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4-22 12:00:12| 人氣3,57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新‧編輯力 ──冷觀「海量資料」(Big data)的消化與運用,創建編輯「雲魅力」/ 周浩正專欄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實作編輯心法練習簿19

編輯力

──冷觀「海量資料」Bigdata的消化與運用,創建編輯「雲魅力」

 

「人稱網路為『虛擬世界』,但這個『虛擬世界』已然改變了

『實體世界』,並凌駕了『實體世界』。」

──聯合報》<黑白集:雲端戰爭>2013/3/22

「雲世界處處是無主之地,誰開發就屬誰。那麽,我們要問的

是,雲上的『內容產業』這一大塊,未來誰屬?會是現在還活著

的出版社嗎?你現在若是出版社的負責人,會好好利用雲端,成

為史上最大的(中文)內容供應中心嗎?」


                       ──
《編輯力初探1.0》第48<出版的未來,雲知道?>

「擁有資料者為王。」

──連鯤菁(「關貿網路」總經理)

       「等花盛開,看樹長大。」

──周筠(著IT圖書出版人/ Just-pub創始人)


親愛的朋友: 

以下記述的,只是個人近期學習心得的綜合整理,分成七段,可分別閱讀,也可移入「新.編輯力」的敘述脈絡裡彼此補充。

字裡行間所呈現的雲端世界似乎一片團花簇錦,但必須點明的是:這些都不是靜止的,所有事態仍在急速演化,看不透最終的樣貌。

所以,記錄的僅僅是過程,切勿錯認為結論。

1. 思維「知產力」正悄悄微調編輯觀念

才交代關於「知產力」在「編輯Web2.0世代」之不可或缺,一些從新知識衍生出來的新生事物又陸續浮上檯面,讓人不能再假裝它離我們很遠,可以擱置不理。目前,雖然還沒有直接威脅到編輯這一行的生存,但繼續發展下去,若不想成為溫水煮青蛙中的那隻青蛙,不妨正視近乎「未來式」的挑戰,認真思索我們的下一步吧。

最近,「知產力」不斷添加柴火:如App經濟越燒越旺,甚至喊出「App就是一切」*註1,未來的出版社、作者以及內容(書),都可以簡化為一個App當作溝通介面(北京「磨鐵書棧」iPhone版已在App store上線);而O2O Online to Offline*註2結合二維碼QR Code行銷模式帶來的改變,已經和生活打成一片(你想擁有個人的二維碼嗎?可到百道網免費申請;http://www.bookdao.com/qr/3D印」揭起新產業革命,有可能把家庭變成工廠,什麼都能自製;然而,深刻影響編輯生涯的卻是海量資料或稱「巨量資料」,大陸譯為大數據 ,我們面對的是史無前例的「新現實」。

 

的確,不斷演進的知識,導引我們走向未知領域。喧騰多時的「雲」終於有了清晰的面貌想想看,不過四年前2009/5/14,我眩惑於新知「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而以學習的心,半知半解地寫下<出版的未來,雲知道?>,以為登上雲端,就可迎來光明,到了今天才明白「雲」也僅僅是虛擬化的載體而已,而在這虛擬載體上承載的巨量內容所引爆的現狀,展現了嶄新的世界。

請看正在眼前發生、如火箭沖天、有增無減的資料數量:

‧全球每秒寄送的e-mail290萬封;

每分鐘上傳到YouTube的影片達20時;

每天上傳到facebook的文章有300億篇;

‧亞馬遜公司每秒下訂的產品共72.9個;

Twitter每天的推文有5千萬篇;*註3

「盛大文學」註冊用戶1.23億人,作家人數約160多萬位,每日更新文字達8千多萬字;

‧台灣三年前才成立的POPO原創市集」,目前擁有快兩萬作家,網上生產了三萬部作品,最近開始出版站內高人氣作品,如石子的《畫妖師》*註4

………。

海量資料堆砌成一座座礦山,礦山中會不會蘊藏著珍寶等待開發?編輯最擅長的本領,就是處理內容──純就編輯立場來看,是激盪企劃力的場域嗎?

