傳入歐洲的,並且主要成為西班牙伴歌伴舞的一種真正的民間樂器,在交響樂隊首先也是用於西班牙舞曲性質的音樂中,如波萊羅舞曲。
 
響板 - 結構
 
結構組成:由一對手掌大小,貝殼形狀的扁木片構成。兩個木片上都拴有細繩,可套在拇指上。使用材質:多用紅木或烏木等堅硬木材製成。樂器特色:屬竹木體鳴樂器類,無固定音高,演奏時將兩片響板像貝殼一樣相對著掛在拇指上,用其他四個手指輪流彈擊其中一片響板,使之叩擊在另一片上發聲,音色清脆透亮,不僅可以直接為歌舞打出簡單的節拍,而且可以奏出各種複雜而奇妙的節奏花樣,別有一番特色。
 
響板 - 發展過程
 
響板(Castanets)由一對手掌大小,貝殼形狀的扁木片構成。兩個木片上都拴有細繩,可套在拇指上,多用紅木或烏木等堅硬木材製成。屬竹木體鳴樂器類,無固定音高,演奏時將兩片響板像貝殼一樣相對著掛在拇指上,用其他四個手指輪流彈擊其中一片響板,使之叩擊在另一片上發聲,音色清脆透亮,不僅可以直接為歌舞打出簡單的節拍,而且可以奏出各種複雜而奇妙的節奏,17世紀到18世紀間,撥弦古鋼琴在當時的音樂生活中有著相當顯赫的位置,可以說是它的全盛時代。至18世紀初,歐洲大陸音樂迅速發展,音量弱小的撥弦古鋼琴已不能滿足當時音樂家們的需要,因而逐漸被音量洪大的鋼琴所取代。
 
鋼琴的發明者是巴爾托洛奧。克里斯托福裡,他是意大利佛羅倫薩美第奇家族的一位樂器製作師,1709年,他以撥弦古鋼琴為原形,製作出一架被稱為具有“強弱音變化的古鋼琴”他在鋼琴上採用了以弦槌擊弦發音的機械裝置,代替了過去撥弦古鋼琴用動物羽管波動琴弦發音的機械裝置,從而使琴聲更富有表現力,音響層次更豐富,並能通過手指觸鍵來直接控制聲音的變化,在克里斯福裡的第一架鋼琴出現後的一百年裡,撥弦古鋼琴仍為人們所應用,但更多地是為演奏特定作品而使用,故以弦槌代替撥弦發音就成為當時鍵盤樂器的主要特色,亦是鋼琴的標誌與象徵。1709年後,克里斯托福裡又進一步改革了原來擊弦機的結構,他在這部機械中安裝了一種與現代擊弦機的复震槓桿系統近乎完全一致的起動槓桿,使擊弦速度 比原來加快了10倍,而且可以快速連續彈奏,音域也增加為 4組,可以說這就是現代鋼琴的雛形。他的這一發明為以後的鋼琴製作事們打開了通往成功之路的大門。但遺憾的是,克里斯托福裡的發明並沒​​有得到他的意大利同行們及當時演奏家們的注意,卻在異鄉得到了繼承和發展。
 
德國管風琴師,製作師戈特弗里德。西爾伯曼,在1730年根據一份繪製極不準確的意大利鋼琴草圖,借鑒克里斯托福裡的發明,製造出德國第一架鋼琴,他把這架琴送到音樂大師巴赫那裡鑑定,巴赫卻不屑一顧,只是說道:“觸鍵太重,高音音色太弱... ...”,但他還提出了一些建議。在採用了巴赫的建議之後,於1747年又加以革新。同年,巴赫在波茨坦進宮晉見腓特烈大帝時彈奏了西爾曼的新型鋼琴。西爾曼對鋼琴改革的主要貢獻在於對鋼琴制音器的運用,他利用手動音拴使全部制音器離弦,以使鋼琴的音響效果更豐富並具有一種神秘的色彩。對於我們今天的演奏家來說,這種性能在現在鋼琴中是用腳迅速而敏捷地控制著,很難想像當時是用手來操作的。鋼琴雖誕生在意大利,卻在德奧和英國得以發展成長。至18世紀中葉,人們對鋼琴的製作工藝實行革新,以使其演奏性能日益完善,這一時期,西爾伯曼及其子弟在鋼琴的變革中起著主導作用。
 
