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11-22 01:00:00| 人氣7,01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5年金馬影展筆記(四)青春的墓誌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追憶燦爛年華》/《那些年狂熱戀情》Trois souvenirs de ma jeunesse     阿諾德伯雷象     2015年作品



1968年,年高86歲的俄國作曲家伊果史特拉汶斯基才經歷一場重病,虛弱地從醫院返家休養,這時的他已經有五年的時間沒有完成過一首曲子了,他突然渴望想要提筆創作,「想要說些關於死亡的事,但卻覺得他無法譜寫出自己的作品來。」(史特拉汶斯基的養子與晚年同伴克拉夫特的話)於是,他決定將19世紀奧地利作曲家雨果沃爾夫的兩首西班牙語聖歌,重新編寫配器與人聲,完成出和聲更豐富、結構更結實的版本來。很難想像,年輕時曾創作過「春之祭」與「彼得洛希卡」等精確描繪死的作品,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數度流亡、57歲那年還曾接連送走了三個摯愛親人(母親、妻子和女兒)的史特拉汶斯基,在人生的遲暮之年(兩年後他就病逝了),面對死亡時竟然會感到語塞。或許,他所需要的,並不是去直視或見證死亡的真實面目,而是想在即將走入永恆未知之境時,能獲得些許平靜與撫慰。而雨果沃爾夫的這兩首又親暱溫柔的宗教音樂,正好可讓史特拉汶斯基寄託他最深切的生命哀傷與殷望。

這兩首歌曲中的第一首「主啊!這土壤裡種了些什麼?」,在法國導演阿諾德伯雷象的電影《追憶燦爛年華》(金馬影展譯名)/《那些年狂熱戀情》中兩度出現,似乎正彰顯出「死亡」這個主題在這作品中的份量。



做為前輩楚浮的信徒,德伯雷象這部描繪青春的電影,處處可看到向楚浮電影致敬的筆觸,像是不時縮小景框,呈現出宛如透過窺孔探視的效果,跳脫出回憶的沈溺感,或是介於主觀與旁觀間的畫外音,時而引導解釋劇情,時而又與影像若即若離,呈現出一種迷人的閱讀感受,都讓人想起楚浮經典作品的某些手法。而《追憶燦爛年華》/《那些年狂熱戀情》裡面以最大篇幅來述說,關於保羅戴達呂斯與艾絲特間的愛情故事,其實就是德伯雷象1996年作品《我如何爭辯我的性生活》Comment je me suis dispute... (ma vie sexuelle)的前傳與尾聲,而保羅這個人物也曾出現在他2008年的作品《關於我們的聖誕節》Un conte de Noel中,有點像是德伯雷象某部分自己的投射(他2004年作品《國王與皇后》Rois et reine也取材自親身經歷的感情生活,也因此被前女友告並寫書爆料),故事一大部分的背景也就在他自己的故鄉魯貝Roubaix(他也拍過一部關於賣老家房子的家庭紀錄片),似乎也和楚浮和他一系列充滿自身感觸的安端達諾故事有著隱隱的呼應。

但德伯雷象自己的觀點還是非常清晰的,死亡與失落的意念幾乎貫串了整部電影,只不過是以非常巧妙細緻的方式來述說。電影原片名叫做「我年少時代的三段回憶」,是以成年後的立足點,去回顧從童年開始的三段難以抹滅的生命經歷,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往往我們在「過生活」時,和眼前的世界靠得太近,所以無法看得清楚,什麼東西才有著關鍵的、長久的影響,也通常只能在事過境遷之後,回過頭去重新整理自己的記憶,才會發現許多看似沒那麼戲劇性、沒那麼理所當然的人與事,藏在不經意的夾縫中,竟然會對未來的我,留下如此深遠的印記。

第一段以男主角保羅瘋狂的母親自殺身亡結束,第二段則以那個持著保羅護照流亡的白俄男子的死訊收尾(我想我還不習慣看到自己的死亡證明), 死亡本身是巨大而驚駭的,但死去的人對保羅而言卻都是帶點疏離無感的(雖然一者為至親,一者為「自己」),直到第三段的愛情故事,當父親帶著花到母親墳前,保羅竟面前出現了姨婆晚年伴侶蘿絲的鬼魂,以及當他們一夥死黨興奮地聚在電視前,看著柏林圍牆倒塌的歷史畫面,保羅卻幽幽地述說起那個時代與朋友已遠去的哀傷時,我們才真正理解到,藏在原先明白而清楚的死亡背後,其實是更私密的生命失落。而那樣的失落(一個來自蘇聯的老太太,一道遠方的鐵幕)既找不到明確的位置,也找不到切身的陳述方式,只能偷偷地收藏在無法紀錄的青春內在,只有自己能夠真實地觸及。



所以,當影片第三段中,保羅與艾絲特間的戀情正起起落落得近乎翻天覆地時,那位來自貝南的人類學教授,雖然出現得不多,卻能夠像是潛伏的暗流,不動聲色地牽引著保羅的生活,也因此,當保羅一得知教授過世的消息時,異常激動悲慟地暈了過去,而這轉折也間接決定了他與艾絲特,將必然走向分手之路。人類學與李維史陀(我忘了電影中文翻譯成什麼了)也是一個可以用以解讀這部作品的線索,人類學家紀錄下某時某地某族群的語言、生活、行為與儀式,為的是要進一步去分析統整出,一個人類更大具普遍性的潛在結構,並透過這樣的結構去理解生命與意義。德伯雷象藉著描述青少年故事中那屢見不鮮的死亡、性愛與冒險,細心地紀錄下一個時代獨特的成長經歷,其實是更深刻地要揭露,那種在純真懵懂而毫無防備的心理狀態下,突然意識到生命就是一連串不斷失落的過程,一種存在於每個青春記憶的美好幻滅。眼睛看著的是生命,腳底踏著的卻是死亡。

影片中雨果沃爾夫那首聖歌裡的三組對話是這麼寫的:
「主啊!這土壤裡種了些什麼,祢要如此苦澀地澆灌?
荊棘,親愛的心啊,是給我的,而美好的花是給你的。

那麼,這些小溪流向哪兒,花園是否能因而繁盛?
是的,且聽好了,各式各樣的花環都可在那裡編排。

喔!我的主,編纏這些花環是要為誰裝飾?告訴我!
荊棘的花環是給我的,而那些鮮花的花環將會獻給你。」

生命中原本就充滿著無止無盡的失去與哀痛,有些需要的是公開地悲傷悼念,有些卻藏在腦海深處的角落,沒人理解,只能夠默默地獨自啜飲,但無論如何,那些曾留下的刻痕記憶,都可能會隨著歲月,最後變成了心頭上細緻美好的花紋,終究化為意義。就如這首歌曲或這部電影一般。



(全文完) 

台長: 牛頭犬

HHC
喜歡你的說法!
2016-02-18 12:43:2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