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T的睡眠狀態又更規律了些,加上除了寫褓抱週記外,沒有其他事項要趕,我總是記錄完週記後,就關上電腦,捧書而讀,至樂之一。雖然太晚才決定要騰錄書中的字句,導致大半段落得重讀一遍。但其實我是享受這整個過程的,於是會放著一支鉛筆、幾片紙頁在旁,看到想要騰錄的句子就用鉛筆輕輕打勾,插入一片紙頁,直到紙頁用盡,時間也過了一、兩小時,該睡了。隔日再抽空將打勾的字句騰入電腦、用橡皮擦擦去鉛筆痕跡、取下紙張成疊放置,如此周而復始,月餘,厚厚的一本書居然就翻完了,字句也騰完了,還深陷在書中的情感裡,那是關於孩子,關於愛。
〔第一章〕身心障礙
「養兒育女大多不免需要努力改變、教育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變得更好,但重度多重障礙人士可能無法改變,父母投注的心力,不是基於孩子可能會、應該要或將來會變得如何,而是單純基於他們現在這個樣子,這當中帶著一種動人的純粹。P.5」
「艾倫‧羅斯在《不平凡的孩子》一書中提到,父母「不免會期望孩子超越自己,或至少擁有跟自己一樣的社經地位」。他接著寫道:「如果孩子不符期望,父母往往需要他人協助,才能調整行為、適應現實,他們得學著接受『他們的孩子』與心中『某個孩子』的理想形象間有一段差距。」導致親子關係緊張的,往往不是孩子的缺陷有多嚴重,而是父母的適應能力、健康的家人間的互動關係,以及父母是否在意外人的眼光。投注在孩子身上的金錢、時間,以及外界的支持等,也是很重要的要素。人際孤立或許是最大的壓力來源,有可能是朋友疏離,或是父母自己因朋友的同情或不理解而與之疏遠。健康的孩子通常能為父母拓展社會人脈,身心障礙的孩子則往往縮小了父母的人脈。蘇珊‧艾波特是依附理論的權威,她曾撰文提到,在非身心障礙的家庭中,「並不是父母單方面為無助的孩子提供照顧,而是父母與孩子仔細地同步舞出繁衍與生存的舞蹈。孩子一生下來就知道自己的舞步為何,但就像跳國標舞一樣,需要舞伴配合。而父母生下孩子,受到荷爾蒙的牽引,很自然會展現出撫育的行為,但要讓這行為持續,就需要舞伴好好配合。」相同的概念常出現在依附的研究文獻中。演化生物學家赫迪說:「世界上所有的哺乳類動物,母愛的表現其實都斷斷續續,而且不斷根據外在刺激而改變。育兒這件事需要不斷嘗試,還要有外力強化及維持。育兒這件事本身就需要培育。喬治和所羅門在基界極具重量的《依附手冊》中,提到親子依附之情「是交互的,並不是單向的線性發展。」p.12」
「對於外部現實已定、必得接受的人而言,要走下去,就得調整內心的現實去適應。需多因應方式都如禪修般簡單而純粹,與其試著解決混亂,不如在混亂中找尋美與快樂。我想起一個朋友曾說過,當她發現丈夫無法滿足她的需求時,便選擇改變自己的需求,最後兩人走得長久又美滿。除了懂得同理與同情,你還必須相信自己仍能為自己與家人創造有意義的生活。確切的術語稱為「內在控制源」與「外在控制源」相對。前者指,能自行控制行為,後者指個人感受到自身行為完全受外在情況與事件控制。P.21」
「「會改變的愛不是愛」,此話不然,愛隨時在改變,像流體一樣,源源不絕,也隨著生命不停變化。我們還未認識自己的孩子,就已愛上孩子;而了解孩子後,愛的方式也隨之改變。P.41」
「推己及人很多時候也可能是一廂情願的自我投射。P.43」
