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5-22 08:09:39| 人氣2,79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教會週年分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教會週年分享

馬偕博士認為,台灣地區的客家人會被福佬人同化。他之所以這樣,並不是因為他對於客家人具有甚麼惡意,可能是因為,他出生在殖民主義的時代、生長在英國殖民地加拿大,而且他的宣教工場又是在清朝治下的台灣社會。在當時,福佬人與客家人曾經發生過九次大型「分類械鬥」(這是專門指,在清朝時代,台灣民眾只問立場不問是非的集體械鬥),以及不知凡幾的小規模衝突。所以,馬偕博士可能是在這些社會因素的耳濡目染之下,自然而然地希望,當時總人數只有福佬人八分之一的客家人被同化,消弭當時社會上的對立狀態,並且保持台灣教會內部的合一。

但是,這種觀念立意雖好,卻會傷害到上帝創造多元族群的榮耀與主權,並且會造成教會的不合,甚至分裂。例如,《臺灣長老教會百年史》就受到這種觀念的影響說:有一段話說:起先,馬偕博士在台灣北部的傳道工作相當順利地發展到新竹的福佬人與平埔族地帶,但是後來到了語言不同、迷信積深的客家人地區,就受到阻礙,暫時停頓在新竹一帶。

如果馬偕博士看到,台灣福佬人與客家人雖然在天性與才能上有一些小差異,卻具有非常重大的同質性。例如,他們同樣是屬於漢族的一支,同文同種,並且又同樣冒著九死一生,從大陸移民來台討生活等等。在這種宏觀的合一視野之下,馬偕博士可能就不會想要讓客家人被同化,反而會努力建設福佬人與客家人之間的溝通平台,並鼓勵他們各自發展族群特色。例如福佬人從事經商與農耕,客家人則從事教育和山地開墾等等,彼此合作無間,共同為台灣的建設努力。這樣做,今日的台灣宣教情況一定大為不同。尤其客家宣教更不會是目前的這個樣子:信主比率只有0.3%

當初善意的合一觀念,反而造成教會分裂的罪魁禍首。其實,它乃是殖民主義等世俗思想的產物,並不是出諸聖經真理的教導。事實上,族群多元化也是「教會合一」的必要條件之一。因為,所謂教會合一,就代表教會具有多元化的因素,否則為甚麼要談「合一」呢?所以,教會如果不承認或者抹煞族群多元化的因素,就是破壞教會合一的行動,正如馬偕博士希望台灣客家族群被同化,所造成的反效果。

   「三位一體」的合一模式,乃是多元化位格的合一。因為天父、主耶穌和聖靈各有位格,但祂們仍然是獨一的真神,並且彼此完全合而為一。我們可以說,這一點是神性最大的奧祕之一,即使透過聖經的啟示,人類也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雖然如此,教會因為是基督的身體,自然就在這種奧祕的合一裏面,也可以把它彰顯出來。看到在多元化的「差異」背後,其實具有無以數計的「相同」,對於差異就不致反應過度,反而可以承認甚至鼓勵教會發展自己的特色,同時又努力為教會建立溝通的平台,因而促成教會的合一。

台灣客家宣教先鋒鍾亞妹傳道師(主後1865~1955年)。鍾亞妹傳道係廣東省蕉嶺縣人,生於1865 2月3,童年即隨家遷居台灣,定居於桃園。鍾亞妹幼年聰穎,學習能力頗強,及長待人仁厚且事親至孝,是個標準的純樸農家子弟。

鍾亞妹 27歲那一年,不知罹患什麼病,突然全身痲痺,整個人都癱瘓了。家人都為這突如其來的惡病,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求神問卜無所不至,只要聽人家說什麼地方的菩薩靈顯,非去求不可。歷經數月,嚐遍了各種仙丹妙藥,病況依然毫無起色,全家人都束手無策,陷於絕望與無助的情況。就在鍾亞妹垂危之際,適有加拿大籍宣教師馬偕博士,到桃園傳揚救世的福音,同時也會醫病、趕鬼。鍾亞妹的母親聽人家說耶穌教有這麼神奇的能力,於是請求馬偕博士來醫治她的兒子。 

馬偕博士到了她家以後,用充滿慈祥卻堅定的語氣對病人說:「如果你真正相信耶穌,就會得救。」聽了這句話,鍾亞妹懷著希望卻又半信半疑的眼光,望著眼前這位既陌生又嚴肅的洋人,心想:「既然家人為我求神問卜,都不見起色,藥石也都罔效。聽這個外國人說得那麼認真,不妨信耶穌看看,說不定真的有用。」就這樣,鍾亞妹接受了馬偕博士的禱告,果然兩個多月之後,他竟然可以起床了,而且能夠手扶拐杖學走路,又過了三個多月,身體完全康復。親身體驗主耶穌如此奇妙的醫治,鍾亞妹全家都下定決心要信耶穌。

