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芝喜歡吃,學習吃,而且決定在生命風景裡,從頭學起。
淑儀一輩子都期盼站在舞台上,發出光和熱,照亮更多人。
實在算不上分到「好牌」的雯婷,帶著窘蹙的籌碼坐上「人生的賭局」,仍然信心十足地,立志做一個「文學的陪伴者」。
小如雖然知道,人生不過就是一長串的「逃」和「殺」,仍然相信,這世界,沒有人不是各自帶著一段悲傷的故事,但是,只要努力,世界就有了新的機會。
☆秀芝:《吃,從頭學起》(吳寶芬著;專題報告時間:40分鐘)
「我愛吃」這句話,絕對是肯定句。
認識我的人,透過日常分享,一定感受得到我對「吃」的熱情,不認識的人,透過新聞台文章,也一定能瞭解。「我的大自然經驗」,原本是秋芳老師為我設定的演講專題,希望較少接觸大自然的我,可以多走出戶外,呼吸自然的空氣,心情會放鬆,視野也會跟著開闊,沒想到我卻將大自然當成我的「饗宴」,品嚐花花草草,這大概是秋芳老師始料未及的。
〈好想吃蛋黃酥〉這是去年中秋佳節發生的事,當時想吃的強烈渴望,周遭的親友肯定記憶猶新,還記得當時作為上課教材,也引起孩子們的熱烈迴響。
〈蟲蟲危機〉細節豐富,猶如特寫鏡頭,更可以名列為秋芳老師好笑排行榜上。
1.喜歡吃,學習吃
因為愛吃,也成為一直減重不下的主因。前一陣子,身體開始出現狀況,嗜睡,睡了八、九小時,身體仍不滿足,哈欠連連,步履沈重,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兒,身體發出了警訊,開始正視這個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於是從飲食開始調整起,其次從運動著手,最後是調整作息。經過這樣的變革之後,發現真的精神變好,走路起來也較為輕盈,更覺得健康非常重要,要細心呵護。
要健康,我想最根本還是要從「吃」著手。我本來就極喜歡買書,但進創作坊之後,已經很少需求,因為這裡提供的書籍豐富,這次大概是首次出現的購書潮。
陸陸續續買了二、三十本。低GI料理、低卡路里飲食、減重餐等相關書籍,讓我瞭解食材的屬性、熱量,以及如何吃才健康。其中一本是陳月卿的《每天清除癌細胞》,裡面強調的是全食物養身法,或許因為她的先生有過癌症病例,透過她這樣的飲食變革,使得他的先生五、六年都狀況穩定,重獲健康,很具說服力,於是也花下重金購買了全食物營養調理機,也想要用同樣的方式為家人養生。
在搜尋資料的過程中,還發現一本書:《真食物的奧秘》。作者從小在農場生活,每天餐桌上擺放的一定新鮮現採的蔬果,長大到城市工作,健康出了問題,開始檢視自己的生活後,才發現「真食物」,及天然食物的重要性,於是又回到從小居住的小鎮經營農場,慢慢找回健康。
看這本書描述的生活時,好羨慕,開始有了一股強烈的慾望,想要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自己種植、採收,還要帶給更多人健康,心蠢蠢欲動了起來,想要親手打造一座這樣的生態農場。
仔細回想,這根本不是突發奇想,而是早就種植在我的身體裡。
高中時,英語課本無數課,我卻只一直深深記得一課的課文,裡頭講著一個果農種植柑橘,因為不灑農藥,果實長得又小又醜,根本賣不出去,後來一家餐廳願意收購,作為飯後贈送的甜點,沒想到大受好評,建立了口碑,果農最後成功地打開了市場。這一課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也還記得當時初讀它時的感動,看見果農的水果賣出去,甚至還流下喜悅的淚水。
作「農夫」,更不是新鮮事,還記得國小時有一段日子,一下課就往外婆家附近的菜園跑,拿著鋤頭自己開闢了一小塊田地,種花生(別問我哪來的工具、種子,我已經不記得),最後的結局終止在看著手中挖起的「不結仔」花生畫面,我想應該是因為這樣,所以我沒有再繼續種吧!千萬別因此認定我不是農夫的料,還記得學校的種豆作業,我種的毛豆可是傳承了四、五代呢!
