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貝克桑效率非凡,繼馬勒之後,兩天內布拉姆斯隨即上場,嚇死人了,他發功時果然不同凡響。於是,儘管一夜沒睡,我還是興高采烈地做了一些不請自來的comment,彼此砥勵一番。因為是倉促寫就,文不加點,考證功夫隨便了些,有錯誤請大家將就一下。
-------------------------
其實,我聽古典音樂是一位老先生帶領的,所以選擇版本的時候,其實是以日式品味為主(羞於承認)。通常第一次接觸的版本,會讓我產生偏見,但是,聽音樂本來就是個人興趣,所以有不客觀的理由。
就拿德意志安魂曲來說,我最喜歡的,也是最初接觸的,就是亞特蘭大版本,而且一聽再聽,百聽不厭。德意志安魂曲最大的特色,就是讓彌撒說德文。
過去的彌撒曲都是拉丁文,沒有民族性。以本土語言翻譯聖經、進行彌撒及祈禱儀式,是民族主義興起,伴隨政治對宗教的反撲、宗教改革而開始的。
彌撒曲通常都是由進堂詠開始,然後是天主經(就是所謂的「主禱文」)、羔羊經、信經(就是由教廷會議所決定的「教條」,每個字都經過字斟句酌,歷經多次重大修正,也引發了許多神學上的爭議,爭論到底耶穌是神性還是人神混合體,錯了一個字,就代表犯了教義上的錯誤,輕則被打成「異端,重則引發教會分裂,有一陣子,教皇還鬧雙胞哩,至於東正教的分裂,更是天主教的一大傷痛)、光榮頌…(哎,我多年沒有進教堂了,早就是迷途羔羊,連彌撒的順序都不太記得了)。國內的彌撒當然都是採取固定的曲調,以不讓信徒唱不出來為主,所以沒什麼藝術性。早年國內還是以拉丁文進行彌撒(沒有全部),信徒反正也是跟著隨便哼哼,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唱什麼。
後來到了合唱團之後,也是跟著硬背,沒多久就全部還給他啦。不過,因為信了十二年的天主教,所以大概還對照得出經文的意思,只是,也沒有因此學會拉丁文。
近年來,還有人試著把德意志安魂曲再翻譯成英文,重新唱過一遍。這是比較新潮的詮釋方式。
總之,德意志安魂曲是我最喜歡的彌撒曲(其次是佛瑞的安魂曲,然後是貝多芬的莊嚴彌撒,巴哈也不錯啦,可惜馬太受難曲實在太長,吃不消)。
布拉姆斯的四條交響曲評價都不錯,素質整齊。
我最先接觸的當然是第一號,當時聽的是阿巴多指揮的柏林愛樂,後來才聽到克倫貝勒的版本。值得一提的是,卡拉揚在戰後到美國訪問時,因為他疑似納粹的背景,因此首演布拉姆斯的第一號遭到猶太人的抵制,把票全買下來,到場聆聽的只有數十人而已。此事對卡拉揚而言,當然引以為莫大的恥辱,但是仍然振作精神指揮完畢。這一段故事,後來被編進法國大導演李洛許所導演的鉅片《戰火浮生錄》,這一段拍得震撼人心,把第一樂章與第四樂章巧妙地銜接起來,幾乎是天衣無縫,指揮家歷經時代悲劇,引發出壯烈而不屈服的複雜情緒,在最後幾拍重重揮下指揮棒時,表露無遺。每回看到這裡,都讓買辦我不禁熱淚盈眶、不能自己。當然電影故事與歷史到底有多少重合之處,也不想去探究啦。我正在準備一篇文章寫這部電影。