當然是。我們不能把海量資料當成雜物堆放,而忽略了連接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變因,它等著我們善加解讀與運用(如選題、組織、出版、行銷),經由汰選和整理之後,製作別樹一幟N;無人地帶)的作品。

2. 新起點從「海量資料(大數據)」出發

海量資料帶給我們的是全新的局面。

今年2013一月,《遠見》策劃了封面故事「看見未來5分鐘」,指出「BigData正在改變生活,創造新生意,甚至可以預測大自然的變化和人們的購物行為」*註5

北京「新經典文化」首腦陳明俊顯然理解海量資料的價值,雄心勃勃地繪製新出版地圖,籌資10-15億人民幣,打造「私有雲」,在雲上成立提供信息服務和物流服務的「全國性發行網路平台」。

根據《北京日報》記者路艷霞報導,他虛實並進,「收購了民營渠道,對各省排名第一的社科、文藝、少兒圖書經銷商注資並控股,與各地新華書店、各大網路書店以及兩、三萬家小書店的銷售庫存資訊對接,每一天把這些圖書的銷售庫存資料更新到平台」。未來計畫在全國20個省份設立分部,希望圖書出版資訊管道往下延伸,即以各地分網站的形式,延伸到終端,將所有大小通路產生的大數據匯整起來,提出解決庫存暴增、利潤減損等嚴重問題的對策。他公開表示,願意和各地大小書店與平台對接,協助大家一起成長。*註6

一旦掌握通路和巨量數據、並以此推知書籍的印量與銷量時,即掌握了出版市場的命脈。但這些重大措施,全為了構建核心競爭力──內容──而設,所以當他進一步宣佈「圖書行業特別適合做小而美的公司,我希望平台建起來後,讓小出版社、工作室與平台進行對接,以幫助他們創業時,這段話精確表達他經由掌控大數據重組產業鏈,將上、中、下游盡納掌心。他走的是一條長期吸納出版各路人才的大道*註7「新經典文化」的明天,令人既敬且畏。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暨「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有一段談話,可充分詮釋陳明俊社長非凡的策略眼光:

 

「海量資料其實就像是一個決策引擎。企業如果懂得運用好的資訊科

技,就可以萃取出海量資料的價值,將資料轉換成資訊,再將資訊變成

知識,最後做出決策,來協助企業強化業務營運與市場競爭力。」*註8

 

陳社長在雲上一分一寸細膩佈局,不由得使我憶起前人的教誨:「自古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註9有為者,亦若是!

 

一朵「私有雲」和背後的指導觀念,可讓一家出版社取得主導未來的戰略高度,可見海量資料裡隱藏著種種可解決疑難雜症的智能,會解讀的人,能掌握到潮流移動方向和人性幽微之處稍縱即逝的商機。

3. 新人才等你來卡位

不久前,《數位時代》編輯總監盧諭緯書寫的一段文字,讓我見識到海量資料對社會層面的衝擊力道有多廣泛而強烈,同時也喻示「雲端」再一次給大家重回起跑線的機會。

她引用英國「創意、文化與教育中心」執行長寇特尼的話:

 

「英國的統計顯示,現在唸書的孩子,日後將從事的工作,有60%尚未出現;我們要教導孩子的不是成為求職者,現在社會需求的是工作的發明者。」*註10

 

這段話的背景,就在反映海量資料帶來的變異。盧諭緯總監借著寇特尼的宣示,引出當期雜誌封面故事「10跨界新人才,等你卡位」。跨界新人才中,有資料科學家、UX設計師、Hadoop工程師、解決方案架構師、專利工程師、產品協作經理、策展人、故事管理師、社群經理、電子商務經理等*註11這些職位都難和海量資料切割(當前尤以「資料科學家」最為炙手可熱),傳遞給我們的訊息是,世界已處於大改造的途中,編輯人既是大社會的環節之一,怎能不順著發展脈絡,面向出版的未來?

