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2-22 11:50:26| 人氣2,446|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黃啟方:戊戌「狗」年說「狗」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小檔案:

     典故生活,不是衣食必須,卻是情韻之必要。〈戊戌「狗」年說「狗」〉原是啟方老師逐日解說的臉書小文,五段錄自舊作《戲說十二生肖》增補而成,新增孔子部分,在狗年小典故上,兼具學力之深與諧趣之雅,非常喜歡,徵得老師原稿慎重推薦,真是狗年最美的開始。

    黃啟方教授,1941年出生於福建莆田,1960年就讀臺大中文系,1968研究所畢業後留任教學;1979年正式升任教授;1987接任臺大訓導長;1988年兼任中文系系主任;1990~1994,擔任臺大文學院院長; 1997年自臺大退休後,轉往世新大學,擔任中文系專任教授,並兼人文社會社會學院院長暨共同課程委員會主任委員,同時在韓國國立漢城大學擔任客座教授,同時巡講高麗大學、延世大學、梨花女子大學、香港大學和安徽師範大學等各大名校,為人處世溫和善良,為人體貼又仗義執言;對學生關懷備至,常為師生爭取應有的權利和資源。

1. 初一「狗」跳「雞」飛

    除夕夜「守歲」了嗎守著守著,「雞」還是遠飛了,狗終究跳了來

    2018年這個「狗」年,是「戊戌」年。十二年前上個狗年「丙戌」時,曾寫了幾篇「狗」的短文,分別發表;友生洪博昇在「除夕文」的回應中還特別提起,或者還有可觀,就稍作勘正,春節假日,聊以解頤

    「雞」飛了,「狗」跳著來!「狗」年伊始,替狗兒也說說話!

    在被列為生肖的十二種「禽」「獸」中,「狗」和「雞」的關係最為密切,簡直就是「焦不離孟」;而體型較小的「雞」,幾乎都排在「狗」之前。

    究竟是原來就這麼習慣了,還是受了「十二生肖」排序的影響,一時也難論斷。因為照一般的了解,「十二生肖」的說法,要晚到東漢王充(27丁亥----97)的《論衡》中才出現,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的秦代竹簡中,已經有關於十二生肖的紀錄。即使如此,早在秦以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像《老子》、《莊子》、《孟子》等書中,已經就有「雞、犬」連稱的了,《老子》所說「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話,是大家所熟悉的,則「雞、犬」連稱,應該在「十二生肖」說之前;但也有人認為早在《詩經》中,已有「十二生肖」的資料了,因此,「雞、犬」連稱和「雞前犬後」的源頭,還有待進一步的探討。

    「犬」跟在「雞」後面,似乎是「犬」的宿命,因為,所有的詞語幾乎沒有例外的是雞前犬後;諸如:雞犬不驚、雞犬不留、雞鳴狗盜、鬥雞走狗等等,連「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都是如此。《史記孟嘗君列傳》中敘述孟嘗君田文(BC----279BC)從秦昭王嬴稷(325BC丙申----251BC)掌握中脫困的經過,明明是先說孟嘗君門客中有能為「狗盜」者,其次才輪到能為「雞鳴」者出場,但宋代王安石(1021辛酉--1086)在評論孟嘗君的時候,卻是用「雞鳴狗盜之雄」譏諷孟嘗君,硬是把「狗、雞」的先後次序給倒轉了過來。

    西晉葛洪(283癸卯--343)在《神仙傳》中,說到漢武帝劉徹(157BC甲申--87BC)時淮南王劉安(179BC壬戌--122BC)從八公學仙,結果是:劉安的「骨肉近三百餘人,同日升天,雞犬舐藥器者,亦同飛去。」兩百八十年後,李百藥(565乙酉----648)在《北齊書李廣傳》中已經簡省成「淮南得道,犬吠雲中」,撇開了雞不提,讓「狗」獨享飛升成仙之榮。有趣的是李百藥卻是屬雞的。宋初編的《太平御覽》在「狗吠雲中」之後,又加上了「雞鳴天上」四個字,不過「狗」總算還是在「雞」之前,但同時編成的《太平廣記》,就已經成為「雞鳴天上,狗吠雲中」了。從此以後,「狗兒」再也翻不了身。

