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戰士俑,難道是電影演員陳道明的祖先?)
穿過兩千多年的風塵,戰士俑仍然沉靜自然,像張藝謀那張「經典農民臉」。這些古代的耕戰民族,讓小白臉顯得蒼白。歷史仿佛凝固在這一刻,只待一聲令下,幾千個戰士就會跳出坑道,橫掃六合。
★ 戰士的忠忱
秦人在大西北的草莽之間成長,與遊牧民族混居,有尚武精神。只要皇帝下令,就忘懷生死地走上戰場。
商鞅制訂「軍功授爵制度」,用軍功來分配社會資源(權力和財富)。斬獲一個首級就能換取爵位一級、田宅一處和僕人數個,甚至替囚犯或奴隸身份的家人贖身。「軍功」變成私有財產,讓平民擺脫貧困、向高處爬,在生前造福全家,在死後傳遞給子孫。普通士兵得到一級爵位,每餐分配一點粗米;兩級爵能用粗米飯填飽肚子,三級爵有一斗精米、一盤菜、半升醬,保證能吃得津津有味。
秦國戰士不戴頭盔,穿輕薄短小的鎧甲,在正面只保護腹部,在背面只保護腰部;有些人索性脫掉鎧甲打赤膊,身手真是靈活啊。作戰命令已經下達了,戰士喝下大碗的米酒,戰馬嘶鳴,鏖戰即將開始。為國家盡忠、建功立業吧,即使戰死沙場,功勞也能記在兒子頭上。
某個說客形容他們,左手提頭顱,右臂夾一個俘虜,還在追殺敵人呢。這塊「石頭」轟隆隆地往前滾動,六國「雞蛋」哪能抵擋?敢死隊和前鋒負責最危險的任務,酬勞也特別豐厚。一批不考慮生死的人站出來,連通用的長兵器都不帶,只拿刺殺兵器,準備跟敵人白刃相見,展開貼身的肉搏。
這批兵馬俑,可不是普通的地方或邊防部隊噢。接受了最嚴格的訓練,組成中央禁衛軍(精銳部隊)。沒機會瞭解六國國破家亡的悲哀,也不曉得自己被暴君利用了,只知道誓死捍衛京師。
★ 工程師的忠忱
二十萬服勞役的壯丁和犯人,負責浩大的驪山陵和地下工程。在另一邊,將近一百位技藝高超的總工程師(來自宮廷和地方),率領上千個工匠,製作了將近一萬個戰士俑和幾百輛車馬。這工程簡直是精雕細琢,平均每人每年只能塑造一個戰士俑。
這種規模的集體創作,在中外雕塑史(不,任何歷史)當中都是罕見的。管理水準要相當高明,組織要相當嚴密,用工業化的模組生產,才能調度分工搭配啊。
★ 兵馬俑誕生了
原料來自秦陵附近的土層,就地燒製,兵馬俑就這樣誕生了:
(1)和泥模製粗胚
把黃土和石英砂攪和成一些泥團,用模組化的生產方式製作人頭、耳朵、手臂和身體各部位的粗胚。戰士和戰馬都是空心的,否則太沈重了;武器比較輕巧,有些實心、有些空心。
(2)用手工細部雕塑
模製的粗胚完成了,接下來用手工細雕,塑造戰士的精確複製。頭部是重點,從五官、髮型、帽子、頭巾、鬍鬚到表情,呈現長相上的差異,並刻畫各人的神情(氣質)。在「形似」(寫實)的基礎上追求「神似」(傳神),紀錄兩千多年前中國男人的容貌(臉部特徵)和神情(性格特徵)。
成功!這些戰士生動、鮮活,怎麼看都像真人。既然酷似古人,當然也酷似現代人啦,只不過厚單眼皮(丹鳳眼)在古代當道,現代人的眼尾則傾向下垂。
將軍俑有195公分高,凝神沉思,流露出一股堅毅。戰士175~185公分,有人抬頭挺胸,雙眼圓睜,勇猛極了。有人眯起細縫眼,似笑非笑,看起來蠻機警的。那個大漢濃眉大眼,闊口寬腮,五官實在是粗獷啊。旁邊的新兵目光下垂,顯然文靜甚至害羞。另一側的戰士帶著幾分稚氣,微微抬起頭,以初生之犢的神態往前看。
中央精銳部隊,哪能用六國(華北、華中)人呢?主要來自關中地區(陝西),一小部分似乎來自些巴蜀(四川),那裡已經征服並統治一個世紀,可以算是自己的地盤了。還有一部分來自甘肅和大西北,這些強悍的少數民族,與秦國長期摩擦、融合,跟六國很少來往,也勉強算是自己人。
