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明延壽大師 原作
清.雍 正 摘錄
民國.陳立中 筆記
卷六
【問答章】
問。法身無像。真土如空。皆是一心。無別依正。云何教中廣談身土。答。只於自心性相。分身土之名。以自心相義名身。自心性義名土。如裕公云。心則諸佛證之以為法身。境則諸佛證之以為淨土。則二皆所證。智為能證。慈恩疏云。問。淨土以何為體。答。准攝論云。以唯識智為體。為佛及菩薩。唯識智為體。即金剛般若論云。智習唯識通。如是取淨土。若佛地論。以佛自在無漏心為體。非離佛淨心外。別有實等淨心色也。又云。色等即是佛淨心所感。離佛自心之外。別無能感。如是假實之色。皆不離佛淨心。即此淨心。能顯假實之色。如無量壽疏云。夫樂邦之與苦域。金寶之與泥沙。誠由心分垢淨。見兩土之升沉。行開善惡。覩二方之麤妙。問。一切身土。八微所成。八微者。即地水火風色香味觸八法。云何唯心而無質礙。答。執色極微有質礙性。是小乘宗。非通大旨。人水鬼火。豈在異方。毛海芥山。誰論巨細。一塵一識。萬境萬心矣。若迷心而觀色。則通塞宛然。若了色而明心。乃是非絶矣。所以古德云。若知色即空。觀色非耶。若迷色不空。觀色是耶。若知空即色。觀空非耶。若觀空異色。觀空是耶。此乃解惑異途。自分妍醜。何關色空二境以辯邪正耶。若曉此宗途。常色觀而恒正。若迷斯旨趣。雖空觀以恒邪。且夫眾生不了二空。皆為執心色實有。觀心不妙。照境無功。既不解即色明空。又不能微細剖析。罔知麤細色聚。焉窮真妄心原。
又經明一切世間淨穢國土。皆是菩薩行所成。眾生業共感。若娑婆緣熟。即華藏是娑婆。若華藏緣熟。即娑婆是華藏。若無行無感。世界不成。則離心之外。更無一法。
又夫一切諸法。隨緣幻生。體用俱無。隱顯互起。或多中現一。一中現多。若不知起盡之根由。則任運但隨境轉。或隨好境而忻集。或逐惡緣而怖生。若能明了一切凡聖等法。悉是自心境界。以此一印。眾怖潛消。若論大旨。尚不得一淨。何況多門。此乃一心真如。不守自性。隨緣對處。有淺有深。或垢或淨。不可滯理妨事。守一疑諸。迷卷舒之門。起通局之見。雖同一旨。約相差別不無。雖云有異。順體一如不動。何者。若言其一。安養寶方。娑婆邱隴。若言其異。十方佛國。一道清虛。若言其有。無邊淨剎。猶若虛空。若言其無。妙土交羅。如天帝網。所以精超四句。妙出百非。道不可以一言詮。理不可以一義宣故。
記:問,法身無相,真土如空,十法界依正莊嚴,唯是一心,既唯是一心,為何經論中,廣談身土。
答,裕公云,心是諸佛證之以為法身,境是諸佛證之以為淨土,心與境,法身與淨土,皆不離一心,故說,只於自心之性,自心之相,分別身與土之名。自心之相,名之為身,自心之性,名之為土。故說,皆是一心(性與相,不離一心)。
問,淨土以何為體。
答,佛地論云,以佛自在無漏心為體,離佛心(清淨心)外,別無淨土。又說,色等是佛淨心所感,離佛自心外,別無能感。如是假實之色(如西方淨土),皆不離佛淨心。
又,無量壽疏云,樂邦與苦域,金寶(之地)與泥沙(之地),誠由心分垢淨,見兩土之升沉。
故說,心淨則土淨(金寶之地),心不淨則土不淨(不潔之地)。
問,一切身土,八微(地水火風色香味觸)所成,為何說,身土唯是一心,而無質礙。
答,執色極微,有質礙性(認為最微小的色塵,都有質礙性),是小乘宗,不通大乘。所謂,人水鬼火,豈在異方,一塵一識,萬境萬心(一切境,由一切心所成)。故說,若曉此宗途(若了一心),常色觀而恆正,若迷斯旨,雖空觀以恒邪(若了一心,色觀空觀皆正,不了一心,色觀空觀皆邪)。
故說,若無行無感(若無心之感,心之行),世界不成,離心之外,更無一法。
故說,一切世間淨穢國土,皆是菩薩行所成,或眾生業所感(淨穢國土由菩薩行,眾生業而成,由心而起)。
又說,若能明了一切凡聖等法,悉是自心境界。以此一印,眾佈潛消(若了一切境,皆是自心所成,眾佈潛消)。
又說,不可言是一,不可言是異,不可言是有,不可言是無。
若言其一(心是一),何來西方極樂世界,何來娑婆世界。
若言其異(心是異),又為何說,十方佛國,一道清虛。
若言其有(心是有),又為何說,無邊世界,猶若虛空。
若言其無(心是無),又為何說,有十法界依正莊嚴。
所以說,精超四句(不執一異有無),妙出百非(不犯一切過錯)。
所以說,雖同一旨,約相差別不無(雖是一體,可有萬相),雖云有異,順體一如不動(雖是萬相,一體不動)
故說,道不可以一言詮,理不可以一義宣故(道理有時非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講明白)。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