U出版的召喚下,編輯人當然應該積極投入──聰明或幸運者,或可發明/佔據某一樞紐位置,用新的方法重新定義守門人的角色(如「新經典文化」在雲上進行中的戰略部署)

 

再看另一個明確的事實:因平板電腦的崛起、因App無所不在、因人人都能成為作者、因網路掀起了「學習大革命」的帷幕……等造因,導致新生代以我們不熟悉的方式汲取知識並形塑他們獨特的未來,這些現象落在「編輯2.0世代」的眼裡,映現的是應如何去發現新的成功方程式,而非故步自封,自外於變局之外。

4. 新戰區──編輯的終極聖地

新知識(知產力)不斷創造出新形勢。當新知識本身成為「生產要素」時(例如把App二維碼做為行銷介面),「虛擬的雲」將它的影響力滲透到世上每一個角隅。請容許我誇張的說:誰掌控了雲,便掌控了未來。

但,小小的編輯果真能夠在雲端翻雲覆雨、點石成金嗎?

能。

因為,機會正在處處冒芽,值得我們費心費力去雲上佈局。但,要想在雲上佈局,得擁有消化和運作「海量資料(大數據)」的能力,亦即「新.編輯力」。

從經營面看,「新經典文化」的陳社長為出版界在雲時代如何「圖強」做了最佳表率;從編輯實務層面來看,自古以來,我們一直巧用「海量資料」而不自知。可參考的範例很多,俯拾便有:

【範例1《農民曆》

若是細究流傳數千年的《農民曆》由來,多多少少可看出些許端倪,它是歷代祖先留給後代子孫的珍貴資產。古早,先人們從日常生活中發現酷熱、酷寒、豐雨、冰雪有其規律,所以有了春夏秋冬「四季」,跟著又將「四季」區分出「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靠著一代接著一代觀察周遭資料,再輔以「雨水、驚蟄、清明、穀雨、小滿、芒種、小暑、大暑、處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等十六種反映氣候細微變化的現象,總結為「24節氣」,歸納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生存秘訣。

《農民曆》就是我們祖先從幾千、甚至萬年口口相傳、看似無用的「海量資料」所累積而得的智慧。

【範例2《易經》

《易經》也是。那是長期觀察滄桑世事,在漫無規則的資料中,提煉出人與大自然運作規律的相處之道,希望子孫能夠預知禍福,懂得如何趨吉避凶,安身立命。

【範例3《宋名臣言行錄》

若是放寬定義的話,除了以前曾提過的明朝大作家馮夢龍之外,南宋大思想家朱熹不愧為當代大編輯家,他編撰的《宋名臣言行錄》這部史學名著*註12,就是從「海量資料」汰選而成,皇皇巨著,為編輯人樹立一座巍峨的紀念碑。

朱熹聚焦於「北宋八朝名臣」做為組稿概念,博覽古今資料,舉凡「文集、筆記、雜記、國史、實錄、別史、雜史、家傳、行狀、碑銘、墓碣、遺事、方志、小說……」*註13等都在蒐集範圍之內。他從海量資料中精選了數百部作品,從中輯錄出104位大臣的言行與事蹟;為了存真,他尊重原著,不妄改一字。此書不但可以看到君臣間生動的互動,也看到大臣臨事時的應對與措施,留下北宋內政、軍事、經濟、外交、文化與教育的詳實記錄。若非朱熹的勤學加上創意,編成這部劃時代的《宋名臣言行錄》,那些資料早已化為塵埃。

國人對這部巨著有些陌生,反倒是日本非常重視。戰國時代「德川幕府」開創者德川家康,把它「視為至寶,即使身在軍營也不願離手,拿它做為自己判斷及處裡問題的參考」;明治天皇也將《宋名臣言行錄》置之案頭,一再誦讀;近代大企業家更將此書當成經營管理的寶典*註14

