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3-18 12:53:20| 人氣1,15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第四章第三節東海裡的吹浪之鯨--異議性社團

第三節 東海裡的吹浪之鯨--異議性社團

東潮的出現與分化

雖然是受國外教會資助而成立的學校,但東海大學並非威權統治下的避風港。事實上東風社的活動,經常遭遇到校內訓導單位或明或暗的壓制和干預。1970年代初期,《東風》編輯林載爵一篇訪問台灣文學家楊逵的文章,被學校禁止發表(鄭鴻生,2001:151)。校方也曾以「有鼓勵婚前性行為的疑慮」為由,要求東風社撤除社團辦公室內鋪設的榻榻米。據傳教官室也曾幕後策動學生加入東風社,意圖趁東風社改選社長時將社團「質變」。

在80年代末期,東海校內部分學生,已不滿於純文字的論辯,希望採取更直接的行動改變周遭環境。部分法律系、政治系還有東風社的成員相互結合,以經費公開、重新定位學生活動中心為訴求,推出候選人參與1987年5月的學生活動中心總幹事的選舉。同時在1987年6月發行地下刊物《東潮》,以體制外的行動爭取言論免審稿權、校園民主,在校內造成很大的衝擊。

《東潮》是一份地下刊物,其發行團體名為「吹浪之鯨」 ,但是東海學生多半以「東潮」稱呼這個團體,後來連團體成員都不使用這個名稱,而以「東潮」為名參與校內外的活動。

由於東潮採取地上及地下的雙線行動,地上的行動是以學生活動中心推動學生自治,地下則是運動造勢。這種雙重行動大約持續了半年,由於體制內和體制外行動在思考和實踐上有許多衝突,隱埋了東潮成員分化的伏筆。約在1987年底,東潮決定公開化,由於公開化意味著抗爭的激進化,使得成員內部的分化更凸顯,到了1989年東潮正式分化成為「人間工作坊」和「大度山社」兩社。(鄧丕雲,1993:116、167)

分化後的東潮,原先參與學生活動中心幹部運作,偏向體制內抗爭的成員,在1988年9月成立「青年中國學社」,發行社團刊物《大度山》。和東潮的狀況類似,後來東海學生多以「大度山社」稱呼,青年中國學社之名則僅遺留在東海學生會社團部的檔案中。

另外一群較偏向體制外抗爭的學生,則於1989年9月21日成立了「人間工作坊」 (簡稱「人間」或「東海人間」)發行社團刊物《人間札記》。在1991年間,部份人間工作坊成員又另外成立了「台灣文化研究社」,(簡稱「台研」或「東海台研」)發行刊物《思想枝》。但和東潮後來的情況不同,人間和台研雖然各自獨立招生運作,但在校內各項議題的推動,以及社會運動的參與上,合作十分密切,東海學生普遍以「人間/台研」並稱兩社團。

校園基地論與東海學運

東潮、人間、台研、大度山社等社團的興起,當然和80年代台灣學生運動的興起有密切的關連。這些社團都曾參與1990年的「三月學運」,並加入其後成立的「全國學生運動聯盟」(簡稱「全學聯」)。不過東海的學運極強調其和北部(尤其台北)學運的差異。特別是人間/台研社團的幹部,經常會以「我們較重視校園經營」來和北部的社團做區隔。例如:前東海人間的幹部劉欣恆就認為「東海的幹部一直會有要拉回來校園經營的焦慮!」 。對東海的學運幹部來說,在校園外的社會參與,是為了累積進行校園內運動的資源:「我們出去外面亂搞的目的,是為了能回來學校亂搞。」

雖然在「三月學運」之前,東海的學運團體如:東潮、人間等社團就提出過學運應以社會實踐為方向,以校園為基地的「校園基地論」(鄧丕雲,1993:271)。但是學生運動畢竟是以學生為主體的社會運動,不管是北部還是中部,即使對政治社會議題投入再深的學運團體,都不可能忽略校園經營的重要性。以「校園經營」、「校園基地論」做為北部和中部的學運發展的差異,其實是有點奇怪的。

