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Franz Liszt,1811 - 1886)是誕生在匈牙利,但在德國、奧地利等歐洲各國活動之鋼琴家兼作曲家。雖然如此,他不解匈牙利語,其文化也異於匈牙利。不過他很重視他的血統,經常強調他是匈牙利人。在維基百科「法蘭茲‧李斯特」條有詳細介紹。今年(2011)是他誕生200週年,世界各地都有紀念活動。
他在幼小時就被認為是天才兒童,並在維也納、巴黎等地登台表演,獲得盛名。但有一段時間他離開繁華的社交界移居瑞士,探求自己的音樂性。這段時期的進修,後來在「旅人曲集」「巡禮之年(或譯「旅行歲月」)」中開花結果。1839年,他在義大利回到舞台後,更創作「閱讀但丁後:奏鳴曲風格幻想曲」「佩脫拉克(Petrarca)的十四行詩」等作品,也是這段時期進修的成果。
此後8年,李斯特的演奏在歐洲各地捲起一陣狂熱,他也過忙碌的演奏旅行的日子。後來他決意專心作曲,不再忙著旅行。1848年,他就任威瑪宮廷樂團的常任指揮,並移居此地。他在這裡不斷嘗試交響詩、標題交響曲等管弦樂曲,以創作大規模作品。鍵盤音樂作品有「超級練習曲」,b小調鋼鐵奏鳴曲等鋼琴曲。1859年辭去宮廷樂團指揮職,61年赴羅馬,66年成為天主教神職人員。之後,他取材於基督教的作品漸多。70年後,其作品的調性感漸淡,1877年的「艾斯替莊的噴泉」還給德布西影響。
李斯特是音樂史上有最高演奏技術的鋼琴家。這可由他所留下的許多難曲看得出來。這些難曲原為他自己開演奏會用的。當時的音樂會,要上演各種曲種的音樂作品,並由許多不同的音樂家表演。李斯特更改這種習慣,從頭到尾由他一個人演奏,創造出集中力很高的演奏會。
「匈牙利狂想曲」(HungarianRhapsodies,S/G244, R106)是李斯特為鋼琴獨奏譜寫的作品集,共有19首,其創作則分為兩期。在1851年到1853年間出版的從第1號到第15號「拉科奇進行曲(Rákóczi March)」的作品,是李斯特在1839年到46年之間,訪問匈牙利之際創作的作品群為基礎所譜寫者。剩下的4首,第16號到第19號,是他晚年1882年到85年之間譜寫。譜寫前半的時期是他的創作力在頂峰的時期,後半則在晚年,創作力已開始枯萎,匈牙利狂想曲也比較沒那麼有趣,演奏的人較少。因此提到匈牙利狂想曲,一般只說前15首。「匈牙利狂想曲」與「超級練習曲」同為李斯特的代表作,但「匈牙利狂想曲」在匈牙利很不受歡迎。原因是李斯特下述的誤解。
李斯特以為在這些匈牙利狂想曲中使用的主題是匈牙利民謠,不過,研究民謠的學者已經知道嚴格來說這些不是。這些是李斯特自己研究匈牙利音樂的成果,只是說他是不是匈牙利音樂也沒有什麼意義。李斯特所以為的匈牙利民謠,其實是吉普賽樂團所演奏的音樂。他們常應聽眾要求,除演奏當地民謠外,還以他們的演奏風格演奏民眾熟悉的流行音樂。研究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集」時,注意吉普賽樂團的演奏風格是很重要的事情。「匈牙利狂想曲集」一發表,當地的聽眾就說李斯特搞錯了。
後來李斯特與杜布拉(Franz Doppler)一起把曲集中第14、12、6、2、5、9號6曲改編為管弦樂曲。管弦樂曲的「匈牙利狂想曲」依上述次序重新編為1~6號,而其第4號(原鋼琴曲的第2號)特別受到聽眾喜愛而經常演奏。為了避免混淆,現在有時也以鋼琴曲的編號(第2號)稱呼此曲。其原來的鋼琴曲為升c小調,但在管弦樂曲就轉為比較容易演奏的d小調。另外,他們也根據第14號改編一首由鋼琴與管弦樂團演奏的「匈牙利狂想曲」。
吉普賽樂團演奏風格的元本是「維爾本柯舒(verbunkos)」,是在18世紀末葉到19世紀中葉在匈牙利盛行的舞蹈音樂樣式。本來是募兵時使用的音樂,後來脫離募兵活動而在當時民眾之間流行。「維爾本柯舒」開始時速度緩慢,然後逐漸加速,最後以狂熱結束。在開頭緩慢部分,由獨奏小提琴奏出單純的旋律,並加以有點過份的裝飾,成為節奏感模糊的獨特演奏。逐漸加速的部分則加入單簧管與金巴隆(cimbalom),展開很有技巧的樂句。
除此之外,吉普賽樂團習慣上會排出緩急明顯的音樂演奏,李斯特在匈牙利狂想曲集中也反映這種樣式。曲集中很頻繁的出現Lassan(緩慢的)、Friska(急速的)等語,還出現模仿民族樂器金巴隆音形的音樂。也用細碎的裝飾音符裝飾單純的旋律,多用延長記號表現維爾本柯舒的音樂樣式。
第16號以後的4曲大致也採用這種樣式,但其寫法已簡化很多,規模也較小,也不那麼聞名。這是李斯特晚年作品群的特色。
匈牙利狂想曲第2號,升c小調
這是曲集中最通俗的一首。到處有插入裝飾奏的地方,李斯特本人也留下幾段裝飾奏。鋼琴大師霍洛維茲曾經稍加改編而演奏此曲。
導入部以細緻的裝飾音符裝飾。接下來的緩慢(Lassan)部分,不斷出現把引導音用得像吉普賽音階的主題。緩慢部分還有模仿金巴隆的主題,這就成為急速(Friska)部分的第1個主題。此曲的急速部分更以吉普賽音階風格的主題(升f小調)加快速度,還出現甚快板的有力主題(升F大調)、在德國作曲家倪克(Hermann Necke)譜作的「郵遞馬車(Csikos Post)」中聽到的主題等。
此曲呈獻給德雷基(Ladislav Teleky)伯爵。
(霍洛維茲,鋼琴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HGnYQgLLzc
(林容光,鋼琴)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9-2jM5RNSs
(Alice Sara Ott,鋼琴)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QnpiQr1MlU
(管弦樂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oeOUTRy2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