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社區高中 v.s. 明星高中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hencc/3/1302671435/20080129193908/---------------------------------------------------------------------
上個星期,教育部公布一份研究報告。研究方法是:以國中基測百分等級(PR值)九十以上,選擇就讀明星高中或社區高中的學生作為兩大母群體;三年後,比較兩個母群體的學生參加大學學測的平均成績。孰優孰劣?結果出人意表:「就讀明星高中的學生,在三年後的大學學測表現,不如就讀社區高中的學生。」儘管這份研究報告給予社區高中莫大鼓舞,卻也引發明星高中與社會輿論的聯想與揣測。
無獨有偶,昨天的立報社論「夢想的代價」,提到行政院為追求大學卓越,刻正執行的「5年5百億」計畫,文末,語重心長地指出:「要創造出世界頂尖的大學,只有一個途徑,就是先用5年5百億的經費來提升國民義務教育的素質,培養學生對未來的希望和信心,打造一個愛好文化和知識的社會。沒有這樣的環境和基礎,『頂尖大學』只會是一場夢想,而且是一場要付出巨大代價的夢想。」
國家教育政策應該向「卓越」靠攏?還是朝「公平」傾斜?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以個人見解而論,現階段的教育政策方向:「公平先於卓越」,可能有以下考量:
一、台灣不是一個廣土眾民的國家:就「管理」的角度而言,政府治理的範圍小,較有能力顧及大多數人民的基本權益與福祉,也因此在「棄保」的考量下,較無犧牲弱勢,成全強者的疑慮。
二、台灣的資訊透明、多元、暢通:台灣的網際網路普及率全球名列前茅,媒體自由度與過去相比也顯著提升。民眾對於資訊的接受度與掌握度,高於一般國際水準,國際的趨勢,政府的作為,人民看得到,也有相對多元的管道獲得相關資訊。以此為前提,國家政策應著眼於平庸的多數而非卓越的少數。由於資訊管道的透明、多元與暢通,因此卓越的少數即使排除國家政策的保護,自食其力,也有很大的空間朝更高的教育水平發展。
三、台灣的教育改革,提升社區家長對於教育的期望:十多年來,我國的教育改革與社會氣氛的轉變,促使輿論朝向「學生學習權」傾斜,直接或間接地改變了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在教學活動上的慣性,朝向多元化、人本化、民主化與專業化發展。同時,此舉亦提升了社區家長對於學校教師的期望,連帶對於國家教育政策有著比過去更清楚的認識與更殷切的期許。
四、教育市場化促使教師素質提升,學校師資有能力帶好多數學生:近年來教師甄試的低錄取率,提升整體教師素質,教師適應能力增強,學校組織成員連結趨於緊密,多數學校能適切處理教學事務與學生問題,值得期待。
五、縮小貧富差距,促進階級流動,學校教育責無旁貸:在M型化社會裡,當平庸與弱勢家庭無法透過家庭經濟力有效提升,擺脫貧窮宿命的前提下,學校教育(特別是公立學校),必須彰顯透過教學活動以促進社會階級流動的積極角色,不宜在國家教育政策上給人有劫貧濟富的印象,如此易加劇社會不安。
或許真實情況並非吾人所理解的樂觀,且更為複雜。然而,當「公平」的目標達成,多數人民的受教權獲得保障,並在政府的積極作為下,切身感受「公平正義」確實存在的同時,社會有了一份穩定的力量,才有進一步追求卓越的基礎;而在穩定的社會氣氛下所追求的「卓越」,才心安理得。進一步言之,當多數人能意識到「公平」的重要性,展現同理心,並願為此善盡棉薄之力與社會責任時,這樣的社會氣氛,不也是國家人民的一種「卓越」表現?
◎本文載於台灣立報 2007-12-24
---------------------------------------------------------------------
相關連結:
夢想的代價:
http://lihpao.shu.edu.tw/news/in_p1.php?art_id=16412資優班的包袱,流浪教師最清楚: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cc/3/1269218401/2006052301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