再推到遙遠的第一個記憶,金色陽光灑在一片結實纍纍的瓜田上,那樣的翠綠映滿了我的眼,田中間矗立著一間小木屋,我知道是負責看守瓜田的一個伯伯住的,在金門這樣一個炎熱夏季,我竟一點也感受不到炙熱感,反而覺得微微的涼意輕拂著臉龐,帶著純然的喜悅及滿足地看著眼前這一幕。
當時我不過是三、四歲的小娃兒,心理學認為第一個記憶是生命預言,秋芳老師透過我的描述,解讀應該是我喜歡豐收、享受豐收的成果。現在一想,或許那片瓜田不是抽象的意象,或許我真的很想親手種植出那一片具體的成果吧!
這樣想之後,那潛藏多年的種子似乎突然得到養分,迅速茁壯,盤據了我的心、腦,不斷開始勾勒著休閒農場的模樣,而且細節越來越豐富,畫面越來越具體。
為了靠近夢想,我報名了中餐丙級證照班,開啟我的人生另一段新的旅程。
上烹飪課程,主要在學刀工及食材處理,食材要切絲、切片、切條,做不同變化,而且動作要快;如何清洗花枝並切花、取下雞胸肉、殺魚等,這些工作是初次接觸,現代人很方便,攤販都會處理得好好的,幾乎不用親自動手。
透過這樣的訓練,真覺得烹飪已經不是一件難事,當然要好好發揮。我本來就極喜歡看烹飪節目、收集食譜,卻缺乏行動力,現在積極開始實作,之前做了「芋粿巧」、大腸麵線、黑糖燕麥餅乾、五穀麵包等,都頗為成功,也點燃媽媽的熱情,還會問「那下次要做什麼?」
在廚房烹飪,已然成為我新的生命風景。
2.《吃,從頭學起》
飲食絕對不是只有烹調一環,還有很多的專業知識需要涉獵,才能全方位地兼顧。這就是為什麼我選擇《吃,從頭學起》做為年度尾牙推薦書的原因。
一天三餐,加上點心、消夜,乘以歲月,實在是個相當可觀的數字。吃,每個人經驗豐富,看見這個書名,不禁讓人好奇,到底為何需要從頭學起?
封面的文字,促成我在很多「O.S.」中深入思考。
「顛覆你對食物根深蒂固的迷思!原來,這些食物應該這麼吃……
□豆漿不該在早上喝,改在睡前喝,這就是「胺基酸減肥法」。--O.S.聽過胺基酸減肥法,沒想到豆漿具有相同效果,睡前喝更是第一次聽過。
□喝咖啡和茶比喝白開水更好!咖啡可有效預防乳癌!--O.S.創作坊為了預防「大拇指現象」,總會安排咖啡time,但又常聽人說喝咖啡會造成骨質疏鬆,真的對它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如果是真的,就太好了!為了健康,常強迫自己要喝水,總是一口灌下,可以用茶或咖啡替代,補充水分這件事將會成為令人愉悅的享受,多棒啊!
□牛奶是過敏、慢性病、癌症的罪魁禍首,3歲以上都該戒奶!--O.S.之前就曾聽過朋友說過這件事,但因為影響層面過大,被壓制了訊息,而這位作者膽子真的很大,就這樣直接披露,看來是屬於有話直說的個性。
□每天早上吃1至2顆雞蛋,可以排除一整天的膽固醇!--O.S.這個消息更是利多,我本來就很愛吃蛋,卻要克制,看見這樣的文字,已經讓手蠢蠢欲動,想要一睹為快!
封底的文字也很吸引人,「健康其實很簡單,3分鐘馬上學、馬上用」:
▲治過敏很簡單,水參3片或參鬚3根,加上紅棗5顆、老薑1片裝進中型碗,加水至八分滿,放入電鍋燉煮。早上空腹喝,能有效減少「迎風落淚」的症狀。
▲感冒,喉嚨好痛時,想要舒緩喉嚨痛,喝冰的吧!你沒看錯!喝冰的飲料或含著冰塊,都能舒緩疼痛和腫脹。多喝西瓜汁,也能強化呼吸道,對付喉嚨痛這個狠角色。
▲想輕鬆減肥時,飯前、飯後各吃2片黑巧克力,可減少食物中脂肪的吸收,還可以減肥!
