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回歸十年,經濟上的大事自然是賭業發展,政治上的大事自然是澳門人上場管治,那麼,文化方面又如何?如果要為這十年的澳門文化記下重要一筆,最不可不提的,就是澳門人身份的慢慢建立。那是對澳門的認同感,是一種本土意識的興起,這現象是可喜的。然而,這種本土意識卻有它危險的地方,因為,它有時會轉化為排外的力量。為什麼?我們關心澳門、認同澳門,跟排外有什麼關係?以下的真人真事,也許可以帶來一點啟示。
我的朋友阿貞是在英國南部求學的台灣女子。年前,她跟另一台灣學生遷入一個乾淨又寧靜的小社區,雖然交通有點不方便,但她們很喜歡那環境。然而,遷入之後,她們卻感到異樣;首先,那社區的居民幾乎都是老人,而且全是白人,更甚者,這些老人對她們並不友好。有天,她們跟一個比較友善的鄰居談天,才知道那社區由於遠離鬧市環境寧靜,加上物價較低,因此吸引了很多中產退休人士入住。慢慢的,居民形成了一種社區意識,為了維持所謂的"治安良好、環境清靜",他們不太歡迎有色人種,也不喜歡年輕人進駐。後來,因為種種原因,阿貞她們決定搬走了。當某個鄰居得知這消息,就天天追問她們何時遷出,態度並不客氣。
誰是自己人、誰又是外人?
是的,我們建立一個群體,往往是要透過一個定義"誰是自己人、誰又是外人"的過程。上述社區中的老人為了互助,為了維持良好生活環境,他們就排斥他們所定義的"外人"。那種"這個社區是屬於我們的"的感覺,一方面令他們很珍惜很關心那個區域,另一方面卻狠狠地把其他人拒於門外,甚至有歧視之嫌。
看看回歸後的澳門,在社會充滿怨氣的同時,澳門人比以前更關心澳門,更認同澳門。賭業的驚人發展突顯了澳門的各樣問題,逼使我們不得不關心本土事務,而澳門人上場管治,更令我們培養出"澳門是屬於於我們的"的意識。這種殖民時代缺席的本土性,令很多市民不再政治冷感,令很多學者更投入本土的學術研究,令很多藝術家以本土為題創作,令很多有識之士起而捍衛本土文化,如文化遺產。這股力量,史無前例地推動著一種關於澳門的獨特性、澳門人的獨特身份的論述,意義非常重大。\
然而,這個身份建立的過程,也衍生出一股令人擔憂的現象──似乎有一種排外情緒,伴隨著本土意識滋生。在認同澳門的同時,我們開始不喜歡外人談論澳門,我們開始對"澳門人"的定義設限,我們開始不無潔癖地檢視什麼東西是屬於澳門的,什麼東西又是"外來"的。
香港人憑什麼評澳門?
以往,對於香港傳媒有關澳門的呈現,無論滿意與否,我們很少吭聲,那甚至成為了澳門人如何看自己的指標,例如香港人說澳門純樸,久而久之,我們也覺得自己純樸。到了今天,澳門人開始批判外人看澳門的目光,我們不再逆來順受,甚至作出反擊。2000年無線電視拍了《十月初五的月光》,劇中澳門的真實感十分薄弱,但是,當年我們不但沒抱怨,甚至乖乖追看。相反,年前一位曾在澳門生活的香港人在香港某節目中談到她對澳門的看法,待遇便完全不同。雖然她的言論其實頗為中肯,絕無惡意批評,但卻引起不少澳門網民群起攻之。這位朋友的言論,如果出於澳門人之口,我們大概也就習以為常,但偏偏她是香港人,透過的又是香港的強勢傳媒,因此就觸動了澳門人的神經──你們香港人憑什麼對澳門指指點點?可以想像,《十月初五的月光》若在今天播映,有可能會引起網民罷看。香港傳媒自然有其歪風,但有些澳門人的確是因人廢言了,總之是香港人說的,一律不對,香港人不該來評論澳門時事,甚至香港人介紹澳門一間餐廳都有可能是有陰謀(收了錢)或是他們根本不識貨(不懂澳門真正的美食)。
文化研究早指出,每一種身份的建立都必經藉由對外人(學術說法是"他者Others")的否認與排斥而成。也說是說,”我是誰”這問題,必須由"我不是誰"來解答。最簡單的例子是高級俱樂部,其會籍之所以是身份象徵,就是因此該會把社會上大多數的人排除在外;入了會,我就不是平民百姓。最政治的例子就是美國:五十年代,以麥卡錫事件為主的一連串恐共活動,逼人民選邊站,以此抹黑政治異見者;近年,布殊政府又對中東妖魔化,對國內Hispanics(操西班牙語的中南美洲人)排斥。多年來,美國政府就是透過製造外人與敵人來強化美國意識──美國是民主的,共產國家是專制的,美國是文明的,中東國家是野蠻的邪惡的。
為何仇恨外來者?
