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4-17 11:58:24| 人氣1,23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小組 (團契)生活(約翰壹書四:12)

推薦 1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小組(團契)生活(約翰壹書四:12)

  教會除了星期天的主日崇拜聚會外,按群體性質又有分別的聚會,即可稱為小組聚會。幾乎每間教會都會有小組聚會。初期教會小組聚會的形式為擘餅(吃愛筵和聖餐)及禱告。現在小組聚會的主要內容有禱告、詩歌敬拜、查經、分享、互相代求和聚餐等。

  小組通常冠以組織、年齡、地域、語言和職業等帶有群體性質的名字或以聖經人物為名。如:某某教會小組、青年小組、校園小組、華語小組、護士小組、夫妻小組、約書亞小組等。小組生活是基督徒最基本的和非常重要的教會生活。

團契或稱為小組(Koinonia)一詞在聖經中的使用

1) 在舊約中的使用

這詞在希伯來文為chabar,其基本的意義為“連接”或者“相連”。合和本中文聖經對此的翻譯共有如下12 種:

1相連 出264610287

2會合 創143

3搭伙 伯416

4同伴 傳410;雅17;賽4411

5交好 代下2035

6配偶 瑪214

7作伴 詩11963;賽123

8同類 箴2824

9結黨 何69

10結伴 伯348

11親近 何417

12相交 詩9420

  除了詩篇9420(神與人的關係:「你和腐敗的官吏沒有來往;他們以法律掩護不義。」) 那一處外,這個詞在舊約中基本上都不用在人對神的關係上,根據AlanRichardson 的看法,“雖然舊約中的人物,的確與神有相交的經驗,而他們仍避用這詞去指明那經驗,其原因是他們感覺神與人之間的距離和神的聖潔。所以他們不像那些希臘人甚至希利尼化的猶太人斐羅隨便談神與人中間有相交(Koinonia),他們情願用那表示不平等和有距離的字眼,如“僕人”、“約”等”。

2) 在新約中的使用

新約中這方面最基本的字,來自希臘字根Koin-,被翻譯為不同的詞語,如“相交”、“交接”、“相通”、“有份”、“供給”、“公用”等,出現形式分別有形容詞、動詞、名詞等,其出現次數如下表所列:

形容詞 Koinonos -10次 與人分享者,分擔者,夥伴,友伴

形容詞 synkoinonos -4次 意義同上,但著重在“同”的意思

動詞 Koinoneo -8次 在某物上與某人有份,將某物分一份與另一人,

動詞 Synkoinoneo -3次 意義同上,但著重在“同”的意思

名詞 Koinonia -20次 分享,有一份或給人一份

根據這字義的含意,新約中的有關經文可分為三類(“聖經新辭典上冊”299 )

a)“享有一份”

  他們描述同一個事業上的夥伴,如:基督教事工上(林後823)、或世俗生意上(路510);也描述那些分享相同經歷的人,如:逼迫(來1033;啟19)、苦難(林後17;林前1018)、承擔罪的後果(太2330)等。此外又同樣的指及那些一起享受某些權利的人,如羅1117;林前923;談及直接分享屬靈的實質的經文,有腓17,彼前51,彼後14 等。

b)“給與一份”

  其主要經文為林後913(你們對他們又對眾人在捐獻上的慷慨),中譯的“捐獻上的慷慨”正是準確的翻譯了希臘文的tes koinonias 一詞的意思。類似的經文還有羅1526 等。

c)“共有”

  適合此意的經文有三段,即徒242;加29 和約一13,在新約聖經中最能表達Koinonia 這詞意思的,是路加在使徒行傳2:42 中所用的:「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掰餅、祈禱」。這正是一幅「小組」的美好圖畫:一群有同一生命的人在一個團體中互相表達善意與友愛;耶路撒冷譯本將「彼此交接」譯作「兄弟般的」,也是非常的傳神和貼切。事實上這裡所表達的,是信徒間彼此有良好、美善的關係,而且這種關係是在任何的環境下都經得起考驗的,即彼此成了可以互通、互相分享的生命。

