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1-16 16:39:41| 人氣49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碩士論文:以相思林之名-緒論(完)

IV

在此對於這本論文的主題和章節內容作個簡單的介紹。本論文的研究主題是1987--2005年間,在台灣私立東海大學校園內持續發生的,以校園空間為主題的學生運動。雖然東海大學素來以其校園景觀而聞名,但是考察校史文獻與學生運動的論述,筆者認為這些運動的發生,並不只是為了護衛「最美麗的大學」之名。學生的行動和東海過去的歷史有著幽微的聯繫,並且蘊含著深刻的對台灣社會現狀及高等教育發展的批判。

本論文第一篇首先回顧東海過去的歷史,以突顯學生當下的行動和過去的連結。第一章指出在1970年代東海大學因校園內外環境的丕變,開始對校務發展方向進行一連串的爭辯與改革。這場爭辯並延伸為關於東海大學乃至整個高等教育,在台灣社會的定位和意義的反思。雖然東海大學的轉型工作,在梅可望擔任校長時期可說宣告完成。但是這場發韌於1970年代的「未竟的探討」,卻對東海的校園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第二章中則分析視東海校園為一個「大家庭」的共同體想像,以及對這個「共同體」在70年代後逐漸消失的追懷與反思。本文認為這個想像,更多是一種對當下現實的不滿和批判,未必吻合於東海創校初期的歷史實況。但在這種想像中存在著透過「大學民主化」以克服校內的疏離感的積極意涵。

第三章則先分析在各種文學作品中,東海校園被「再現」的方式。使得「美哉東海」成為東海人乃至整個台灣社會對東海校園的第一印象。但校園景觀除了作為東海和其他學校區別的差異外,也是校內對公共事務、高等教育、乃至校園發展方向進行討論時的「論述場域」(discourse field),這使得校園景觀的重要性不斷的被反覆加強。

第四章則是描述在關於校園公共事務的討論中,學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自1970年代以來,學生關於校園空間議題的論述模式發生的變化。雖然東海學生在50、70年代的台灣學生運動,並未有積極的參與。但我們可以發現,東海在80、90年代後的學生運動,和創校初期的榮推會、東風社的歷史傳統,有著密切的關連。

第二篇則詳述自1987--2005年間東海校園空間運動的歷史,本論文將這段漫長的歷史粗略的分為四個時期。第五章首先討論自1987--1990的「東潮時期」,這段時間是東海大學校園空間運動的開端,東海學生以地上或地下的形式,對威權時代的校園管理機制進行批判,東海校方也開始進行一連串的制度變革。並由於社會環境的變化,發生最早的關於校園空間問題的爭議事件。

第六章則討論在校園空間運動歷史中,意義重大的「相思林時期」,這段時期起自1990年的相思林事件,以1994年二次相思林事件確定無法要回校地而告終。這段漫長而讓人扼腕的歷史,確立了學生介入校園空間議題的正當性,累積了龐大的歷史記憶和情感,不斷召喚後來的東海人繼續進行對校園空間的保衛戰。

第七章則討論1994--1999的「民主弱化時期」,在這段期間東海之前於1989年間,建立起來的校園民主機制,其侷限性已充分顯露。部分東海學生仍嘗試改造、利用學生會。而另外有些人則開始嘗試一些新的實踐方式。

第八章從1998年的「小惠事件」談起,分析東海校園周遭社會環境的變化,以及東海校園空間運動之最大侷限--對校園周遭社區環境的缺乏關注。這種侷限性形成,來自於東海校園處身的社會、地理結構,也和整個校園空間運動的論述發展有關連。但同時校外環境的持續變化,也埋下「2003年教堂聯外道路事件」的伏筆。

第九章則探討尚在進行中的「後188時期」,這段期間校園內呈現較多元的行動者的聯盟,如何在運動過程中提升校園的公共性,成為重要的主題。而由於台中市的都市空間發展,也帶出東海大學如何和周遭的工業區、社區環境相容的問題。