    學道成仙,雞犬一同升天的事,另有一段記載:李百藥之前約一百年的地理學家酈道元(472壬子--527),在《水經注》中,曾引述了陝西成固人唐公房在王莽(45BC丙子--23)時代「學道得仙,白日升天;雞鳴天上,狗吠雲中」的記載,也一樣是雞前狗後。

    「雞」、「狗」次序的唯一例外,則是陶淵明(365乙丑--427)在<歸園田居>詩第一首所說的:「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讓「狗吠」在「雞鳴」之前,詩人的識見果然不凡。

    或許雞雖小卻能飛,所以飛升時借「能飛」的本事可以鳴於「天上」;狗卻只能儘量的跑跳,總算也還可以跳上「雲中」,追著雞狂吠。其實,人們看到的現象是:因為狗跳著戲弄追逐,雞只好盡力飛起來以閃躲。這或許是「狗」必得在「雞」後的根本所在。然而,就因果關係而言,還是要替狗兒說公道話,就說是「一人得道,狗跳雞飛」,又有何不可!
                                                                 
2.  初二「狗」來富貴

    「戊戌狗年」進入初二,根據漢代東方朔(154BC丁亥--93BC)《歲占》的說法,初二是「犬日」,就說說「狗來富」吧

    民間有「狗來富」的說法,但都不知所以然;略作思索,有點兒蛛絲馬跡,或可解惑。試看以下資料唐代白居易(772壬子--846)《白孔六帖》說「犬為金精」。狗在五行中屬「金」。所以狗來就是「金」來,焉能不富。

    戰國時楚人尸佼(商鞅之師)的《尸子》一書中,有下面這段寓言齊國有個窮人,給狗取名字叫「富」,給兒子取名字叫「樂」。有一天正要祭祀,狗兒跑了進來,這人大聲喝叱說「富出去」祝禱時還直說「不祥」。家裡果然發生災禍兒子死了,這人哭著喊「樂呀」顯不出自己一點悲傷。

    給狗兒取名「富」,是窮人的異想天開,卻又為了祭祀,把「富」趕出去,何止弄巧成拙而已。雖然是寓言,卻也發人深省

    清初陳元龍(1652壬辰--1736)在《格致鏡原》中引了《五行書》的資料,有以下這些記載

    白犬虎文南斗君畜,可致萬石也。

    黑犬白耳人犬王犬也,畜之令人富貴。

    白犬黃頭家大吉。

    黃犬白尾代有官。

    黑犬前兩足白者宜子孫。

    黃犬白前兩足者利人。

    白犬烏頭令人得財。

    白犬黑尾令人世世乘車。   

    犬生四子,取黃子養之。犬生五子,取青子養之。六子,取赤子養之。

    七子,取黑子養之。八子,取白子養之。

    這一段話雖然沒有說明理由,想必是有它的道理,只要如此選擇,也一定能帶來好運。這麼看來,養對了狗,不僅能富貴,也可利及子孫,其中雖然有許多講究,但如今以狗為寵物的大有人在,只要有心,或許還是可以讓自己既富且貴的。
                                                       
3. 初三癡「狗」說夢

    如果因為老跟著會飛的「雞」是一種屈辱,狗其實也大有值得安慰的事;在十二生肖中,狗排在第十一位,但只要是和排名第七、經常被和「龍」相提並論、而且能日行千里的「馬」一起出現時,「狗」總是在前的。且看:

