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6-10 12:25:33| 人氣4,456|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海頓:交響曲第45號「告別」與「魂斷藍橋」中的離別圓舞曲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761年,海頓受雇於匈牙利西部有數大貴族伊氏泰爾哈吉(Esterházy)家擔任奧地利軍元帥的尼可勞斯‧約瑟‧伊氏泰爾哈吉(Nikolaus Joseph Fürst von Esterházy, 1714 - 1790),就任其樂團的副樂長,1766年更晉為樂長。他在尼可勞斯之孫,尼可勞斯‧伊氏泰爾哈吉(Nikolaus Fürst von Esterházy, 1765 - 1833)底下工作很久。尼可勞斯‧約瑟之子安達爾對音樂沒有興趣,因此海頓長期旅居英國,直到安達爾去世,成為尼可勞斯‧伊氏泰爾哈吉的時代,才又回到伊氏泰爾哈吉家當樂長,主要工作是每年為尼可勞斯‧伊氏泰爾哈吉夫人、也是海頓的朋友瑪麗亞譜寫聖名節日彌撒曲。他在1809年去世以前,一直繼續這工作。

海頓主要在3處工作。1處是伊氏泰爾哈吉家主要中心地艾森斯塔特 (Eisenstadt)的第宅,1處是冬天避寒的維也納宮廷,還有就是1760年代在艾森斯塔特東部興建的豪華宮廷伊氏泰爾哈薩(Eszterháza)。他在這裡負責作曲、營運管弦樂團、演奏室內樂、上演歌劇等。伊氏泰爾哈吉家也給他許多方便。

交響曲第45號升f小調「告別」Hob.I:45,是海頓為尼可勞斯‧伊氏泰爾哈吉侯爵所譜寫的作品。完成日期有各種説法而並不確定,只知道在1772年完成。此曲在所謂「狂飆突進運動」(Sturm und Drang)期的交響曲中,是廣為人知的作品。其所以知名,是在於其第4樂章的設計,這設計也成為此曲俗稱「告別」(Abschiedssinfonie)的來源。

依伊氏泰爾哈吉侯爵的習慣,夏天都要到風光明媚的伊氏泰爾哈薩宮避暑。這所宮殿雖然仿照法國凡爾賽宮建造,但建造當初還相當窄小,以致許多樂手無法攜眷以赴。通常,在伊氏泰爾哈薩宮避暑的時間長達半年,這對多數樂手相當不便,也有諸多負擔。1772年的夏天,不知是什麼理由,伊氏泰爾哈吉侯爵經過6個月的避暑期間還不想回去,搞得樂手多過兩個多月的單身生活。樂手們只好紛紛向海頓訴苦,請他趕快設法讓他們回家。

在從前那種貴族社會,海頓也不好直接向主人訴苦,只好發揮他的幽默感,寫這首交響曲委婉告訴主人他們的困境。

為了此曲終樂章的特別安排,其演奏人數是13人,即弦樂器中的第1、第2小提琴與中提琴經常是兩人,大提琴與低音提琴各1人,雙簧管兩人,低音管1人,圓號兩人。大提琴聲部則為了要確保音程,經常與低音管重疊。持續低音則平時都省略。據説,為了演奏此曲,還特別訂製Fis(F#)管圓號,是否屬實不可考。不過,使用Fis管圓號的音樂幾乎找不到。比才「阿萊城姑娘」第2組曲第1曲「田園曲」,是使用Fis管圓號演奏的極稀有的例子。

全曲由標準的4樂章構成:

第1樂章 相當快的快板(Allegro assai) 升f小調,3/4拍子。奏鳴曲式。
(新世紀室內管弦樂團與Nadja Salerno-Sonnenberg)
https://youtu.be/zplA4AnhCk8
沒有導奏,一開始就是使用在當時是比較異常的升f小調,由強音的總奏表現很迫在眼前的狀況。這好像在訴說當時樂手們的處境。這種樂曲開始方式,是海頓在「狂飆突進運動」期的作品中,屬於典型的方法,第1小提琴奏出的暗淡而激烈下降的和弦,由第2小提琴奏出的切分音、管樂器奏出的連結和聲予以伴奏。這第1主題,把迫切的氣氛很巧妙的傳出來。之後加入新旋律,或予以轉調而發展下去,但基本上是重複第1主題。在呈示部的最後部分,會出現很小一段第2主題。發展部也以第1主題為中心發展,但中間會出現新的大調旋律,這是很少見的例子。再現部的氣氛維持暗淡。這樂章大致可以奏鳴曲式説明,但有許多地方異於標準的奏鳴曲式。

第2樂章 慢板(Adagio) A大調,3/8拍子。奏鳴曲式。
(新世紀室內管弦樂團與Nadja Salerno-Sonnenberg)
https://youtu.be/RLkkZLH8TgE
這是徐緩樂章。加裝制音器的小提琴唱出放鬆安靜的旋律,其他各樂器節制著伴奏。像打嗝似的動機會反復出現。第2主題並不醒目。大調與小調交替出現,氣氛逐漸嚴肅瞑想,令人聯想舒伯特後期作品中常有的過門樂句。管樂器偶而會上場,但基本上是由弦樂器奏出憂鬱的旋律,聽來像是弦樂四重奏曲。這與激烈的第1樂章成對比。