「蟻后的女兒會照顧母親與手足,某些鳥類會協助父母照顧弟妹。但總體來說,人類之外的生物,在養育的行為中很少有互惠關係。人類養育後代並非短期的單向關係,而是持續一生的雙向關係。即便父母尚未老年失能,尚無需由成年子女扶養,雙方能否展現互惠,也會影響父母的社會地位及自我肯定。父母究竟能否得到這種回報,通常可從孩子幼年給予的回饋窺知一二,例如孩子滿懷崇拜的凝視、依賴所隱含的情感,還有牙牙學語的孩童口齒不清表達出的愛意。P.54」
「然而照顧兒童的快樂不僅僅來自互惠。法國作家蕾克蕾曾談過:「我們對孩子的深切熱愛」,女性主義心理學家瑪妮夫也說過,母親回應孩子需求的能力「不僅促進她對孩子的認同,也為自己帶來快樂、成就感,更是一種自我展現。」精神分析學家很久以前便提出,在某種形式上,母親照顧幼兒就是在照顧自己。佛洛伊德對此描述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十分感人,但追根究底又是如此幼稚。說穿了,不過是父母自戀的重現。」p.54-55」
「人與人的關係總是有矛盾之處,親子關係亦然。安娜‧佛洛伊德堅信,母親永遠無法滿足小寶寶的需求,因為這需求是無止境的,但總有一天,雙方都能脫離對彼此的依賴。p.55」
「英籍精神分析師帕克在《撕裂》一書中寫道,在開放的現代社會中,母親的矛盾有多重,可是挖不得的秘密。多數母親偶爾都想擺脫孩子,而她們大多把這種想法與謀殺畫上等號。帕克則認為養育是兩種衝動的結合:緊抓不放的衝動與放手的衝動。若想當稱職的母親,除了愛孩子、教養孩子之外,更要給孩子空間、懂得放手。根據帕克的說法,「過度關心是海妖,疏於關心是漩渦」,教養孩子得在兩者間闢出一條航道。她說,一味追求親子和諧,是過於感情用事。「這可能會留下陰影,讓人不斷懊悔為何兩人永遠無法達到合而為一的喜樂境界」。完美永遠在地平線彼端,我們越是追求,越顯得完美遙不可及。母親對於孩子的那份黑暗矛盾,對於孩子十分重要。P.55」
「人無法選擇不要矛盾情緒,只能選擇如何面對矛盾情緒。P.55-56」
〔第二章〕神童
「美國作家戈爾‧維達爾寫道:「對雙親其中一人的恨,能造就恐怖伊凡,也能成就海明威。而一對父母對孩子全心全意呵護的愛,則能毀掉一個藝術家。」早期的創傷與剝奪,點燃了許多孩子的創作靈感。有人研究過許多名人的故事,發現名單上有超過半數的人在26歲之前便失去父親或母親,機率是一般大眾的三倍。殘酷的成長過程能抹煞天分,也能成就天分,重點在於父母的所作所為要符合孩子的需求。席洛塔說:「天分要毀掉很容易,要完全靠後天培養責難多了。」p.101-102」
「近期有許多書老調重彈,回頭探討「熟能生巧」這個概念,主張一萬個小時的練習才能達到技藝精熟的境地。這個數字來自瑞典心理學家愛瑞克森的觀察,他發現柏林音樂學院的頂尖小提琴手,在二十歲之前的十年間平均練十時數高達一萬小時,大約比表現次一級的組別多出兩千五百小時。技巧需透過反覆練習才能發展,神經系統可能也是。近期有些研究以天分高低未受試者排名,之後再追蹤各自的練習時間,結果顯示練習時數比天分更重要。評論家布魯克斯在《紐約時報》裡寫道:「最重要的特質不是神秘的天分,而是能有毅力地反覆刻意從事無趣的練習。」人透過行為建構自己。毫無疑問,這樣的說法有其道理,否則教育就徒勞無益了,而累積經驗也只是在浪費時間。……但不斷推崇一萬小時的練習,並奉之為成就的基礎,不免帶著霍瑞修‧愛爾傑那種濫情。……願意勤奮練習可能是種天性,但後天養成的勤奮或許至少也跟培養基本天賦一樣重要。