    《莊子則陽》:「譬猶狗馬,其不及遠矣。」

    《國策齊策》:「君宮中積珍寶,狗馬實外廄。」

    《論語為政》:「至於犬馬,皆能有養。」

    《禮記曲禮》:「朝言不及犬馬。」

    賈誼(200BC辛丑----168BC)〈論時政疏〉:「顧主上遇其大臣,如遇犬馬,彼將犬馬自為也。」

    《史記三王世家》:「臣竊不勝犬馬心。」

    《淮南子氾論》:「犬馬怖懼之情。」

    《漢書灌夫傳》:「所好:音樂、狗馬、田宅。」

    《漢書息夫躬傳》:「其有犬馬之決者,仰藥而伏刃。」

    《漢書趙充國傳》:「犬馬之齒,七十六。」

    《三國志魏志華歆傳》:「老病日篤,犬馬之命將盡!」

    曹植(192壬申----232)〈上責躬應詔詩表〉:「瞻望反側,不勝犬馬戀主之情。」

    謝脁(464甲辰----499)<辭子隆箋>說:「悲來橫集,不任犬馬之誠。」

    可以說是舉不勝舉,不過,雖然所要表達的意涵非常多樣,但大多是表示「微賤」的意思,這也讓狗兒遺憾不已:狗命真苦!

    但最讓狗兒忿忿不平的事,尚不在此,明明排名在「豬」之前,而且一向也被尊重,試看:

    《荀子榮辱》:「則是人也,曾狗彘之不若也。」

    《漢書食貨志》:「衣牛馬之衣,食犬彘之食。」

    《唐書張巡傳》:「我為君父死爾,附賊乃犬彘也。」

    不想那位極有文采的「亂世之奸雄」曹操(155乙未--220),卻在稱讚孫權(182壬戌--252)而批評劉表(142壬午--208)的兩個寶貝兒子時,竟然說出了:「生兒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真會讓狗嘔氣!曹阿瞞屬「羊」,可真會裝模作樣,明明自己想當皇帝,卻硬是忍了下來,讓他兒子頂了「篡漢」的歷史罪名。有趣的是,孫權的生肖屬「犬」,而投降曹操的劉琮(195乙亥----/劉表的次子)的生肖則是豬()曹操對孫權是真心讚賞呢,還是又說了「皮裏陽秋」的話

    至於罵那些為非作歹的官員為「狗官」(晁錯「200BC辛丑--154BC」《鹽鐵論》),又說什麼「狗仗人勢」(《紅樓夢》),也真讓狗兒們覺得有「狗血噴頭」(《儒林外史范進中舉》)的難堪!又有諷刺胡亂封官而說是「狗尾續貂」(《晉書趙王倫傳》)的,狗兒們對這類無理而亂扣飛帽的事,除了嗤之以鼻,「狗急跳牆」(《紅樓夢》)外,又能如何呢!那些俗人難道沒聽說過,少林寺大和尚惟寬禪師(與白居易「772壬子--846」同時)曾經說過「狗子有佛性」(《五燈會元》)的話嗎!阿彌陀佛
                                                              
4.  初四雨水, 「狗」命各不同

    漢代的文字學家許慎(58己未--148)在《說文解字》中說狗,孔子曰:「狗,叩也,叩氣吠以守。從犬句聲。」犬,狗隻有懸蹄者也。孔子曰:「視犬之子,如畫狗也。」

    這兩段話解釋了「狗」和「犬」的字音字義,而「叩氣吠以守」也很形象的把狗兒遇「敵」、發聲蓄勢的姿態描繪出來。許慎雖然引了孔子的話作證,但是從班固(32壬辰----92)以來就懷疑那只是為了加強說服力。南宋王應麟(1223癸未--1296)則推測那些話都是託名孔子所作的《緯書》上的紀載。

   北宋陸佃(1042壬午--1102)—大詩人陸游(1125乙巳--1210)的祖父,在所著的《埤雅》中說犬有三種:一者田犬,二者吠犬,三者食犬。

    所謂「田犬」,是指自己不能搏擊以取食的犬。「吠犬」就是能吠吼以警戒的犬。「食犬」是可以食用的犬。明代的藥理學家李時珍(1518戊寅--1593)在《本草綱目集解》中進一步就狗的功能作解釋說    狗類甚多,其用有三田犬,長喙善獵。吠犬,短吠善守。食犬,體肥供饌

