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記憶回望
2020年的大環境,瘟疫侵臨,文明進步的超現代,在措手不及間,讓我們見識到全世界的荒腔走板。身處在這樣顫顫巍巍的大環境,因應武漢肺炎的軟鎖國,1~5月,我埋在邀寫「平安相守」小童話的邀稿整建,同時也潛泳在我自己的《山海經》旅程,讀書、寫字,就是我唯一能夠堅守的「安住」魔法。
到了6月初,交出《靈獸轉生》定稿後,《崑崙傳說》三部曲的旅程告一段落,國境解封,跨海往回送件,大環境慢慢安定,創作坊「要不要停課」的恐懼稍歇。強烈的緊繃一過,像暗自沸騰的鍋,在風雨飄搖的蓋子裡悶燒著,忽然掀開鍋蓋,創作坊的人事面臨巨大動盪,人人都覺得自己太累太累了!這一段我們極不熟悉卻又顯得驚恐漫長的軌外,誰不疲倦呢?提醒夥伴,創作坊行政人員年休140天,一年有1/3在休假;教師只有周三、周六有課,年休2/3,別再說工作太多、備課太累,這世間,誰不是從艱難中走來?生命中,值得珍惜的不是「我們沒有」、而是「我們還有」。
就在這飄搖時刻,靜娟姐說要寄書給我,新書《驚驚袂著等----劉靜娟的台語時間》出版了!我立刻飛奔買書,與此同時,開始看《鬼滅之刃》,愛上不算幸福、但也過得還不錯的炭志郎。我們的人生,沒有特別好,也沒別不好,新的光焰,總是不斷生成。
每個清晨,我行走在青埔公園、溪畔,讓風吹去憂煩,每個夜裡,我用朗讀向靜娟姐的台語時間學習放淡,對每一天的凝視都放慢了速度,把活著的每一天都當作最後一天後,更能理解,「意外」和「明天」說不準誰先降臨,總會有好事發生。
整個暑假,在慘灰中勉強撐過,真有種踩踏懸絲的「賣命」感,睡前的「台語課」一如結界,讓自己心無旁鶩,像「安心咒」,我每天朗讀四篇,像在發明咒語,「安身,立命」的現實,就變簡單了,我寫了篇〈四四如意,日日安心〉https://mypaper.pchome.com.tw/hi5877/post/1380364210,直到9月以後,新學期上了軌道,沒那麼依賴《驚驚袂著等》了,慈濟回診,摔斷髕骨,跟著又摔斷右手臂,迫在眉睫的是年度童話選的截稿,加上室友開刀、新家漏水,親友們幫不上忙卻又跟著憂慮不已的關切……日子被混亂捲裹起來,我開始迷航了,只急著東想西想,到底尾牙書要報告甚麼呢?
2. 東張西望
一開始,幾乎沒有內心爭議的,計畫選擇陪我度過慈濟回診時的社會學名作《液體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https://mypaper.pchome.com.tw/hi5877/post/1380313642,當固態的空間都化成液態的時間,我們更需要確定任何我們想確定的;這時,又在羅智成的故事雲中愛上迷人的《荒涼糖果店》。
後來,糾纏在《山海經》的轉寫,特別喜歡賈平凹轉釋《山海經》的小說《老生》。每一個小中篇,都有一個角色叫「老」、一個角色叫「生」,形成成住壞空的時空暗示,寫得真有意思,值得把文本分析和大國崛起後的內外傷痕相對照。
到了年底,創作訪夥伴們聚在一起,就是尾牙書的焦慮對話,大家換書單換得很厲害,我又開始冒出很多確立又推翻的想法。想推薦阮慶岳《山徑躊躇》,順便把他過去設計跨界、充滿文學思索又難以界定的書一起講一講;想談一談平路的《間隙》,以書安心,非常符合尾牙書的意義;聽到《我和阿布的狗日記》再版,純粹感動又平價,推動為國民「包包書」,每一個人都可以買一本放在包包裡,這樣多棒!
