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童話般的試煉與美好
隔了14年,重新看到「野百合學運」的紀錄影片,時間流過了這麼漫長的日子,仍然讓我熱血賁張。來自全國各地的6000名大學生,從1990年3月16日開始,集結在中正紀念堂廣場靜坐。訴求非常清楚:
1. 解散國民大會
2. 廢除臨時條款
3. 召開國是會議
4. 提出「政經」改革時間表
3月21日,剛當選第八任總統的李登輝於下午3時,在總統府接見53名學運學生代表。靜坐學生透過各校討論的機制,形成與總統李登輝會面的四點要求共識,並且全程錄影後進行分校討論。賀德芬教授回顧:「孩子們必須學習,妥協,也是抗爭行動的一種。」最後,校際會議以22:1的壓倒性投票數,決議於22日早上宣佈撤離中正紀念堂廣場。
三月學運高舉理想大旗的四大訴求,逐漸內化成台灣90年代政治民主化的基本訴求。這麼多年來,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提出「政經」改革時間表,我們以為理所當然的生活幸福,其實都得來不易。
就在3/18一早,看到33歲研究生,像幼稚園孩子般去超商偷「多多」,最讓我難過的是,這孩子畢業於台中一中,我可以想像得到,從國小到國中,想必一直被家人、師長呵護著:「你只要好好讀書就好!」我們逼迫著孩子們壓縮全部青春塞擠進去的明星高中,並沒有教會他們,如何自我管理?如何懂得為更好的未來奮鬥?
同樣這天晚上,強行偷渡「服貿協議」的立法院裡外,竟被越來越多、如聚寶盆增生的學生占領。就在前一天的新聞世界,還看見大半的受薪階層為了可以多放假而小確幸,這時,所有為洪仲丘、為所有軍中黑箱湧動的熱血,擴大到為所有台灣小島的生活可能在奮戰。
我們的孩子仍然熱血,真是好消息!
台大新聞所的訓練,讓我們的孩子,可以自在地面對鏡頭,條理清楚地敘述訴求,不同學院不同科系的整合,讓他們可以把共同的期盼,翻譯成二十幾種語言,向世界發聲。我想起「www三部曲」的終章《www驚奇》,透過網路的同步整合,以及道德的共同信仰,在網路啟動的瞬間,解構中共的集權專制。
小說對道德嚮往的美好結局,彷彿童話故事。所有的容忍與期待、敗壞與重建……,都可以在簡單、透明的人與事中,看見掙扎、看見奮鬥,一如佛洛依德學派心理學家布魯諾.貝特漢(Bruno Bettelheim)提出的,古典童話兼容美德和惡行,允許人性中的各種試煉與懷疑,讓孩子們通過對於故事角色的認同與關切,尋求生命和諧,在混亂中找到秩序,在潛意識裡不知不覺地經歷過內在灰暗世界,藉由童話人物,整合人格裡的多元矛盾,學會在現實社會中快樂地生活下去。
2. The Struggle for Meaning
貝特漢相信,童話閱讀是一場「尋求生命意義的奮鬥」(TheStruggle for Meaning)。
我更相信,我們活著的每一天,都應該為尋求生命意義而奮鬥。
上周收到湖北教育出版社編輯函,徵求人文勵志讀本《心靈物語》作品授權時,重讀了〈天使心〉這篇文章裡的一小節〈男友〉:
很喜歡劉德華,辦公桌上有一張他的照片。
奕鈞剛來上課的時候因為家教嚴,總共只認識蘇友朋(媽媽常常告訴鈞鈞,蘇考上台大)。他開心地捧著劉德華的照片,驚嘆著:「哇,老師有男朋友了,好帥唷!」
「哎呀,那是劉德華。」孩子紛紛搖頭,覺得他很搞笑。奕鈞驚異地瞪大眼睛:「什麼﹖你們連老師男朋友的名字都知道了﹖」
記憶裡跳出奕鈞方頭大臉的樣子。忍不住想起,在他小小的年紀裡,曾經寫過得一篇作文〈我的偶像〉,當時,99%的孩子不是寫遙遠年代的歷史英雄、要不就是寫同一時空的影視明星,只有他選擇了一個清新的名字,羅文嘉。
不認識劉德華的鈞鈞,居然認識羅文嘉?我覺得很有趣,把這篇作文,轉寄給羅文嘉。那年的羅文嘉還不是政治明星,不過是個誠懇真摯的國會助理。他寫了回信,還為鈞鈞買了個對小學生來說,很棒、也很奢華的登山背包。把信和禮物交給鈞鈞時,彷彿看見這孩子,預約了一個足以用一生為生命意義奮鬥著的未來,登山背包像美麗的預言,期盼一個孩子,永遠要走得更高、登得更遠,看得更寬闊!
