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0-21 11:45:42| 人氣7,237|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金馬影展筆記(一)愛情‧恍惚‧一瞬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有些題材或是情節,是我看電影時的死穴,一旦被點到了,立刻就意識模糊、心神蕩漾,幾乎失去理性判斷能力。今年金馬影展「愛情實驗室」單元裡的《別讓我走》Never Let Me Go和「名家饗宴」裡的《愛情對白》Copie Conforme,對我來說,就是擁有這種魅力與魔力的作品。

《別讓我走》Never let Me Go

我最愛的作家石黑一雄在他的小說【別讓我走】中,捏造了一個舊時代的爵士女伶:茱蒂碧姬華特 Judy Bridgewater,她的專輯錄音帶是女主角凱西童年時最珍愛的收藏,凱西反覆地聽著她哀傷幽怨地唱著那首「Never Let Me Go」(有一回她抱著枕頭隨著音樂搖擺,卻意外地發現到校長窺視她時的哀傷眼神),直到她遺失那捲錄音帶為止。長大後,在諾福克海邊,她的摯友湯米特意為她在舊書店裡細心地翻找,終於尋回了這張專輯錄音,於是他們相信,只要你願意耐心地等待,你所失去的,總有一天會隨著波浪沖刷而浮現地平面,回到你的身邊...

2007年,石黑一雄為他所喜愛的美國爵士女歌手史黛西肯特,在新專輯中寫了四首歌的歌詞,而史黛西也刻意選唱了一首50年代名為「Never Let Me Go」的老歌,和石黑一雄的作品有更緊密的結合。不過顯然那首由Jay Livingston 與 Ray Evans所寫的歌曲,並不是當初石黑一雄創作時心中暗想的,一直到他擔任執行製片的電影版本《別讓我走》中,我們才知道那首歌應有的原始樣貌(Luther Dixon在1960年寫的歌曲,珍夢海演唱版本)。

石黑一雄的文學作品中的許多細節,都有著較模糊而且寬闊的解讀空間,像是這首與書同名的歌曲,不只每個讀者都可能有自己的聯想,連故事中的人物對於歌詞裡「寶貝,別讓我走」的解讀也有所不同。

在石黑的小說裡,處處都散發著一種氤氳的氣息,透過了主角人物第一人稱的敘事,建構出一種狹窄而且主觀的視野,略有一種以管窺豹、坐井觀天的味道,有趣的是,這不但不使他作品格局變得偏執或狹隘,卻反倒因為那意在言外或言不由衷的曖昧與迴避,以及對於那看不到的世界全貌所產生的恍惚與敬畏,使得這些小說對於生命與人性、對於體制與社會,有著更恢宏大度的觀照。

也正因為如此,石黑小說中的氣氛是特別不容易用影像去補捉的,特別是他從1990年代後(從【未得撫慰者】The Unconsoled開始)的作品,風格明顯地往卡夫卡式的內在迷宮傾斜,故事中人口述的可信度越顯薄弱,曖昧的氣氛也變得更為濃稠。

所以或許對我來說,【別讓我走】不太可能存在有完美的電影改編版,而事實上,眼前的這個版本也確實不夠好,因為有很多地方實在說得太白、太清楚(像是露西老師那段),又有太多迷人的細節被省略(包括我前段描述的部份),露絲(綺拉奈特莉風華盡褪的演出)的角色被刪減得有些扁平、缺乏複雜性與魅力,而有些時候,電影也有種被原著快速牽著跑,因此喘得上氣不接下氣的感覺(不過我倒覺得導演用單色全銀幕的淡出,做為書頁般的章節切割,是挺巧妙的心思,讓人有翻書時掩卷嘆息的感覺)。

雖是如此,但卻因為這個故事是那麼地「英國」(到了美國就會變成《絕地再生》The Island),使得那些英格蘭「實景」的獨特氣味,成為情節氛圍最佳的催化劑。當導演的鏡頭從封閉壓抑的手術房、寄宿學校,漸漸開展到英國緩丘起伏的鄉間、陰霾沁冷的海濱時,你會發現環境沉重的束縛感漸漸地鬆開,但一股無望的、茫然的孤兒情懷卻慢慢地發酵,最後,那種無處可容身、荒涼飄零的宿命感傷,壓倒性地包覆了整個影片的後段,逼現了原著中那冷冽的虛無感:原來愛情,只是恍惚的生存慰藉,是浮沉於命運巨流,沒頂前手中所抓住的枯枝。

片中的英國演員們完美地讓故事中的哀愁宿命感,以帶著壓抑與溫柔的氣質呈現出來,使得淚水與嘶吼,脫離貧乏通俗劇的廉價感,更多了痛徹心扉的感染力(我大概哭掉了三分之二的電影,從影片剛開始就不斷地泛淚,哭到後來整個人簡直像打擺子一樣抽搐)。