第三篇則嘗試著從結構性、整體性的視角,分析東海校園空間運動的意義。第十章分析隱含在東海校園空間議題中的結構性因素,分別是戰後台灣高等教育政策的變化,大台中地區都市空間的發展,以及校園內公共領域的變遷。這些而東海的校園空間運動,也因此具有凸顯、改變這些台灣社會的結構性矛盾的意義。

第十一章則從P.Freire、H.A.Giroux的批判教育(critical pedagogy)以及柯司特的都市社會運動理論的角度,去分析東海空間運動的意義。本論文認為對內而言,東海校園空間運動具有對抗主流的教育文化霸權,進行批判教育,以創造具批判意識的公民的作用。對外而言,則是一種對於台灣高等教育以及台中都市空間發展的雙重背景下,大學校園呈現的集體消費、文化認同、以及民主管理的問題的缺陷的抗議。而東海運動的這種雙重意義,早在1973年的《東風》第40期,題為〈我們對新東海的期望〉的社論中,關於「大學社會化」以及「大學民主化」的主張中就已初現端倪。

第十二章則從東海校園空間運動的歷史,和目前台灣社會主流的,以中正廟前的「野百合學運」為中心的學運視角進行對話。本論文認為在今天的台灣社會,學運並不因為「政黨輪替」而失去意義,相反的學運是校園公共化的重要推手。台灣社會仍然需要學運,但不是在中正廟前模仿前人的演出,而是在各個校園內,創造屬於自己的學運傳統。

V

著名的後殖民文化理論家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Said),在其名著「東方主義」一書的緒論裡,引用了葛蘭西《獄中札記》的一段話:

批判論證的起始點便是意識到個人真正是什麼,而這種『知道你自己』是歷史過程的產物,它有無限的軌跡存放在你身上,但卻沒有留下任何的目錄。因此,在最初就絕對需要編纂這樣的一種目錄(E.W.Said,1999:34)

除了題目也有一個「東」字之外,這本論文和薩依德乃至各門各派的後殖民理論都沒有甚麼關係。但是這本關於東海校園空間運動的研究,其實也是一個要把加諸於我身上的所有軌跡編篡目錄的嘗試。決定選擇這個研究主題,不只是出於這個題目在學術上的意義,也來自於個人在大學時代參與東海校園空間運動的歷史經驗。在進入研究所之初,我原本是想以「九二一地震災區重建」作為研究主題,並已花了一學期的時間蒐集相關文獻。不過在研一下學期時,一場課堂的讀書報告改變了我的想法,一種強烈的情緒--彷彿不試著為自己發聲的話,則將被世界所遺忘、所拋棄一般,使我決定放棄原來的研究計畫,以東海大學的校園空間運動作為研究主題 。某種程度上寫作這本論文或可算是一個心理治療,一個透過寫作進行自我驅魔的過程。不過也因為過去的記憶所連接的感情和友誼,推動著我在面對論文寫作過程中,必然會有的寂寞、煩悶、沮喪來臨時,還能夠繼續堅持的將它完成。

寫作過程中最大的幫助和困擾都來自於東海。東海圖書館特藏組內保存的校史文獻,讓我有充分的資源可以從更長遠、更寬廣的角度去省視東海校園在90年代的這段歷史。但同時我的論文研究時段,卻因著運動的發展而不斷後延。從最先提出研究構想時的「1987--2001」,因著「教堂聯外道路事件」的發生,而在提研究計畫書時改成「1987--2003」,到論文寫作時又因著「第二教學區問題」和「東大路拓寬」事件,改成了「1987--2005」。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表示我書寫的不是已經僵死的陳跡,而是還活著、正在發生的歷史。能有這種困擾其實也是研究者的福氣。

「回顧歷史的目的,不就是要重新回溯,汲取力量」 ,希望除了我個人之外,還有更多的人也能夠從這本論文中汲取到力量。

台長: 解影
人氣(49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碩士論文 |
此分類下一篇:關於我的碩士論文
此分類上一篇:碩士論文:以相思林之名-緒論(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