秦國(陝西)人大都是長方形(目、甲、國字)臉孔,額頭和腮幫子寬闊、嘴唇厚。巴蜀人圓臉、尖下巴,神情機伶得多。西北少數民族有外國血緣,顴骨很高、小眼睛掛著薄眼皮。
(3)安裝、黏接成形(素俑)
把各部位的粗胚組裝起來,完成素俑。例如想把手臂接上胳膊,有幾種黏接方式可以選用:
﹡把手腕的長柄插進袖管,再用軟泥黏接。
﹡把手腕插進袖管,填滿碎瓦,再拿黏合劑粘接。
﹡把手腕和袖管各打一個小洞,再用陶釘固定。
瞧瞧戰士的服裝和體態吧,這些陶工懂解剖學!用現代的切割手段,可以將石片切到0.5公分。鎧甲上的石片,厚度只有0.3公分,只能一片片用手工磨製,不可能是用機器量產的產品。兵馬俑的材料是石灰石,質地很脆,用機器打孔容易碎裂,必須邊澆水邊磨製。光是手工磨製一件鎧甲(600片),就得花掉熟手兩個月的時間。
甲片的皮筋、革帶的帶鉤、紮腿的繃帶、鞋帶和鞋底的針腳,也都一版一眼地刻畫。馬俑的骨骼棱角鮮明,肌肉飽滿結實,或噴鼻口,或奮鬃揚尾。秦馬俑口內均為六顆牙,處在顛峰的青壯時期。
總工程師的名字,刻畫或戳印在戰士身上的隱蔽處,例如衣角或衣帶,表示負責。已經發現87個名字,其中一位叫「宮丙」,他的作品身材魁梧,頭髮用篳子一絲絲刮出來,非常逼真呢,但相貌有點定型化。
(4)烘烤(燒製)
陶窯的溫度高達攝氏1000度左右,必須掌握火候。陶俑內部是空心的,又在適當部位開了一些氣孔,所以爐火溫度再高,仍然不會爆裂。在火裡誕生的陶俑、陶馬,色澤純正,密度大,硬度高,埋藏了兩千多年,不同凡響的品質仍然沒變。
(5)彩繪
模製、手工雕塑、彩繪三種技藝結合,兵馬俑誕生了。在身上塗一層生漆,再敷上白色作底,然後用平行塗抹的方式進行彩繪。手、臉、腳這些重點部位,都要塗兩、三遍。以眼睛為例,首先雕刻眼球的凸面,再點染出眼白和眼珠。馬嘴和鼻孔雕塑得不大,但是畫上白齒紅舌,戰馬就張口嘶鳴了;畫上肉紅的鼻孔,就鼻孔上仰、顯得急不可待了。
兵俑剛剛出土的時候,服裝和武器還有一點顏色。過去三十年,在空氣裡漸漸氧化,顏色也就漸漸剝落了。少數戰士、戰馬還殘留一些色彩,大部分只剩下灰瓦或陶土色。
最後,加上真實的兵器和裝備,就完成加工了。按照秦軍的作戰部署,分為不同的兵種和級別,一個個安置到坑裡。
(這是電影演員馬躍,也能在秦代找到「模子」。)
★ 酷似真人
兵馬俑的製作原則,是古典寫實主義。戰士和戰馬的形體高大,比例勻稱,生動而逼真。真實性和裝飾性並重,嚴謹中不失瀟灑,寫實中不失誇張,所以產生強烈的感染力。
這些古老的雕像,彷彿替後代的中國臉孔準備好「模子」。陝西人也調侃自己:「不化妝是兵馬俑,化了妝是唐三彩。」《大地雜誌》製作兵馬俑專輯,去坑裡拍攝了一堆頭部特寫。拿回編輯部一看,在照片當中找到許多同事;如果眼力夠好,還能找到許多影視明星。
過去以為中國的雕塑藝術,多虧了南北朝時期傳入的佛教。現在兵馬俑告訴我們,雕塑藝術早在秦代就成熟了,哪需要等到兩漢之後的南北朝呢?但中國人喜歡和各國互通有無,所以也大量吸收了亞歐各地的文化。
這個燦爛的古文明不是憑空蹦出來的,也不純靠外力啟蒙。超凡的聰明和勤勞,再加上海納百川的胸襟,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點點滴滴醞釀出這個寶藏。
(這顯然是一位大廚)
(這是一位新聞記者)
(這是哪位?想不起來了。)
(這是走在西安街頭的一位年輕人。)
(這是另一位年輕人。)
** 放不下的圖片,全在「4-2」裡,請移駕去參觀參觀唷。
文章定位:
人氣(1,155) | 回應(3)|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