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12-28 12:59:10| 人氣7,74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21年度推薦書----《午夜圖書館》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 起點:年度

    從年初糾纏到歲末的「早安.經典」套書:《有了詩就不一樣:來讀詩經吧!》和《做自己的煉金師:來讀論語吧!》,總算在平安夜前離開裝訂廠,在送往倉庫同時,直接寄送到家,成為歲末最美的禮物。能夠在尾牙前收到書,送給大家,為創作坊的盛宴,妝點出從三級警戒以來,屬於創作坊相互護持、深情相守的美麗,真的是太好了。翻著兩本書,流光就開鑿出河道,讓我們悠悠流向疫情最混亂的高峰,停下實體課,看世界如狂潮,捲在線上、雲端、與病毒共存的未來想像。

    我們停駐在創作坊,毓庭提案、導演、總監,我做初稿,依雯接棒劇本、分鏡、專案管理,淑君後製,書瑋「無中生有」地化身動畫專家,接生雎鳩寶寶和桃花寶寶。藉由規劃「詩經十全十美」,創作坊團隊夥伴們在停課中安住生心,不至於在慌亂中浮浮沉沉,在幾乎無事可做的「暫停」中,接續信念,深沉耕耘出「有了詩就不一樣」的人生安好。

    在團隊的努力背後,沒有預計進度,我只是安安靜靜的,藉由《論語》的整理與爬梳,一點一滴,為時間塗上僅屬於自己的色彩。然後,看這些溫暖的顏色,慢慢的流淌出寬闊的河道,「在家讀論語」先在國語日報設色,接著流向學校,後來出版社提早行程,錄製有聲書,雎鳩寶寶和桃花寶寶又在寒冬裡演出「《論語》小劇場」,我們的寒假班,也將領著大家,做自己的煉金師,跨越新的年度。尤其在這一年迎接的新成員孟孟姐姐,《做自己的煉金師:來讀論語吧!》這本書,還收錄了她的童蒙作品,讀起來特別有意義。

    不過,年度推薦書,提出自己的作品,總有點「自肥」的尷尬,就從《詩經》和《論語》的淬鍊安住中,穿越瘟疫和死亡,絕望與重生、珍惜和改變,成為這個年度的關鍵字。在尾牙之前,我就奢想,選一本書,把這些年度印記都收納起來吧!

    首先,我的優先考量當然是小說,在破碎中重整的強烈印象,幾乎輝映著一整年的閱讀。哈金的《落地》,輕描淡寫中,帶著輝不去的沉重,只要他出新書,對我總有種無從抗拒的魅惑;橫山秀夫的《北光》,是這一年我最喜歡的小說了;瀟湘神的《台北城裡妖魔跋扈》,預告年輕的寫作集團嶄新崛起。不過,瀟湘子、楊双子和薛西斯這個青春集團,屬於依雯的「文學管區」;橫山秀夫透過輕井澤的撒下來的北光,我「心嚮往之」,但始終堅持今生只和「一起天長地久的人」到輕井澤,在踩踏上夢土以前,好像不應該「輕啟戰場」;哈金是我的「天菜」,廠長卻一口否決「可不可以正視當下,不要再談留美流離?」,說得極有道理,尤其這兩年國境艱難,除了我們自己,又能看向哪裡?

    從小說轉向生活探索,我考慮了《小熊回家----南安小熊教我們的事》和《怎麼就邊緣了呢?--肉蟻的歷史邊緣人檔案》。想想,南安小熊已出版兩年,我讀得後知後覺,這時再要推薦,恐怕既不驚奇、也不精采;肉蟻的真實人生和歷史邊緣,認真準備的話,應該可以講得「可歌可泣」,閱讀邊緣,本來就可以拓展邊界,尤其在瘟疫隔絕的孤單時候,誰都免不了自覺「身處邊緣,與世界擦身而過」,曾一度在我的「推薦園區」大放異彩,不過,從「不被祝福的愛情」、「罪與罰的掙扎」、「歷史夾縫」和「虛構世界」這四大類的邊緣人選擇,好像太隨興了,做為「日常閱讀」,非常過癮,移作「年度推薦」,好像又不夠周全。     2. 出航:推薦

    每到尾牙前,腦海裡的「推薦園區」總是一陣「大亂鬥」,最後的擂台,留下三本書:馳星周提名直木賞七次後終於得獎的《少年與狗》;芥川獎史上最年輕得主綿矢莉莎出道十五週年後,回歸故鄉的溫柔凝視《掌心裡的京都》和跨界作家麥特.海格的《午夜圖書館》。

    最先浮起來的《少年與狗》。故事轉折合情合理,剛開展時以為是靈魂或死神轉生的懸念,後來才鋪陳出狗聞得到死亡味道的暗色;也想著在分享書的同時,點評馳星周和周星馳的故事,有種熟年回望的溫度。年輕時的我,不看周星馳,歲晚,才慢慢在他的經典電影裡讀出笑聲裡的眼淚,以及所有說不出、也就不說了的錯過和惆悵;馳星周以金城武演出的原著小說《不夜城》出道,描寫沒有出路的陰暗犯罪,熱愛香港電影,為了罹患癌症的愛犬遷居輕井澤,慢慢就兜在狗狗、登山、原爆以及自己的故鄉北海道民族問題……,創作,成為自我對辯的發現與靠近。

