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6-04 10:46:34| 人氣66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貨幣政策與中國歷史的淺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貨幣政策與中國歷史的淺論

  貨幣政策是今天造成經濟活動與影響市場的最大力量,這點在柏南奇的QE計畫底下更顯強烈。歷史上只要政府開始懂得鑄幣,貨幣政策就產生了,而且往往為政府服務而深受政治的影響。

  歷史上很多人忽略了點,那就是許多朝代的興亡都與貨幣政策有關係。中國戰國時代,每個大國小國都有自己的貨幣,兌換流通雖然不便但可以被理解的是當時的貨幣數量是相當龐大的,連銅刀、貝殼都有貨幣的價值。但秦始皇統一後,竟然把東方六國的貨幣全面取消,用秦國的五銖錢替代。五銖錢這意義上,一方面是對東方各國人民經濟徹底的掠奪,所有的貨幣持有者都破產了;一方面是實施今天我們知道的極端通貨緊縮,我們不確定秦始皇的腦袋有沒有經濟學這種東西,但他實施極端的通貨緊縮政策,與秦朝很快的被推翻,應有很大的關係。

  我們現在知道通貨緊縮有相當嚴重的後果,短期而言是物價穩定,但中長期會造成購買力下降、抑制社會投資成本與生產力降低,會導致失業率攀升與經濟衰退。中國歷史上許多政權,都喜歡重農抑商,打擊商業流通,維護物價穩定,控制農民,並以為這樣就可以追求穩定。但事實上,中國的生產力一直在重農抑商,追求短期穩定忽視長期發展的狀況下,走一條循環的道路。當各朝廷無法控制通貨緊縮或是引爆通貨膨脹時,往往就會發生改朝換代的事件。歷史上幾次的盛世,往往只是通貨緊縮與膨脹的平衡點出現導致。中國一直到宋朝,紙幣出現,才有政府意識下的貨幣政策。

  大家都知道宋朝的經濟是歷代以來最繁榮的,原因無他,就是宋朝認同商業帶來的經濟利益、認同控制印鈔比控制農民重要。宋朝朝廷認同商業,因此不斷的鑄幣與印鈔以保持貨幣足夠的流通量,這已經跳脫出秦、漢、唐朝廷只希望建構出一虛假的穩定空中樓閣的框架,非常了不起。宋朝不論內部貿易、國際貿易,都使用大量的錢幣與紙鈔,連外交問題,也用砸錢解決。每位宋朝皇帝要面對的問題,就是錢不夠用,並不是宋朝真的窮,而是貨幣發行量每每創新高,通貨膨脹也相當劇烈。但大致上,雖然宋朝印鈔政策使得紙幣越來越不值錢,而且社會上也充斥著因通膨產生的動盪,大量的金錢也都流入少數有辦法的角色,並未進入社會。然而,宋朝依舊是中國歷史上最穩定的朝代,雖然軍備羸弱,對外患屢戰屢敗,還丟掉半壁江山,但宋朝的經濟發展,使得社會上不至於造成秦、漢、唐末年那樣的結構性毀滅。秦、漢、唐末年都是因為通貨緊縮,使得農民除自身生產的作物外無可能與外地交易,當爆發嚴重天災時,農民只有餓死與造反兩途。宋朝300多年,因經濟發展而民間游資充裕,天災時往往政府與民間都能救助。王安石、歐陽修、辛棄疾等,都有號召宗族以宗族財力進行義田義莊等社會公益活動,就是買田買屋給窮困的族人居住生產,這些都是通貨緊縮的時代不可能辦到的。民間游資充裕比起政府力量,在遇到社會問題時通常可以更快速的處理。雖然宋朝不是沒有爆發過民變,但也僅於水滸傳那樣的對社會不滿的小規模動盪,並無秦末陳勝吳廣、漢末黃巾之亂、唐末黃巢之亂那種巨大規模。

  宋朝已有認識到,適度的通膨就像洗溫水澡,可以藏富於民,使得宋朝的物質生活與社會穩定都是中國歷代以來最佳的。金融體系的早期成熟,反映了宋朝的高度智慧。可惜的是宋代的科技不足以保衛自身安全,以至於遭到外敵覆亡。即便如此,宋朝在印鈔這舉動上的遺產,蒙古人也繼承了,甚至800年後的美國也學到了點。印鈔雖然會有後遺症,但比起不印來說,不印鈔是直接崩潰給你看,印鈔頂多是慢性病,死慢一點往往可以有更多條選擇可以走。

台長: 漢唐光電
人氣(66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