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 阿摩司書
孔丘是個孤兒,從小就為生活奔波,放牛、管理倉庫,也替喪事當過吹鼓手。他從來不怨天尤人,反倒發憤讀書,變成博學的人。魯國是個文化中心,保存了古代的文化典籍,孔丘從這當中認識了上帝。
★ 找到真理,死而無憾
他心裡很清楚,先瞭解天才能瞭解人。「欲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孔子身上散發的亮光來自上帝,他不在細節(小學)上浪費時間,終身追求真理。只要能聽到真理,即使當天就死,也沒有遺憾了!「朝聞道,夕死可矣」。
大學(君子之學)研究上古的典籍,明白真理(光明的德性),會變成正確的人。接下來才能瞭解人性,跟同胞相處並且造福國家,靠近善的源頭。「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是孔子一生的道路,也是儒家思想的特點。
孔子經常親近上天,得到力量。有一次子路看見他病重了,要求他禱告,他回答:「丘之禱久矣。」(我已經禱告很久了。)宋國司馬桓魁想殺他,學生勸他快逃,他好整以暇地說:「天生德於予,桓魁其如予何?」(上天給我仁德,桓魁又能拿我怎麼樣?)
微服逃到鄭國,鄭人形容他「若喪家之犬」,孔子一點也不介意,因為上天瞭解他。有一次孔子說:「莫我知也夫!」(沒有人瞭解我。)子貢問為什麼,他回答:「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我不怨天不尤人,從基層的學識起步,自我超越,向上通達天道。真正了解我的,恐怕只有上天了!)
衛靈公的夫人南子把持著國政,名聲很糟。孔子迫不得已去拜見她,子路認為老師不該去見這種人,這麼做真是不值得啊,孔子發誓:「予所否者,天饜之!天饜之!」(我如果做了什麼錯事,上天會厭棄我!上天會厭棄我!)
★ 正確的人,做正確的事
親近上天,就能變成正確的人。君子再怎麼匆促或困難,即使只是一頓飯的功夫,都不肯違背正道。「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君子是務實的人,應該實事求是。不但研讀學問,也思考、咀嚼。「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知道多少就講多少,言過其行是很可恥的。遇到事情要鎮定,保持獨立而客觀的思考,不要慌張或急躁。對於大家厭惡或喜歡的人,應該觀察實際的狀況,不可以鄉愿、道聽途說或人云亦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君子務實地對待朋友,「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用恩德去報答恩德;跟某個人有冤仇或嫌隙,應該用公正的態度去對待他,不可以假惺惺地交往。朋友犯錯了,應該盡力地提出勸告;但是對方如果不聽,就應該停止,以免自討沒趣。「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如果成天聚在一起,不討論正經的事情,卻喜歡賣弄小聰明,那就傷腦筋了。
君子認識上帝,卻不談鄉間的迷信(「子不語怪力亂神」)。樊遲問甚麼叫聰明,孔子解釋:「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也。」(專心做百姓盼望的事,敬重鬼神卻遠離他們,這就是聰明。)他認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君子」這個名詞,在《論語》出現了一百多次。凡事只問重點不管細節,是個坦蕩蕩的人。
「君子畏天命(敬畏天命),畏大人(敬畏當權的人),畏聖人之言(敬畏聖人的教訓)。」
「獲罪於天,無所禱也。(犯罪不肯改過,祈禱也沒用了。)」
「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君子學習天理,能向上提昇;小人向下沈淪。)
「君子懷德(想著道德),小人懷土(想著土地)。」
「君子喻於(知道)義,小人喻於利。」
「君子周(團結)而不比(勾結),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無所爭(不爭甚麼)。」
「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不太會講話,做事卻很勤快)。」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擔心死後沒有留下值得稱頌的名聲)。」
「君子不憂不懼。」「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省察自己沒有愧疚,怎麼會憂愁或懼怕呢?)「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經常憂心忡忡的)。」
「君子求諸己(嚴以律己),小人求諸人(苛求別人)。」
「君子不器(不是單一用途的器皿)。」
「君子不可小知(辦小事情的能力很普通)而可大受也(能擔當大事),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 希望濟世,創造正確的環境
孔子看見同胞受苦,不願意獨善其身。三十歲時,讀通了古代的文獻,立下救世的宏願。他最大的抱負,是施行「仁政」(正確的治國方略)來創造正確的環境(大同)。有人用他治理政事的話,一年時間就差不多了,三年就能大有成效。「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他參加祭神儀式,感慨地告訴弟子,大道通行的時代我沒趕上,可是翻翻古書就能歷歷在目。那時天下公而無私,選舉賢能的人當政,講究信實和睦。現在大道隱沒了,天下變成私有的,只照顧自己的親人小孩,只為自己謀福利。「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今大道既隱,天下為私,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
先王用「禮」來承受天道(真理),治理世人的性情;失掉真理會死,得著就能活。「夫禮,先王已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用真理來治國,君王像君王,臣屬像臣屬,父親像父親,兒子像兒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切恢復到正確的狀況,就可以無為而治了。
後來孟子根據這些思想,提倡「仁者無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想統一天下,應該從根本著手。何必講利益呢?只要有仁義就行了,得到民心就能得到天下。某個國君施行仁政,天下人就會來這裡從政、耕田、經商並且申訴怨憤,誰還能與這樣的國君抗衡呢?
★ 推動私學,栽培正確的人
春秋時代,王室衰微,官學停辦了,王宮的典籍和禮樂之士散失到各處。孔子以存亡繼絕的使命感,搶救並且編輯了瀕臨散失的上古文化典籍,整理成《詩》、《書》、《禮》、《樂》、《易》,並且重編魯國史官紀錄的《春秋》。「六書」是中國第一套完整的基本教材,也是幾千年學校教育的基本教材,後代稱為「六經」。
孔子又用六書當教材,開辦私學,為國家栽培一批正確的人。弟子來自各諸侯國,大多數是平民,也有商人和幾個貴族,背景和個性只能用「複雜」來形容。只要有心向學,就有教無類地全部接受,想辦法把他們培養成有用的人才。他的胸懷寬大,又懂得因材施教,各地的學子趨之若鶩。
私學靠孔子這些人推動,蓬勃地發展起來了。民間出現各種學術團體,形成不少學派,造成春秋戰國思想自由、學術繁榮的新風氣。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