    雖然狗被人稱作「義畜」、「家獸」,甚至被明武宗朱厚照(1491辛亥--1521)封為「守門使」,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但是不能獵、不能守門的狗,還是會成為人類的珍饈佳餚;即使是能攻能守的狗,如果時移勢易,恐怕也難免被烹而食之,所謂「狡兔死,走狗烹」是也。

    吃狗肉的風氣為時甚早,《楚辭・大招》中就有「害豚苦狗」的話,意思是說,狗肉要用「膽」和「醬」一起烹理,膽有苦味,因此而稱「苦狗」。古人又以為「凡肉,豚宜炮,犬宜羹。」狗肉以做成「羹」最為適宜。古代祭宗廟時用狗肉,就稱為「羹獻」;「獻」字從犬,它的本義,《說文解字》段玉裁(1735乙卯--1815)注說「本祭祀犬牲之稱」。司馬遷(145BC丙申----86BC)《史記・樊噲傳》說樊噲「以屠狗為事」。唐・張守節(玄宗時人)解釋說「時人食狗,亦與羊豕同,故噲専屠以賣之。」另外,荊軻(----227BC)在燕國結交了擊筑好手高漸離,兩人常常和燕市的「狗屠」輩飲酒。看來,先秦時代「屠狗吃狗肉」已是平常事,古人對吃狗肉累積的經驗,已經相當可觀了,而狗能被選在祭祀宗廟時作為牲禮,應該也是人對牠的無上恩寵吧

     時至今日,「狗」又增一用,就是「寵物犬」。這類狗既不必謀食警戒,又不擔心被屠而食之,寵之者時時抱擁撫逗,照顧備至,勝如子女,暱稱為「毛小孩」。此誠「狗族」空前之盛世也。曹公若天上地下有知,能不為之氣結乎
                                                                  
5. 初五第一個「犬子」是誰?

    正月初五日,年假最後一天了應該督促孩子們收心囉,免得向老師們致歉說「犬子……

   「犬子」是誰呢所謂「犬子」本來是指「未成毫」的小狗。初生時的體毛脫落了的狗才能叫「狗」,小狗還沒有長出比較長的細毛,也就是所謂「未成毫」的,就叫「犬子」,再長大才能叫做「犬」。換句話說,「犬子」是介於「小狗」和「成犬」之間的狗。

    東漢揚雄(53BC戊辰--18)在《方言》中說關西人稱犬子為「猶」。犬子常隨人,人行必先去,人未到則必反以待人。故謂人行止不決為「猶豫」,「豫」亦獸名,其形如象,其性亦不決,故呼不決為「猶豫」。「關西」是指函谷關以西的地方,主要指陝西、甘肅等地。養過狗兒的人,對於狗兒「常隨人,人行必先去,人未到則必返以待人」的特性必然十分清楚。關西人就用「猶」稱呼犬子。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司馬相如的出身說司馬相如,蜀郡成都人也,字長卿。少時好讀書,學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學,慕藺相如之為人,更名相如。

    南朝宋・裴駰《史記索隱》引孟康的解釋是「愛而字之也」。唐代人顏師古(581辛丑----645)注《漢書》則說「父母愛之,不欲稱斥,故為此名。」日本人中井積德考證說「取其捷便也,因擊劍之便利而名耳。劍、犬音相近。」但是南宋王楙(1151辛未--1213)的《野客叢書》裡卻說前漢司馬相如,少時好讀書,學擊劍,名「犬子」。既長,慕藺相如之為人,更名相如。所謂「犬子」者,即小名耳。然當時小名小字之說未聞,自東漢方著。相如小名,父母欲其易於生養,故以狗名之。待其既長向學,慕藺相如之為人,故更名相如。今人名字猶有此意,其理甚明。非謂其少時學擊劍而名「犬子」也。觀者不可以上文惑之。師古注謂「父母愛之,不欲稱斥,故為此名。」此說未盡。

