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 拜(啟示錄四:10-11)
敬拜讚美運動:始于60-70年代,由靈恩運動帶動,以後進入一些主流教會,他們認為傳統崇拜的模式已死,他們更關注的是會場的氣氛和會眾的投入,按他們的說法是與聖靈的溝通和親近。這是一種注重現代短歌、節奏輕快的崇拜方式,通常把歌曲串聯成一列崇拜流程﹔在歌頌之間,許多人會舉手、拍掌、跳舞,作為一種投入的表現。
在改革宗裡,敬拜注重聖經、講道、所有會眾的完全投入事奉,少強調那精心包裝的外在儀式和避免浮誇與外在的禮儀。敬拜全然以聖經作依歸,程序由各崇拜群體自行決定﹔講台被置放在教堂前方的正中央。
當我們歡迎一個人,向他表示敬意時,我們通常和他握手;如果對方是尊貴的長輩,我們會鞠躬、致敬;但若對方是救命恩人或是古時人見到皇帝,許多人會不由自主的俯伏下拜。敬拜超過握手、鞠躬,敬拜超過所有致意的舉動。敬拜與祈求、感謝有很大分別:當我們感謝時,我們想到「自己」所蒙的恩典;當我們祈求時,我們是想到「自己」的需要;當我們敬拜時,我們卻是想到「神」自己。
在《神聖的通道》(Sacred pathways)一書中,湯格力提到與神親近的九個途徑:自然主義者喜歡在大自然中表達對神的愛;感覺主義者在敬拜中使用他們的感官,不只用耳朵,也用視覺、味覺、嗅覺、觸覺來表達對神的愛;傳統主義者通過儀式、禮拜、表徵以及固定的形式中敬拜親近神;禁欲主義者喜歡以獨處和簡單的生活方式親近神;行動主義者透過與罪惡對抗,與不公義爭戰和建立更好的世界去愛神;服務主義者以愛他人和滿足他人的需要,來表達對神的愛;熱心主義者以歡慶來愛神;沈思默想者以切慕敬愛的心愛神;知識份子則用心研讀來表達對神的愛。
沒有一種敬拜以及與神為友的方式是「放諸四海而皆准的」;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如果你不是以神創造的無偽的你去敬拜祂,你一定不能叫神得著榮耀。神要你做你自己。「父所要尋找的,是那些在神面前以單純誠實的心,獻上敬拜的人。」
真正的敬拜是要付代價的。大衛明白這道理,他說:「我不肯用白得之物作燔祭獻給耶和華一我的神。」我們要付的代價之一就是,放棄以自我為中心,你不可能同時高舉神,又高舉你自己;你敬拜不是為了做給人看,或是為自己高興,你必須把注意的焦點刻意地從自己身上轉開。
敬拜的要點
藉著約翰福音四章21~24節來思想敬拜的一些要點:「耶穌說:婦人,你當信我,時候將到,你們拜父也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你們所拜的,你們不知道,我們所拜的我們知道,因為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祂,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祂。神是個靈,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祂。」
(一)地點:耶穌告訴撒瑪利亞婦人說:「你們拜父也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我們的神是不受地點限制的,也不侷限於某一個禮拜堂裏面。但,教會的神聖責任就是為信徒提供一個最能引領信徒進入心靈誠實的敬拜場合和形式。敬拜要考慮的因素包括場地、主題、程序編排、詩歌、讀經、講道、事奉人員等。
敬拜本來就應該成為我們的生活,或者說:我們的生活應該就是一種無形的敬拜。
(二)靠著耶穌親近神:每一次我們到主的寶座前,只有一個依據,就是主耶穌和祂的寶血;絕對不是靠自己的熱心、服事、奉獻、聖潔,假如過去這個禮拜,我們有得罪主的地方,就必須靠著主的寶血才能來敬拜主;假如過去這個禮拜,我們相當聖潔,我們亦仍然得靠主的寶血,才能敬拜主。
相當多的歌星,是教會詩班裏訓練出來的,把教會講台,當作了舞台,表現自己,贏得“明星”顯榮的心理,弄清敬拜的對像,才可以有正確的敬拜態度。主耶穌對那些不信祂的宗教人說:「你們互相受榮耀,卻不求從獨一之神來的榮耀,怎能信我呢?”」(約五:44)這正是說,敬拜必須先謙卑,才可以接受神的教導,才可以相信。
