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6-02 18:35:07| 人氣4,1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尼爾森:交響曲第4號「無法消滅者」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丹麥作曲家卡爾‧尼爾森(Carl Nielsen, 1865-1931)共有6首交響曲,其中以第4、5號為代表作,而第4號尤為有名。這首作品由作曲者本人以丹麥語寫副題謂「DetUudslukkeligge」,其意義為「無法消滅者」,因而通常給予副題「不滅」。在丹麥,「Det Uudslukkeligge」一詞指在爐灶中未熄滅,繼續燻燒的木柴或稻草火苗,以「不滅」一詞翻譯原題無法傳出原意,因而最近漸有以「無法消滅者」為副題之翻譯者。尼爾森本人也曾表示,如果要以丹麥語以外的語言表示,則希望使用義大利語「L’inestinguibile」(意為「難以抑制」)一詞。那尼爾森何以使用「無法消滅者」為副題?也許從丹麥的史、譜曲當時的時代背景等可以探知答案。

西元8世紀末開始,從海上襲擊歐洲各地的北歐海盗,隨著天主教的普及,逐漸定居而形成挪威、丹麥、瑞典等三王國。到了14世紀中葉,成立統一三王國國王的卡爾馬聯盟(1397-1524),丹麥站在主導地位,成為當時有歐洲最大版圖的大國。

然而,丹麥在以後的月裡戰禍連連,一篇丹麥史,是苦難與復活的重複。瑞典的獨立;為了收復瑞典而引起戰爭受到大傷害;勉強參加德國三十年戰爭受挫,結果喪失廣大版圖;在大北方戰爭的敗北徹底失落在北歐的地位,英國海軍殲滅丹麥海軍,因拿破崙的敗退而喪失海上貿易利權與挪威;兩次跟普魯士的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戰爭的挫敗,喪失4成國土(而且是國中最肥沃的地域)等等連續不斷的苦難…。

一個接一個,在丹麥的四周,興起瑞典、英國、法國、普魯士、俄羅斯等強國,這些國家欺凌丹麥,逐漸霸佔丹麥國土,好幾次讓丹麥面臨國家滅亡的危機與恐懼。也許,丹麥是在這600年當中,國家地位掉落最多的歐洲國家。然而丹麥的國民不是敗國賤民。他們次面臨滅亡危機,總能努力復興,最後像不死鳥一樣復活。雖然成為小國,卻在小國當中,在經濟上、文化上得到最高的成功。在丹麥,有一股強韌而不屈不撓、無法消滅的精神。

卡爾‧尼爾森於1865年10月3日誕生在有美麗大自然的丹麥第3大島菲因島的農村,菲因島的首府是丹麥第3大城市奧登斯,也是童話家兼詩人安徒生的出生地。這一年,另一位北歐的作曲家西貝流士誕生。卡爾的父親尼爾斯是油漆工人,尼爾森是尼爾斯的兒子之意。這種取名方式是丹麥的習慣,因此國很多某某森、某某生的名字。

他父親兼任村里的樂隊樂手,因此卡爾在小時候就親近音樂,8就露出其才能參加樂隊,偶爾也參加演奏,更有時候還請樂隊演奏他寫的音樂。14時,到食品店當店員,後來得他父親的幫助,進奧登斯軍樂隊當號手,因而接觸到莫札特、貝多芬等人的音樂。17時,得奧登斯資助者的援助,到首都哥本哈根把自己的音樂展現給皇家音樂院院長看,結果18時獲准入學皇家音樂院接受音樂教育。

他在音樂院學小提琴與作曲,21畢業後當四重奏團的小提琴手與音樂老師,24時,進哥本哈根皇家劇場管弦樂團擔任第2小提琴手,這時候的經驗,成為他後來寫交響曲的基礎。25、26時獲得獎學金,遊學德國、法國、義大利的音樂界。他在巴黎遇到丹麥雕刻家安妮‧瑪莉‧布羅森(Anne Marie Brodersen,1863–1945),兩人結婚。1892年(27)時完成交響曲第1號,他的作品也逐漸問世,並建立作曲家的名聲。該年西貝流士首演「庫列魯沃交響曲」,於是同年誕生的兩位北歐交響曲作家,同時開始譜作交響曲作品。1908年尼爾森接任皇家劇場管弦樂團指揮。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那是刷新以前戰爭概念的嶄新的戰爭。機槍、戰機、戰車、毒氣…殺傷力很大的兵器不斷出現,死傷士兵不計其數,其數字之龐大,非以前的戰事所能比擬。從軍的士兵除生命與身體曝露在危險中,精神上也承受甚大壓力,大量士兵毫無意義的死亡。這在當時,是人類的尊嚴遇到最大危機的況。