    明代田藝蘅(1524甲申--)《留青日札》則說呼己子曰「犬子」,又曰「豚兒」,謂賤之也。漢司馬相如少時好讀書擊劍,名「犬子」。師古曰「父母愛之,不欲稱斥,故為此名也。」王修名「狗子」,顏之推曰「北土名兒為駒為豚。然古者名字不以畜生,以其廢祀也」而周公名子曰「禽」,孔子以「鯉」,魏公子、楚太子皆名「蟣蝨」,至於展禽、解狐、司馬牛之類,比比皆然,則又烏在其為不以畜牲而重名也又呼凡弟之子為「猶子」,言猶己之子,是「猶子」即「犬也。古稱隴西人呼「犬子」為「猶子」,是「猶子」即「犬子」也。況「猶」亦獸名,故從犬,又總名之曰「豚犬」,若「劉景升真豚犬耳」

按曹操曾經說過「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劉景升(劉表)兒子若豚犬耳」的話。因為司馬相如小時名「犬子」,竟生出這許多議論來,真是讓人不知所以

    明代曹學佺(1574甲戌--1646)《蜀中廣記》說蜀人親愛之辭曰「么」,以小兒女為「么」。又愛其子曰「犬子」,司馬相如字「犬子」。看來顏師古的古注倒是比較可信,因為司馬相如正是「蜀人」,而且是成都人。曹學佺曾經在四川做官,所記當比閉門讀書的江蘇人王楙更可信。但這些討論都忽略了一點,司馬相如的生年是在公元前179年,則當年正是 「壬戌」年也。他的生肖本來就是「狗」,他老爸當然叫他「犬子」呀

    如今稱自己的小孩為「小犬」,已經是普遍的謙虛之辭了,如果要問第一個「犬子」是誰時,他就是司馬相如呀
                                                      
6.初六算一算屬「狗」的名人

    戊戌狗年正月初六,年假過了,生活恢復正常,人人要為自己的理想、事業而用心。狗年生的人,在歷史上的表現如何有可為楷模或戒惕的嗎若帝王不計,賢不肖並列,試選出名人三十位,知道他們是誰嗎

    孔子是庚戌年生,為國史上可考證的第一位生肖屬狗的人,就以「庚戌」狗年開始吧孔子(551BC庚戌----479BC)孔子一生栖栖惶惶為實現仁政而周遊列國,曾經在鄭國東門和弟子們失散;子貢到處找老師,有人告訴子貢東門有一個人,長相奇特,一副不得志的樣子,有如「喪家之犬」;就是你的老師吧孔子聽了子貢的轉述,竟說「長甚麼樣子是小事,說我像喪家之狗,是喔是喔」所謂「周遊」,其實就是「流浪」,則「喪家之狗」不就是「流浪狗」嗎但是孔子有原則,有信念,終於成為曠世偉人。宋人推尊說「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其學說影響深遠

    1998118--21日,75位諾貝爾獎得主在法國巴黎總統官邸聚會,討論「面對二十一世紀的威脅與問題」。會中,1970年瑞典籍物理學諾獎得主Hannes  Olof Gosta Alfen教授說面對二十一世紀,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回到二十五個世紀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引自孫震先生新著《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選譯新釋》)是信口之空言