生命的真誠,真不是做假得來,想要成為甚麼樣的人,就必須24小時都是這樣的人。
德行沒有假期。
3. 長期的團體利益比短期的個人利益更重要!
每一天都在為未來奮鬥,可能很辛苦,卻足以讓我們活得生機盎然。
在〈三分鐘通過的服貿=台灣未來的死刑〉http://www.wetalk.tw/thread-10607-1-1.html這篇網路熱轉的文章裡,討論「自由貿易協定」和「比較利益法則」,究竟出了甚麼問題?
比較利益法則,假設合作的雙方,各有所長時,合作時會有最佳結果。但是,在經濟實力不對等、技能的僵固性和利益分配,讓弱勢的一方,就會遇到嚴重的問題。
台灣現在要強行通過的服貿,以台灣跟中國經濟與產業的相似性,台灣幾乎在絕大多數的產業都是居於劣勢,連資金面也大輸,目前談判出來的服貿,似乎沒有仔細評估過強項、弱項,而是讓談判代表一廂情願去亂談出來的貿易協定,兩岸的自由貿易,只會有一個結果,就是台灣的產業全面敗戰。
當然,會有少數優秀的公司可以生存並大展鴻圖,但那是個案,不是通例。
我們要長久地全面地「一起幸福」,還是去相信,我們可能會成為少數優秀公司可大展鴻圖的「個案」?
同樣的問題,在漫長的歷史上,不斷在重演。每一個王朝、每一家公司、每一個團隊翻覆的最後,我們都可以看到同樣的問題,要一個人獨自華燦?還是大家一起幸福?
漢靈帝為了個人財富形同賣國的賣官,打斷了士大夫的最後一點點清廉理想,物慾竄流,讓中國人口從157年的5648萬驟降到263年,不到1000萬;唐朝的覆滅,引發了五代十國的動盪凋零;激撞出無限文化風華的宋王朝,最後也只留下煙消雲散的哀歌;更不要說讓我們毛骨悚然的明末殺伐。
幾千萬的人群,在這片他們愛過、恨過、奮鬥過的土地消失。如果跳過數字,想像著我們可以像《飢餓遊戲》裡,透過空照,讓大家一起看見一張又一張不同的臉所傳達出來的死亡訊號,這幾千張臉,會不會讓我們做選擇的時候更慎重?還是,要等到浮現自己的臉時,我們才能幡悟?遺憾的是,到了這個關鍵時刻,我們誰都看不到了。
一個人華燦?還是大家一起幸福?
答案很簡單,不過就是體認到我們密切相關,長期的團體生存,永遠會影響包覆了所有人的存活可能。相信「長期的團體利益比短期的個人利益更重要,長期的團體幸福比短期的個人幸福更長遠」這個口號,很簡單;但是,要在「關鍵瞬間」,真正為長期的團體利益,犧牲短期的個人利益的任何一樁行動,確實很難。
所以,為坐在立法院裡外,沒有空調、沒有廁所,淋雨受凍、徹夜不眠的孩子們,深深鞠躬;為所有在這段時間,有過任何一個小小行動的人,致上無限敬意。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