古人著述,類似輯錄的作品極多,他們常是編著合一,不似現代將編輯工作獨立出來,成為一種專業。

【其它範例】

如《紫微斗數》、《資治通鑑》、《永樂大典》、《四庫全書》、《36計》……等,都是活用大數據的智慧之作。古代雖然沒有「雲端運算」,也沒有Web2.0,但他們懂得如何從長期關注及海量資料中杓取所需,去其糟粕,留下精華。他們處理資料的方法,頗有可取之處。

 

如今,「雲」上承載的圖文已如恆河沙數。既然雲端是所有內容的最終寄居之地,我們不正是協助活躍在這片廣闊空域裡的作家(生產者)和讀者(消費者)找到彼此的最佳中介者?因此,編輯人的課題非常清楚,即在:「如何掌控內容,找出需要的人;或是替需要者找到想要的內容。」

身為現代編輯,應該從朱熹等前輩身上,學到他們之所以能脫穎而出的獨特理念和工作方法。

5. 新方向內容的管理與開發

世上就是有人早早看到雲上這片「無人地帶」N

200110月、當大家還不十分了解「雲端運算」為何物時,有人成立了「內容銀行CONTENTS BANK。這位聰明、充滿膽識的人,名叫峯岸俊介。我大約在2002年,從「數字出版在線」http://www.epuber.com的會員貼文中,讀到這一則訊息。先來看看「內容銀行」成立的宗旨,希望從文字描述裡,找到和雲端運算連結的發想。董事長峯岸俊介說

 

「內容(Contents),貫注了人們的『思想』和『智慧』。決意於讓這些『思

想』和『智慧』流通於海內外,在200110月於東京青山創立了本公司。

當時,有些優秀的內容被埋沒而不見天日,或者由於缺乏流通手段而只能

觀賞使用部分的內容,或者被非法使用的情況比比皆是,我也深刻的感受到

內容製作者們的無奈和懊悔。對遭受不當使用的內容的權利進行管理,並探

索最能使內容發揮效力的方法,以讓更多的人能感受到感動和快樂,就成為

了公司剛成立不久後我們的大目標。

現在的我們,不僅向國內外提供各種內容,並擴展了事業領域,通過社內

開發內容製作,和廣播媒體共同打造新型的內容流通場所──『新傳媒的開

發』,並以卡通人物,視頻的內容為中心,通過各個領域的商品化,編制成

更有魅力的產品,並著手於從內容的版權管理到製作開發編制,流通,宣傳

等一系列的運作。

始終不忘卻創業的原點,那就是通過各種流通手段,媒體,產品向世界持

續的提供人類的『思想』和『智慧』,『創造』、『感動』和『快樂』。

我認為這個才是我們CONTENTS BANK的使命。」*註15

 

他們將所發現的「空白領域」,區分為五個事業支柱,包括了:內容的收集提供廣告促銷支援媒體開發管理內容製作開發版權許可管理*註16這些項目,不正是現役出版社應該戮力以赴的範疇嗎?

十多年前峯岸俊介就知道把手伸進「提供人類的『思想』、『智慧』、『創造』、『感動』和『快樂』」的內容。遲至今日,我們還能和「內容銀行」這樣的公司爭雄天下?

感謝上天!「雲」出現了,在海量資料快速擴張、看不見邊際的雲上,到處是待墾的沃土,讓所有參與者重新獲得公平競爭的機會。

所謂「新.編輯力」,就是從雲端海量資料中,攫取「具有利基市場內容」的一種能力。我們的挑戰是,如何運用「編輯2.0世代」的企劃力(究通力、發想力、設計力、凝聚力、平台力、整合力、策略力、服務力、製作力、知產力、系脈力、行銷力、顛覆力、搜篩力、維基力等),在「雲」上另闢蹊徑,打造自己(獨特、唯一)的王國。

6. 新能力造雲者

既然雲上滿載「海量資料」,意謂著「寫作」幾乎成了全民運動,人人可在網上塗鴉,公諸天下。一向扮演「內容提供者」的編輯,面對如此龐大而混雜的資料,該怎麼從中篩選出有價值的內容,並替它找到喜愛的讀者?