    庚戌生人,還有

    東漢・許幹(170庚戌--217)建安七子之一。

    宋・唐介(1010庚戌--1069)仁宗時殿中侍御史,彈劾權臣,直聲動天下,號「真御史」。

    宋・朱熹(1130庚戌--1200)南宋大理學家。

    金・元好問(1190庚戌--1257)大文學家。

    明・宋濂(1310庚戌--1381)在明太祖時,與劉基齊名,學術醇深,文章古茂,同為一代宗工。

     高明(1310庚戌--1380)明太祖時劇曲家,有《琵琶記傳奇》。

     湯顯祖(1550庚戌--1617)明神宗時劇曲家,以「臨川四夢」有名於世:《邯鄲記》,仙也;《南柯記》,佛也;《紫钗記》,俠也;《牡丹亭》,情也。

     黃宗羲(1610庚戌--1695)明末大學者,著《明夷待訪錄》。

     清・皮錫瑞(1850庚戌--1908)經學家,著《經學歷史》

     戊戌

     東漢管寧(158戊戌--241)字幼安,東漢末高士,蘇軾說「管幼安懐寳遯世,就閒海表;其視曹操父子,真穿窬斗筲而巳。」

    唐・房玄齡(578戊戌--648)唐太宗名相。

    宋・宋祁(998戊戌--1061)與兄宋庠(996丙申--1066)合稱二宋,精於史學,歐陽修請助修《新唐書》。

    真德秀(1178戊戌--1235)南宋大儒,編有《文章正宗》

    魏了翁(1178戊戌--1235)南宋大儒,著有《周易、尚書、儀禮、春秋左傳》要義等書。

    陸秀夫(1238戊戌--1279)南宋末與文天祥、張世傑齊名。崖山兵敗,背負帝昺投海殉國。

    清・曹寅(1658戊戌--1712)康熙的寵臣,藏書家、文學家。或說與《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是祖孫關係。

    武訓(1838戊戌--1896)光緒時人,以三十八年行乞所得,建三處義學,教育無數貧家子弟的平民教育家。

    壬戌

    漢・司馬相如(179BC壬戌--117BC)漢賦大家,有《子虛》、《烏有》等賦。

    唐・李淳風(602壬戌--670)唐初天文、數學家,學道天台山,與袁天罡合著《推背圖》。

    五代・ 韓熙載(902壬戌--970)南唐宰相,又因南唐畫家顾閎中所畫<韩熙载夜宴圖>而有名後世。

    陳洪進(914壬戌--985)原為南唐清源郡節度使,南唐亡,以所轄福建泉、漳兩州歸宋,封武寧軍節度使、同平章事,留京師,卒諡「忠順」。

    宋・王欽若(962壬戌--1025)宋真宗時宰相。造「天書」蠱惑真宗,史官目為「奸邪」。

    丁謂(962壬戌--1033)宋真宗時宰相。勸真宗封禪,史官目為「奸邪」。

    明・李攀龍(1514壬戌--1570)明世宗時文學家,「後七子」領袖人物。

    海瑞(1514壬戌--1587)一生經歷四朝,打擊貪官汙吏,與宋代包拯前後輝映。

    徐光啟(1562壬戌--1633)明末學者,通西學,是第一位士人天主教徒,得利瑪竇之助,譯《幾何原本》,引進西學。

    甲戌

    宋・楊億(974甲戌--1020)宋真宗時以神童應召。《西崑詩體》的創始人,一代文宗。

    明・馮夢龍(1574甲戌--1646)戲曲小說家,著有《古今小說》,即《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及《醒世恆言》。

    鍾惺(1574甲戌--1564)竟陵體詩人代表。

    清・王士禎(1634甲戌/--1711)別號「漁洋山人」,著有《漁洋山人精華錄》、《池北偶談》等五百餘種。

    丙戌

    楚漢・范增(275BC丙戌--204BC)楚霸王項羽第一謀士。惜霸王不用。

    東晉・祖逖(266丙戌--321)與劉琨「聞雞起舞」,傳誦千古。

    宋・孔道輔(986丙戌--1039)孔子四十五世孫,仁宗時御史中丞。曾以笏擊蛇,碎其首。以破迷信。又重修孔廟,新建孟子廟。

    謝枋得(1226丙戌--1289)南宋末詩人,率義軍抗元,被俘不屈,絕食殉國。

    元・白樸(1226丙戌--1311)元曲雜劇作家。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合稱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為《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貫雲石(1286丙戌--1324)別號「酸齋」,散曲名家。

    明・王世貞(1526丙戌--1590) 別號「弇州山人」,明代文學家,「後七子」之一。

    清・王引之(1766丙戌--1834)王念孫子,繼其父聲韻、文字、訓詁之學而光大之。著《經義述聞》、《經傳釋詞》等。

    從孔子到皮錫瑞,近2500年間,屬狗的人很多很多,在歷史紀錄上留名的也不少,就這30人而言,恐怕還有不甚了了的呢(上舉人物生卒年,據姜亮夫編《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總表》)