史丹佛的心理學家米歇爾在1960年代發展出所謂的棉花糖測試。給一名4-6歲的兒童一個棉花軟糖,他可以選擇馬上吃掉,但若是能忍著不吃,15分鐘之後便能再獲得一個。結果能等待的那些孩子,大學學測的成績平均比等不了的孩子高出210分。近來賓州大學的心理學家達克沃斯讓高中生選擇當下拿走一塊錢,或是一週後拿走兩塊錢。結果再次證明,無論智商如何,能抗拒誘惑耐心等待的人,學術成就都比另一群人高得多。她說:「聰明才智確實重要,但重要性仍不及自制力。」p.106-107」
「許多西方人則不信任「虎媽」式的教養。但匈牙利心理學家齊克森米哈里就寫道:「人無法既卓越又正常。」究竟應該何時發展專業,各地有各地的做法。……若想追求卓越成就,往往必須及早認清志向、專精發展。P.112」
「身為父母,尤其是華人母親,犧牲是責任的一部份。P.115」
「內心不平靜的人,無法真正創造出美。P.122」
「當時我不知道父母到底要怎麼當。現在,我覺得那就跟藝術一樣:有了材料後,盡力發揮創意和愛就是了。p.126-127」
「世界萬物背後,總藏著創造者的隱密敘事。P.128」
「經典的女性困境:若不是因為當了母親,她的事業能更多采多姿;又若非為了工作,她或能成為更稱職的母親。p.129」
「羅馬時期哲學家盧克萊修定義高尚之為藝術,是犧牲簡單的快樂以交換難得的快樂。近兩千年後,叔本華認為受苦的相反是無聊。……面對各種我們認為的缺陷,人類已懂得在那些困境中找到意義。P.131」
〔第四章〕罪犯
「偉大的愛與刻意視而不見僅一線之隔。p.227」
「除了天生傾向外,還有三大風險因子與罪犯的形成息息相關。第一是單親家庭,……第二個風險因子常常和第一個一起出現,那就是虐待或疏忽,……第三個風險因子也常跟前兩者一起出現,那就是接觸暴力。p.239-240」
「愛不只是本能,也是技能。P.254」
「最真實的愛,是即便在一片荒涼的景色中,目光也如鷹眼般銳利。P.259」
「即使是在最親近的關係中,一個人也總有些隱密是別人無法知道的,這樣的無從得知既深切又恐怖。P.260」
「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當好人,也都能做出惡劣的決定。愛一個人,他的好與壞你都要愛。P.265」
〔第五章〕跨性別
「兒童有三種早期行為常被當成身分認同已經定下來的指標:孩子選擇穿什麼內衣褲、偏好哪種泳裝、怎麼撒尿。P.290」
「我們愛的人,成就今日的我們。p.300」
「愛與關係的基礎並非一個人脫下衣服的樣子、用男性或女性代名詞、給自己取什麼名字。P.310」
「也許為人父母最難避免的錯誤,就在於不管孩子要不要,都把自己想要的強加在他們身上。我們以自己想要卻得不到的愛來療癒自己的傷口,卻看不見自己造成的傷口。P.311」
「孩子應該要能做自己,但也需要規則與界線。P.311」
「孩子渴求的,是有人注意自己,一旦得到了注意,就希望別人愛的是真實的自己。P.311」
「假如有場暴風雪來襲,你不會花時間看能不能趕走它。P.315」
「人的優先順序會變。……我看著那張開心的小臉,就覺得那就是我的全世界。我拋下的東西,都沒她重要。P.336」