再者,德國在大戰開始後,要求丹麥在波羅的海入口,海路交通要衝大貝爾特海峽布雷,如不答應必得與德交戰,丹麥本來要維持中立,這時也只好布雷。德國又濫攻往來船隻,以致丹麥船員諸多犧牲,再加以戰爭期間海路運輸受到嚴格限制,以致支持丹麥經濟的海運與酪農製品之輸出受到嚴重影響,國民生活極度窮困。前此,丹麥不曾被外國佔領全國,這次德國是否會來佔領全國,丹麥是否會滅亡,這段期間丹麥國民天就在這種恐懼中過活。

尼爾森創作交響曲第4號「無法消滅者」時,丹麥以及歐洲就在這種危機中。在交響曲第4號「無法消滅者」中,似乎可以找到這種時代的氣息。

本來,尼爾森在皇家劇場管弦樂團累積經驗,這時卻出現競爭對手。本來尼爾森要指揮的「崔斯坦與伊索笛」改由該對手指揮。尼爾森知道這件事,另一方面,邀請他指揮的工作也漸增,於是大戰爆發那一年(1914年49)退出皇家劇場管弦樂團,也不再當小提琴家,此後就從事作曲、指揮、皇家音樂院教師等工作。1915年獲選當任音樂院理事,並在音樂協會擔任指揮。尼爾森與妻子布羅森的關係在這一年也陷入危機,1916年兩造開始離婚協議,1919年離婚成立。

交響曲第4號「無法消滅者」的作曲時期是1914年到1916年之間,這段時間,正是尼爾森在公私雙方都面臨危機的時段。而這首作品,無疑是他在藝術上的答案,這在他自己所取的副題「無法消滅者」上可以看得出來。

他在1914年5月寫給他妻子的信上説:

「我想譜作一首音樂,這不是什麼標題音樂,但要表現出我們從生命的心靈中或生命的顯示中瞭解到,萬物都趨向活著、希望活著…,只有生命與脈動,雖然繁雜多種─極為繁雜多種─依然還連在一起。而在一個大樂章或串流中經常要動,那我需要一個字或簡短的題名來表現這事;這就了。我無法説明清楚我要什麼,但我要的東西是好的。」

後來他命名此曲為「無法消滅者」,這名字並不適合於交響曲本身,倒能説明此曲是「無法消滅者」。在他對此曲的註記裡説,其根柢是「要活著」。

他也留下這麼一段話:

「以『無法消滅者』這個標題,作曲者企圖把只有音樂能表現得十全的事情、生命的基本意志,以一句話表現出來。音樂是生命,而且跟生命一樣難以消滅。」

此曲在1916年2月,由他自己指揮,在哥本哈根音樂協會的音樂會中首演。

尼爾森的6首交響曲都很出色,而且從第1號開始就表現出他的個性。尤其第3、4、5號3曲,即使站在古今交響曲當中,也可稱為傑作的作品。

尼爾森是20世紀的交響曲作家,其音樂雖然在旋律與架構方面比較特別,但樂曲本身繼承浪漫主義的傳統,曲中沒有所謂「現代音樂」那種刺耳的地方。他還挑戰貝多芬所確立的「從苦惱到歡喜,經鬥爭而獲得勝利」的模式,而把音樂昇華到自己樣式的少有作曲家。

他的音樂聽來雖然有點強硬,但其旋律也有温柔的一面,還有激烈的曲趣轉換,特有的管弦樂音響都是他音樂的特色。特別要提到的是管弦樂傳出來的廣闊而令人舒服的音響,是很難在別的作曲家的作品中聽到。尤其是在徐緩樂章最能發揮其魅力,會讓聽者不覺心怡神曠。他的音樂常受強韌意志力控制,因而不會呈現神經質,也不會顯得陰鬱。

