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4-08-22 12:06:48| 人氣39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日對於西方的認識與行動(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日本方面呢

 

  1871年日本明治天皇派岩倉使節團出往歐美諸國訪察,但這並不是日本第一次向西方派遣使節團之前的1859為要交換《日美修好通商條約》的批准文,日本使團乘坐美國的軍艦Powhatan號前往美國,並也決定派遣咸臨丸作為護衛艦,史稱萬延元年遣美使節這是日本有史以來第一支向外派出的使節團。福澤諭吉作為咸臨丸的軍官木村攝津守之助手,於1860年前往美國。咸臨丸當時的指揮官為勝海舟。

 

  除上1862年的文久遣歐使節橫濱鎖港談判使節團

 

  竹內下野守為正使的文久遣歐使節團福澤諭吉也隨之同行此兩次他除目睹了文化和建設上的差異外還用幕府發給的津貼買了許多英文書籍帶回日本。通過參加海外使團的經歷,福澤痛感在日本普及西學的重要。回國後,他翻譯並寫了《西洋事情》等六十餘種的書籍,對日人進行西學上的啟迪,還將他原本設立的蘭學塾也改名為「慶應義塾」從事教育活動。

 

  當時日本一向認為珍稀物品之地毯國外居然任人穿著鞋子在上邊踩踏,國外看到此的福澤感覺非常不可思議!至於踏在地毯上的皮鞋,日本人是何時才開始有穿的呢?

 

  開天闢地以來,日本首次赴美的「萬延元年遣美使節」團員之中有位仙台藩的家臣玉蟲左太夫也隨著特使新見正興前往。途中停留在夏威夷,他們發現無論晴天或者下雨地上總是濕的,腳上沒著鞋子走路很是不變。玉蟲左太夫心想:「我要邁出外面一步。」於是他下船,進城買了有紀錄以來的日本人第一雙皮鞋。

 

  其實那些官員和水手的腳上並非沒有穿鞋,而是他們穿著的草鞋,當完成首次橫渡太平洋航抵美國舊金山時,這樣的鞋子除被海水給浸濕也都散了架破爛不堪。舊金山港下船之後船長給水手們各買了一雙靴子,自此,大家的裝扮也都有著小小地改善了。

 

  另外有一張記錄下日本武士在埃及人面獅身像前的合影相片,那是1863年在下關日方開砲攻擊航行於馬關海峽上的英、法商船,想當然爾,這又是一場被列強聯軍反擊吞敗為終結。

 

(林獻堂19275月從基隆出發,經過香港、新加坡、斯里蘭卡後,再到埃及看金字塔,接著通過蘇伊士運河從法國馬賽登陸歐洲。1882年,清代文人袁枚之孫,即晚清在上海辦「新媒體」,被稱為「洋場才子」的袁祖志,經蘇伊士運河赴歐遊歷,後寫成的《談瀛錄》則是他歐行數月的遊記。在「蘇彝士河記」一文裡,他對運河的客貨過路之利,與建設經費之巨,論其前景「未可限量」並嘆服英、法、埃及三方,主其事者的深謀遠慮)

 

  幕府鑑於當時日本國內的攘夷聲浪漸強,列強駐日大使總又躲著不見,無法之下,決定派遣外國奉行的池田長發率領使節團,搭乘法國軍艦前往法國,覲見法蘭西第二帝國的皇帝拿破崙三世,來為下關之戰進行道歉。前往法國途經埃及的使節團,繞道至卡夫拉金字塔參訪。就在這一場景下,拍下了一張和服與皮鞋穿搭的合照,於當時來說是顯得突兀的歷史相片!(可今日的日本女大生畢業典禮穿著「袴」Hakama與短筒馬靴相互搭配,怎就如此可愛呢?顯然世俗的眼光也是隨著時代在做變化)

 

  看到這的人,可能有人會說坂本龍馬的銅像不都以腳穿皮鞋為呈現嗎?要是提及此,龍馬的土佐同鄉約翰・萬次郎(中濱萬次郎)說不定才是日本第一位穿上皮鞋的人呢?萬次郎原是土佐清水小漁村的漁夫,打魚時遭遇海難(151841)被美國的捕鯨船救起,後與船長的威廉建立起父子般情誼。除了跟隨他遠赴美國也遠航四海。十年之後他才得以買船回到日本,並在幕末發揮他的語言專長著有《英米對話捷徑》乙書。

 

  既然在國外待過那麼多年,萬次郎說不定才是第一位穿上皮鞋的人?只可惜沒留下這方面的紀錄。龍馬老家的畫師河田小龍曾奉藩命訪問萬次郎,依據口述和半憑想像畫成《漂巺紀略》據傳龍馬有可能看過這本書,且由河田的口中聽到不少的故事,”西洋玩意”想必也打開著龍馬對新奇海外的啟蒙。

 

  明治以前的日本,主要穿用與日本房屋結構密切相關的木屐和草鞋,形成了很是獨特的鞋類文化。屋內的大部分空間嚴格禁止穿鞋,每次進出內外上下玄關時得脫下或再穿上,對於不懂得此的人很是混亂!因此當美國黑船的軍人來到日本人屋子,不懂之故,直接就穿著裹著泥土的長筒靴子踏上榻榻米,這令他們很是困擾!所以之後才有可以套在靴子外面之”使力吧”(スリッパ・Slippers・室內拖鞋)的出現。

 

  岩倉使節團訪問期間大多數成員改西髮著西裝,可是擔任正使的岩倉具視仍不動如山保留著日式髮型和和服的裝扮。他的形象被刊載於美國報紙的插圖上。訪問之初,岩倉頗以日本傳統文化為傲,但不久留學美國的兒子岩倉具定勸他說「不要以未開化的形象使國家受辱」岩倉正使遂才被說服,在芝加哥食決定改為”High-collar”(hái-kat-lá高額頭的一種髮型)的西裝頭髮型,此後不久也改穿洋裝。

 

  然而20年後的1881年,清朝的留學之事出現變數。李鴻章接紹容閎建議之後本欲該那些學生進入軍校就讀,但是美國政府當時只允許日本人就讀軍校,拒絕該批清朝學生於外,陳蘭彬故主張全撤留學生。再加上留美幼童習染西洋風氣,甚至改信基督教和剪辮,令保守的清朝官僚十分不滿,上奏批評要求撤回。

 

(幼童留美前後的裝扮差異)

 

  食古不化牢牢固守200年前入關時(1644)的「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辮髮之政策(剃髮、易服、圈地、占房、投充、逃人合稱清初六大弊政),茲事體大,妥協不得,無法讓步,最終朝廷准奏召回幼童。除了部分因病和擅自留美不歸者外,其餘均召回國授予職務。

 

  眼看將要燃起新時代的火苗這樣就被滅掉了,老說兄弟之邦同文種的中日兩國,兄弟爬山各自努力你退我進國進民退落後就得挨打不是沒有原因

 

台長: 蔡蟳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