「有了孩子,就不能整天哀傷。他們走了這麼遠,直直走進你心裡。他們跳下校車的那瞬間,是我最開心的時刻之一。還有他們早上剛起床的時候,爭相撲到我身上。所以,後悔嗎?不。我想念舊時的人事物,但假如那時能預知這一切,我還是會認養凱莉。幸運的是我,因為,說實話,若不是人生有她,我不會有機會走進這個更大、更美的世界,認識你們這麼棒的人。若沒有她,未來的二十年我會仍只是某個男人的妻子。你看,凱利帶給我的幸福,永遠比我可能給她的還要多。P.337」
「生命之所以承受得了,是因為有歸屬感。而在一個二元法則當道的社會,若哪一邊都不加入,生活可能會很艱難。……當左撇子比能左右開弓簡單多了。有時特立獨行可能是一種姿態,一種一小群人拒絕加入任何「俱樂部」的立場,但更多時候,人並不是因為很酷而選擇當性別酷兒,而是因為無論在二元性別或性別光譜上都找不到容身之處,讓這些人自覺孤立無援。由這些經驗所知,在歸屬感之外,還有更廣闊的視野。P.338-339」
「男生可很強勢,但必要時也願意哭出來。女生可能很貼心,但同時也很獨立自主。以太過傳統的性別角色教養兒童,可能培養不出什麼能力去面對人生危機。P.342」
「不是只有慘到極點的人,才能選擇讓自己更快樂。P.344」
「人類自古愛分類及結黨,現在的我們仍是如此,只不過我們發現從前認為不可侵犯的疆界,實非如此,而以前從未想像過的類別,則紛紛出現取代舊類別。P.347」
「人生最難的,是和自己談,不是和別人談。P.353」
「選擇才是真正的奢侈,正因做決定前得經歷多番煎熬,才讓決定有了價值。P.355」
「對現代美國人而言,選擇讓人胸懷抱負,雖然選擇總會讓人疲累,但我仍喜歡想像未來有一天我們什麼都能自由選擇。屆時我很可能仍會選擇現在我所擁有的,並因為做了選擇,而更加珍視一切。P.355-356」
〔第六章〕父親
「只要有足夠的情緒控制、充滿愛的決心,人都能愛任何人。P.358」
「艱難的愛絕不下於輕易的愛。P.358」
「孩子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P.359」
「父母的自尊與子女的自尊,不論在哪一個族群都常常有人分不清楚。能區分什麼是幫助孩子完成夢想,什麼又是把孩子困在自己的夢想裡,是了不起的成就。P.361」
「要不要把自己的重擔放在他人肩上,讓他人受苦,是個人的道德問題。然而所有的父母在某種程度上都決定這麼做。P.362」
「教養的主要使命之一是為孩子打造更美好的世界。P.363」
「愛與規則不見得能和諧相處,所謂的自然本來就是不斷變動、不自然的概念,且常被用來掩飾歧視。P.364」
「父母想要的孩子,是能從自己給予的東西中受惠的孩子。P.364」
「人類喜愛解決問題,如果我們學會控制天氣,很快就再無機會見識颶風的凜然氣勢和暴風雪吞沒一切的執拗靜寂。四十年前,毒理學家拉佩警告:「在熱中『征服』基因缺陷的路上,若我們不承認這些被辨識出來、被墮掉的『缺陷』跟我們一樣都是人,就太難以想像、太不道德了。」p.365」
「有了產前檢查後,把身心障礙的孩子墮掉再也不是權利,而是義務。P.365」
「無論有沒有接受產前檢查,若父母已經準備好去愛水平身分的孩子,便已給予孩子尊嚴。有了生殖科技後,我們就開始猜測什麼樣的孩子能讓自己開心,自己又能讓什麼樣的孩子開心。刻意不去猜想或許不負責任,但過度美化想像也未免失之天真。假設的愛畢竟不是愛。p.366」