西爾伯曼的名徒被稱為“十二弟子”,他們分別製造出兩種不同風格的鋼琴,即“維也納式擊弦機鋼琴”和“英國式擊弦機鋼琴”,他們具有不同的機械性能和不同的音響效果,由此形成兩大不同的鋼琴製作流派,這兩種流派,也對當時的音樂家們產生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影響。“維也納式擊弦機鋼琴”的鍵盤觸感較輕,能夠彈出快速的音符,音色變化細微,在與管弦樂隊協奏時,音色對比清晰。這正符合莫扎特溫文爾雅又富有歌唱性的快板的音樂需要。約翰內斯。楚姆佩是西爾伯曼的名徒之一,他於 1760年來到英國,成為著名鋼琴製作師,他的產品被稱為“英國式擊弦機鋼琴”。這種響板觸鍵感覺較重,但聲音渾厚深沉,正適合於克萊門蒂那堅實有力的音樂風格。
 
莫扎特和克萊門蒂當時是名聲同噪的鋼琴演奏家,由於他們演奏風格的不同,他們分別使用結構各異的維也納式和英國式鋼琴,1789年1月,莫扎特和克萊門蒂在維也納奧國國王的王宮裡舉行了世界上第一次鋼琴演奏比賽,成為轟動一時的大事,這次比賽對提高鋼琴在諸樂器中的地位起了重要的作用。
 
鋼琴在它誕生的頭一個世紀中經歷多次改良,雖然開始它被形容為是鍋爐工製造出的粗陋機械,少有優雅之色,在表現細膩的情感上遜於撥弦古鋼琴和擊弦古鋼琴,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音樂由巴羅克風格向古典主義演變,聲音尖銳,古板,缺乏生機的撥弦古鋼琴被音 響豐富,細膩,洪亮的鋼琴所替代。到18世紀後期,鋼琴到19世紀鋼琴已登上“樂器之王”的寶座。
奧福音樂教學法使用原木原色

●創辦人 卡爾‧奧福簡介(Carl Orff)
http://www.orff.com.tw/carl_orff/carl_orff.htm
●奧福音樂教材介紹
http://www.singing.tw/Links/metters_1.html
●林榮德音樂教室採用奧福音樂教學
 
KAWAI 河合兒童音樂教室使用的手響板(首頁)
YAMAHA 山業兒童音樂教室也使用同款的響板(首頁)
 

可愛的響板[網摘]
 
可愛又有創意的響板[網摘]
 
 
 

台長: joypeacehope
人氣(7,055) | 回應(1)| 推薦 (7)|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音樂人生 |
此分類下一篇:台裔小提琴家:黃凱珉
此分類上一篇:獲得榮譽博士學位

李可
好聽啊!市面上買得到響板音樂專輯嗎?
2011-07-03 12:33:15
版主回應
謝謝賞文~

我找了中文網站,都沒有上面這位音樂家的專輯CD
只有美國有,但是國際運費很高,或付費下載
http://xrl.us/bkyy4n

如果你有興趣,問問當地唱片行
網上有這些免費音樂,就多多利用
http://www.youtube.com/results?search_query=Lucero+Tena&aq=f

或是找相關片段音樂來聽,如下:
1. 天鵝湖
2. 卡門
3. 西班牙隨想曲

這首吉他伴奏的,很海島味...
就想像有人打響板婆梭起舞,一邊搖曳著花邊裙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FAVDiShJV4
2011-07-05 07:58:12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