此外,我最喜歡的布拉姆斯的交響曲,其實是第四號。第一樂章呈現出一種人生向晚,回首前塵,一種諒解及瞭悟之情,油然而生,像是布氏的夫子自道。最後一個樂章,他採用罕見的夏康舞曲,進行30多段的變奏,有人形容乏味,我反而不這麼認為,覺得有趣又耐人尋味,聽來像是他在回應世人對他的各式各樣的評價,有時顛顛危危,有時步履參差,有時滔滔雄辯,有時沈默不語。e小調本來就有獨白、沈吟的味道,彷彿冬天的晚上,一個人坐在黑暗的小起居室中,面對著壁爐中熊熊的爐火,又孤寂又滿足於對外的封閉,擁有一個純粹屬於個人的世界。
不要忘記介紹他的幾首管弦樂小品:韓德爾變奏、海頓變奏,悲劇序曲及大學慶典序曲,通常這些填補唱片空間的 Bonus,大家的期待並不高,但是,我覺得,至少海頓變奏曲不失為吃完大魚大肉之後,一道清爽可口而又溫暖有致的小菜 。大學慶典大家都會哼,倒是可以略過。悲劇序曲開頭口味稍重,煽情了些,個人覺得真正咀嚼起來沒有那麼值得下嚥。
協奏曲方面,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出名,也是入門必聽的曲目,我當年聽的第一個版本是密爾斯坦拉的,也許是當時缺乏鑑賞力的緣故,我到現在還是很偏愛,不過那是黑膠唱片,沒看過大花板有在出。很想有朝一日弄來重聽。鋼琴協奏曲第一號建議入門者不要聽,而從旋律性比較強、浪漫色彩強烈的降B大調第二號聽起。貝克已經說明很多了,我再寫也不會比他來得精采。光是第二樂章(還是第三?我很久沒聽古典音樂了)大提琴獨奏的部分,就可以迷倒不少人。複協奏曲,我不覺得糟糕,但是跟貝多芬的三重協奏曲一樣,唱片公司喜歡湊一些強卡司來搞巨星碰撞,熱鬧有餘,噱頭十足,也會讓聽者因而分心。
他老人家的室內樂當然是不容錯過的經典。(抱歉,我搶先一步啦)不過,那些四、五、六重奏,說實話,我沒有聽過,不敢評論。大概會有人認為我偷懶,尤其錯過b小調豎笛五重奏,絕對是我過程中一個重大的遺珠,請貝克補充吧。我在這邊因為我個人的偏見,強力推薦兩首曲子,鋼琴三重奏第一號及小提琴奏鳴曲第一號。想體驗布拉姆斯式的浪漫主義,絕對不可錯過。鋼琴三重奏第一號是我聽鋼琴三重奏的兩大入門曲,另一大是柴可夫斯基的「一個偉大藝術家的回憶」,湊巧我手上的都是鮑羅定重奏的版本,品質保證。在第一樂章的第一到第九節,44拍子就把聽者的心牢牢抓住。至於小提琴奏鳴曲第一號,我手上的是帕爾曼的版本,也是在第一樂章的頭一個樂句,就甜膩得讓人不願中斷地想聽下去(或許是帕爾曼的功力所致)。可惜,它們都有一個缺點,就是第二樂章之後會讓你覺得平淡,以致於毫無印象。
三首鋼琴奏鳴曲,抱歉,我沒聽過。大提琴奏鳴曲是名作,我手上的是羅斯托波維奇的版本,理論上我應該很常聽,但是並沒有,不敢評論。他的弦樂四重奏是名曲,但是絕對比不過貝多芬。最後,當然是家喻戶曉的「匈牙利舞曲」,從鋼琴版、四手聯彈到管弦樂版本,版本多得眼花撩亂,還是讓貝克來為大家領航吧,我個人私心認為,最後再去聽管弦樂版吧,雖然它也是你最常聽到的。
附帶評論老卡。我對老卡原本是非常崇拜的,因為他的行銷功夫實在太厲害了。他涉獵的曲目無所不包,錄音多得不可勝數。但是平心而論,他並沒有特別的強項,如果我推薦他的版本,只是因為聽他的,雖然沒有意外的驚喜,但大致不會偏離正軌,所以有人形容他是「假貨中的一流品」,一流歸一流,但終究還是假貨。像馬勒,我就不認為他會比華爾特強,後者終究是馬勒的傳人嘛。他指揮的「大地之歌」,我是衝著演唱者的名氣及技巧而買的,絕不是因著老卡的緣故。