「若讓豁達的心胸給蒙蔽了雙眼,看不到孩子的需求,我們的愛也就變成了否認。承認差異並不會威脅愛,事實上,是會豐富愛。理想上,深刻的包容能讓孩子徹底做自己。在一個家庭哩,孩子的侏儒症、自閉症、天賦異稟或跨性別傾向可能只是次要。理想上,這些人首先是父母的孩子,是在家庭這個小王國裡充分受到認可的公民。父母不必然只是不論孩子有什麼缺陷都愛孩子,他們可能發現,這些不完美竟是令人驚異地正當適切。一位睿智的精神科醫師對我說:「大家都想變得更好,但沒人想改變。」我倒認為,唯有允許生具水平身分的人不改變自己,他們才有可能變得更好。每個人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但沒有人能成為另一個人。P.368」
「一心嚮往月亮的人,若突然得到所有月光,往往會忘記自己想拿月亮做什麼。P.370」
「了解教養不是完美主義者玩得起的事之後,我試著向我採訪的家庭學習謙虛。焦慮的時候,我也不斷想起母親在我出門路考前對我說的話:人生中有兩件事人見人怕,最後才發現原來幾乎每個人都在做,那就是開車與生子。P.370」
「強烈的感覺都很難解讀。P.370」
「將別人拉入你的現實中,能鞏固你的現實,而我們也用愛建立了家庭,並拉近許許多多親朋好友與我們同行。在這個過程中,內在的真實因此多了一層保護殼,變得更能承受壓力。P.373」
「我想,所有的愛都包含三分之一的投射、三分之一的接納,至於了解及領悟,絕不超過三分之一。P.380」
「一如寓言故事之於信仰,都是藉由具體的敘述讓最抽象的東西變成真實。P.380」
「對我們而言,他們絕非偶然。我們愛孩子,因為孩子就是我們的命運。即使它們有缺陷、做錯事、傷害我們、死去,即使如此,他們都是我們用以衡量自己生命的那份正當性的一部分。其實,他們正是那份正當性,是我們衡量生命本身所為用。他們讓我們生命精彩,其勢之深切,不下我們賦予他們生命。P.381」
「愛是一種擴張的現象,愛每次一變大,都會加強世上其他的愛。P.382」
「如同物種多樣性對地球的永續極為重要,愛的多樣性也能強化良善的生態圈。結果是,較少人走的路,卻幾乎都通往同一地方。P.382-3」
「痛苦是親密感的門檻,災難使奉獻更加閃耀。P.383」
「養兒育女是場安全練習,正因為危險總在一旁伺機而動,父母之愛才比男女情愛更崇高。若是沒有夜半驚恐,不曾高燒不退,少了一連串的傷害悲痛,撫養孩子也不過是二等娛樂。我花了一些時間才明白,留意孩子的需要,正是喜悅的本質。P.383」
一週零碎記
0130:T上午陪媽媽看中醫、採買,前往郵局、環寶家。然後才去玩沙,認識了三寶媽和小姐姐,後來表示要回家,但回家後未馬上睡著,折騰了幾回合,才發現是大號了,換過尿布很快睡著。醒來後,立馬出門,一隻小狗在沙坑區開心跳躍,T不敢玩,於是先到圖書館,認識小翔哥哥,再去沙坑區玩沙,小翔哥哥和馨婷姐姐後來也加入,天黑前再轉戰圖書館玩耍及借書,遇見一個小弟弟。回家後,吃晚餐,T玩湯,吃藍莓,玩樂高,看繪本,洗澡玩水(用鍋子裝水和毛巾煮東西給媽媽吃)。洗完澡在臥室不斷從床頭櫃跳下床近20次(一開始媽媽在下面接),然後到客廳玩車,看繪本,最後說:「好了!(台語)」,走進臥室,吸奶後睡去。