關於中部和北部學運的差異,《80年代台灣學生運動史》一書的作者鄧丕雲認為,中部的學運在90年代後發展出很強的區域自主性:

區域的自主性不僅是在組織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對全國性議題集中台北的抗爭方式,有著以區域為考量的判斷基準(鄧丕雲,1993:390)。

從環境的條件來看,由於交通的問題,中部的學校不容易像北部那樣,能輕易的為全國性議題向中正廟、或政治機關進行大規模動員集結。就以1990年「三月學運」來說,北部學校的學生甚至可以在晚上回宿舍洗澡、更衣、開會,但是中部學校的學生而言就沒有這樣容易。同時台中市幾乎沒有任何社運團體,除了寒暑假出工作隊之外,中部的學運團體在平時很難像北部學校一樣,和社運團體進行議題或組織上的合作,多半只能透過校園議題對校內同學進行組織。

而就東海大學來說,以空間區位上來說,是屬於和例如台大的「都會型大學」不同的「社區型大學」:

社區型大學是指大學與周邊自成一個系統,通常在都會生活圈外或是邊緣…如東海旁的東海別墅區與校園形成一個獨立的社區即是典型的例子(鄧丕雲,1993:227)

鄧丕雲認為和政治中心的都會區的疏離,使得「社區型大學」往往比較不偏好政治議題,但也使得學生的生活和消費不容易分散,而集中在校園周邊。而以東海來說,「全體住校制」雖已在1972年廢除,但是校方仍盡量維持大一學生全體住校的慣例。對於東海的學運團體而言,將心力集中在校園內的組織和宣傳,是比北部學校要容易的多。

空間區位上的差異,使得東海不容易為全國性議題向都會政治中心進行動員集結。缺乏社運團體的環境,使其心力集中在校內議題的開發。「社區型大學」和「大一全體住校制」更讓其在校內宣傳和組織上,較位居都會區的大學更加容易。因而東海的學運在運動實踐上,會傾向於校園議題和多花心力在校內宣傳組織上。

相對而言位具都會區的學校(台大是最明顯的例子),則容易傾向全國性議題以及向政治機關集中、爭取外界媒體注意。這並非表示北部的學運團較忽視「校園經營」,如前所述沒有一個認真的學運團體會這樣做 。但是在操作上由於環境條件的差異,北部傾向於透過校外的議題與媒體來進行校內的宣傳組織,因此會讓人感覺到其心力較集中在校園外部。類似「校園基地論」這樣的自我描述,其實突顯的是東海和北部學校,因為客觀條件不同,表現在校園經營的切入點、操作方式上的差異,而非那個地區比較重視校園經營的問題。

由於特殊的歷史環境,使得東海大學在校園空間議題上累積了大量的歷史記憶、情感、論述。校園空間問題在情感上容易引起共鳴,論述發展上可深可廣,自然會成為東海的學運團體專注的校園議題之一。而在1984年後東海開始進入「校園景觀巨變期」(鄭禎樺,2001:42)快速而巨大的校園景觀變化,不但對校內師生的視覺和心理上產生極大的衝擊,也讓前次事件累積的資源 ,可以在兩三年 內立即轉移到下一次的事件中。這一方面擴大了東海校園空間論述的廣度和深度,同時也推動著校內學運團體持續關注校園空間議題,強化了「我們比較重視校園經營」的自我想像,進而創造了東海大學獨特的學生運動歷史:

一個以大學空間意義與價值的討論、校園民主程序的建立為中心的運動模式。
(侯念祖,2003)

台長: 解影

米口
您好
我目前在幫藝術家侯俊明先生作巡迴展的宣傳計劃,我們想找一些有趣的地下或實驗性藝文刊物、團體、組織,不曉得台長能不能介紹一些台中的藝文團體或推薦一些藝文刊物
謝謝

米口
2008-06-12 15:54:5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