▲口乾舌燥時,平常生活緊張的人,經常會覺口很乾渴,口含一顆酸梅是製造口水最好的方法,不但養生還能減肥。
▲想抗壓、減肥時,多吃發芽米,因為發芽後,稻米中的植酸會分解為磷酸六肌醇(IP-6),激發豐富的γ-胺基丁酸,同時普林也會大量消失,但是纖維質增加,是白米的六倍。
▲想去油解膩時,用杜仲葉泡茶,可以對抗三高,也能補充膠原蛋白防老裝小。
▲防癌人人都做得到,每天只要8公克海藻就能防癌,以海帶換算只要5公分、海苔片4片。
3.養生其實很簡單
看見這些方法,心裡充滿問號,維護健康真的這樣輕鬆容易嗎?
知道很多養身的方法,卻常因為太過麻煩而放棄,「三分鐘」真的很具魔力。作者在自序就這樣直接了當的回答:「養生其實很簡單,跟我一起造反吧!」
用語直接,絕不拐彎抹角,從頭到尾整本書也一直持續這樣的寫作風格,幽默風趣,雖然作者從事醫學教育工作三十年,卻不是個老學究,不受既有框架束縛,勇於推翻,大量收集新資訊,重建屬於自己的醫學架構,但又不賣弄專業,用語生活化,讓人很容易瞭解。
拿「黑巧克力讓你心情好、身材好」這個小單元為例:
「我大力用力努力的推薦巧克力糖!
我們不必上巧克力這二千年來演變的歷史課,吃巧克力是為了健康,不是為了考試。但是在口裡含著巧克力的時刻,還能對情人「落」幾句巧克力的典故,加幾句醫學的專有名詞,那可就酷斃啦!
第一個發現可可樹可以作提神飲料的,是墨西哥的奧爾梅克人。但是把可可亞做成巧克力的高手,是阿茲提克人。十五世紀西班牙人入侵中美洲,殘殺阿茲提克人搶走他們的智慧結晶,才有了今天的巧克力。
巧克力含有大量的多酚,因此一等一的好。苯乙胺醇又稱黃烷醇,這是令人心情愉快,興趣盎然的成分。色胺酸,安神抗壓的推手。最獨特的是Anandamide,源自梵文的「極樂」,這種成分的作用跟印度大麻THC相同。吃巧克力讓人心情喜悅,但不犯法,不是很棒嗎?
飯前飯後各吃二片黑巧克力,可以減少食物中脂肪的吸收,這也可以拿來減肥耶!
好的巧克力先看濃度再看外型。純度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黑巧克力最養生,外表有白粉狀的製造技術不好。至於價前,不要吃了「心痛」就好。
平常多吃黑棗、紅棗、椰棗、枸杞、黑糖、紅糖、楓糖,是另一種中醫學上的好糖,可以和巧克力輪流養生。
不必等情人節,不必等人送禮,走!我們去買糖吧!」
短短篇幅裡,融合了歷史、西醫、中醫學的知識,用字簡潔,明快,更棒的是,上次看電視節目《57健康同學會》,在在印證了這些內容,更增加這本書的可信度。
書裡總共分成四大單元:
1.〈食物沒錯,是你吃錯了!〉:推翻很多既有迷思,提出新觀點,但造反有理,就像前面舉的「黑巧克力」一例,都是有根有據。
2.〈健康密碼,掌握養生的12個關鍵〉:針對一些日常毛病提供自我療癒方法以及季節轉換的養身配方,很實用。
3.〈快樂知足,比藥療食補都好〉:則談的是如何為「心」建立堅強的免疫系統,心健康了,自然通體舒暢。
4.〈營養加值,健康食品怎麼吃怎麼選?〉:羅列11種維他命及8種礦物質的效用及建議事項。
可以說從內到外都兼顧了,跟往常推薦的書籍不同,這是一本適合放在家裡的醫學「葵花寶典」,透過閉門修練,相信對抗病魔的功力會大增,可以無藥過生活就太好了。
想到跟我同樣注重養生的,同樣家裡有小朋友的小君,這本書對她而言,應該具有實用價值,尤其是最近的「黃小胃」狀況不佳,讓所有人都非常擔心,希望這本書對她有所裨益,能夠健健康康、快快樂樂過生活。
想要為自己、為身邊的人、為更多不認識的人,提供可以為身體帶來滿滿元氣的健康料理,我會更努力、做更多準備,一步步朝我的夢想靠近。
☆淑儀:《趣味演說高手》(Joanna Slan著;專題報告時間:30分鐘)
我的2010行事曆是一頁頁白紙,不再是密密麻麻,而是連框框線都沒有的一頁頁白紙,為了適應突然的轉變也為了避免空白無框線的白紙,因過度自由而毫無章法,破壞原有的規律,開始立定志向,希望以「偉大」的讀書計畫當作經緯線,編排、策劃自己的行事曆。