台長: 夢天使
人氣(2,446)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寶貝寵物(寵物介紹、飼養、日記) | 個人分類: 新世代典故傳說 |
此分類下一篇:除夕和新年,2018
此分類上一篇:狗年快到了!Single & Google

轉錄啟方老師初七「人日」考
「人日」的說法,由來已久,最早要推到漢武帝劉徹(157BC甲申-87BC)時東方朔(161BC—93BC)的《占書》。「人日」的習俗,在南朝梁元帝蕭繹(508戊子-555)時宗懍(502壬午-565)所編的《荊楚歲時記》中有比較具體的敘述: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華勝以相遺;登高賦詩。
書中又引魏晉之際董勛《問禮俗》的說法:禮俗云: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羊,四日為豬,
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以陰晴占豐耗。正旦畫雞於門,七日貼人於帳。
又逐漸演變成初一日至初六日不殺雞狗豬馬牛羊等六畜,初七日不對人行刑的習俗;後人引東方朔的說法,又另外加上象徵五穀的初八日,這八天如果都是晴朗的天氣,那麼這一年就物阜民豐、大吉大利了。「人日」既是代表「人」的日子,而人又是萬物之「靈」,所以「人日」也被叫作「靈辰」。

「人日」入詩,自杜甫(712壬子-770)始;<人日兩篇>云:
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隂時。氷雪鶯難至,春寒花較遲。
雲隨白水落,風振紫山悲。蓬鬢稀疎久,無勞比素絲。
此日此時人共得,一談一笑俗相看。樽前栢葉休隨酒,
勝裏金花巧耐寒。佩劔衝星聊暫拔,匣琴流水自須彈。
早春重引江湖興,直道無憂行路難。

其後唐人作者並不多,李義山(813癸巳-858)有<人日卽事>詩:
文王喻復今朝是,子晉吹笙此日同。舜格有苗旬太遠,
周稱流火月難窮。鏤金作勝傳荆俗,翦綵為人起晉風。
獨想道衡詩思苦,離家恨得二年中。
前四句用了四個與「七日」有關的典故,五、六兩句說「人日」習俗起於晉代荊、 楚之地,末兩句則是文學史上有名的故事:
北朝時,有「關西孔子」之稱的薛道衡(540庚申--609),以詩歌著名南北,曾奉隋文帝楊堅(541辛酉-604)之命出使南朝陳國,因得陳後主叔寶(553癸酉 -604)敬重,被留不得歸。適逢「人日」盛會,南朝文士要他賦詩;當他吟出「入春纔七日,離家已二年」兩句時,大被嗤笑,以為浪得虛名,等到接了後兩句「人歸落燕後,思發在花前」,從容的表示出了自己急切想回故國的心意。這首<人日思歸>,入春纔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燕後,思發在花前。平白如話,情真意摯,成了傳世名作。
中唐詩人盧仝(790庚午-835)的詩,一向被認為怪異難懂,但他的<人日立春>詩:春度春歸無限春,今朝方始覺成人。從今克己應猶及,願與梅花俱自新。卻無疑的是一首饒有意蘊的作品!
2018-02-22 12:26:03
秋芳
謝謝雯芳的春日狗,畫得好溫暖啊!
2018-02-22 12:26:48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雞飛狗跳的年關交接,身心驟亂。收到啟方老師開解:「高壽上仙,以喜喪追思,自是得體,要多保重。」
回想起大學四年,沒有選過老師的課,任何時候交會,總是無限溫暖,宛如那短短四年,聚攏了足以讓一輩子取暖的薪火。
年後從老家回來,靜靜讀老師狗年說典,很喜歡。深怕這些臉書短文,很快被時間覆蓋,徵得老師原稿,整理成完整的作品Po創作坊新聞台,還獲贈近乎絕版的珍貴專著《戲說十二生肖》。
畢業已久,還能聽老師講典故,像重回青春都城,走著走著,日暖薰香,星子微光,竟不知今夕何夕……
2018-02-22 12:29:2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