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8-29 10:29:00| 人氣31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方城山 讓強敵退後(華中14-1國防建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楚軍逼近了,魯國(山東)奉送三百位技藝高超的工匠,希望和平共存啊。楚軍答應了,立刻原地向後轉。木工一百位、紡織工(織工)和刺繡工(縫工)各一百位,這批技術性移民帶來中原的技術。楚國的產業素來講究專業水準,得到這個刺激,又往前躍進一大步。

《莊子》講了一個故事:郢都有位居民正在趕路呢,鼻尖卻沾上一點白粉。雖然只有蒼蠅翅膀大,但是身為首都的市民,任何事都不能馬虎,照樣要請專家解決。

他要求路邊的木匠把白粉砍掉。那有什麼問題呢?楚國的技術人員最講究技術!只聽見「刷」的一聲風響,刀起粉落,鼻尖當然還是完好的啦。這位尊重專業的市民,表情完全沒變,繼續去趕路了。

寓言式的故事或許口氣有點誇張,內容卻是真實的想法和感情。現在先看看,楚國的建築業接受了土木技師的刺激,產生怎樣的發展。


★ 最早的長城

  楚國的北部是中原(河南為主),那些小諸侯國一個比一個強悍。有這種鄰居,總不能等著挨打吧,建國不久(春秋初期)就開始修建長城了。

春秋中葉,楚人向中原跨出一步,佔領了河南南部的「南陽盆地」。它的面積與北台灣一樣大,長寬各一百公里,相當於「台北到台中」,是一個強大的根據地。

有「南陽盆地」當橋頭堡(前進基地),自然讓人振奮啦。 問題是,既然一隻腳跨進中原,那更要戒慎恐懼嘍。疆域擴充了,邊界越來越長,只固守幾個重鎮怎麼夠?獨立的定點孤伶伶地杵在那裡,哪能照顧漫長的邊界呢?

★ 把南陽盆地圍住

  楚人決定趕趕工,沿著北邊界修建П(ㄇ)字形的城垣,(從東北西三面)把南陽盆地包裹起來。這些連綿不斷的城牆叫「方城山」或「方城寨」,是中國頭一條長城(「長垣」),能俯瞰中原方向的動態。敵軍想衝破這道完整的防禦陣線,談何容易啊。
★ 堅固而震撼人的防線

齊桓公在春秋中葉率領「八國聯軍」壓境的時候,「楚方城」己經落成。聯軍在「方城」外駐紮,只不過擺個姿態罷了,並沒有去闖關。

「楚方城」哪能輕易跨越呢?東、西、北段各長一百公里左右,直線總長度三百公里出頭。但長城沿著山脈起伏,當然不是直線啦。實際長度大約是五百公里,也就是古人口中的「千里之遙」,是多麼堅固而震撼人的防線!

中原諸侯國多次進逼方城,卻沒有一次能越過。在楚穆王、康王年間,晉國兩次調派軍隊去進攻。晉是大國,三軍陣容不是普通的整齊;但是走到方城腳下,看看這道銅牆鐵壁,決定還是掉頭回去算了。
★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北段「連山相接」

想替龐大的南陽盆地蓋「護城牆」,談何容易啊。楚人儘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這樣就能用最低的成本,構成一道形勢險要的防線。

什麼叫「因地制宜」呢?利用地形(山脈、高地和河堤),把山形水勢連接起來。「方城」北段最簡單,伏牛和桐柏兩個龐大的山系,在東西兩邊沿著北邊界綿亙。方城站在稜線北側的坡地(制高點)上,藉助山勢俯瞰中原。

﹡西段砌石牆

什麼叫「就地取材」呢?有土的地方搭土牆,在西段沒有山也沒多少土壤,就用石塊一層層堆砌成石牆。「無土之處,略石為固。」

﹡東段的「水長城」

在東段更妙,既然沿線經過十幾條河流,就沿河或跨河修堤防。東段「方城」一物兩用,把洪水和敵人都擋在外面;而且河水變成護城河啦,多一道屏障,讓敵人傷腦筋。這是中國興建最早、規模最大的「水長城」(「連堤」)。
 土石牆像一條巨蟒,從山巔盤旋到山下。城垣上種樹當掩護,由於土層很厚,比附近的樹木更蔥鬱。

在「方城」沿線,陸陸續續地殘存了一些關塞設施:
﹡ 射擊口
「方城」當中有些凹槽,應該是射擊口。

﹡ 小型掩體

﹡ 「敵臺」(碉堡)
某處遺跡有長寬各十二公尺的平石基,東西兩端用石塊疊砌而成。


★ 在關卡建要塞

  朝山峰進攻多困難哪,應該把「隘口」(「關口」)當成目標。這是兩座山峰當中的缺口,致命的關卡啊,一概修築要塞(堅固的防禦工事)並且派兵駐守。

例如「大關山」隘口,在左右兩座山的山腳上,各修建一條土崖,形成20度的緩坡。這道緩坡共長七百公尺,寬三百公尺,把相距七百公尺的兩座山連接起來。

緩坡的南北兩邊,各修建兩道梯型土牆,頂部寬兩公尺,底部寬十公尺。土牆的高度通常是三公尺,在地勢特別陡峭或平緩的地方,牆高也跟著調整。


★ 見證「開放」和「自強」

  楚莊王的甲車離開方城,去周天子的疆界飲馬閱兵;後來連著十年走出方城,去中原攻打陳、鄭、宋、蔡和息。

方城山靜靜地佇立在邊界,見證楚國的開放和自強不息。它告訴列國,跟我們交朋友,可以互通有無;但是最好別欺負人,否則會得到滿頭疱。這個辦法有效!各諸侯國也紛紛修造「烽火臺」或「列城」(一連串的要塞),並且用城牆連接起來。

楚懷王不肯與秦國對抗,以致中原諸侯國頭一次攻進方城,亡國的預兆出現了。他被騙到秦國,冤枉地死在那裡。兒子頃襄王即位,仍然「不抵抗」,只在「方城」西邊另修了一道П(ㄇ)字形的長城。心裡放棄抵抗,忘掉「自強不息」,光砌長城有什麼意義呢?

台長: 魏筱玉
人氣(31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