澳門的本土意識的危機就在這裡:我們對誰是澳門人、什麼是澳門文化劃下了重重限制。對於內地外勞,我們帶著不忿加歧視,因為"他們是來搶飯碗的";對於東南亞勞工,我們更是抗拒加厭惡,因為"他們佔用澳門空間,不衛生又嘈吵";對於外資,我們也沒幾分好感,因為"他們只是來賺錢的";對於本來是財神的遊客,我們也不太歡迎,我們最喜歡說"遊客逼爆澳門,令澳門快陸沉"。沒多少人記得,澳門本來就是個移民城市,而在今天的合法居民中,在澳門土生土長的本來就不是大多數。我們更不會深究,澳門文化之所以獨特,原是因為我們是全中國最早跟西方文流的地區之一。人口流動、多種語言、文化混離,本來應該是澳門可以引以為傲的特點。
當然,上述的負面情緒也是源於政府對外勞及旅遊業的規劃不足,政府責無旁貸,然而我們也該思考,為什麼澳門人近年來那麼容易對外來者反感?為什麼網民動輒大呼"讓澳門回到過去,我們不要外資不要遊客不要M記不要七仔"?這顯然是因本土意識有時被狹隘化了,在認同澳門的同時,我們似乎要分清敵我。
這種排外傾向的最大禍害,就是它可以變成保守的政治與文化力量。對外來人口的排斥,令我們喪失建立多元文化的良機;對外資的排斥,最終令產業結構更單一,限制澳門人的社會流動性,對民主發展非常不利。其實,文化從來都是流動的,在捍衛本土性之餘,要知道澳門一直以來,就是由不同族裔的人組成,葡文、廣東話、福建話、國語、英語、甚至泰文,都在澳門有一席之位。而文化的活力,本來就來自於其變化、更新、蛻變的潛質。台灣社會的最大問題,就是在發展本土意識的同時,有人嚴格地對什麼是台灣人(甚至什麼人真正愛台灣)作出限制,常常只看政黨顏色而因人廢言,產出了族群分裂。澳門要變成那個樣子嗎?
愛澳門變成害澳門
話雖如此,澳門意識還是應該被建立的,面對全球化浪潮,面對全面面向內地而喪失本土特色的趨勢,我們要力保澳門的獨特性,不要讓澳門被"同質化"所吞噬。然而,我們必須警惕本土意識潛在的排外傾向,不能讓愛澳門變成害澳門。我有個朋友,是從台灣來澳工作的學者,他曾經很質疑澳門建立本土意識的正面價值,當時我不很了解,但現在我似乎更懂了,除了擔心整體排外情緒的滋生,對他本人而言,本土意識很可能把他排除於外,因為他"不是澳門人"。這位朋友是個投注不少心力研究澳門問題的外來學者,如果有一天,我們也因人廢言,把他當外人排斥,這絕非澳門之福。Craete_adam@yahoo.com.hk(十年回望與反思。三)
澳門日報視野版. 2009年4月27日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