0131:晨起,早餐放任T在餐桌邊玩牛奶邊吃,反正收拾便了。前往兒福聯盟參加活動,小童媽媽帶瓦楞紙活動,覺得萬分佩服!B阿姨說T的臉變較成熟。T是去玩車的,明顯想睡,中午回家吃過東西睡去。下午媽媽滿心期待前往沙坑,但沒有什麼孩子;相較於昨日下午媽媽不知如何度過,卻就順利度過了,看來不需預設。不過今日下午後來也順利結束了。一開始狗狗也愛在沙坑內玩,T會怕,兩個老爺爺幫忙趕狗。玩了一會去圖書館,在外頭吃了兩根芭蕉、跑跳,入內看書、眺望垃圾車。再回到沙坑遇見U媽媽正在幫忙用掃把清掃沙坑,好感動,和一個四年級的大哥哥一起玩沙。晚上T幫忙一起煮晚餐(因為若不讓他攪和,媽媽無法煮飯),T吃了很多白蘿蔔!M回來,T會說「M昨日住阿嬤家,今日住T家。」T和M倒完垃圾,T又吃了一顆西洋梨。收到蜀龍宅急便帶來的O女兒彌月蛋糕。T指定要穿機器人衣服,洗完澡跳床頭櫃20次,M想阻止T,但媽媽覺得T跳膩就不會跳了。後來T甚至自己碰巧摔成翻跟斗的姿勢,看他這樣自我發現很有趣。最近頭髮變稍多。今日會說:「蛋、玉米(台語);機器人、藍莓(華語)」。
0201:早晨被M拿牙刷到外頭浴室刷牙的聲音吵醒。陪媽媽去採買,買豬肉帶樂扣但老闆還是用塑膠袋裝,讓媽媽心情不佳。玩沙半小時,周遭都是機車廢氣及二手菸。中午想睡吵鬧,和媽媽團媽媽打招呼後回家,懷疑最近是猛長期。下午前往圖書館,媽媽心情黯淡覺得時間很難打發,還好光找車的繪本,及念繪本就五點多了。回家簡單吃點東西(M不在,媽媽都吃剩菜,T爬上餐桌似乎很失望的樣子。T吃了今天W阿姨分享的滷蛋和棗子),然後一起讀繪本、玩積木,洗好澡跳床頭櫃二十次(媽媽很享受的坐在一旁看T充滿自信的爬上跳下,感到好驚奇),看媽媽幫他錄影的相機,讀繪本,睡覺(又說要玩車,媽媽拒絕了。)。T說M今晚要睡T家,可能是想爸爸。今日會說:「蟲(T在沙坑裡發現)、滑滑(台語)。」
0202:昨夜母子都睡得不安穩。沒幫T穿防踢被,幫他在肚子上加蓋兩條小被,但一直纏到他的腳(大忌!!)於是不斷哭鬧醒來要喝ㄋㄟㄋㄟ,被吸到疑似沒奶很痛,讓媽媽清醒而暴躁,跟T反應叫他吸手指頭,讓ㄋㄟㄋ休息一下,說「好(台語)」後,居然體貼翻身睡去;或是會說「有啊!、沒了!(台語)」來表達ㄋㄟㄋㄟ的狀態。其實T很體貼,若跟他說媽媽想上廁所他都搖頭,但補充說明快忍不住了或肚子痛,他就會同意。而六點多的早晨一度說要吃阿姨家的麵。起床後要東西吃,應該很餓。上午陪媽媽去買嘟嘟菜頭粿,出門前一直拖延,媽媽好不容易忍耐下來,遇見點點媽,一起吃早餐,T又加吃炒麵(應該有味精)。點點媽詢問我目前和T相處最大困擾,我回答是夜間不斷喝奶及不肯蓋被。點點媽分享有自覺的父母會較少使用3C產品,看著點點媽吃東西覺得她很優雅。之後看雞、買玉米、玩沙。媽媽疑似又把T的一腳雨鞋弄丟,真想成立「單支俱樂部」。T在沙坑用鍋子、桶子裝沙煮紅豆湯、飯等給媽媽吃,T也不小心又當真吃,吃了一口沙。T從沙坑內挖到一台小車,新的沙很容易掩埋東西,M之前給T的一隻塑膠蛋糕刀就不見了。先讓T把車子帶回家保管(不知這樣作法是否恰當),打算下次遇見小朋友說是他的還給他,或是拿去圖書館失物招領(後來採後者)。感覺應該到T想睡了的時間就帶他回家,馬上入睡(看書說超過想睡時間有時會太累反而睡不著。)。睡醒給T吃中飯,然後出門往圖書館,一開始覺得時間過很慢,還好後來在垃圾車及繪本的攻勢下,耗去不少時間。媽媽煮晚餐時,T幫忙切蘿蔔、蘿蔔糕,拿起乾香菇放嘴巴。T啃掉一根小黃瓜,後來喝了很多湯。拉著M玩、倒垃圾、跳床頭櫃,然後睡去,會抱著香菇玩偶睡。今日會說:「畫圖、紅色(台語)。」