這當中無數次冒出《驚驚袂著等----劉靜娟的台語時間》,又覺得新聞台的書介這麼詳細,挪來做尾牙書報告,實在毫無懸念。直到尾牙前看到靜娟姐的小短文〈模仔好〉,印了有成功,才堅定了「模仔好,在2020不安年代中『印』出安然」的心志,想著這本書於極靜處凝視日常,對我們的每一天每一個瞬間都充滿珍惜,還可以一路「順便」從《液體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的不安、《老生》的滄桑到《山徑躊躇》、《借來的時光》的多元素材,最後在安安靜靜中看見《間隙》、擁抱《我和阿布的狗日記》,這一年,這樣暖暖走過,也就在報告的前三天,確定書目了。
3. 學習深度
決定尾牙書報告後,時間倉促,很怕和書面詮釋重疊,立刻商請靜娟姐寄朗誦稿給我,再商請創作坊音樂總監毓庭配樂,在尾牙書報告時,增加「台語的古雅氣氛」。
毓庭不但後製音樂,還提供了很棒的導聆:
〈毋通拍虼蚻〉☆配樂:普羅高菲夫/《消失的幻象》鋼琴曲集,第六首
因為打蟑螂而引發一連串難以預料的「災難」,既逗趣又苦澀。我想起二十世紀的俄羅斯作曲家普羅高菲夫(S. Prokofiev),因為ㄧ生受蘇聯政權壓制,常以詼諧的音樂包裹無奈,很能反應生活的不易。我所選的這首鋼琴小品來自曲集《消失的幻象》,整體有種機警、想要閃躲的感覺,彷彿就像蟑螂和人看見彼此的瞬間,而許多微微不和諧的音響則捕捉了「談論蟑螂」的奇異感。
〈講甲一布袋〉☆音樂:貝多芬/第五號小提琴奏鳴曲,第二樂章
文章裡提到您對於一位朋友竟能說一口流利的台語感到驚訝,並且隨著繼續談話,逐漸認識對方背後的世界。我覺得貝多芬的小提琴奏鳴曲慢板樂章很能體現這種情景——小提琴與鋼琴對話,偶爾模仿,更多時候是說出新的內容(延伸樂思),就像文中展開的討論。
〈Line的世界〉☆海頓/第二十七號交響曲,第二樂章〈西西里舞曲〉
Line的群組真的時常帶給我們「心情受到別人控制」的時刻啊!但您以恬淡、寬容的心看待這些事,就讓我想起十八世紀的奧地利作曲家海頓亦是如此。他生活在十八世紀最被貴族限制的時代裡,卻總能以幽默、笑看一切的態度面對。他在第二十七號交響曲中,把原本大多時候略帶感傷的〈西西里舞曲〉,寫出微風拂上面容般的氛圍,正是他內在性格忍不住地流露吧。
接著我再分享從靜娟姐身上學會的「終身學習」的美好價值。她埋進台語文書寫學習中整整四年,一邊聽、一邊讀兒子在公共電視《世界台》的專欄,這是他心靈的翻新,也是家庭生活的翻新。
母語寫作時,她辛苦確認,查字典、找兒子當顧問、和朋友商議討論》……,書寫得很艱難,內容卻表現得很輕靈,每一篇收尾,收得特別宛轉簡淨,讓人聯想起明朝性靈小品的精巧和空靈。
最難得的是,「攻陷」主流媒體,讓我們輕易閱讀,把生活中的粗礫都磨圓了,閃現生命的領略和感謝,如珍珠溫潤,精美,收斂,成為舒心療癒的日常散文。
4. 文學密度
前三輯鮮活靈動,寫的是「大家一起過的生活」在初老、慢活中洋溢出「好好過日子」的時尚情調。〈用珠仔選總統〉速寫寬闊世界,熟年共老、錯身而過人、電影旅行、家常對話;〈啥人是購物頻道?〉切入日常生活的真實描繪,多了一點點時間流動的對照和自嘲;〈日頭的魔術〉寫天地靜美,日光月影,植物,動物,大自然的變化、人情的溫度、生活的巧思。
