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6-09 10:15:56| 人氣1,554|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東海校史--進一步的思考

這篇原本是我參加考博士班考試時擬的「就讀博士班研究計畫書」的內容,現在博士班都考完了,能不能上還在未定之天。發表出來,提供給對這段歷史有興趣的人參考。(影子)

在撰寫個人的碩士論文《以相思林之名—東海大學校園空間運動史》的過程中,我注意到東海創校的歷史記憶,對後來90年代的校內學生運動以及校園文化的深刻影響。但同時我也注意到關於這段歷史的記憶,充滿了許多曖昧不明的地方,以及被掩蓋的矛盾衝突。

冷戰結構與後殖民歷史背景的考察

蔣夢麟在其《西潮》一書中的一段話:「佛祖是坐著白象來到中國的,耶穌則是坐著砲彈過來的。」讓我注意到教會大學和西方殖民勢力之間的關連。而將東海大學創校擺回50年代的台灣社會時空,當時正是韓戰剛結束、美蘇兩方冷戰對峙剛開始之時,在這其間美國、台灣、中國三者有著極為複雜的互動關係。考慮到這個歷史的背景,東海大學的創校,看來就不只是像東海校方宣傳的「中國教會大學的新地平線」那麼簡單,背後其實隱藏著二次戰後後殖民的台灣社會情境中,不同勢力間的衝突。在我的碩士論文的第一章,曾經略微的碰觸到這個議題:

『1953年6月籌備委員之一的葛蘭翰博士(Dr. Thomas W. Graham)就東海設校問題和教育部長程天放會面時,教育部仍表示1.考量戰時經濟,希望學校的建築規模不要超過燕京、金陵大學的範圍2.人事安排上要減少左翼(left-wingers)人士涉入,並盡量選取本地人士….。
同時除文、理之外的第三學院,聯董會雖傾向成立「社會科學學院」,但教育部則希望東海能發展醫學、農業或工程等實用技術的學院,而不要成立關注現實政治,可能會引起爭議的社會科學院(Chang:35)。對教育部來說「社會科學」就等同於「社會主義」,使得「社會科學學院」的成立,因為名稱問題而暫緩…。

1953年11月,當時的美國副總統尼克森訪華,並於11月11日應邀至台中大度山校地,為東海大學舉行奠基破土典禮。負建校的籌備委員黃武東先生回憶:學校雖已破土施工,然而教育部卻遲遲未批准立案,為此籌備會幾乎每週開會,但仍然不得其解。

據說:因政府某機關人士反對,其理由,是認為東海大學是一所外國人斥資興建的學校,設在某軍事基地(指台中水湳軍事機場)鄰近山上,事關國防機密,不應核准。

籌備會為此甚覺困難,進度陷於膠著。最後,記得是瑞典籍的宣教師 Rev. Dr. Sovic 委員心生妙計,建議設法請蔣夫人協助。由於當時台灣尚未退出聯合國,而且還接受美援,籌備會以「該校已經請友邦副元首(指尼克森)破土,且木已成舟,萬一設校不成,無以向盟國政府及聯董會屬下的美國基督教會交待」為由,透過蔣夫人的管道,才倖獲核准(黃武東,1989:222-223)。』

由於我的論文研究集中在90年代東海校內的學生運動,因此對於這些議題並未多加詳細討論。我希望可以利用攻讀博士學位的機會,針對東海創校背後的冷戰結構、後殖民、教會大學在中國發展等等相關的歷史背景進行探討,從而對於東海大學創校得出不同於原本東海校方所宣傳的意義。

教會大學的整合與再造

東海創校被視為過中國大陸14所基督教大學的延續,同時是當時聯董會的秘書長芳威廉先生個人對於新的教會大學構想的實現。在這裡值得令人探究的是:過去14所基督教大學,乃至教會大學在中國發展的歷史經驗如何影響了東海創校的構想?而14所大學不同的發展歷史、人事,又如何能夠整合在東海的創校藍圖中?

