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10-16 12:52:46| 人氣9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宗鏡錄大綱筆記~69...(卷六)

宋.永明延壽大師 原作

清.雍  正 摘錄

民國.陳立中 筆記

 

【問答章】

問。諸佛心。徧一切眾生心。能現凡心。眾生身。徧一切諸佛身。能作聖體。為復轉動。互徧而成。為當一體。答。若言轉動。即成造作。若言互徧。則有二心。是以常住一心。猶若虛空之體。凡聖二號。還同空裏之華。青黃起滅雖殊。匪越太虛之性。迷悟昇沉有異。未離真覺之原。又如一室千燈。光光涉入。一鏡萬像。影影交羅。非異非同。不來不去。達斯旨者。唯佛洞知。是以萬有即真。無轉變相。

大智度論問云。若五陰空無佛。即是邪見。云何菩薩發心求作佛。答曰。此中言無佛。破著佛想。不言取無佛相。若有佛尚不令取。何況取無佛邪見。又佛常寂滅。無戲論相。若人分別戲論。常寂滅事。是人亦墮邪見。離是有無二邊。處中道。即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即是佛。何以故。得是諸法實相。名為得佛。大般若經云。諸菩薩眾。尚不得法。何況非法。尚不得道。何況非道。又云。於生死法。不起不墮。於諸聖道。不離不修。釋云。於生死法不起者。自性常空故。不落離邊。不墮者。不隨流轉故。不落即邊。於諸聖道不離者。性常相應故。不落斷邊。不修者。天真具足故。不落常邊。

記:問,諸佛徧一切眾生心,又眾生身徧一切諸佛身,二者(諸佛心與眾生心)可有相互轉動,可有互徧之作用。

答,若有轉動,若有互徧(甲處轉到或互徧到乙處),則是造作(外力推動),則是二心(各有不同)。真心(一心)如虛空,無相,無不相(無相又不礙萬相)。所謂凡與聖,迷與悟,皆是相待而有(有凡才有聖,有迷才稱悟,凡無聖亦無,迷去悟亦亡),佛與眾生亦是如是,皆相待而有,若是了悟,唯是一心(真心),無佛亦無眾生。所謂迷悟升沉有異,未離真覺(真心)之原,青黃(花)起滅雖殊,匪越太虛(虛空)之性。又如,一鏡萬像,影影交羅(各有其像),非同非異(各像非同非異),不去不來(緣來則現,緣去則無)。故說,萬有(一切萬物與現象)即真(即是一心),無轉變相(萬有生是緣生,滅是緣滅,本來不生不滅,本無轉變,本來是真)。

大智度論問,若五陰空無佛,即是邪見(若執一切空而無佛,即是邪見)。若執無佛,為何菩薩又發心作佛。

答,此中(大智度論)所謂無佛,是為了破除執著有佛。說無破有,說有破無,皆為破除執著,並非要人執著無佛。故說,有佛尚不執取,何況執著無佛。又說,離是有無二邊,處中道,即是諸法實相(不執有不執無),諸法實相名為佛。

大般若經云,諸菩薩眾,尚不得法(佛法尚且不取),何況非法(何況非是佛法),尚不得(正道尚且不取)道,何況非道。

所謂於生死法,不起不墮,即是於生死法,不離不即,即是不離生死法(不執無),不即生死法(不執有)。於諸聖道,亦是如此,不即不離,不執是有,不執是無。

由上述可知,對有佛與無佛的看法,是不執著是有,亦不執著是無,不即不離,不落常邊,不落斷邊。

台長: 人間遊子
人氣(9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宗鏡錄大綱筆記 |
此分類下一篇:宗鏡錄大鋼筆記~70...(卷六)
此分類上一篇:宗鏡錄大綱筆記~68(卷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