雖然如此,他究竟是活在20世紀的作曲家,作品中還是有革新的部分。例如樂曲的調性,隨着曲趣的轉換不斷轉調。結果,樂曲結束時的調性,完全無法從開始時的調性上料到。這不同於向來「從小調開頭,在大調上結束」以得安定感的形式,而是給人指向新境地邁進的印象。不過,他倒是沒有破壞調性。

他在敲擊樂器方面也有嶄新的使用方法。在第4號交響曲中,有分開在左右兩邊的定音鼓擂打,第5號有小鼓的即興獨奏,第6號有鐘琴等多種敲擊樂器演奏的差一點就變成音簇(tonecluster)的表現就是。這些表現,在第一次聽到時,都會嚇一跳。蕭斯塔可維奇在他作品中,曾參考這些使用方法。

他還積極擴大奏鳴曲式,並在第4號中顯出其片鱗半爪,到了第5號、第6號中,會讓聽者聽到驚人的世界。這也給年輕的作曲家一個很大的指標。

不可諱言,尼爾森的名氣並不大,那究竟為什麼?主要是他的音樂,在祖國丹麥就沒有受到一般聽眾的喜愛,這就很難在國外上演。當時的丹麥聽眾還很保守,無法跟上尼爾森的獨創性,結果把尼爾森的音樂看成「難懂的現代音樂」。於是尼爾森在他祖國成為「代表我國但不大想聽的作曲家」,大家敬而遠之。結果只流傳充滿樸素魅力的歌曲,而不聽他的管弦樂曲。另一位北歐的大作曲家西貝流士,其運氣就好得多。因為在國外有許多瞭解他的人,很早就把他的作品介紹到英國、美國等地。

當然,不是所有的世人都忽視尼爾森的音樂,也有一些看得出這些作品真價的人支持他。其中一位是西貝流士。當1953年(尼爾森去世22年),在哥本哈根舉行尼爾森音樂節時,西貝流士曾留下這麼一段話:

「偉大的丹麥國民卡爾‧尼爾森在他的作品中包含所有音樂形式,他生來就是交響曲作家。他為完成一開始就明確具有的志願,以他偉大的知性擦亮其天賦的才能,以其強烈個性建立一個流派,影響許多國家的作曲家。卡爾‧尼爾森具有最高級的頭腦與精神。」

西貝流士極少稱讚別的作曲家,而竟有上面一段話,可見尼爾森多偉大。

英國的音樂學者戴立克‧庫刻(Deryck Cooke,曾補寫馬勒的第10號交響曲)評論尼爾森的第5號交響曲説:「這是20世紀最偉大的交響曲」。在1950年愛丁堡國際音樂節中,丹麥的指揮家艾立克‧塔刻森(ErikOlaf Tuxen)指揮丹麥廣播交響樂團演奏尼爾森的第5號交響曲獲得大成功,這才使尼爾森名揚各國。他説明為什麼同為北歐的作曲家,尼爾森與西貝流士的音樂會有這麼大的差異,説:

「尼爾森與西貝流士都想用音樂表現北歐的大自然與文化傳統,但微妙而平靜的丹麥的自然,異於芬蘭嚴酷的風土,促使兩者的作風有很大的差異。」

尼爾森的音樂並沒有特別表現丹麥人的民族性,也不屬於當時已爛熟的後期浪漫主義,也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為作曲界主流的12音音樂。他也沒有跟誰創立什麼樂派,其存在好像是浮在大海中的孤島。這種情形就形成他的獨特性,但也使得他難以被一般大眾認識與接受。

尼爾森的作品,除了一般的作品編號外,還有由Dan Fog與Torben Schousboe兩位學者研究整理的SF編號。他的6首交響曲中,第1〜3號明記基本調性,第4號以後的3曲就沒有。這是要擺脱古典交響曲那種設定基本調性,以與其他調性的對比來組構樂曲的概念。

