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1-21 11:43:10| 人氣94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談電影--波蘭斯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翻身大師     李展鵬

  我一向對波蘭斯基印象模糊。多年前看的《偷月迷情》,顯然不是其力作,看罷我只想:這就是所謂大師級導演的作品?年前在長途飛機上看《魔鬼手記》,看不到一半就沉沉睡去,後來也知道此片口碑欠佳。兩部電影,令我覺得波蘭斯基有點浪得虛名。直至《鋼琴戰曲》,我的眼睛才被擦亮。此片拍猶太人的血淚史,雖然未有新的詮釋角度,但波蘭斯基這次夫子自道,的確拍出史詩氣魄,控訴戰爭強而有力,影像震盪人心,此片無疑是他的翻身之作。

  《鋼》片引起我對波蘭斯基的興趣,於是找出他的舊作欣賞,企圖重新認識這位電影巨匠。結果,其舊作《魔鬼怪嬰》及《黛絲姑娘》果然令我眼前一亮。

  《魔鬼怪嬰》是波蘭斯基闖荷里活的首作。此片驟眼看去是一部驚慄類型片:兩夫婦搬到新居,妻子懷孕,期間發生連串怪事,原來妻子所懷的是魔種……。然而,這部「驚慄」片卻幾乎全無驚嚇場面;電影的陰森與驚慄氣氛,隨著詭異事件的接連發生,逐步累積,漸漸滲透一種壓得人透不過氣來的恐怖感。更重要的是,藉著這個故事,導演大膽地展示了一個駭人的世界。從宗教上看,那是個「正不能勝邪」的世界,魔鬼全面掌權,尾聲高呼「撒旦萬歲」之聲不絕於耳;從人際的層面看,電影表現了對人的強烈不信任:最親的枕邊人心懷不軌,友善的鄰居滿腹陰謀,德高望重的名醫同流合污,朋友在危難時愛莫能助。電影中的紐約,人煙稠密,但個體卻活得如此孤獨無助。最可怕的是,女主角最後為了兒子竟默許成為邪教中人,意味著孤立的個體註定與整個世界一同墮落的命運。導演對宗教的全然否定,對人性的極度懷疑,對未來的完全絕望,有力透紙背的描畫。

  《黛絲姑娘》的大綱也是類型片格局,不過這次是愛情悲劇片。然而,這個故事帶出的依舊是一如《魔》片的世界觀:在這世上,宗教是偽善的,人心是不可信的,命運是弄人的。片中黛絲的親人與愛人,是造就其悲劇的元兇之一;片中的宗教迂腐盲目,其中孤兒寡婦因不被神父接納而在教堂前露宿一幕,境況淒涼,是導演對宗教的強烈控訴。至於天真善良的黛絲總是遇著厄運,則是上天不眷顧好人的明證。

  看這兩部舊作,終於明白波蘭斯基之所以能成為名家的本領。他以類型片入題,卻能展示其獨特的世界觀,再加上出色技法,大師之名絕對名副其實。hanbai@hotmail.com

台長: Pan
人氣(94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