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9-15 18:17:08| 人氣3,577| 回應14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們的教育可以容納流行文化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初來英國求學時,參加一個介紹學校圖書館資源的解說會,那位負責人很驕傲地說了一句話:「我們的大學有很豐富的流行文化資料。」當時,我真是既驚且喜:他們竟是如此重視流行文化研究!

研究Twins有何不可?

  是的,在澳門很少人會用學術的用度討論流行文化。如果有個碩士學生說:我要研究Twins的歌曲,或研究Starbucks大舉進入亞洲市場的現象,或探討近十年來看世界杯的女性觀眾激增的問題,很多人大概會一臉疑惑地說:這樣的東西也要研究?你的論文竟然要寫Twins?你的老師怎麼讓你搞這種東西?

  是的,社會大眾認為流行文化是淺俗的,因此也就沒必要去研究它。但如果我說,Twins的受歡迎其實牽涉一個「文化低齡化」的現象,它代表了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思維模式,它甚至與港澳的整體人口結構及政治經濟氣氛有莫大關係,那麼,它會不會有一點價值?如果我說,Starbucks的入侵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重要例子,它關於全球如何「美國化」的問題,它關於新一代亞洲人的文化認同問題,它關係於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中產文化與草根文化之爭,那麼,這議題又會否變得比較重要?如果說,看世界杯的女性觀眾激增的背後,其實是一個消費主義的社會如何將一切活動(包括體育)商品化,而它亦間接為女性帶來一個窺視男性身體的解放機會,那麼,這問題又是否終於有點學術性?

  英國是當代流行文化研究的源頭之一。早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學者雷蒙‧威廉斯 ( Raymond Williams )和李察‧霍加特 ( Richard Hoggard )等認為傳統的文學研究不討論社會上流行的事物,而這些通俗文化正深深地影響著社會上的大多數--勞動階層。他們於六十年代於伯明翰大學成立了當代文化研究中心,是為著名的「伯明翰學派」,這是流行文化研究的奠基石。他們吸收了法蘭克福學派的左派觀點,批判流行文化中潛藏的資本主義意識型態--例如無止地鼓勵消費,把資產階級的標準套在勞動階層上,使他們不斷用消費去彌補生活上的不滿等。文化研究拓大了「文本」的適用性,它不再只限於文字,而可以是音樂、影像、廣告,甚至是一條街、一種時尚。

牛仔褲背後大有文章?

  富代表性的當代文化研究有John Fiske的牛仔褲研究,他分析牛仔褲如何從一種勞動階層的廉價工作服變成一種時尚,甚至成為不分國界的時裝與年輕文化的代表,他認為牛仔褲是美國流行文化的圖騰。羅蘭巴特用符號學的方式大大開拓了文化研究的範圍,他關心廣告圖像背後的深層意思,甚至是清楚劑、玩具及牛排等,都被他一一解讀,因為他相信每一個我們習以為常的符號背後都是一連串的意識形態運作。

  過去一年在英國,我見識到流行文化如何在學術領域備受重視。我修過電影與城市空間的課程,從過去一百年富代表性的電影去看城市文化如何被影像呈現,帶出有關現代城市的種種討論;我修過觀眾研究的課程,討論觀眾如何能主動地創造文本的意義,而不是全然被動地接收傳媒的訊息;我修過女性主義與電影,從三十年代年代的荷里活片,到《異型》系列,到八十年代的德國女性電影,檢視女性如何在不同時代被不同文化呈現;我修過傳媒研究的課程,探討品味與社會階層的關係,辯論爵士樂到底算不算是文化工業,從《標殺令》討論全球化問題,從時裝雜誌討論我們的審美觀如何被歐美標準牽著走,從ipod討論科技如何建構了我們的生活型態……。

  在英國,不只在大專院校,就是在中學都有流行文化的選修科。我的一位英國朋友告訴我,她在中學時曾選修一個電影文化的課程,更以王家衛的電影與香港的殖民地文化為題寫過一篇功課。叫我汗顏的是,今天在香港一些影評人都不見得懂得用這個角度討論王家衛,但一個英國的中學生卻已有這些的思考視野。可見在英國,文化研究已不是學院的專利,它甚至逐漸滲入基礎教育中。

澳門如何引入流行文化教育?