這樣提問,必然引向不同的思考:編輯人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職能,重新了解自己,定義自己──除了謹守提供內容的本份外(我們還在玩老把戲,但玩法不同了),會有一個更上位的「新身份」統攝一切嗎?就像蘋果的賈伯斯於2007年把「蘋果電腦公司」更名為「蘋果公司」那樣,知道未來的「蘋果公司」雖廁身在IT界,卻再也不是「劃電腦自限」的傳統電腦公司了。這一步跨出去,從此海闊天空,百無禁忌。

 

我姑妄大膽假設新身份雲的經營者」,這種推斷若是成立,我們的職責將是:

1.如何在雲上尋找(發現)、培育(合作)、組織內容資源。

2.如何在雲上尋找(發現)、培育(合作)、組織通路資源。

3.如何在雲上尋找(發現)、培育(合作)、組織讀者資源。

意思是說,當大家漸漸習慣(或不得不)以「雲」為家時,編輯人不但不可忽視,反而該積極投入,學會駕御、創新並組織雲上的資源,成為以「雲」為基礎的全新產業。

首要任務,當是化身為「造雲者」。

所謂「造雲者」,指的是有本事在雲端「據地為王」的人。活在「編輯2.0世代」的我們,應具備的新能力就是能夠「化雲為『能』」。換個比較功利的問法──能不能從海量資料裡造一朵「利基雲」,它奠基於作者雲、讀者雲、特色雲(如「三國學」)行銷雲……等形式之上,成為「雲產業」之一?

 

在台灣出版界,有些成員始終不斷冒險探索、勇敢「造雲」。試舉數例,略窺一二。

走得最早的「遠流」,二十年前就造了一朵行銷取向的雲──《遠流博識網》http://ylib.com,希望「在數位時代建構一個博學多智的百科知識庫,並藉此成為個人及家庭的終身圖書館」,以「網路圖書博覽會」、「智慧型的電子書架」、「線上互動的讀書俱樂部」、「博學多智的百科知識庫」為綱,含括了電子書、Best100、遠流俱樂部、遠流部落格、科學人、智慧藏、華山文創、遠流別境等家族,傲視群雄。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發展神速,佈局整齊。下轄《遠見雜誌》《30雜誌》《哈佛商業評論》《未來少年月刊》等各不同面向的雜誌及出版體,出版部門以「天下文化叢書」最為著名,年年都有重量級暢銷名著問世,最近的《快思慢想》果然又引起知識界追讀。在台灣文化界,「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各個部門,均屬各領域中的佼佼者,在社會上具有極大影響力,它擁有的私有雲,叫「天下文化書坊」http://www.bookzone.com.tw

「城邦媒體控股集團」則是台灣最大規模的民間出版組織,巨大到難以形容。它是由「PChome電腦家庭出版集團」、「城邦出版集團」、「尖端出版集團」、「商周集團」、「儂儂國際出版集團」五個子集團及一個「網路社群事業群」組成,每個子集團下面又滋生更多出版事業體,光是「城邦出版集團」底下就有近三十個大小不等的出版品牌。這個大集團所造的雲可多了,目前公開於世的有57個,讀友可自行上網查閱https://www.cmh.com.tw/sites.htm。隨手拈來,便有「城邦讀書花園」http://www.cite.com.twPOPOhttp://www.popo.tw;包括「原創市集」、「數位書城」、「印書館」、「POPO小書店」、「起點中文網台灣分站」)、「痞客邦」http://www.pixnet.net、「商業周刊」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等等。

報紙方面,點閱率最高的是《聯合報》創設的《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其次是《中國時報》所屬的《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兩者各有特色,是我每天必去造訪的網站。

其它出版社、雜誌社、報社、電視台以及各式各樣的通路(如博客來、7-11等)都各擁其雲。這些年來因網路發達,「造雲」人人會,已不能算是了不起技能,要問的反而是,這是我們編輯人要的雲嗎?做為有進取心的編輯和「雲」之間的關係需不需要進一步釐清?