交響曲第4號「無法消滅者」作品29(FS 76)有易於記憶的旋律,還有分置在左右兩邊的定音鼓擂打熱鬧演出,因而在6首交響曲中最有名。樂曲採單一樂章架構,但不像西貝流士的第7號的架構那麼緊密,而是用過門樂段把奏鳴曲式─詼諧曲─行板─奏鳴曲式等4個部分連繫在一起。所謂奏鳴曲式也非一般奏鳴曲式那樣有固定的主題形式,而是自由發展動機以組構樂曲。調性方面沒有主調,在各種調性之間自由移動,是一首多調的音樂。樂曲開始於全奏,經單簧管的A大調,成為間奏部分的輕鬆田園風趣G大調第2部分,再進入擔任徐緩樂章角色的有悲劇性曲趣的第3部分。到了第4部分兩組定音鼓活躍,最後移到E大調結束。和聲還在,因此不會聽到12音音樂那種尖鋭的不協和弦聲響。就這一點來説,此曲算是易於親近的音樂。曲中有幾段主題交互出現在4個部分,互相連繫,讓全曲有統一感。

演奏的管弦樂配器規模很龐大,有長笛3 (1人兼奏短笛)、雙簧管3、單簧管3、低音管3、圓號4、小號3、長號3、大號1、定音鼓2組、弦樂器5部。(如果再加華格納大號4隻,就差不多與布魯克納第9號交響曲的樂團配器相同了)。

全曲為單一樂章,從頭到尾連續演奏。不過樂曲的性格可明確的分為4個部分,因而也可以看成緊接著演奏下去的4個樂章交響曲。這種一氣呵成的架構,會讓聽者感受到戲劇性的緊張感。尼爾森在交響曲中第1次採用這種架構,到了下一首交響曲第5號,則採用更進一歩顯現個性的2段架構。

第1部分 2/2拍子,奏鳴曲式。
(Herbert Blomstedt指揮舊金山交響樂團)
https://youtu.be/HJTcvxk69qs    (1. Allegro 1/2)
https://youtu.be/ivjnFfLI14Y     (1. Allegro 2/2)

管弦樂突然以較強奏奏出快板(Allegro)的音樂,並提出很重要的兩個動機。第1個動機在第1小節前半拍,是由弦樂器、長號、大號提示的有碎音音型。 
     

第2個動機是同在第1小節緊接在第1個動機後,由木管樂器提示的的3連音符音型。
 

這兩個動機完全不會融合,經常對立着各自發展(第1主題群)。第1主題群聽來好戰,像是代表要蹂躪人性的所有事物。曲中還會出現5/2拍子、3/2拍子、1/2拍子等節奏。

以單一動機做為第1主題的典型例子,是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而尼爾森所採取的方法與之相反,是以幾個動機形成明朗有力的第1主題群。樂曲一開始就讓定音鼓露頭角的交響曲有海頓的第103號「擂鼓」以及布拉姆斯的第1號交響曲。而在這裡重要的是定音鼓完全單獨刻出節奏。這正是預告定音鼓擔負中心的先導角色。
 

經過幾小節大提琴獨奏之後,單簧管的二重奏奏出牧歌風格的旋律(第2主題,A大調,3/2拍子),低音管以助奏旋律予以伴奏。這第2主題略帶愁緒,但也有温柔慰藉的情懷。


 

這主題不只在交響曲兩端部分出現,還會改變性格出現在中間兩個部分,以擔任統一全曲的角色。這是全曲中最重要的主題,可以稱為「無法消滅的主題」或「人類精神的主題」。通常這種角色是由第1主題擔任,尼爾森卻讓第2主題成為「無法消滅的主題」,這就是他的特色。

第1部分就是描述蹂躪人性的動機與「無法消滅主題」的激烈鬥爭。發展部由兩個主題群進行,第1個動機、第2個動機與第2主題互相干擾、擾亂,甚至於要阻斷樂曲進行。到再現部第2主題逐漸高揚,令人預感最後的勝利,但在這裡會慢慢失去力量安靜下來。

第2部分 2/4‧3/4拍子,3段體。
(Herbert Blomstedt指揮舊金山交響樂團)
https://youtu.be/yI1HJO1drDk   (2. Poco allegretto )

