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美哉吾校
美哉吾校,東海之東
--東海大學校歌
我們搖籃的美麗島,是母親溫暖的懷抱
驕傲的祖先們正視著,正視著我們的腳步
他們一再重複地叮嚀:不要忘記!不要忘記!
他們一再重複地叮嚀: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我們的名字叫做美麗,在汪洋中最瑰麗的珍珠
--陳秀喜 詞,李雙澤 曲,〈美麗島〉
2005年3月有人在「奇摩知識」網頁上丟出了這麼一個問題:「台灣哪所大學最美?」,不到半小時就有人以篤定的語氣回答他:「絕對是東海!」。
這位網友接著以感性的語調訴說自己的親身經驗:
東海有牧場、有教堂、有大片草原、有文理大道、有相思林/我曾經在冬天有陽光的日子,在教堂草坪上,看著梭羅的湖濱散記,看到睡著/陽光繼續暖暖的曬著..../這種幸福一輩子難忘^^
之後有幾位不服氣的網友,也提到了淡江、中山和真理大學。但另一位網友立即轉貼了一本旅遊手冊上面的資料:
東海大學位於台中市中港路,以校園的廣闊優美,和路思義教堂聞名,夾道的鳳凰木宛若綠色隧道。
校園座落著中國傳統合院的學院建築群,是一所最富於風雅的學府,有“最美麗的校園”的封號。路思義教堂則是東海大學的代表景觀;造型獨幟一格的教堂為貝聿銘之經典傑作,恰似航向天堂的飛帆,引領著心靈飛揚。
校舍景觀規劃得力於貝聿銘、陳其寬及張肇康等知名建築師的設計,依地勢而建的學院系所,多為合院格局,迴廊轉折,花樹輝映,頗有典雅韻味。校園地形分布更有多種型態;如河溝、人工湖、草地、灌叢,吸引平地鳥類棲息,成為台中熱門的賞鳥聖地 。(以上資料參考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5030204787)
根據統計,第一志願選擇東海的學生,有40%上是因為東海有一個美麗的校園(東海大學校園規劃工作小組,1995:6)。許多電視連續劇以東海做為拍攝背景 ,一年當中更有1700多對的新人到東海來拍攝婚紗,而自從創校以來更有數千萬人到過東海一遊。東海校園的「意象」價值已經超過單純143甲(133.3096公頃) 校地及地上物的有形資產,而成為台灣社會的無形文化財。
在路思義教堂完成後,陳其寬建築事務所在高雄也蓋了一棟和路思義教堂有諸多雷同的聖保羅教堂,並在 1981年間負責交大光復校區的校園規劃,但是都不曾像東海校園和路思義教堂那樣受到矚目。鄭禎樺在其論文中,提到東海人對於校園景觀的重視程度:
已將景觀圖騰化,特別是相思林、文理大道和路思義教堂區,任何可能改變校園景觀的的工程,都會招致學生的關心與質疑。(鄭禎樺,2001:135)
純粹就建物設計和校園規劃而言,東海的校園景觀有其特殊之處。但是只以這個原因,很難完全說明為何東海學生會把校園景觀圖騰化。台大和清大的校園,也早為人所稱道,並也和東海一樣成為台灣著名的觀光景點。台大校園建築還擁有比東海更悠久的歷史,及足以和東海校園的「中國文人」風格分庭抗禮的大正式巴洛克建築風格。但如同鄭禎樺所說的師生對校園景觀強烈的關心和質疑的現象,在這兩所學校中卻不多見。這其中涉及了一系列複雜的歷史和社會實踐。
第一節 大度山頂的神話仙境
最美麗的校園
東海大學的創立曾被視為中國高等教育的「新地平線」,不只創辦東海的聯董會,希望學校的辦學宗旨和運作,能突破過去中國基督教大學的窠臼。同時受命進行校園建築規劃、設計的貝聿銘、陳其寬、張肇康都是現代主義設計的健將,又對中國文化有深刻的體會,也希望能走出過去十三所基督教大學的宮殿式設計,摒棄注重裝飾的明清式建築風格,而強調結構、材料的直接表現。於是運用現代主義的建築手法---結構體外露的框架系統,結合中國園林以及合院的佈局精神來設計東海校園。