立定志向後就是執行力的展現,很多事情剛開始都是轟轟烈烈,不過最後往往草草了事,讓目標「慘」烈犧牲,這時持續力是關鍵,為了讓持續力電池可以永遠充足,以100本書為目標,從第一本書開始做紀錄,每完成一本就覺得朝目標邁進一步,心裡就高興一次,想想這一年最少可以高興100次,很圓滿,就一直這樣做吧!神奇的是每看一本書,就會想到它適不適合當年度推薦書,然後再猛一驚覺,我已經不需要做年度推薦(可見「慣性」的力量有多大)既然已經做了,就把它當作遊戲,一場自己跟書本玩的遊戲。
從年初到年尾,終於選定《趣味演說高手》這本書,可以說是百裡挑一,為什麼選這本書呢?第一雖然小圓桌演講可以說是無數次,但是欠缺理論實際基礎,想趁此機會,徹底了解演說技巧。第二是因為我說話不好笑,要彌補缺點。希望可以像聖誕老公公一樣,把笑容當成禮物送給大家。第三個原因是這本書可以說是「實戰手冊」,可以按表操課。
而這本書,有實際的操作方法,例如:「運用有效的幽默三明治,先將你想表達的重點向聽眾說明,然後再講故事及笑話來說明重點,最後再重複這個重點。」這可能是我們已熟知的技巧,但奇妙的是,透過文字醞釀,像是將冷菜加熱,熟悉的香味又飄散出來。
在香氛環繞的氣息中,整理出讀了這本書的三大收穫:
一.思考:
思考是這本書讓我最喜歡的地方,這段時間也看了很多關於演說方面的書,大多覺得他們說得很對,但是看過就忘,實用性不高。而這本書每一章節都會讓我重新咀嚼深思其中的道理,後面還附有練習題可以讓人練習,例如「你的幽默對你合適嗎?」「你的幽默符合聽眾的需求嗎?」「這些幽默與他們的行業有關嗎?」一層一層的問題推演,探究發現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以自己的風格襯托笑話,講師個人風格及聽眾的風格搭配。學習不適合自己的風格,就像穿上不合腳的鞋,苦了自己也對不起聽眾。
二.驗證:
除了發現問題之外,我也有驗證的機會,看了這本書,只要是演講,我會將講師的演講與書中的道理分析比較,.驗證實施的可行性,效果好的紀錄起來,不好的盡量避免。記得曾經聽過幾場演講,講師以語助詞當成笑點,就不適合我。
三. 執行:
可是真的動筆寫大綱時,問題就來了,這本書是《趣味演說高手》,卻被我寫得毫無笑點可言,實在愧對作者,可見空想與執行間有多大的距離,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可能是它是工具書,分類項目很多,想將這類散落的珠子串起,我的功力有限。乾脆臨陣換角,就像結婚前夕想外遇一下,翻了今年看的100本書目,越翻越慌亂,怎麼也找不回與這些書相遇戀愛的感覺,繞了一圈回來,還是覺得《趣味演說高手》是最符合現階段的我所追尋的目標,確定這本書是今年的真愛,沒有遺憾的可以結婚。把它當成是種挑戰,也當成遊戲,也算是增加新鮮度。
於是,我開始胡思亂想。為了配合我們紅配綠的主題,想到結婚後可怕的婆媳問題出現,喜事的紅雖多,遇到綠臉,紅配綠都是暖色,結果還是可能出現冷色調。
相處就是不合,不好笑怎麼辦?想起書中的一句話:「只要你豎起幽默的觸角,你將會發現幽默在你身邊。」
幽默在生活裡尋找,我算是找到一點點。
當然不可能因為一本書就變得幽默,就像不可能因為換了髮型和穿著就變成林志玲,這本書讓我找到學習的方法,多練習,可以像我的目標多靠進一點。
很高興年終時,我的行事曆白紙出現如心電圖緊張的密密麻麻,讓鬆弛的線條再度繃緊,也算是冷色系幽默。
☆雯婷:《母愛真可怕?》(許常德著;專題報告時間:30分鐘)
1.選書緣由
一、衝突引發思考
我一向喜歡「對照」,所以經常被一些奇異的書名吸引。這本《母愛真可怕?》,一看到「母愛」、「可怕」,就是驚悚的組合,但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卻是那個「?」,疑問句留下很多思考空間,同時也不那麼強烈,這是我喜歡的原因,如果它是肯定句,我也就不會買它了,所以作者也在第二篇的標題寫著:「母愛真可怕」,你怎麼看這句話。不只書寫自己的想法,也問問讀者的想法。
