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下一步,別為錯失上一步感到遺憾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很多時候,能夠把想法付諸實行的人常常在還沒獲得成功之前,就遭到周遭一些自以為是的人嘲笑,這是正常的。韓信就說過了:”燕雀焉知鴻鵠之志”,當這些成功者站上了另一個高峰,這些山腳下的聲音早就聽不見了不是嗎?
100年前的洛克斐勒,他之所以崛起就是因為他看到了石油是人類下一步的能源選擇,他不僅僅看到了石油的優勢,更重要的是他立刻付諸實行。19世紀末期的世界,當衡量各國家經濟實力還在用鋼鐵產量以及鐵路里程數的時候,他已經在帶領美國走向下一階段的石油經濟。很快的,石油真的成為了大眾的選擇,公路交通比起鐵路來得更有彈性和深入地方,汽車取代了火車成為交通運輸的首選。正當1900年代,洛克斐勒的標準石油已經因為”太龐大”而遭到美國政府制裁,而亨利福特剛於1903年創辦了自己的汽車公司,並且在稍後推出將會熱銷30年的”T型車”。美國已經逐步走向石油化能源以及汽車交通的當時,發展比較落後的國家例如俄國,還正在蓋西伯利亞大鐵路;而更”新興”的中國,清朝政府還正在向地主階級發行鐵路公司股票籌款……
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到,當先驅者正在走下一步棋時,落後者還在為錯失上一步感到遺憾,整個就是邏輯沒辦法跟上先驅者的思考。一直以來,可以看到成功發展的國家或企業,無不是極其希望找到下一步棋,跟領先群站在同一角度思考,而不是彌補曾經錯過的上一步。
還記得二次大戰開戰前,法國邊境那條被後世視為愚蠢的代名詞的”馬奇諾防線”嗎?馬其諾防線的失敗,在於他是一個只考量曾經發生過的一次大戰的全部問題的防線,也就是說,如果一戰再打一次,馬其諾防線可以惡狠狠的慘電德國人。但是二戰爆發後這條馬其諾防線一點都派不上用場,因為這次德國採取了與一戰全然不同的戰法,法國信心完全崩潰,選擇提早投降。世界歷史上往往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那就是我們早會對上一次的教訓做好準備,但卻沒準備好面對下一個挑戰。拿最近的例子來說,台灣經常遭遇地震、颱風這些天災,政府早就有所因應對策,所以這些東西在現在、在未來也都不會是地雷引爆點。要注意的是那些還沒出現的,像上週的高鐵爆炸未遂案,就暴露了台灣對於恐怖攻擊目前可說是根本沒有準備的開天窗。古羅馬諺語:”太陽底下無新鮮事”。各種事情見怪不怪,什麼幾十年才遇到一次、百年難得一見之類的形容詞,說穿了只是這些人的小腦袋想不到而已,哪裡有這麼罕見?群眾經常性地相信過去的經驗、相信權威,而不相信自己的雙眼。消極面的例子像雷曼兄弟破產,台灣也發生過類似的十信案、鴻源案,還有更多小規模的例子呢,只是你”不知道”、”沒想過”罷了。至於積極面的故事,很顯然的就像是百年前石油取代煤炭的故事,最近的電池革命技術非常有機會成為下一代燃料的首選,但是又分成兩種人,一種是認真去研究並評估最後選擇付諸實行的人,另一種是想都不想就說”不可能”的人。生命裡其實常常有命運之神給予機會,接受或否決的人是各位自己的選擇。
一個好的發展契機,往往原本是個危機。像是高油價促進了再生能源的研發;通勤道路壅塞問題促進了新世代大眾運輸工具;亞洲金融風暴讓南韓一度瀕臨破產,但又利用暴跌的匯率重新撐起輸出。這幾個都是在面臨危機時,無視上一次的遺憾,直接往下一步走的好結果。我們知道,台灣這些年來,政府民間都是一樣的眼光,總是在怨嘆台灣以前錯失了多少機會,諸如抱怨太晚簽ECFA、沒有發展成亞洲營運中心、沒有保持電子業的領先優勢等。抱怨錯失上一步,事實上就已經等於認同現在的失敗。當然我們希望台灣可以找到新的下一步,但那不是我們個人可以決定的,把話題拉回來,現在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常常在投資的腳步裡,犯這樣的錯呢?往往在怨嘆說,哎呀早知道如何如何……千金難買早知道,古人就告訴我們了,如果世事是可以預知的,那麼這世界也不會是這樣子了,說不定單純得跟數學世界一樣都有標準答案,但世界偏偏不是這樣子運作的。能做的只有不斷地找尋下一個合理的價值標的,還有不斷的充實自己的知識來面對更多的下一步。希望與各位共勉。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