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聽歌友唱流行曲【王昭君】~~ [悶坐雕鞍思憶漢皇,朝朝暮暮暮暮朝朝黯然神傷,前途茫茫極目空翹望….。]聽了幾句忍不住便離開了,走到場外換一下新鮮空氣。
不是歌者唱得不好,而是詞意與實情相去甚遠,聽了令人坐立難安;當然這詞意與世俗一般的看法其實並不相悖。只是【昭君和番】這件事其實是歷史上罕有的偉大和平事件,是應該給予正面評價的。以下要跟據史籍登載來衡情度理,以期能還原這件珍貴的和平史實。
就從漢元帝說起,元帝劉奭是武帝的曾曾孫,他出生於民間,二歲始入宮,八歲封太子。他貴為皇儲卻又因何出生民間?事由起於武帝晚年的巫蠱之禍;征和二年弄臣江充為恐年邁的武帝死後太子劉據會對他不利,便誣告太子於宮中多埋木人圖謀巫蠱於武帝,太子欲求見武帝卻被江充黨人阻於甘泉宮外,太子為求自保遂假武帝名補殺江充等人。武帝受讒言所惑,以為太子造反,便命丞相追擊太子,雙方於長安城血戰五日,死傷數萬人,結果太子不敵而自殺。及真相大白後武帝懊悔莫及,只能滅江充一族及建思子宮以紀念太子。
而當時隨太子劉據被殺的尚有他的母親衛皇后,夫人史良娣,兒子劉進及兒媳王夫人等一家子。其中唯一的活口就是太子的孫子劉病巳(元帝生父,後改名詢),他雖因尚在襁褓得免一死,但也被關入牢中。所幸廷尉監邴吉同情他的遭遇,找牢中女囚哺乳,得以保存,五年後遇大赦方得出獄。直得一提的是邴吉有恩於劉詢卻從不宣揚居功,直至劉詢日後登基為帝,找到了當年哺育的乳母,方才從乳母口中得知當年邴吉對他的照拂。離開牢房的劉詢被送至祖母史良娣娘家,及後又拻復了宗室身份而受掖庭詔養。掖庭令張賀曾經是他祖父衛太子劉據的部下,因此除了對他照顧有加外,更自費禮聘名師傳授經史。劉詢除聰明好學外又喜游俠與鬥雞走馬,因此相當瞭解閭裏奸邪與吏治得失,這成了他的日後因緣際會得以為天子的治國知識基礎。
而武帝死後傳位於幼子弗陵是為漢昭帝,昭帝在位十三年,二十一歲即駕崩。由於尚無子嗣,大將軍霍光請皇后徵昌邑王受皇帝璽綬為帝,不到一個月卻又奏太后(霍光的外孫女)說新任皇帝表現淫亂,將之廢除。
這一次,靠已官至光祿大夫的邴吉推薦,霍光於宗嗣中找到了年已十八的劉詢,認為他「操行節儉,慈仁愛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後,奉承祖宗,子萬姓。」於是召入未央宮見太后,封陽武侯,同日立即登基,是為漢宣帝。宣帝治國25年,在位期間王道與霸道兼用,大體上能做到吏稱其職,民安其業,又值匈奴自身內亂,不必多耗國力於征伐,算是給下一任的元帝打下了良好的治國基礎。
元帝(劉奭)是西漢最有學問的皇帝,他是個仁人君子,崇尚儒術。雖然也有被佞臣「君子欺之以方」的時候,但絕非好色昏君,他好儒而多材藝,頗有知識份子的執著。身為太子的時候見宣帝多用文法吏以刑繩下,就曾向宣帝犯言直諫:「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這番話等於批判宣帝頗為自詡的王霸兼用的治國理念,惹得宣帝大不高興,反而認為他個性太仁儒,恐怕會影響治國能力,而一度考慮廢除他的太子地位,後來總算感念與已故皇后許平君的患難深情,而未與廢除。
至於對女色方面,元帝可以說是重感情而輕美色的,當他尚為太子的時候有姬妾十一人,而他所深愛的司馬良娣卻死了,她於病塌前告訴劉奭是其他姬妾咒她於死的,劉奭因此因此對姬妾們不再理睬,宣帝怕他無後便要皇后挑選美女給與太子。皇后挑了五人要太子選,太子不想違皇后意就隨意敷衍一下說,一個就可以了,正好有一位叫「王政君」的離太子近,穿著打扮又與其他四人不同,皇后以為太子喜歡,就把兩人送作堆了。大概是劉奭之前禁女色太久,王政君倒是很快就懷孕了,而且日後成為皇后。
即使後來做了皇帝,元帝生活依然儉樸,武帝時生活華奢,後宮多達千人,以此形成慣例。而他就皇位後只留賢良二十人,其餘悉數歸遣;當時社會風氣富豪多蓄妻妾,導致許多窮漢娶不到老婆,他有意給這不良的社會風氣帶來以身作則的表率。
元帝在位16年,雖崇尚儒術,對國防軍力卻沒有懈怠,多次派兵出擊匈奴,直到把反漢的北匈奴徹底擊潰,順漢的南匈奴則提供有水草的居住地、支援糧食及用和親政策,使其歸順。一方面結束了自武帝以來與匈奴間的百年征戰,同時也開啟了此後漢匈之間五十年以上的和平歲月。