設計者之一的陳其寬曾表示:
東海校園是以中國園林所謂的「虛實相間」的意境,作為設計最初起點;建築則融入合院形式,卻又暗含現代建築線條簡潔、無華麗雕飾的風格。整體感覺內斂且含蓄,不能一眼看穿,更不是一個景就能涵蓋的,真正要表達東海的情境,必須在裡面「遊」,步移景動,心領神會,才能體會出它的美感(東海大學校園解說員社,2002:6)
一般的東海學生不見得能清楚理解陳其寬等人的匠心獨運,但就從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他們是生活在一個非常特別的校園裡:
很少見的,這樣的女生宿舍,它不是一棟死灰灰的樓房,或是光線敞明的大廈,而是一種類似古代閣樓的建築,屋頂是傳統的飛簷,看來斑剝的木柱卻紮實得很。若是住在二樓,會有一種風滿樓的雅致,那麼若是住在一樓,門一開是長廊,走廊外是稀疏的草皮和古老的樹木,若妳放個蘋果在枝頭上,還會引來一、二隻身手敏捷、模樣靈巧的小松鼠(郭映君,1997:11)
雖然在1964年創校十週年的畫刊上,並未對校園景觀有任何著墨。但當時的《東風》就已提到本校
擁有一個本省名勝「觀光區」的東海校園」《東風》3卷1期,1964.6)。
在1974年3月22日郵政總局將路思義教堂列入台灣風景區郵票系列中,製成郵票發行、廣為流傳。可能是受到這個事實的激勵,1975年的《東海大學建校廿週年特刊》上,頭一次以驕傲的口氣寫著:「校園美麗,全國第一」。
東海大學的校園景觀真是全國第一嗎?也許出身中原建築學士、哈佛大學建築設計博士,擅長前衛的「數位建築」設計的交大建築所劉育東教授的說法,會比較客觀些:
東海大學的校園規劃,說全世界前十名可能太誇張,但說排前五十名或說是排前十分之一絕對沒有問題!
凝固的音樂與流動的文字
歌德曾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雖然一代又一代的東海人,努力用他們的身體在聆聽校園的天籟。但是飄渺美麗的東海校園,也提供了許多騷人墨客創作靈感,更培養出幾位出身東海的優秀作家。
余光中可說是最早以東海校園為題材進行創作的作家,在其寫於1950年的詩作〈大度山〉:
天狼星比台北更近
至少,那些打領帶的那些動物
很少在山上作祟
(余光中,1981:11)
東海被描寫成遠離都會的世外桃源。而次年完成的〈重上大度山〉
姑且步黑暗的龍脊而下
用觸覺透視
也可以走完這一系列中世紀…
撥開你長睫上重重的夜
就發現神話很守時
星空,非常希臘…(47)
其中「星空,非常希臘」這段文字,還在文學界引起一場筆仗,但同時也把大度山的地景,抹上一層濃濃的詩意。
司馬中原的《啼明鳥》則是第一部以東海校園為場景,東海人為主角的長篇小說。書名來自一個早年在東海校園流傳的故事:大度山有一種神秘的小鳥,天未亮即成群在相思林啼唱,負責喚醒東海人,日出後就躲到密林裡不再出現。這部發表於1970年的長篇小說,可說是鹿橋《未央歌》的東海版:
有人告訴我,那裡的學生走在路上,可以自由自在的吹口哨。有人還告訴我一些旁的事,比如夢谷 、土地公、啼明鳥….我想人進大學了,除了唸書還該念念感覺,東海會有哪種感覺的。認花、認樹、認那些石頭,多有意思(司馬中原,1987:9)
大度山的味道,硬是跟都市裡不同,他空曠、寧靜,本身就充滿了靈性(371)
東海是個有靈性的高等學府,我的憂煩,可能也是屬於靈性上的憂煩(493)
這裡的「感覺」、「靈性」對應著聯考制度下台灣教育的「功利」和「僵化」。對生活中充滿壓迫和禁忌的中學生來說,大學是一個跳脫當下現實中所有痛苦的地方,而如詩如畫地孤立於市塵之外的東海大學,正符合這種想像。前東海建築系系主任漢寶德曾在一次演講中,明確的指出:
老實說,東海大學在大家心目中是一座尚過得去的大學,是修道院的影像所造成的(漢寶德,1970:11)
東海歷史系第四屆校友許達然,在《含淚的微笑》一書中,將校園詩意的景觀和個人情感的投射,描寫得如醉如癡:
霧裡在山林中散步,就彷彿散步海底。遠處,校舍消隱;近處,相思樹像浮在一團棉花堆裡,有一種神秘而迷人的美。覺得自己就像在神話裡的仙境漫遊,不禁想起開天闢地時的混沌,想起童年時所幻夢的神仙騰雲的威風,而不覺飄飄然了(許達然,1982:5)
大度山,兩年半來,你使一個從小生長在城市的孩子,得到了他渴望的靜。使他憔悴的靈魂出了微笑,使他生命的湖水得到平靜而澄徹。他愛藍天,你使他更親近藍天;他愛鳥,你的鳥使他的心歡唱;他不一定愛風,但你的風替他翻書吹走他的憂傷。你使他可以咨意的放開腳步,讓腳步鮮明的印在芬芳的泥土上(46)
大度山並不高,但豐富的自然和人文地景,卻使得位居其上的東海校園,宛如超越、俯瞰著人間一切煩俗的苦惱和吵雜。活在這樣的校園裡的學生,被想像成是浪漫而敏感的,他/她們在學人宿舍區裡走著,踏著一地淡紫色的小小楝花,日子過得像嬝嬝的青煙:
「可是我回去的時候就得再經過那條落滿楝花的小路」我說:「而我非踐踏它們不可!」
「那是一個問題。」她說
「那很殘忍」我說。
(楊牧,1998:94)
做為一個在大度山生活過四年,還曾參與編輯畢業紀念冊的東海人,楊牧非常清楚校園空間和人的活動的關連:
東海人到底還算風雅--至少和我一樣風雅--知道把個別的每一片森林弄乾淨,剪葺枝葉,使你可以穿行其間;更知道在森林中擺設錯落的木桌木椅,好讓你坐下休息,讀書,寫字,談情,吹牛,發呆。做為一個東海大學的學生,除了讀書,寫字,談情,吹牛和發呆以外,其實也沒有很多別的事情可作的了(楊牧,1999:47)
豐富的人文氣息
然而東海校園並不只是避世的桃花源,哲學家孟東籬點出了東海校園蘊藏的另一種意涵--豐富的人文氣息。
在鹽寮,我們有大片的海,有大片的時間與空間,就是缺乏人文的氣息,缺少文化,也缺少樹木。就我所知,東海大學是最能解除我這種渴切的地方,校園裡建築與樹木都配合得很好…(孟東籬,1986:97)
當我在東海大學清晨的校園中,走在覆天蓋地的行樹間,我仰著頭,我的感覺不是我在散步,而是在領飲生命的甘汁(180)
受中西哲學薰陶的孟東籬,恐怕是所有以東海為題的作家中,最能深解陳其寬、張肇康的用心的人:
而今我想到東海大學這平房或二樓三合院的仿唐式建築。她的建築必當是與劍橋或牛津或其他歐美建築多麼不同啊!沒有層層疊疊,沒有高拔。沒有硬壁,而只是平靜,只是明淨,只是安穩、和穆。這其中蘊含著多少與西歐建築不同的人生觀!(175)
雖然最後孟東籬一家因為無法忍受東海校外賃居的惡劣環境品質,而搬回鹽寮 ,但是住在東海的那段日子仍是值得回味的:
有時,我真的是好富有。
像現在,我以東大為我的庭院。這庭院有多大呢?有八十甲。這庭院,有這麼好的樹木,而樹木之間有這麼好的建築(209)
但在藝術家蔣勳看來,就連大度山的自然環境也充滿著豐富的寓意:
大度山,沒有叢林峭壁,沒有險峰巨石,沒有雲泉飛瀑,渾渾鈍鈍,只是個大土堆。
因為不堅持,山也可以寬坦平和,也可以擔待包容,不露山峰,卻處處是山,是大度之山。
…大度‧山,大度山上的一切,有前世的盟約,也都可以一一告別,唯一想謹記於心的,還是它連山的姿勢都不堅持的寬坦大度啊!(蔣勳,1987,243--244)
原本就十分特出的建築空間和規劃,再透過種種文學的描述,以及師生日常的生活軌跡,讓東海的校園環境,充滿了濃得化不開的詩意和情感。以這樣強烈的情感為基礎,從70年代以來,一場又一場以校園空間為題的議論不斷的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