  由上述經文可看出,「小組」的關係涵蓋了我們信徒生活的幾乎每一個方面,從彼此相愛到傳揚福音,從落在苦難中到金錢的奉獻上,從與聖靈的相交到與基督的聯合,我們信仰的各方面都當是個「小組」的型態,即在一個關係中被落實和建立。

  我們從使徒行傳2:42「他們專心向使徒們領教,參加團契生活,分享愛筵,一起禱告。」 中也可明顯看出,小組關係遠勝於同伴情誼。這裡列舉了四件事情:遵守使徒教訓、「彼此交接」、掰餅、祈禱;從接下來的2:43-47 也幾乎是相同的次序:一、眾人都懼怕(起了敬畏的心);使徒們又行了許多奇事神跡;二、信的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照個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三、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殿裡、且在家中掰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四、讚美神、得眾民的喜愛;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小組」不僅僅是屬靈的共通,而且也是整體的分享,包括物質和精神。當然,它的前提是連於基督,為敬拜讚美神、給眾民作見證而存在。

  為此小組中的信徒不僅在靈性上分享、相交,亦要延伸到物質的層面上,對肢體的實際困難存敏感的心,隨時伸出援手。這樣小組會充滿愛和溫暖的氣氛。

  早期教會在守聖餐之前,先舉行『愛餐』(Agape Love Feast)。哥林多書比福音書更早記載有關聖餐的記事。聖餐來歷可能是因主耶穌跟門徒立新約的時候(耶穌被賣前一夜),是先吃逾越節宴席,才立約;所以他們也摹仿主耶穌的樣式,先有聚餐,然後才紀念主。

  信徒從家中帶來食物,放在一起,坐下共餐。這是培養基督徒小組的途徑之一,在哥林多教會中有人帶來豐富的食物,有的卻沒有能力。有許多貧苦的奴隸愛餐是他們一星期中唯一的享受。後來愛餐變質,不是大家聚在一起分享,而是各人吃自己的,或是有錢的不分享他們的食物,反而另組小組趕快的喫完,怕與窮人分享,更糟糕的是竟然有人吃喝到醉倒,而貧窮人沒得喫。或是猶太人跟猶太人在一起;彼此分門別類。愛餐本應消除教會中不同的階級,結果卻加深分歧。保羅責備他們,這樣 互相歧視、排擠,哪裡是愛餐呢?因為當時社會各階層間有很嚴厲的劃分:自由人、奴隸、希臘人、猶太人、外邦人、羅馬公民,知識階級或一般平民。而早期教會是惟一打破禁忌,不論階級,眾人聚在一起的地方(Barclay, pp. 111-113)

 

小組的公約

  1. 「小組」是價值觀的改變(腓立比書3:7-8)真正「小組」的根基是基督耶穌,是以祂的價值觀、思想觀、世界觀來生活。「你們要謹慎,不要被虛妄的哲學迷住了;因為那種學說是人所傳授的,是根據宇宙間所謂星宿之靈,而不是根據基督。以祂的價值觀、思想觀、世界觀來生活。」(歌羅西書2:8)

 不要對小組抱理想主義態度,在地上不存在絕對完美無暇的教會或小組,因為基督徒都是蒙恩的罪人,老生命沒有完全死去,而新生命的成長尚需時日。

  事實上當我們說我們願意接受基督的引導,願意跟隨祂的帶領時(作一個基督徒時),我們是在說我們願意加入到與祂的相交或說與祂的「小組」之中。這樣一來,我們過去的價值觀、世界觀便需作一徹底的調整和改變,甚至保羅認為這兩者之間幾無共同之處,是完全相對相反的。腓立比書3:7-8 保羅用了很強烈的語氣和詞彙來表達這兩者間的不同:「先前以為….有益的,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以認識基督為至寶」、「為祂丟棄萬事、看做糞土,為要得著基督」。這一連串的對比,正顯出一個人價值觀的極大的改變,而這一切皆因他認識或正追求更深的認識基督而產生的。