第四輯「講甲一布袋」是文化轉彎,在生活日常放進更嚴謹的話語、俗諺、用字與書寫的討論。
後三輯越寫越私密,裎露了「劉靜娟一個人的人生」,惜物,懷人,和自己說說話。〈驚驚袂著等〉寫出學習課題、生活感慨和社會觀察,鮮明的個性,揭示現在和過去的差異;〈厝邊一間廟〉有舊物的回顧和今昔的拼貼,深受過去的自己牽引,慢慢形塑出現在的生命樣貌→〈敢若咧挨塗礱〉把和母親的最後告別,「挨」得盪氣迴腸;〈無喙的貓仔〉已然像個時間癡人,穿走在流動的時空中,親人朋友,睹物懷人。
讀靜娟姐的書,像在為自己重打「生活的地基」。好笑的人事物,美麗的天地景,親子,旅行,電影,共好,共老……這些人情的溫度和生活的巧思,都是人們嚮往的世界。
也學會更加珍惜「當下的安好」。我們看見她對家人的「放下」和「珍惜」,兩個兒子都不生,雖有遺憾但不強求,兒子成全她的心願,學英語、和好朋友去日本旅行;也看見她對朋友的「看好」和對寬闊世界的「好奇」和「驚喜」。
藉著書的回顧,我回想起這一路走來,我們幾次稀有的見面和我對她的無限喜歡。她好學不倦,最喜歡聽她喜孜孜分享,關公是她的校長;從我年輕時照顧到現在,讓我寫專欄回望挫折,到台東讀書時送我電視,還笑著問:「你們家事分工,廚房歸你,客廳規室友,要是垃圾丟在中線怎麼辦?」;蔡文甫先生告別式時,還天真地說:「幸好你有來,要不然我要在哪一堆?」
多有趣啊,她真的藏了一肚子的「大哉問」呢! 5. 書寫高度
介紹完《驚驚袂著等----劉靜娟的台語時間》和靜娟姐的小故事後,回到攤在台上的一堆「候選書」。這些新書,都是最美好的禮物,用安安靜應的書寫,速寫著我們共有的此時此地。
這一年的《山海經》歲月,從九頭小開明的甜美燦爛,通往《老生》的滄桑。從柔軟的〈南山經〉開始,主述多神多玉多嘉木的〈北山經〉,最後走向魔怪荒誕的〈北山經〉,而遙遠的東山、中山到海內外大荒……,再不是我們看得到、管得到的了,就像我們的堅持,在歲月流動中,只能「驚驚袂著等」,就算真的「袂著等」,只要「袂驚」,也能過得踏實。
最特別的是,2020年的趨勢,邊境鎖國,更凸顯出此時此地的凝視。廖玉慧出台語故事;九歌開始出台語有聲書;阮慶岳《山徑躊躇》,集結躁鬱/自殺/日治/原住民/北漂/城鄉/移工/信仰/同志/客家/外省/單親/未婚懷孕,所有台灣議題,可惜,人物太少、時空壓縮得太短,鑿痕太過;很喜歡向鴻全從《借來的時光》到《何處是兒時的家》的邊界反覆https://mypaper.pchome.com.tw/hi5877/post/1380491934;平路用《間隙》回眸一生的壓抑和逃亡,從風雪迷路、和自己和解到和式桌邊和丈夫一起喝個茶,告別忐忑;特別喜歡《我和阿布的狗日記》再版,反覆迴旋著對「簡單生活」和「純真情感」的真摯致敬。
收尾時回到《液體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這是不安年代中的確定和珍惜,同時也和大家分享,我的長篇《小說拾光》修潤完成,傳遞著尾牙的最後叮嚀:
1.我們和一個大時代擦身而過→無論如何,這是一個美好的時代。
2.「意外」和「明天」,說不準,誰先降臨→我們活在今天,活在現在。
3.總會有好事發生→無論如何都要好好活下去的最後堅持。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