第2部分是稍微稍快板(Poco allegretto)的間奏曲風格音樂。這部分有人説是牧歌,也有人説有詼諧曲味道。單簧管以最弱音奏出根據第2主題而來的簡單的主題,低音管陪伴單簧管。好像混合2拍子與3拍子的節奏,釀出悠然氣氛。雖有稍微不同的動機露臉,但氣氛不會變。銅管與敲擊樂器在這部分完全沉默,除了小提琴外,弦樂器也沒有用武之地。這部分幾乎都由木管樂器演奏,2/4拍子與3/4拍子交錯出現。這是全曲中最短的部分,並有一種安心感與愉快心情。

然而小提琴悲痛的聲音打破這種安寧氣氛,進入行板(Poco adagio quasi andante稍慢,差不多是行板)的悲劇部分。

第3部分 4/4拍子。
(Herbert Blomstedt指揮舊金山交響樂團)
https://youtu.be/hEbirvskkRk   (3. Poco adagio quasi andante)

這部分是「稍慢,差不多是行板」(Poco adagio quasi andante)的部分。在安靜像是暫時停戰的第2部分之後,小提琴好像截斷平靜,奏出隱藏忿怒、還充滿沉重悲傷感情的悲劇主題。這以第2主題為基礎而來,可稱為第3主題或行板主題的旋律,由變動節拍而不斷敲出第1個動機的定音鼓與其他弦樂器的撥奏陪伴。這會提高不安的情緒。雖然緊張情緒繼續不斷,但偶爾出現的下降動機會讓人喘口氣,這動機也成重要因素。

到後半部,在第3部分出現的3個主題激烈衝突,3連音符動機像是警告音形成高潮,帶來強烈的悲劇。最後經過弦樂的震音與雙簧管的3連音符動機,進入生氣蓬勃的(conanima)的急速樂段,由全部弦樂器奏出極端緊張的樂句,達到最高潮後移到第4部分。

第4部分 3/4拍子─3/2拍子。
(Herbert Blomstedt指揮舊金山交響樂團)
https://youtu.be/wGUsRDZgJqc  (Con anima─4. Allegro)

第4部分是快板(Allegro)。這一部分是戰爭的音樂,描述人類精神與要蹂躪人性的力量的最後衝突。在1小節所有樂器都停止演奏的全休止之後,全樂器的總奏提出終曲主題。這主題也以第2主題為基礎寫成,但已破碎成片段。這種破碎感,被分在左右的定音鼓的強打更為強調。顯然,這是在表現戰爭。這戰爭有人説是聖經上的最後戰爭,但此曲既在北歐誕生,因此也許該説是「諸神的黄昏」。

不久,音樂沉淪下去,以為就這樣沉默時,長笛與雙簧管靜靜再現第2主題,音樂慢慢恢復力量,定音鼓的亂打也再度出現。這次,第2主題(「無法消滅的主題」)不輸給定音鼓,定音鼓的亂打停下來後,銅管樂器以齊奏高唱第2主題,像是宣佈勝利。到詼諧曲主題與行板主題的片段重疊出現時,一口氣趨向高潮,先前一直對立的第1個動機與第2個動機到此竟融合在一起出現又消失後,有力而輝煌的結束全曲。

後來尼爾森生病,卻促使他跟以離婚的妻子再婚。1930年65歳時,就任皇家音樂院院長,成為丹麥音樂界的中心人物,可惜次年(1931)去世,享年66。

尼爾森於1916年完成交響曲第4號「無法消滅者」,西貝流士則於1915年完成交響曲第5號,兩人的作曲生涯,似乎是在同一時期達到頂峰。尼爾森於1931年去世,西貝流士雖然活到1957年,但1929年就停止作曲。這兩位同年出生的北歐交響曲作家,以同樣的速度走過作曲生涯,並在同一時期停止歩伐。對這兩位很有個性的作曲家來説,交響曲甚至於音樂是什麼?尼爾森敘述這首交響曲第4號説:「音樂是生命,而像生命是『無法消滅者』。這首交響曲非但是偉大的藝術,更意圖強調人類的靈魂甚至也是『無法消滅者』。」藝術是什麼?音樂是什麼?而交響曲呢?尼爾森的答案之一,就是這首交響曲。

 

(NeemeJärvi指揮哥特堡交響樂團)
https://youtu.be/MhDnaJThQ5g

台長: 雲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