  保羅在此很肯定的告訴我們,進入與基督的小組乃是「認識」祂,這個字更準確的翻譯是「與祂同房」,是生命最深的連接乃至融為一體,而這種聯合是不可能以過去的價值觀來達成的,正如同水與火不能並存一樣。你不可能在基督的「小組」中用「先前」的價值觀來與祂相交,若果真如此,那只證明你根本沒有與祂相交。

2)「小組」是走基督的十架道路(腓立比書3:9-11)

  「小組」最重要的意義,不僅僅是同伴之間彼此相待的愉悅情誼,而是互相分享的生命共同體。3:10 特別將這種情形指出來,「…使我認識基督,曉得祂復活的大能,並且曉得和祂一同(原文為小組)受苦(The fellowship in sharing His suffering)(NIV)」。正如保羅在 林前10 16 節所說:「我們所祝福的杯,豈不是同領受基督的血麼?我們所掰的餅,豈不是同領受基督的身體麼?),標準修訂版聖經將原文的「同領」譯為「參與」,並附註解釋:「參與」可譯作「相交」,就是「小組」。羅6:3-8 保羅不過將這種相交作更清楚的闡述。我們今天不過是藉著與基督的小組,將當初基督的受苦、受死、埋葬這些形狀再藉由我們表現出來,以至於我們可以表現出祂當時的「從死裡復活」的大能,讓人明了我們實在不屬於這個世界要在小組內活出基督的樣式。

  小組生活和事奉要以榮耀神為前提,避免把分歧變成紛爭、甚至分裂。不要把意見問題變成個人情緒問題。

  馬太福音5:23-24「你在祭壇前要獻供物給上帝的時候,要是想起有弟兄對你不滿,你就該把供物留在祭壇前,立刻去跟他和解,然後再回來把供物獻給上帝。」我們應該先省察,看自己是不是帶著一顆清潔的心來紀念主。哥林多教會分爭結黨,彼此可能互有怨恨,這樣如何能明辨在主裏合一,同死重生的真理呢?主為我們死,是為了要我們與神與人和好,因此在領聖餐之前我們應該先省察,然後才吃餅、喝杯。

3)「小組」是屬靈生命實踐的過程(腓立比書3:12-16)

  1.分享屬靈的恩賜(羅馬書一:11),「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來十24)

「有人攻勝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敵擋他;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傳四12),成為彼此的屬靈夥伴互相遮蓋與成長。「因為無論在哪裏,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太十八20)

  2.堅固與安慰(羅馬書一:12):堅固他們的信心、他們的靈性,安慰和鼓勵是一起的,不只是伸手安慰那受傷軟弱的人,更要將他攙扶起來,給他往前進的勇氣「要跟喜樂的人同喜樂,跟哭泣的人同哭泣。」(羅馬書12:15) 「弟兄們,若有人偶然被過犯所勝,你們屬靈的人就當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你們各人的

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加六1~2)

  3.得果子(羅馬書一:13):「同樣,你們的光也該照在人面前,讓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來頌讚你們在天上的父親。」(馬太福音5:16)藉著小組生活活出這樣的生命。

  小組有很強的包容性與適應性;隨時都能接納新朋友參加。在小組聚會中,不須急於直接傳福音信息,但以無形的見證來感染。但要緊的是這小組本身必須要具有基督的香氣,有信徒相愛的溫暖、還有神的真道在裡面,參加者不會不感受得到的。

  另一方面,小組也可成為教會的口、教會的手,去接觸我們的親友與社區人群。小組可以提供最好的讓信徒作見證的機會與環境,只須要把人帶來參加就行了。

 

 

 

 

 

腓立比書

3:15所以,我們當中所有靈性成熟的人都要有這樣的想法;如果你們有不同的想法,上帝會清楚地指示你們。

3:16無論如何,我們要依照我們一向所遵循的規矩向前走。

台長: 加恩教會
人氣(1,239)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1)|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牧師講章 |
此分類下一篇:信仰都是一樣的嗎?
此分類上一篇:阿爸,父 (羅馬書八:14~17)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