 

面對如恐龍般的海量資料時,在心態上我們應該學會正面看待。因為,它帶來的不是表象的紊亂與蕪雜,而是更多的機會和更多的選擇。出版社、雜誌社、報社等打造的「公司雲」或其它的「公眾雲」,給了我們「站在巨人肩上」的發展機會,從中專注於經營一朵「特殊性的雲」?

不過,若想處理好這一朵雲,我們肯定需要一個與眾不同的策略,聚焦於「小而完整的『壹』(人或領域)」並提供百分之百的「服務」。

例如,網路是最多新寫手出沒的場所,裡面臥虎藏龍,就看誰有本領取得信任。試想宋鴻兵在「和訊網」博客發表《貨幣戰爭》時,誰有那慧眼認識到這朵不平凡的雲,在第一時間簽下經營權?海量資料中,有更多的宋鴻兵,等你發現。

 

最近,讀到參加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的林志炫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說的一段話,值得細細咀嚼。記者許瓊文描述道:

 

「林志炫對音樂的堅持,始終如一。就像在主流音樂的市場裡,旁邊有一塊田,沒什麼人去,只有他一直在那裡默默耕耘著。

『這塊小小的田,但是也夠養活我、支持我──重點是也沒有大到有人來搶,不必與主流市場廝殺。』

林志炫用他一貫理性分析的方式談著他對音樂的理想。」*註17

 

多棒的說法!

林志炫這句話的內涵,頗具策略意義,意謂著「但取一瓢飲(聚焦於沒有競爭者的領域)與「精心經營分眾(愛好者)」,將它做大做久;也就是要愛你所愛,做你所能,認真「經營社群」。換言之,先用減法、除法拋棄多餘,鎖定目標後,再用加法、乘法擴大利基──我經常強調「弱者的兵法」,此其謂也。

「造雲」的訣竅,盡在其中。

7. 新角色造夢人

    不同的時代自有不同的輝煌。漢賦、唐詩、宋詞、元曲(雜劇)……等,都發展出各自的文創特色。到了Web2.0時代,內容創新如此蓬勃(海量),是不是我們恰好走到一個新典範的門口?

    我沒有答案。

    答案屬於有夢、造夢的人──你。

祝福大家,事事如意!


浩正 / 2013/4/22

──────────────────────────────────

1參閱 「百道網」2013/3/13高群耀先生撰寫的<APP改變一切,APP就是一切>(http://www.bookdao.com/article/60285/?term=385&ismail=9)。

2參閱《MBA智庫百科》「O2O營銷模式」(http://wiki.mbalib.com/zh-tw/O2O%E8%90%A5%E9%94%80%E6%A8%A1%E5%BC%8F)。

3引自《遠見》第3192013/1月出刊),封面故事「Big Data大數據潮來了:讓你看見未來5分鐘」(企劃/撰文/邱莉燕、鄭婷方),見p.180-221

4引自2013/2/9《聯合報》A22版記耆陳宛茜報導<兩岸文學網站/大眾文學新搖籃>。

5同註3

6引自2013/3/19「百道網」轉載、由《北京日報》記者路艷霞採訪報導的<新經典「私有雲」/想破解圖書印數基本靠猜困局>(http://www.bookdao.com/article/61101/?term=388&ismail=9

7參閱《編輯力初探1.0》第46信<假如我是出版社的……

*註8引自2012/12/07記者吳其勳、楊惠芬專訪張亞勤專文:<「巨量資料」是雲端時代的殺手級應用>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77590

9語出清朝陳澹然的《寤言二遷都建藩議》。

10引自《數位時代》第2242013/1/1出刊<編者的話>,p.118-146。有同樣觀念的人還不少,請參閱2013/4/2《紐約時報中文網》湯瑪斯·佛里曼Thomas LorenFriedman的專欄<年輕人需要「發明」工作>(http://cn.nytimes.com/article/opinion/2013/04/02/c02friedman/)。他說:「我這一代人挺好混。我們可以去一份工作,但是將來我們的孩子要比以往更需要發明一份工作。」