    不過,也許是年紀大了,用狗的終結延續少年的重生,實在太悲傷,也太煽情;《掌心裡的京都》的推薦渴望,存活得久一些。喜歡京都生活,溫厚又難以靠近,站在高地張望,真有種藉群山捧在掌心裡的錯覺,愛而不得,這麼近又這麼疏離。想到自己的《小說拾光》也在二十年後重新回到土地,和綿矢莉莎脫離青春激越的十五年後相對照,真有些如浪般隱隱搖移的感慨。

    生活平淡的圖書館員大姊綾香,精心做餐,安穩等著相親,後相愛、結婚;精明反擊霸凌的二姊羽依,在愛情和職場艱難搏鬥後,打敗渣男的懲罰就是被遜咖拋棄;總是用實驗室精神做晚餐實驗的老么,總算掙脫京都掌心,離家四百五十公里到了東京,卻面臨父親癌症的考驗,到底要不要回家呢?成為收尾的懸疑。19歲以《欠踹的背影》獲芥川賞,成為最年輕得獎人的張揚縱恣,到了奧澤家這三姊妹的刻繪,怎麼看,都有一種青春蕭條、被「掌心」收編的唏噓感。

    像大部分的評選,最強烈、最燦亮的多元嘗試,不見得有機會出線,「零負評,沒有扣分」的作品,反而常足以撐持到最後。兩個月內6刷的《午夜圖書館》,雖然在剛打開第一頁的死亡邊線,幾乎可以想見到結果,但是,和其他的書相較,不算大缺點,麥特.海格對人生思索的選材,總是很特別,我在2018年的年度閱讀書單,曾經這樣記錄:

    2017年在醫院陪診,隨手買了麥特.海格《我在地球的日子》,典型英系風情,靠近是從來難以置身度外的人性牽纏。完成這場無限空間的旅程後,麥特.海格轉了個彎,2018年的《時光邊緣的男人》,回到無限時間的迴旋,如果愛只剩下瞬間的交會,然後得用幾百年去想念和追悔,這樣,我們該如何活下去?

    2021年,Netfli推出他的少年小說《聖誕男孩》改編的電影,重新把2017年的原著在聖誕節前,凸顯成亮點,呼應我從《109年童話選》到《110年童話選》一路強調的「體系建構」和「童話書寫」。我還沒進襪到網路購書,在誠品找不到書,特別謝謝東方出版社的月鶯迅速為我寄公關書。

    這一年的尾牙年度書推薦,終於確定了《午夜圖書館》。       3. 靠岸:書

    在眼看著就要向未知飛騰的「元宇宙」元年,我們還可以擁有一群夥伴,這樣復古地回到書裡,素面相見,實在有點奢侈。不過,因為時代蛻變,書,做為文字的載具,其實也形成多元的樣貌。馳星周像遊樂場的鬼屋隧道,感覺陰暗,卻充滿刺激和笑聲;綿矢莉莎是精緻的擺盤,散發著獨特的味道;瀟湘神是筷子,精準而多歧義;話題書像時尚的飛機,舒適、平穩,日行千里;爭議書像一片椰子樹的葉子,以驚天聲勢迎面撲來,很快又「啪!」地跌落,萎謝成八卦閒聊的滋養。

   麥特.海格的書,讀起來輕鬆、可口,像不知道去處的長途捷運,上下出入,極為便捷;流動的方向卻不受規劃。兩面鋪排出來的不是窗、而是鏡,每一個短短的旅站,總會有一些人、一些事相聚又散去,有的漠然、有的靠近,在偶然或刻意的凝視中,總會從鏡面中閃現著自己。坐上這樣的閱讀捷運,隨時下了車可能就忘了,但是,不願意下車時,也沒有終點站,幾乎可以直抵天長地久。 

    存在的孤獨意義的迷失無限蔓延的黑暗……,以及沒頂前的掙扎和拼卻,這就是直至目前為止,麥特.海格反覆探尋的生命支撐。1975年生於英國,24歲,在西班牙伊比薩島的小角落,經過六年的學生生涯和暑期打工後,再兩個星期就要回到倫敦現實,「成年」的事實像烏雲籠罩成看不到盡頭亮光的隧道,只有自己,困在裡面,憂鬱、焦慮、恐慌,從墜落深淵的痛苦與恐懼中,掙扎到無從撐持,只剩下最後的出口,宛如只有死亡接納了一切,而後在生死邊陲的搏鬥中,重新深吸了一口氣。

    我活著!」像一道光,在自殺邊緣,一定要努力活著,成為盤旋在文字裡的咒法。他的文字,化成「黑暗邊陲的微光」,夜越黑,就顯得越明亮,像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冰冷、破碎的現實中販賣著溫暖,隨時可能死去,但還是努力要活回來。盤踞英國暢銷榜49週的自傳《活著的理由》(Reasons to Stay Alive),收納了各種各樣內在搏鬥的危疑痛楚,也在這些倖存縫隙中提供了紛繁多岔的創作線索,讓他一點一滴,推開陰霾,不是戰勝了絕望,而是在反覆浮沉中,相信有光,在陰暗的盡頭,每一次的沉跌,都能讓自己窺見,一次比一次更好一點點。