  澳門的基礎教育是否容得下流行文化?青少年當然需要高雅文化來陶冶性情,因此,文學及古典音樂等還是重要的。然而,當我們的社會已被流行文化重重包圍,青少年是否應該對此培養一種觸覺、一種敏感度,甚至是一種批判思維?當電台名DJ因搞了一個「我最想非禮的女藝人」的選舉而被停職,學校可否跟他們討論現在電台節目的風格?可否引領他們思考這樣的選舉帶出什麼性別議題?當3G電話即將越來越普及,老師可否談談通訊科技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可否談談科技產品已成為流行玩意,而不只是一件生活實用品的問題?可否談談影像如何改變我們對事情的看法?

  要引入一新課程不是容易的事,其中涉及師資、教材、課時等問題,都需要時間去解決。不過,以我所知,如高美士中葡中學的公民教育課程已滲入了一點相關的討論,有時用流行曲,有時用流行文化現象去跟學生討論,教學效果相當不錯,可見這也是事在人為的。社會學理論中早有Cultural Lag的概念,指的是教育及法律等體制總是比社會其他領域走得慢的問題,不過,在澳門學生沒有公開試壓力的情況下,其實課程的彈性是比較大的。也許有一天,我們的學生不再是對流行文化照單全收,而是清醒理性地對流行文化提出他們的見解與分析,成為一個個懂得反思的傳媒消費者、懂得批判的流行文化閱聽人。

(本文為應一位好友之邀,為澳門2006年8月出版的《教師雜誌》所寫)

台長: Pan

阿海+_+
如果我們中學時有教或要求討論“那些”課題,學習本身肯定有趣多了。
2006-09-16 01:15:37
小脂
展鵬︰什麼時候也為鏡海或學海寫篇介紹文化研究的文章呀?期待喔……
2006-09-16 17:42:06
志峰
鵬,昨天跟你提到的好友見面,他也提起你這篇文章!如果把這類型的流行議題放在一個校園討論區裡進行討論,效果更佳!類似的方案,我和一些教師朋友這兩年來都有試驗,有老師的參與,導向性較大,討論也更有效率,沒那麼容易失焦!

另外,今天在Blog發佈了一篇有關兩代教宗的文章,事緣本篤十六世最近借拜占庭國王的談話挑起了基督宗教和伊斯蘭教新一輪紛爭,”穆罕默德帶來邪惡”,救命,看來,世局再亂多一層!

有空讀讀吧!http://blog.yam.com/reading_cfchan/archives/2159952.html
2006-09-17 20:34:03
台長-PAN
阿海:
係呀!!!不過我相信在港澳社會,這會是很久遠之後的事情了.在我們的社會,教育這一環的文化滯後非常嚴重.

小脂:
好呀!!我遲少少都會乖乖地寫多D稿架喇!!希望唔好令你失望啦.