   馬偕向客家人傳福音,並建立了四間客家教會,但是,馬偕的這些客家事工似乎都是順便做的,他並沒有客家宣教異象,並於客家宣教也沒有積極作為。而且,他又說過:「客家人可能會被福佬人同化而消失」。這個看法對於台灣長老教會的客家宣教策略影響很大,似乎想要把客家人當作福佬人宣教,或者等到客家人被福佬人同化之後,再向他們宣教;以致於主後1965年出版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除了一些零星的負面描述隻字不提客家宣教。這種負面的態度,對於客家宣教事工的打擊重大無比!鍾亞妹卻獨排眾議,堅持要向客家人宣教,並且終生服事客家人,總共開拓與牧養過16間客家教會。

   鍾亞妹29歲時,成為馬偕博士第一位客家籍門生,在艋舺八甲庄禮拜堂經嚴清華牧師為他施洗,正式加入教會。同年,他決心獻身傳道,進入淡水神學校唸書。在學期間,由於年歲已大,因此他必須埋首苦讀,比他人加倍用功才跟得上,1897年畢業,隨即派赴廣東省汕頭市長老教會,擔任傳教見習達一年之久。旋於次年返台,正式被任命為北部客家地區第一位傳道師。由於他是客家籍傳教師,在語言上沒有阻礙,使他成為北部客庄傳福音的先峰。

當時客庄地區民智未開,民風保守,因此傳福音阻力重重。客家人保守的觀念認為:基督教是專門教導人背叛祖先的「蕃仔教」,是迷惑人的異端邪教,因此相信的人寥寥無幾。然而鍾亞妹傳道憑著無比的毅力與勇氣,不畏任何艱難困苦,常常形單影隻往返於北部客庄地區,拼命地傳福音,他總是把傳福音當做第一要緊的事。

曾經接觸過鍾亞妹傳道的客庄教會前輩湯鼎乾牧師,回憶鍾亞妹傳道福音的兩個特點:一、無論在什麼地方,看到人他總是要傳福音。他不開口則已,一開口就有滔滔不絕的福音可傳,非常適合做個人傳道的工作。二、無論在什麼時候看到他,臉上總是掛著微笑,他的微笑不會叫人討厭,而是令人感到非常舒服。

鍾亞妹傳道一生刻苦耐勞,他自己經常過著清苦的生活,卻有餘力救濟他人。他嚴以待己卻寬以待人,子女的管教與要求非常嚴格,對他人則充滿了慈愛與同情,因此子女成年後,對他頗不諒解。

鍾亞妹牧會、傳道歷時四十餘年,先後在老湖口、三義、大甲、鯉魚潭、公館、苗栗、新埔、龍潭、竹東、新屋等地,或是牧養教會,或是開拓教會,或做撒種的工作,其中大部分的教會都是由他開拓的,因為他有開拓教會的恩賜。為了開拓大甲教會,他曾冒著生命的危險,從鯉魚潭涉過漲滿了河水的大安溪前往大甲,岸上的人看他涉水,都為他捏了一把冷汗,他卻有如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過紅海一般,神奇地平安抵達彼岸。鍾亞妹傳道的足跡遍及新竹中會的教區,尤其是客家地區,幾乎沒有一個地方未曾留下他那佳美腳蹤。

1940年,鍾亞妹傳道已年屆75歲高齡,由於以前操勞過度,以致身體日漸衰弱,加上耳朵重聽、聲音沙啞,在百病交陳之下,不得已乃告退休。雖然他從牧養教會的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他並沒有從福音的戰場上退休,依然是福音戰場上的老兵,始終沒有間斷地在各地做自由傳道的工作。新屋教會就是他退休之後,協助開拓的一間教會。鍾亞妹傳道可以說是毫無保留地獻上自己。

1955429,鍾亞妹傳道突然於深夜蒙主恩召,享年94歲,結束了將近一個世紀的肉體生命,也結束了不平凡的傳道生涯。然而他所留下的每一步佳美的腳蹤,都成為客庄教會信心的基礎。聖經說:「傳福音的人,他們的腳蹤多麼佳美!」(羅馬書十章15節)

  

 

閩南族群

客家族群

外省族群

原住民

人口數2300

1550

400

300

50

比例

68%

17%

13%

2%

基督徒人口(含天主教 5歲以上共147萬)

62

2

45

35

比例(6.44%

4%

0.5%

15%

70%

教會數 4500

2000
1957-325

150
1950-20?

1550

800
1955-173

宣教歷史

145
1864

4
差會

30
1980
2
差會

200
1807

10差會

110
1909
2
差會

聖經翻譯

1871新約
1933
全本

1993新約
2012
全本

1919
和合本

1972新約
1997
全本

聖詩出版

1900

1990

1900

1955

神學院

1876
6

2000
1

1950
多所

1950
2

 

 

台長: 加恩教會
人氣(2,79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工作甘苦(工作心得、創業、求職) | 個人分類: 牧師講章 |
此分類下一篇:不可一錯再錯(創世記四:7)
此分類上一篇:母 親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