註:這篇文章寫了一堆卻好像什麼也沒說。

 

《愛情對白》Copie Conforme

老番顛的法國巨星傑哈德巴狄厄前陣子不知道是神經短路還是顱內出問題,突然對今年剛完成影后大滿貫(《藍色情挑》Bleu 威尼斯影后+《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 柏林影后)的茱麗葉畢諾許開炮,他說:「我真的很想知道為什麼她這麼多年來一直受到推崇,她什麼才華也沒有,一點兒也沒有,她什麼都不是!」搞得向來優雅的茱麗葉畢諾許也抓狂回應:「我根本不認識他,我也不知道我對他做了什麼?」我想,可能就是因為這麼多年來妳都沒跟他「做什麼」才會惹毛他吧!(後來還勞煩強尼戴普夫人凡妮莎巴哈迪絲當和事佬)

如果這幾年來拍片像堆肥一樣的傑哈德巴狄厄,真的搞不清楚茱麗葉畢諾許為什麼這麼受讚賞(而非我小人之心的猜測),實在應該去看看這部讓她在坎城封后的作品《愛情對白》,如果他的品味還沒因為他近年來的搶錢濫拍而變得駑鈍,他就會知道茱麗葉畢諾許的成就並非過譽。

《愛情對白》的街道漫遊與滔滔不絕,雖然會讓人想起《愛在黎明破曉時》,但這部片其實更有卡夫卡小說裡的味道,不只是男女主角兩人在美麗的托斯卡尼古鎮裡,像是遊走於迷宮般地鑽來鑽去(還偶然會跑出些「熟悉的陌生人」),伊朗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也看似不動聲色地改變著攝影機的視角,讓鏡頭裡與鏡頭外的世界與人物,存在/不存在兩相對應,變得更神秘而且曖昧難解。

在《櫻桃的滋味》和《風帶著我來》中不斷往形而上思考趨近的阿巴斯,又從他舊作《橄欖樹下的情人》的虛實交錯與愛情交鋒中更進一步,這回透過一名英國作家與一名古玩店法國老闆娘在義大利鄉間的漫談,從冷僻且學術性的藝術品與複製品價值觀論辯開始,慢慢地轉入關於愛情、婚姻與個人、存在的主題對話,而同樣非常卡夫卡的是,兩個人竟然從完全陌生、進退有節的作者與書迷關係,隨著聊天開始逐漸地發生轉變,觀眾會發現他們之間的熟稔程度,似乎不是在表面上看起來的那個樣子。

那麼,究竟他們是一對結褵多年的夫妻,刻意假裝不認識對方,卻在你來我往的舌戰間,忍不住洩露真實的情緒;或者,他們其實真的只是兩個玩興大起的風流雅士,藉由不說破的角色扮演,來辯證真品/贗品的觀點,但到後來卻又情不自禁地陷入真實的情緒中;又或者,這完全都只是一個暈眩虛假的夢境?

阿巴斯從頭到尾都不曾點破,讓整部片漂流在意識恍惚的灰色地帶,卻以此逼現了愛情(親情?婚姻?)在真實自我與角色扮演中的奇特定位,又更進一步去戳刺那心理層面上確切與虛幻的邊界,觀眾們被帶進了這個漩渦般的迷宮中,或許在某一瞬間,就會看見到愛情的真實面貌(而非愛情的仿製品,但是,這兩者又有實際上的差異嗎?於是,又再掉進漩渦裡。)。

這是一部神妙精緻如美鑽般的極品之作,而成就它八心八箭車工的人,除了阿巴斯內斂但玄機處處的調度外,就是這兩位好極了的演員:威廉席梅爾與茱麗葉畢諾許。特別是茱麗葉畢諾許,她不僅主導著整部片對話與感情的進展,她那快速流暢轉換語言與情緒的表演能力,細微的表情與肢體變化,既活化了這個很可能變得很沉悶的劇本,更是魔法般地讓影片墜入一種感性主觀的夢樣氣氛中,讓創作者的心意能夠被更妥貼溫柔地詮釋出來。

從侯孝賢的《紅氣球》到阿巴斯的《愛情對白》,我們可以看到茱麗葉畢諾許,完美地讓這兩個到西方拍片的東方導演,他們細膩迂迴又帶著神秘感的創意與觀點,獲得了豐厚的血肉與生命力,光是這樣驚人的包容性與理解力,加上她那無懈可擊的表演深度,法國就實在找不出幾個可與之匹敵的女演員。

傑哈德巴狄厄或許真的是快癡呆了吧!

(全文完)

台長: 牛頭犬
人氣(7,237)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展筆記 |
此分類下一篇:﹝台北電影節推薦﹞小雨傘與潛水艇
此分類上一篇:2010 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悄悄話)
2010-11-01 13:47:2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