第3樂章 小步舞曲,稍快板(Menuetto, Allegretto) 升F大調,3/拍子。
(新世紀室內管弦樂團與Nadja Salerno-Sonnenberg)
https://youtu.be/1NY9I2UTsGg
速度不很快的小歩舞曲。雖然是大調樂章,但不大會給人明朗的感覺。在中間樂段,圓號的重奏相當活躍。

第4樂章 終曲,急板─慢板(Finale, Presto-Adagio) 升f小調─A大調,2/2拍子─3/8拍子。奏鳴曲式。
(新世紀室內管弦樂團與Nadja Salerno-Sonnenberg)
https://youtu.be/kjFeDk6Kr3U
這個樂章分成兩個部分。第1部分是升f小調的急板,2/2拍子,奏鳴曲式。與第1樂章同一個調性,氣氛一樣是暗淡。這與通常的終樂章沒有什麼兩樣。當第1小提琴使用交替奏法之後,節奏一口氣增加其激動性。雖然也會出現第2主題,但不明顯。發展部以第1主題為中心,然後依式有再現部。到再現部末尾,管弦樂的聲響像是要結束全曲,卻忽然響起屬和弦,音樂半終止,出現延長休止符。音樂進入慢板,A大調,3/8拍子,情緒平穩的第2部分

依通常的作法,此曲應該在急板部分就結束,此曲卻接以慢板音樂,對古典主義的交響曲來説,這顯然是異常的情形。伊氏泰爾哈吉侯爵聽到這裡,一定也覺得奇怪,音樂裡藏有玄機。這第2部分實質上可以説是第2首徐緩樂章。

一開始,全樂器會演奏一段依依不捨的主題,然後海頓指示演奏完自己聲部的樂手,把譜架上面的蠟燭熄滅後離開。於是音樂從A大調轉到升F大調之間,樂手一個個退席離開,所有13名樂手,在離開前會有一段短小的獨奏樂句(有些樂句並不醒目),奏完就離開。退席的次序是:第1雙簧管與第2圓號,低音管,第2雙簧管與第1圓號,低音提琴,大提琴,第2小提琴(兩人),中提琴(兩人)。舞台照明逐漸轉暗,音樂樂聲也愈來愈小。首席小提琴手與海頓本人演奏第1小提琴一直留到最後,以加裝制音器的柔音,很寂寥的奏完最後的14小節。音樂結束後,這兩人也熄燈退席,於是「誰都不在了。」從上述退席人數計算,總人數是13個人,因此把樂手增加到13人以上,或安置指揮是不很妥當的。

顯然,伊氏泰爾哈吉侯爵瞭解了此曲所含的訊息,次日就放假,讓所有樂手回郷。此曲的暱稱「告別」好像不是海頓所定,而是18世紀後葉由後人所取。後人也常常效法他這種帶有表演的演奏方式。

(Ádám Fischer指揮Österreichisch Ungarische Haydn Philharmonie)
https://youtu.be/_IJmjKNfUu0

(Hermann Scherchen指揮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管弦樂團)
https://youtu.be/WWwTJWD-51M
這張唱片無法表現樂手熄燈退席的情況,就讓樂手在退席時,以德語説「Auf Wiedersehen」(再見)。

 

在電影「魂斷藍橋」(「Waterloo Bridge」,詳情請參閱維基百科「魂斷藍橋」條)中,男主角萊姆榭兵團上尉羅伊(羅伯特·泰勒飾),與女主角芭蕾舞員瑪拉(費雯麗飾)在燭光俱樂部會面。他們已訂婚,並決定次日要結婚。沒想到在結婚前夕羅伊接到出征命令,因此這晩上,也是離別的晩上。夜深,俱樂部的節目也到最後一項,那就是賓客們的最後一支舞曲。曲子是蘇格蘭民謠「友誼萬歳」(Auld Lang Syne,參閱維基百科「友誼萬歳」條)。這首歌的歌詞有許多版本,我國常以「驪歌」(參閱維基百科「驪歌」條)在學校教唱,並在畢業典禮上當「離別歌」歌唱。

在電影裡,這支舞曲已改編為圓舞曲,樂隊樂手們所表現的,正是海頓在「告別」交響曲中所安排的表演方式。只是這次不是為了樂手們的回郷,而是男女主角們所剩的時間,隨樂聲消失。
(離別圓舞曲-魂斷藍橋) https://youtu.be/qRfEKZUNl3A
電影「魂斷藍橋」的DVD可以在市面上買到或租到。費雯麗説她演過的電影中,最喜歡這一部。讀者如果沒看過,找機會看看吧,究竟是美國百部經典名片之一呢。

台長: 雲翁
人氣(4,456) | 回應(1)|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交響曲 |
此分類下一篇:玻羅定:交響曲第2號b小調
此分類上一篇:尼爾森:交響曲第4號「無法消滅者」

風中的影子
這個應該是說得那個歐洲中世紀的的人吧!看來每個名人成功的背後總有一些故事啊!有很多需要我們去學習的啊!贊一個!
高雄借款 http://kaohsiung.048.com.tw
2015-06-11 15:40:40
版主回應
謝謝來訪。
海頓是18世紀的奧地利作曲家。
「魂斷藍橋」的時間背景設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倫敦。
2015-06-11 21:50:1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