    《我在地球的日子》(The Humans),刻意拉開距離,從千萬光年外的初相遇,讓身而為「人」,轉為一件新鮮的摸索,在「陌生的美感」中找出溫度;《時光邊緣的男人》(How to Stop Time),把空間轉為時間,又是一場長達四百年的迷失和重整;《午夜圖書館》(The Midnight Library)進一步把時空轉向未來,我們未完成的每一個選擇、每一段人生,都成為人生圖書館的一本書,書是文字的載具,文字,在午夜圖書館,成為生活的渣滓,或者是生活的魂魄。     4. 餘光:午夜圖書館

    《午夜圖書館》的議題,就是高據暢銷書排行榜的「心靈成長」。麥特.海格的文字,簡直可以直接歸隊在「心靈大師」,像這些我們常常看到的「信心喊話」:

    我們總是一口氣活過一生,直接了當,不會中斷。但其實人生不只於此。因為人生不只是由我們所做的事所形塑,也包括我們沒有做的事,我們人生的每個時刻都是一種轉捩點。

    真正問題不在於我們後悔自己錯過人生,而是在於後悔本身。後悔讓我們枯萎凋零,讓我們覺得自己是自己和他人最可怕的敵人。

    每一段人生都數百萬個選擇。有的大,有的小。但每次決定之後,結局都不同。每一次選擇都會產生無法回溯的變化,因此也會造成更多變數。這些書能開啟你人生中所有的道路。

    也許人生唯一重要的意義就是踏入這個世界,親眼目睹這一切,如此而已。

    故事的進行像電玩遊戲一樣,過不了關,就是一次又一次「關機再開」。各式各樣重新選擇的「未竟之路」,一如我們理性上早已理解的,光影交錯,有歡樂,也有悲傷,最後的結局仍然是:「無論如何,原來的人生還不錯。」

    幸好,麥特.海格很懂得講故事。這些「求生金句」出現得恰到好處,比閱讀心靈成長書系還要柔軟;電玩過關般的故事,龐雜繽紛,帶著《天路歷程》般的人間導遊性質,無論是繁華與窘促、輝煌與退縮、奮鬥與墮落,都搖盪著「人事艱難,誰比沒有比誰更輕鬆」的安慰。即使回到現實,世界沒有改變,所有的痛苦還在繼續,我們也沒有轉念,所有的掙扎還在掙扎,但是,在這短短的「圖書館」時間,我們停留在別人的人生,讓自己的人生「休息一下」,喘口氣,同時也重新掙得一點點活力,學習把平淡的每一天,拉長成一小格、一小格的時間,努力活著,在愛人和被愛間,感受到真實存在的「滋味」。

    封面書腰的邀約,強調這是「一個關於悔恨、選擇、學會與自己和解的故事」。其實,真實的人生,多的是無從和解的僵局,我們只需要理解,然後慢慢放手。就是因為我們都困在這些無從和解的困境裡,麥特.海格奇幻和現實並存的場景勾勒,才能形成救贖,無數次讓我們逃遁在這個影像強烈的虛構宇宙,幾乎相信,這就是真的!

    這種「相信的魔法」,在影像世代,形成特別的魅力。《我在地球的日子》由《哈利波特》系列製作人塔尼亞.賽哈西恩取得電影改編權,外星人的現實奉獻,成為大人和小孩都願意相信的現代魔法;年代長達四百年的《時光邊緣的男人》,由「新世紀福爾摩斯」班奈狄克.康柏拜區搶在書籍上市前簽下電影版權,現代倫敦的歷史老師,一會兒在《大亨小傳》年代的鋼琴酒吧,一會兒在太平洋跟著航海探險家庫克船長探險……,這是每個人都嚮往的成人童話。

    但是,率先搬上大螢幕的是跨界童書《聖誕男孩》。當麥特.海格的孩子對聖誕老人的小時候覺得好奇時,就為他鑿開時光通道,尼可拉斯從小到大經歷的惡意、磨難和痛楚,像他自己的回望,一路撿拾著關於聖誕節的線索,麋鹿、精靈、煙囪、禮物襪子、雪橇飛行、紅衣紅帽白鬍子、呵呵呵的笑聲……,用眼淚、心碎、失落,重新拼綴出信心、希望和給予的壯大,這個從24歲就差點活不下來的「小破碎」,因為成為父親、成為別人的撐持,終於認真活出屬於自己的「圓滿」。

    尾牙報告的最後餘光,我們循著「房樹人」圖繪測驗,跨進光和影的交接處,試著靠近自己、面對自己,發揮既有長處,挑戰未知的自己,尋找人生目標和意義;慢慢擴大到人際思索,建立適合自己的社交網絡;繼而在任何考驗發生時,保持樂觀,面對問題,積極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付諸行動,迎接改變,珍惜著自己會越來越喜歡的人生。

台長: 小蟹子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