王昭君字嬙是南郡人(今湖北秭歸縣),十七歲入選良家子,待詔掖庭,「待詔」代表身份不確定的狀態。數年後正值已歸順的南匈奴王為了強化與漢朝的關係,以願做漢女婿為理由請求通婚,歷朝為了巴結匈奴,和番都是挑選宗室的公主,但這回匈奴已歸順,而匈奴王亦自貶身份,不敢跟漢皇帝平起平坐,元帝就下令挑選適當的宮女升格為公主地位再嫁出;由於事關漢朝面子與和平的維繫,當然要找品貌端正的,宮中尚未決定人選,王昭君對自己有自信,當即請她的長官--「掖庭令」幫她向皇帝推薦。由於這絕對是一件國家大事,所以元帝理應是詔見才認可的,而昭君終於如願完成了使命。
關於【昭君和番】的事件,前漢書的元帝紀第九,只有短短提到,當匈奴乎韓邪單于來朝懇求做漢女婿時,元帝「賜單于待詔掖庭王檣為閼氏。」後漢書再次提到王昭君,不是王昭君重要,而是為了交代之前西漢與匈奴間的關係。其文如下「…昭君字嬙,南郡人也。初,元帝時,以良家子選入掖庭。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宮女五人賜之。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禦,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裴回,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後漢書寫得雖較詳細,卻多有負面臆測之詞,而不免失之主觀,個人認為這樣寫正史應該是個敗筆。首先,書中說昭君是「不得見禦,積悲怨,」才自動請行;又說她出嫁時是「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裴回,竦動左右。」這樣的表現不但不像是以「積悲怨」的心情出嫁,反而更像是帶著自信而榮耀的光輝,為國家社稷安寧而甘於委身異域的聖潔情懷。至於說到元帝驚於昭君之美而想留下她,也屬於作者的個人臆測;元帝不好女色,前文已有交代,而以元帝道德觀之強,這種事縱然動念也不太可能向人啟口的,作書的范曄又因何能知?
【昭君和番】的故事之所以被導成後世成見的前因後果,在這裡做個分析:當匈奴王請求與漢通婚的消息傳出時,王昭君認為這是難得的一個能為社稷貢獻的機會,而她對自己承擔這任務的資質與能力有充份的自信,所以勇於任事的她便向漢皇自薦了。而出嫁當天,她為了突顯內心這份為社稷家國挺身而出的聖潔的情操,特意將自己打扮得容光煥發(豐容靚飾),出場的時候更是展露了優雅的神態舉止(顧景裴回),而讓人看呆了,惹得大漢沙文主義的男人心中既忌又羨,而逐漸形塑出我們熟知的,一個無助的被命運擺弄的絕世美人,遠嫁異國的情節故事。
而一提到【昭君和番】就免不了被提起的,就是畫工毛延壽為了王昭君不肯賄絡,故意將之畫醜的故事。記載這事的「西京雜記」與「世說新語」,早就被後世史家指出多有荒誕與不實處,依常理來論斷也不甚可能。且舉一個簡單的比喻,如果有一個學校的校長想在新生中選一批美女啦啦隊員,會叫美術老師把新生畫出圖冊,再來挑選比較合理,還是自己走一遭,看一看比較合理?人都已經集中到了掖庭(在皇宮之側邊所以叫掖庭),如果皇帝不好色,不會多此一舉;如果好色,親自去挑活生生的美女豈不更樂。「西京雜記」甚至誇張的提到元帝為了追究其事,不但把毛延壽殺了,還把陳敞、劉白、龔寬、陽望、樊育等有名的畫工同日操家棄市,搞得京師的畫匠一時悉少。事情果真鬧這麼大,有可能從前漢書、後漢書到最喜歡挑帝王毛病的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一個字也不提嗎?
武帝征討匈奴的豐功偉業,在勝利的光環底下,人民的生活其實是相當痛苦的,舉一個例子,本來是七歲起要繳交人頭稅的,為了增加稅收,後來又降為三歲;弄得窮人不敢生小孩,如果生了也只好將之弄死。武帝初就位時西漢人口已近6000萬,由於賦稅與勞役給與人民的沉重負擔,到了他死時人口竟少掉一半,由此可知當時社會環境的慘況。
匈奴當然也不好過,兩國大戰之初,人口約200萬,能戰之士則有40萬;歷次統計,光是戰場被斬首的就在20萬以上,如果連帶傷而致死殘的,應該超過30萬人。而沙漠中珍貴的水草牧地被奪,牛羊折損,造成的人民飢饉衰亡更是嚴重。
總之【昭君和番】是中國歷史上極難得的國際和平事件,也帶來了漢匈兩民族間可貴的和平效益。可歎的是,三位精神上足以得諾貝爾和平獎的主角人物,卻被後世扭曲成是由癡情、懦弱與蠻橫構成的三角關係,說來令人婉惜。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