11這兒所選列的10種「新人才」值得了解:

.資料科學家Data Scientist:精煉海量資料中所隱藏的訊息,預測未來趨勢,做策略建議。

UX設計師UX DesignerUX,指的是「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舉例來說,「就是使用者在使用某個網站(服務或產品)時的全部體驗,像是對這個網站的印象、感覺,會不會再回訪?對於遇到的問題、疑惑的反應,都可以稱之為UX的一部份。雖然個別的使用者在使用時,有不同的主觀感受,但在界定良好的樣本族群下,其共同性就可以在良好的設計下被觀察到」。見「fOx's Vault 101」網站, <什麼是UXUX Design?>http://foxhsiao.blogspot.tw/2009/08/12uxux-design.html而,UX設計師的使命,則是透過觀察及焦點訪談等研究途徑,以了解使用者的真實期望和目的,對使用者操作流程進行修正,保證產品核心功能。

Hadoop工程師Hadoop Engineer根據《維基百科》「Apache Hadoop」條目解釋,「Hadoop是『Apache軟體基金會』所研發的開放源碼並行運算編程工具和分散式檔案系統《數位時代》認為Hadoop工程師的工作聚焦於「針對巨量資料的運算或儲存需求,進行相關IT架構及平台的設計、開發、測試和部署。

.解決方案架構師Solution Architect:發現需求並統合資源,設計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以解決此需求。

.專利工程師Patent Engineer:幫助公司取得最有效的專利。

.產品協作經理Coordinate PM:產品內容研發與呈現。

.策展人Curator:去蕪存菁,重新賦予資訊意義,成為新媒體創造者。

.故事管理師Story Teller:不論賣的是什麼,都必須替產品說一個故事,來感動消費者。

.社群經理Community Manager:透過社群網站和網友溝通,傳達品牌訊息並扮演客服角色。

.電子商務經理EC Manager:在實體通路外另創商機。

12《大指導力/宋王朝領導菁英結構群透視/《宋名臣言行錄》白話版》(遠流出版公司/1991/12/1初版),朱熹著/葛景春、任崇岳譯,本書列入「實用歷史叢書」,賦予新的價值,重新定位出版。

13同上註,見《大指導力》下冊<譯者跋>/葛景春。

14同上註,見《大指導力》上冊<導讀:最完整的指導者群像>/陳文德。

15參閱「CONTENTSBANK株式會社」介紹<我們的目標>(http://www.contentsbank.co.jp/cp_c.pdf)。

16同上註16,<專業領域>。五個事業支柱功能如下:1.內容的收集提供Contents Aggregation &Provision擁有30種類60000以上的內容。各種影像動畫漫畫等,不僅提供各種已經授權的內容,還能通過組織漫畫家為首的創作家進行製作,來對應各種需求。2.廣告促銷支援Support ofPublic Relations & Sales Promotion 通過和多種的媒體的協作,提供最佳的廣告企畫 促銷企畫。3.媒體開發管理Media Planning &Management企畫製作運營,融合了AM無線廣播地上數位廣播和網路視頻配信三者的『UNIQue! the TV』等新媒體。4.內容製作開發ContentsProduction & Development開展企業的官方網站,手機公式網站的企畫製作運營,海外手機遊戲的日本本土化,國產遊戲的海外本土化等多樣的業務。5.版權許可管理Rights & LicenseManagement對各種促銷紀念品,網路遊戲,遊戲機等授予了肖像權卡通的版權許可等,通過驅使獨自的網路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從網上查知,他們己經在杭州成立「版銀科技有限公司」。

17參閱《今周刊》第8522013/4/22出刊)封面故事「《我是歌手》解密」,p.92-94<林志炫:只要抓準方向,就知道自己該往哪走!>。


台長: Katle and Joe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