二、心意牽動共鳴
也許有些人乍見書名會引起不快,我第一次看到作者寫一本書,還得先和讀者道歉的,他的序標題寫著〈對不起,請息怒〉,裡頭就說明了:「雖然我不需要對不起,但仍為讓你誤會而說對不起。」而且它標榜「搶救媽媽脫離苦海」,搶救≠推翻,這使人感受好的心意,是為了讓人更好,可讓讀者靜下心看這本書。
三、相似身分省思
其實母親與我們一樣,都是孩子的陪伴者,只是我們的時間較短暫,但也許我們會有很大的影響,藉由這本書所提及的觀念,可共同警惕。
2.與創作坊相符之處
這本書許多觀念與創作坊相似,以致我對內容大多很快認同了,創作坊強調的是「創作力」與「品格力」,也就是作文需具備的「創意」和「心意」,不止寫作,我們的生活也需要這些元素,才能打動自己、也打動別人的心。
一、創意:
1.不止書名,連封面也是光與影的對照,而且連裡頭的頁面也是不規律的黑白交雜。
2.87則短文:不規則的數字,比起50、100,更有一種不被限制的感覺,能夠讓我們變得更好的方法可以不斷增加。
3. 教孩子寫作文:書中有作者在講述女兒學作文,和參加作文比賽的事件,當女兒拿著稿子請媽媽過目,媽媽回她:「爸爸是大作家,應該拿給爸爸看。」他卻聽到女兒回答:「爸爸寫的那種文章,老師不會喜歡啦。」孩子認為講真相的作文不會得高分,於是他們變得善於「包裝」,但過度包裝就不是自己的了。其實作者的觀念很簡單,也和創作坊一直教孩子的相似,作文=生活,書寫的心=打開自己,無論不寫或怕寫的人,不只廢了自己的手,也關閉自己的心。
4. 打破固有模式與慣性:不只寫作,生活中須打破固有模式與慣性,因為那些會使人形成長期無知。習慣很可怕,我們並不會察覺它的存在,也不會特別注意它。這使我想到三國課程中陳寔〈樑上君子〉所說的:每個人都不是生來就是壞人,而是在生活中不自覺得沾染上壞習慣,就如沾上汙點一樣,若無及時拔除它,然而再一點一點的沾上其他壞習慣,就會讓我們全身變髒了,也就形成了別人眼中的「壞人」。
5.關於閱讀,文學不只一種解說,尤其是詩,說出自己的感覺,也接受孩子的意見。想起創作坊的孩子讀哲理詩、寫哲理詩,雖然想法、見解不同,但都有一種邏輯。
二、心意:
1.媽媽都是昨天的女孩:這就是我們常和孩子說的「每個媽媽都是別人手中的寶貝」,但是媽媽有時也會忘記了,在〈重男輕女〉那一篇,作者寫著:媽媽忘了自己也是昨日不被平等對待的女孩,以致歷史重演。我們有時操之過急,想讓孩子早點學習、早點明白,也會忘了自己曾是個坐在台下的學生,只要反過來想想當年的我們又是如何一點一點的學會,對於孩子的現況,也就能釋懷了。
2. 注重言教、身教:陪伴者的言行會深刻影響,同儕間都會如此,更何況身為老師或父母,更顯出言行合一的重要。除了個人言行合一,也要考慮到客觀的社會心態,若所做的與社會一般價值觀差異太大,無法讓人接受,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溺愛」------用愛將一個人近乎溺死,其實是一種傷害、摧毀,但孩子不知情的不斷接收,久而久之,會造成認知混亂,因為孩子無法判斷到底該相信哪邊,誰才是對的、誰才是錯的。
三、創意+心意:
符合「找方法」:書中特別獨立一篇為「媽媽求救方法」,置於所有內容的中間,我的解讀是,當讀者看到前面所述,可能因打破以往觀念而使心中浮現不安,不用等到全部看完,就能使讀者安心,因為這就是在告訴讀者「有方法」,也表示作者的重視,並不是把它放在附錄而已。
3.陪伴者的特質
在閱讀這本書時,我經常不由得地將文中的「母親」和「老師」替換了,可能真的是同為孩子陪伴者的緣故吧。身為陪伴者,除了是外在的身邊陪伴,也需要提供心靈的支持與引導,讀完這本書之後,我覺得須具有一些特質,而歸納成三點:
一、傾聽、建議≠指揮:操控是人性,不是愛,掌權不一定掌握人心。傾聽,不一定要參與,不急著找方法或問孩子想怎麼做。而我自己習慣找方法,覺得遇到問題就要找方法解決,但孩子也許只是想分享,抒發情緒,找一個出口而已,一下子突然要他想辦法,可能會造成壓力。
二、要樂觀並正向思考:當孩子遇到問題或抒發感想,雖然可以附和,但仍要強調「沒那麼糟」、「還是有辦法解決的」,若只是一味的跟著抱怨,心情會愈來愈低落。
三、共同成長、進步:不是單向的「給」,而是彼此「交流」,快樂指數也會成正比提升。
4.結論
孩子是大家所共有的,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孩子,他們都是明日的大人,也是我們未來的一部分。創作坊的孩子也是一樣,無論是不是自己班上的孩子,他們都是創作坊的孩子。每個人若能這樣想,這個社會就會重視對孩子的教育。
書名雖然是《母愛真可怕?》,但讀完這本書後,會覺得可怕的不是媽媽,而是一些不合理、不合宜的社會觀念與價值。團體一定會形成一種力量,但這種力量會把我們推向哪裡呢,這是每個人都該好好思考的。所有陪伴在孩子身邊的人都應該去理解、去思索,因為這都是為了讓我們活得更好的方法。
☆小如:《大逃殺》(高見廣村著;專題報告時間:15分鐘)
人生就是一場逃與殺。
隨機抽樣的「計劃」即將開始,一部載著歡天喜地出來畢業旅行的巴士,啟程了就不能回頭的生存遊戲,誰將會是剩下的「勝利者」得到保證的生活與總統的簽名照一張?
一場不平等的戰鬥即將揭幕。
這是高見廣村的處女作,雖然出書起原因內容而備受爭議不斷,卻也因為這樣的評論抨擊而導致許多好奇者的觀望,果然一上市就造成轟動,而作者背後的旨意其實是充滿愛、溫暖與信心。
作者認為是因一國體制的關係而致使人心扭曲歪斜,最無奈之處就是無法改變這大環境下的制度弊病。雖然談論的是日本的體制,但也讓人不免聯想到自身的台灣也其實沒什麼不同。
本書切入點很多元,若是從教育角度去看,作者大力的諷刺填鴨式的教育模式,就像許多升學補習班的口號認為所有的考生都是敵人,只要分數越高就能讀到更好的學校既而得到更好的穩定未來,肯苦讀的人才是能存活下來的人。沒人能說的準誰會扣下扳機,展開這場遊戲。這
類相關的故事主題讓人想到一部印度電影「三個傻瓜」,處在「背多分」的環境下,不思考,不理解,只要全盤背進腦袋瓜裡面,考試用得到就好,分數決定一切。奇特的是,多的是順從者,而許多人因為受不了這樣的高壓,一時過不去就這麼自殺了,徒留遺憾,最後反而是讓那些充滿熱情於自己的興趣並融會貫通於生活上的人,有了更高的成就。
從人性觀點來看,慾望使人獲得成功,貪念卻毀滅一切,因為人們渴望權利渴望金錢,使得慾望產生了惡,貪念成了一切暴力的源頭,因此人們征戰不已,這時候總是會冒出一個問題,為什麼人們總是被「族化」?難道只有選邊站才能得到保全的安全?而其實猜疑卻仍舊存在於團體裡面,內心的鬼導致可怕的後果。一部關於韓戰的電影,娓娓道來爭鬥的原因,不過就是政治的手段,人們根本不懂戰爭的原因,只是本份守己的參與戰鬥然後獲得功勳,偏激的分黨系,沒有邏輯沒有道理,只效忠國家元首,卻忘了敵對的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雖然內容是有些血腥暴力,但卻也是一種黑色幽默,特別喜歡作者裡面的一段話:「請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講話,思考,行動。有時候要聽聽音樂。看看畫。要有感動。要常笑,有時也要流淚。如果你碰到喜歡的女孩子,請你去追她,和她相親相愛。」
也許置身於一個無法理解的情況下,我們能有希望可以面對更美好的明天,就像秋芳老師說的,只要努力,就可以得到幸運的回報。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