在寫作碩士論文過程中,我曾經接觸了芳威廉在創立東海大學之前的一些著作,他曾經撰寫過對於清末到1950年的中國基督教大學的發展的研究論文,同時在二次戰後參與中國各基督教大學的重建工作,並計畫將原本的14所基督教大學,整合成華北、華南、華中等幾個新的基督教大學。這些歷史都需要詳細的分析,才能瞭解當初東海創校的藍圖、構想是如何形成。

但另一方面,聯董會帶著如此龐大的一筆資源,要在台灣新設大學,必然會帶來許多不同力量的衝突。中國教會大學傳統的二元分立的管理結構,促成了創校初期「兩個董事會」在運作管理上的傾軋,造成了會計長和校長的矛盾,也使得「如何在本地生根?」成為1970年代東海校內討論的議題。而前14所基督教大學中,「金陵大學」和「福州大學」兩個集團的衝突,雖然僅散見在個人的回憶錄或口傳中,但幾乎是從創校籌備董事會組成初期,一直到校長遴選,創校人事安排就不斷的爭執。

因此在東海大學創校的組織設計上,芳威廉和聯董會總結了過去中國基督教大學的經驗,企圖建立新的制度,但似乎又將新的(或舊的?)衝突帶進來。而這些衝突的歷史經驗,也在不知不覺中型塑了東海的校園。我希望在就讀博士班期間,能夠對這些課題,進行更深入的考察。

校園景觀設計與殖民現代性的關連

東海大學校園建築、規劃的特出,在創校初期就對當時的台灣社會的建築論述有很大的衝擊,更遑論後來「最美麗的大學」的稱號。東海校園景觀所具有的多重意義,是形塑東海學生運動性格的重要動力,這在我的碩士論文中已做了許多討論。但由於碩士班學習經驗的限制,我當時並未對校園建築設計隱含的現代主義、殖民現代性的關連多做探討。事實上,從原本中國大陸教會大學的明清式建築風格,到東海文理大道以仿唐式風格設法兼容現代主義與地方風土性,乃至後來音樂系館、路思義教堂非常明顯的現代主義風格,這其間顯現了現代主義建築風格在台灣本土的變化過程。

當前討論「殖民現代性」的建築風格,多半是以日據時期為主,然而考慮到戰後冷戰結構下美國文化霸權對台灣的深刻影響,我不禁升起一個疑問:東海的校園規劃是否是某種戰後殖民現代性的體現?而這樣的現代性又如何影響著東海的校園文化,乃至影響了後來校內的學生運動?甚至從殖民現代性的角度來觀看,東海的「勞作制度」、「全體住校」制度,乃至「東風社」、「榮推會」的歷史經驗,可能都具有不同的意義。

這部分結合對建築、制度與文化論述的歷史反省,是我在大學、研究所就讀期間所欠缺的,因此格外希望可以透過在博士班就讀,對這方面的問題多做討論。

初步的構想

目前根據個人最撰寫碩士論文期間所接觸的到的資料,我對未來的博士論文的內容的初步構想如下:

一、 前言
1.1問題意識的起源:對東海創校以及台灣後殖民歷史論述的反省
1.2教會大學與後殖民的關連
1.3 從「亞洲作為一種方法」到「東海作為一種方法」

二、基督教大學在中國與台灣
2.1基督教大學在中國:清末到1945
2.2戰後中國基督教大學的重建與整合
2.3芳威廉的反省
2.4台灣的基督教學院教育體系的發展

三、東海創校:1950—1958
3.1冷戰情勢與聯董會的設校態度:
3.2台灣、美國、聯董會等多方勢力的角逐
3.3教會大學內部整合的困難
3.4從殖民現代性看東海創校的教育構想
3.5從殖民現代性看東海校園建築設計

四、吳德耀校長時期:1958—1968
4.1路思義教堂與現代主義
4.2美國文化霸權的影響
4.3衝突與反抗、本土與現代的複雜交錯

五、再反思「未竟的探討」:
5.1重探「未竟的探討」
5.2「未竟的探討」的歷史、社會背景
5.3意識型態的分析:美國文化霸權、本土、民主想像
5.4文學與地方想像

六、結論

台長: 解影
人氣(1,554)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學術研究 |
此分類下一篇:佛洛姆的《愛的藝術》
此分類上一篇:拉克勞與穆芙的《文化霸權與社會主義的戰略》及其批評-(下)

Donald
It`s great to hear that you are exploring something !
Keep digging in for &quotFounding Tunghai ....&quot &quot0&quot + &quot1&quot.
2008-01-03 01:02:06
解影
Thank you,I will do my best!!
2008-01-03 13:01:37
斷章
最後是&quot文學與地方想像&quot?
2008-03-09 09:36:1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