我少數推薦的卡拉揚版本,屈指可數,首先是可笑的「摩爾道河」(反正會正襟危坐地把「我的祖國」的人聽完的,絕對比大家估計的少)。其次,是理查史特勞斯,而且該人的作品,應以卡拉揚詮釋的最好,無論是「英雄的一生」、「死與變容」、「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乃至「阿爾卑斯」,老卡的指揮都很正點,其他人總是無法平衡管樂與弦樂。另外一點,老卡正確地反映出德國中產階級庸俗的品味,因為他與理查史特勞斯都是屬於這個階層的,這個階層也是當年主要的納粹黨預備軍…(這一段會不會太狠?)老卡很擅長掌握交響詩這樣的題材,主題鮮明,大多時候輕薄短小,像是程咬金的三斧頭,因為第四招就沒力、洩底啦。(我又繼續落井下石,今天真是充滿偏見的一天)。
另一個出人意表的是,老卡指揮的柴可夫斯基倒是頗有可觀。我蠻喜歡他指揮的第四號、第五號及第六號,特別是第五號,那簡直就是針對老卡的大眾品味而設的,不曉得他會不會跟柴可夫斯基來上「那個調調」?(天哪,又是一段惡毒的批評,這已經接近人身攻擊了,卡迷會來殺我的),anyway,老卡的唱片我還是買很多的,他泉下有知,應該會放過我吧!
雖然如此,我還是要鄭重、誠懇地推薦老卡指揮的理查史特勞斯的「Metamorphosen Tod und verklärung op. 24。該曲作於1945年理查史特勞斯的晚年時期(他於1949年過世),純由23支弦樂器演奏,很特別的編制,該曲富含著濃厚的哲學氣氛,也許是出於對大戰的一種反省(理查史特勞斯在1933年納粹上台之後,曾經擔任納粹政府文化部的主持人,但是不久就因與「當局」意見不和而去職,也因此逃過戰後的批判),非常值得一聽。所有的主題樂句的轉換都在淡入淡出之中,默默地完成,有時呻吟,有時吶喊,但是沒有情緒外溢,也沒有煽動性的刺激,充分展現一個成熟藝術家深厚的自制力,也讓我們見識到大編制的弦樂部門如絲一般的音像。總之,聽聽看。唱片封面也很漂亮(DG,1983,410892-2)。不過,貝克桑一定在心裡犯嘀咕,不是談的是老布嗎?怎麼被偷天換日成理查史特勞斯了?算了,在下的真本事沒有,只好靠瞎扯淡啦。
先事聲明:我對西貝流士在音樂方面的成就是打個問號的,所以我很期待貝克桑趕快完成西貝流士,自省能否分享一些你的有趣觀點,改善我日趨嚴重的偏見…哈哈,今天很爽,布拉姆斯再見啦!貝克桑加油啦!
圖片說明:當然是布拉姆斯啦!別把他當成馬克思。我從前曾經在一個學長家中見過一張馬克思年輕時的照片,留著時髦翹翹的仁丹鬍,反而像是電影《翠堤春曉》裡頭的提倡圓舞曲的奧國皇帝法蘭茲約瑟夫。據說圓舞曲風行時,連嚴肅的布拉姆斯都不禁在餐巾紙上記下《藍色多瑙河》的樂譜,哼上個兩句。有人認為,圓舞曲只是奧匈帝國用以痳痺人民、讓他們忽視帝國國力已經在走下坡的工具。
貝克的布拉姆斯介紹在此,不錯看!還有下集待續,不過我用如此的方式來「催稿」,他必定會以更加驚人的速度完成下集的。
http://mypaper2.ttimes.com.tw/user/chetbaker/file_combine.php?File=2217328_2003-02-07_20-4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