志峰:
討論區的構想非常之好!!!同學的反應如何?
對了,你們讀書會有個學生來了NG幫手呢.
你說得對,天主教-基督教跟回教世界的鴻溝與衝突太可怕了,那包含的是現今世界經濟、種族的不平等,還有意識形態的重大差異.對比起來,什麼中日關係及兩岸局勢都是小兒科了.
2006-09-18 12:41:15
寂然
我教書時講過麥兜,分析過林夕歌詞,利用過伊騰潤二的恐怖漫畫教小朋友如何講好故事,我想我都是利用流行文化去推動文化這件事了.可是,回到最現實的考試問題,學生在流行文化中開了眼界,又會返過來看不起課本中要學的東西,這件事真的很難平衡.澳門更可悲的是本身沒有流行文化,年輕人根本沒有可以認同的價值,和人.
2006-09-18 23:14:56
Pan
小寂:
做你的學生真夠幸福了!難怪你常懷念當老師的日子.
在中學任教時,我曾經在教完《桃花源記》後讓他們看電影《新難兄難弟》,然後叫他們比較古人與九十年代的香港人建構的桃花源。又曾經用過Keith Haring的畫叫他們看圖作文。他們可能覺得我癲癲地的。:p
2006-09-20 00:43:58
穎衡
把流行文化帶進課堂討論對學生來說的確是好事,有老師付諸行動也確是難得,最大問題可是校方,雖說澳門沒有聯考壓力,但把升學率放在首位的學校可不願看見老師在課堂上講林夕。
我覺得要與學生討論流行文化之前一定要提升學生解讀媒體資訊的能力,建立他們”說不”的觀念,澳門社會壓根兒是不會”說不”的社會,很多東西都照單全收。
教材的局限是澳門青年人所依仗的流行文化太單一了。”週末去M.K.朝拜了未?”大可點出澳門青年人的大概。
2006-09-20 13:23:21
台長-PAN
穎衡:
是的,你說的是學校的「實用主義」,的確很難打破.而除此之外,我相信還需要意識的改變--也就是要意識到把流行文化納入正規教育的重要性.
我很同意你的意見,解讀媒體資訊是最逼切的課題之一.可惜我們的教育制度嚴重滯後,今天就是不少老師都對壹傳媒的報導照單全收呢.
2006-09-21 16:15:16
台長你好﹕

拜讀你的文章已久,一直非常欣賞你用文化研究(或可以說是非傳統)的角度去看電影或文本,你的想法通常都會令我大開眼界,也更了解原來可以用更多元的想法去看一個東西。

你這篇文章我實在太認同了!在學術界流行文化好像真的是個頗為尷尬的議題,加上最近在身邊發生的兩件事,更令我非常認同你的看法。第一件是最近在和教授討論研究論文主題時,他相當反對我把流行文化扯進來(我是英研所的),他們傳統派的學者認為學術界不應該和流行文化有什麼交集的;另一件是最近和朋友討論想寫一篇利用女性主義探討”美女廚房”這個節目如何在宣揚/強化固有的父權觀念,卻被一些朋友大潑冷水說為什麼要用這麼認真的角度去討論一個娛樂節目,而且說真的即使寫好了也不知道該投稿去哪個欄目。娛樂版嗎?好像太學術了,但其他學術欄目嗎,好像又過份娛樂化。扯遠了~但我認為利用文化理論等來認真討論大眾文化是很必要的,因為畢竟大眾文化影響力真的很大。

台長加油!你一直都是我很崇拜的對象XD,希望你以後能寫出更多好文章:)
2006-09-29 03:15:22
Pan
堅,
謝謝來訪!!很開心你在拙文中找到共鳴!!
是的,今天就是在學界都有不少人漠視流行文化的研究.有時想想,我們在這方面真的不知道比歐美學界走慢了多久....唉..
用性別的角度討論《美女廚房》?真的太好了!我從英國回來後都沒有看過這節目,真的要補補課了.如果你有這方面的文章,大可投去澳日的鏡海版(你是澳門人嗎?),他們也歡迎這方面的討論的,你在我的友台連結中click去煲稀小脂便會看來投稿的電郵.
難得志同道合,請常來交流!!!你念英研所的,應該接觸不少當代思潮吧!!
2006-09-30 00:02:49
阿堅
台長你好﹕

關於從性別角度去討論<美女廚房>那篇文章我已寫好,亦已寄至你的信箱,不知你是否收到呢?期待你的賜教呢!:p
2006-10-13 14:04:48
台長_PAN
阿堅,
已回EMAIL給你,請查看!!
2006-10-13 23:30:27
Helen
你们好,我是在英国修社会学的,最近也在研究政治与流行文化的关系.我一直也有注意’美女厨房’这个节目,在我为它的搞笑高兴之余好象又觉得有点不对劲.认为他助长了父权观念,不知道有没机会也能拜读到坚的文章?
2006-10-28 02:27:20
Pan
流行文化跟政治的關係?非常有趣呀!!
好呀,其實你可以click阿堅的email直接問他,
我相信他會樂意跟你分享的.
這篇文章刊了在上星期三的《澳門日報》「鏡海」版.
2006-10-28 22:31:3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