(三)對象是天父:這段經文兩次提到「拜父」,我們所教拜的是獨一的真神,我們的天父。我們既是蒙恩的人,應當常常想到我們有感謝的對象,奉獻的對象和敬拜的對象。主在受拭探時,仍堅持敬拜的原則:「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祂。」(太四10)我們除了神以外,不拜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也不拜耶穌的門徒或其他偉人,因為只有創造者才配接受敬拜,如啟示錄所言:「應當敬拜那創造天、地、海和眾水泉源。」(啟十四)我們應當敬拜父,因為祂是創造者──我們是受造者。
(四)知道所拜的:第22節說:「你們所拜的,你們不知道,我們所拜的,我們知道。」基督徒敬拜就是要更多的瞭解神,不僅知道祂的名稱──耶和華,亦即自有永有者;知道祂的屬性──如詩篇卅六篇所云:「祂的慈愛上及諸天,祂的信實達到穹蒼,祂的公義好像高山,祈的判斷如同深淵。」;祂的作為──創造、托住萬有、救贈、審判。離開了神的啟示,我們就墮入一般宗教的光景──用人的想像與投射,來敬拜自己想出來的神。
在舊約聖經,“榮耀”(kabed)意為heavy, weighty,也就是說“有分量”,合於中文“重視”的意思。要敬拜神,必須對神重視,認為祂是配得敬拜的。祭司以利的兩位祭司的兒子,佔了宗教地位,卻藐視神,把獻給神的祭物佔為己有。神差僕人警告他說:「我─上主、以色列的上帝曾經應許你的家族和你的宗族要永遠當祭司事奉我。可是,我現在要廢除你們的職位;我一定看重那些尊敬我的人,輕蔑那些藐視我的人。」(撒上二:30)他們的敬拜獻祭不蒙悅納。
(五)心靈與誠實:約翰四章兩次提到「心靈和誠實」:
1.在靈裏敬拜:靠著聖靈進到父神面前。如果我們的敬拜需要聖靈來引導感動,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必須由祂來引導管理。聖經告訴我們:「主的靈在那裏,那裏就得以自由。」唯有在聖靈的引導下,我們才能坦然無懼、真誠的敬拜神。
2.誠實的敬拜:我們敬拜神,必須除去虛假、自欺、面具:唱詩時真誠地唱,禱告時真誠地禱告,心思意念也要常在光明和誠實中。虛假的人沒有辦法來到真實的神面前敬拜。
敬拜前的建議
●預備心:在祟拜之前,我們當預備自己的心。有人把到教會參加主日祟拜的基督徒分為四類:
1.匆匆忙忙地來,匆匆忙忙地去──總是形色匆匆,甚至趕個計程車來,敬拜時也是心神不寧,似乎有什麼事擱在心頭,所以聚完會又匆匆地走了。
2.說說笑笑地來,說說笑笑地去──也許很早就來了,到處和人寒喧話家常,直到敬拜中還有許多話想要說。舊約的節慶,讚美,都是在街頭或廣場舉行的;不僅聖所裏面從來未容許那類活動,我們也不曾發現會堂裏發生過那樣的事。至於新約教會的聚集,使徒保羅寫信告訴他們說:“凡事都要規規矩矩的按着次序行。”(林前一四:40)
3.忙忙碌碌地來,忙忙碌碌地去──崇拜前忙著排桌椅、發聖經聖詩,聚會時心情還在忙。崇拜完,又忙著收拾殘局。他始終是忙碌的。
4.安安靜靜地來,安安靜靜地去──這種人是神所喜悅的。他可能要當招待,但是他的內心是安靜的,不受外環境的攪擾。因此在崇拜時,我們應提早幾分鐘到會堂,安靜自己的心,學習以「父神」為一切的中心、頌讚的中心、禱告的中心。
崇拜的前一天晚上必須充分休息,不要因娛樂、夜遊、看電視、與朋友徹夜長談,影響精神與體力,免得崇拜時打瞌睡。要把準備奉獻的金錢預備好,不要臨時掏口袋,好似施捨似的。
加爾文說:「一個成功的講道(在敬拜中),聽眾要負一半的責任。」有什麼責任?第一,要有敬畏神的心;第二,對神要有期待的心;第三,要對神有順從的心。在敬拜中,若聽眾沒有敬畏神的心,也沒有期待要從神聽到什麼,又沒有順從神話語的心,那個敬拜不會造就自己。
敬拜是從你踏出禮拜堂的那一步開始寫。沒有日常順服的生活,就不可能有靈裏真實的敬拜。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