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4-14 08:37:18| 人氣48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德國研究發現手機可能致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時間是2001年一月底...]

德國埃森大學的一項研究首次將使用行動電話與癌症扯上關係,發現經常使用行動電話者罹患眼癌的可能性比不使用行動電話者大了三倍之多。「紐約郵報」十五日顯著報導此一發現。長期以來科學界早已證實,行動電話釋放出來的放射性,可暫時改變腦細胞的功能,但提出行動電話對人體健康造成永久傷害的證據這還是第一次。

郵報指出,此一新發現如果獲得後續研究證實,可能導致眼癌與腦癌患者提出數以千計的求償法律訴訟。埃森大學的這項研究報告分別刊登在倫敦「星期泰晤士報」與今年元月號「流行病學」期刊上。 埃森大學研究小組對一百十八名「葡萄膜色素癌」患者進行調查,了解他們使用行動電話的習慣,並與四百七十五名普通人的行動電話使用量進行比較,發現葡萄膜色素癌患者的行動電話使用量偏高。 郵報指出,科學家目前還不知道輻射如何致癌,不過,已知眼球內的水份可以吸收輻射,也有其他研究發現,葡萄膜內的色素細胞暴露在微波輻射下會迅速生長。葡萄膜色素癌是眼癌的一種,是罕有的癌症,最常見於四十至六十歲的成年人,男女發病率差不多,病情嚴重時需要切除整個眼球。

[阿國的評論]
這種癌症很稀有耶,德國的人口是台灣的三四倍,所以台灣一年恐怕也沒有診斷出十個病例(這一百多個病例很可能是德國全國累積好多年的)。不過「Epidemiology」這家期刊是很不錯的喔,排名很高,所以經過它檢視而登出的文章,可信度是很高的。不過仍然有可能只是隨機偶然的發現,往後的研究如果都還指出沒有相關,那麼真的是是因果關係的可能性就會降低嘍。我覺得這種研究的盲點是現在還沒有對非游離輻射的生物效應做出有「生物意義」的定義和測量(例如說在什麼波長下最有可能造成基因的破壞,這個破壞是不是細胞可自行修復的等等),既然沒有好的「定義」,所以要「測量」這個暴露就有問題嘍。所有的科學都是基於「觀察」、「假說」、「測量」等再加以做推論的,不是嗎?當人類有能力做更好的觀察或測量時,科學常就會有大進展。像那些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傢伙,也不過是觀察到一種理論上的粒子幾微微秒而已(丁肇中就是發現J粒子的),其實就實際生活上的意義而言,一點也不值錢,不過對於宇宙誕生的過程推論,卻提供了很積極的證據。

唉啊,廢話說太多了,明天還要期中考呢!總而言之,這件爭議啊,還需要那些做分子生物學的小姐先生們提出更好的電磁波生物學效應的基礎知識,好讓我們做流病的有更好的「工具」能夠測量到有意義的「暴露」,才能做出更好的研究啦!

還有這個文章中的「三倍」啊,也不要嚇壞了,那可能是最極端的那一組和對照組的比較而已啦,搞不好大多數人的暴露都沒那麼高的。有些人為了讓研究結果有意義常常會玩弄數字,好嚇唬嚇唬人。不過我沒去看這篇啦,不應該亂講。我在流病界還很資淺呢,批評人家容易,自己做研究就困難重重嘍。

阿國

台長: 阿國
人氣(48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流行病學 |
此分類下一篇:台灣離婚率創新高
此分類上一篇:掙扎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