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很喜歡待在廚房看母親做家事。
母親大部分時刻都是親手上陣,鮮少要我做些什麼。
不過如果要當時的我,一頑皮孩子,去做些什麼的話,通常我也會搞砸。
比方母親要我幫忙洗菜,我應該會把高麗菜洗得爛爛地,然後微笑對母親說:
媽,我很認真,都洗好了…。
換來的通常是一頓罵。我承認多少都有點故意之嫌。
後來長大,明確一點是大學畢業後,每次回到家都會敦促母親做菜快點,因為肚子在等待的時間只會不斷延長飢腸轆轆之感。但母親總是慢工出細活,往往一餐需要料理的時間,要花得比較久。我同樣跟母親說:我來幫妳。但母親往往拒絕。因為我幫忙處理的菜餚,母親都不放心。光是洗菜,母親都說我洗不認真,她說:農藥可能留在上面。
她,我的母親,有潔癖。
她,我的母親,對料理異常的認真。
也或許因為處在非常尷尬、矛盾的處境,使得我不需要做那些細細瑣瑣的雜事,以至於我能全心全意注視母親料理食物的過程,而成為完型認識後的意象,儲存在我的意識裡。
即便我都跟別人說:我不會料理。
事實上我還真的不會。
人前裝傻,就會有人「愛護」我;也或許嘴大吃四方,我還挺有口福。
再來,通常我只是出一張嘴。
要不耍耍男生可笑的傲氣,對小意說:我要是認真料理,我不會輸妳…
之類的無聊言語。
以上是前言。
下面這張圖表示我在男性人生步伐上開始第一次的料理生涯。
它好像叫做是:三杯雞。
自從台灣發生塑化劑事件後,開始惹得小意心癢癢地,又加上她覺得吃外食已經很膩,老是說要自己動手做料理。我一開始支支吾吾,想說得過且過,反正過一陣子她大概就不會再有自己動手做的想法;更何況我老家的母親、以及我的岳母都很會做菜呀,每次去看她們,我都會運送回來一批批好吃的料理。
何愁無物可食?
不愁不愁。
然而,…小意似乎心意已定;老媽又一再地說:家裡要開火才像個家…
以至於「全面啟動」的日子終要來臨…。
下圖是三杯杏鮑菇。心想都做出三杯雞,三杯杏鮑菇應該不難。
於是我開始慢慢地喚醒母親日復一日對我施以的料理儀式。
母親的料理儀式成為一種催眠,深深地將料理的氛圍儲存在我的潛意識裡,就等待再一次的被喚醒。那個被喚醒的關節點,就是與母親的對話。我在台中電話的這頭問著另一邊在苗栗的、母親的那頭。老媽!這三杯雞要注意啥呀?
我僅是記著法式港仔教授對我說的話:華人料理本身就是一種辯證過程。既然是辯證過程,就要設法抓住核心矛盾、關節點。那麼母親的話語,透過電話線那頭,就會緩緩、悠悠地傳來一個可靠的訊息,說明一些料理要注意的面向。那三杯雞光是開火在中華鍋裡奮鬥的過程,就花了我將近五十分鐘。給小意嚐嚐,她說好吃,喔!這樣多少增加自己一些信心。
於是我接著做了三杯杏鮑菇。
自己偷嚐也覺得很美味呀…。
好啦,我承認自己有點自吹自擂。
下圖,是小時候在眷村常常吃到的螞蟻上樹。沒想到自己居然會炒拌這種小時候常吃的料理,對我個人來說還真是新鮮體驗。
螞蟻上樹也是如此。
母親跟我說記得冬粉別泡太久…嗚哩哇啦的說著,我也就大而化之的記重點。
反正認識的前提要件就是先實踐!
於是我慷慨就義的奉獻出第三道菜。
下圖是我小時候常吃的一道菜。老實說我也不清楚真正菜名,反正母親做得好吃,我就覺得讚!總之是:毛豆、豆腐炒蕃茄。
漸漸地,在頭一個禮拜的過程裡,我開啟腦中消失的磁軌,然後開始開心地告訴小意我可以把以前吃過的菜炒給她吃。我再次透過電話與母親對談,問問她,我最喜歡吃的毛豆該如何處理?料理的先後次序又該是如何?透過對話,我聯繫與母親共同的回憶,在我親手料理的那一刻,我似乎把我的幼年與我的現在做成一道溝通的橋樑,我開始體會料理會在何時達到辯證的核心點,又在香味滿溢至我的鼻識時,我也能確定何時能將料理起鍋完成。
下圖是茄子炒肉末。看食譜而來。
就在不斷與母親對話的狀態裡,我翻閱小意時常購買的食譜。
小意常常認為,即便現在網路上隨便都能看到製作料理的食譜,但是她還是喜歡閱讀書,透過食譜的閱讀,得到趣味。我剛開始不以為然。然而就在與母親不斷對話的過程裡,我發現料理不只是辯證過程,更是某種樂章的展現。
而食譜,就是樂譜。
關鍵是要閱讀出料理時的節奏與色調。
我炒的茄子肉末,問問小意:可以嗎?
不賴、不賴。我哈哈一笑。
那麼,我就炒小意喜歡的青椒,來個青椒炒肉絲如何?
小意一面說我料理的口味過重,一面嘴饞地吃著。
那再來個南瓜豆腐吧?
將先前小意料理過的剩餘食物加以利用後的產物。
又或是四季豆肉末?
因小意說不能每個菜的口味都過重、過辣,所以我開始料理清淡的小品。
不過也有搞糟的。
像是下圖的紅蘿蔔、木耳炒肉絲。
紅蘿蔔就切得太細,看起來不雅觀。但一樣嗆辣夠味就是。
我想料理的過程絕對可以減肥。炒幾樣菜下來,我渾身是汗,雖然嚐到自己炒的菜覺得還不錯,但是卻吃不多。小意的鼓勵,讓我開始自己著手料理宮保雞丁。花椒、乾辣椒、蒜花生…喔!好香!看著完成的宮保雞丁,自己也淡淡地笑了出來。
這兩個多禮拜,通常是六日吧,我就在這種對話與看譜的過程裡,發現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的玩味過程,然後把母親、我與小意三者糾結了起來。下圖是看譜試作的。挺費時。小意幫忙切了紅蘿蔔、西芹、洋蔥成丁;我再理出雞絲,然後將料一起拌炒;最後用麵粉、太白粉、蛋汁完成餅皮半成品。
接著…開火,一個個地馬鈴薯煎餅就這麼誕生了…。
好吃、好吃。
這陣子,料理就是我人生旅遊的一部份。
旅遊遊憩範圍不到兩公尺,頂多要逛逛傳統市場、超市,範圍也不到三公里吧?
但我又是累又是快樂、又是急躁又是舒坦、又是上火又是清涼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