0203:昨晚抱著暖烘烘的T,享受著懷中有暖爐的幸福感。大概天氣很冷,T居然能忍受被我的羊羔被包覆住雙腳和身體,他把雙腳放在我腿或肚子上,大概比較不會感受到被被子包覆的觸感。晨起,母子倆享受著親暱的時光,媽媽習慣性地第一百萬次問T:「我愛你,你愛我嗎?(台語)」,T居然回答:「有!(台語)」。讓媽媽開心的猛抱著T親了好幾下。後來T在玩除濕機時大號了,媽媽覺得那場景很好笑。媽媽晾衣服時,隔壁鄰居在抽菸,旋即拿相機錄影,但除此之外,跟管理員反映時對方的態度都讓媽媽覺得很挫折,只能持續累積影片。和M一起前往嘟嘟菜頭粿吃早餐,老闆娘方享了許多往事及育兒的經驗談。採買結束,和T前往圖書館,讓M在家裡趕作業。T一貫地無法安靜坐下聽故事,向S阿姨和姐姐說掰掰,媽媽和一位媽媽朋友短暫的聊天後,帶T前往沙坑。這陣子,T較能自己玩一會,讓媽媽在一旁偷空翻一下書。後來敏鳳、小童阿姨等及哥哥姐姐們一起過來沙坑區,孩子們玩沙,媽媽們聊天,很愉快的時光。回家前,帶T前往全聯補貨,天氣越來越冷,今天不打算再出門。午餐M煮義大利麵,T午睡前蹦蹦跳跳,媽媽一概裝睡,沒一會兒,T就躺在媽媽身畔睡著了。起床後讀繪本,陪媽媽準備晚餐,T一直吃沒停過。這幾日開始試行除了睡覺都不給T喝ㄋㄟㄋㄟ,發現他吃的東西有變多,ㄋㄟㄋㄟ也比較不會被他吸的很痛。發現T會從房間的沙發跳上彈簧床。洗完澡繼續從床頭櫃跳下床。午睡時也跳了幾次,還發現窗簾後的窗外風景,看來要提早把窗戶加裝安全鎖了。今日會說:「不要穿。(台語)。」
0204:雖然沒有刻意告知T今日要去共學,有趣的是,卻如同第一次前去共學般,他睡的特別晚,讓媽媽得以準備中午的食物。不過M從起床後(他總是比母子倆早起),一直看手機到九點,直到媽媽大抓狂叫他趕快動作。但或許要感謝M的慢拖,我居然在坐車出門時,見到許久未見面的古道大縱走夥伴飛容,在自家門口相遇實在是非常了不起也從未想過的場景,可惜趕出門而無法好好聊聊,而心緒也旋即飛往過往的山林場景。T變得不太一樣,自從上週日M把他的汽座調成往前後(應該是兩歲後才能調往前),他似乎比較穩定,可以和爸媽看同一方向的視野。但今日我感到他很不一樣,一上車接過葡萄乾和後來幫他買的肉包,一邊吃一邊看窗外的車子,不吵不鬧,讓媽媽可以在一旁看書、和M聊天,實在是奢望已久的安詳。想起M曾提過他想要的生日禮物是舊的馬蓋先全集DVD,不過老婆沒有認真去找。抵達九龍公後,一開始覺得沒想像中冷,但後來M一直覺得很冷,母子倆倒是穿得頗溫暖,只是媽媽對於燒香及金紙的味道不是很喜歡。T一開始開心的玩遊具,叫文鼎哥哥為「番薯哥哥(台語)」,爸媽輪流陪T走來走去。下午的討論,聽著其他媽媽們的分享,又在其中找到與自己相似的地方。一位媽媽平時住台北,透過她我才知道台北能帶孩子的自然環境並沒有想像多。還有媽媽分享一家之中,總有一個人是對一些狀態是較警覺的,例如孩子電視看太多會近視、牙膏沒了要補貨等,很能認同。T中午狂吃甜椒,但他邊吃邊用手抓又摸一旁的石桌讓我很受不了,但只能算了。一旁有一群人在賭博,但警車來鳴笛後,就離開了,而後賭博的桌子就移得更出來了。離開前,T用湯匙和鍋子挖小石子和文鼎哥哥玩得不亦樂乎。有個阿公感慨的說了一句:「現代人都愛孩子不愛老人」,聽了讓人心酸。T一上車,面無表情的睜著眼睛,但沒過多久,就睡著了。幸好回公婆家,M抱起來後,沒多久就生龍活虎,自己吃飯了(不知是事先有打預防針的關係,或此次才睡不到半小時的關係?)。之後要求出去騎三輪車、看貓咪和狗,隔壁的姑姑讓T餵貓咪。回埔里後,吃湯圓,幫T買雨鞋。回家洗好澡,M陪T讀繪本,然後T終於再次想到「T的ㄋㄟㄋㄟ」(有時要給他「ㄇㄡˊ的ㄋㄟㄋㄟ」,T就會表示他是要T的ㄋㄟㄋㄟ;要他午睡或晚上睡覺才能吃,發現他東西吃得較多,而到了晚上媽媽也有足夠的奶給他喝,似乎是正向的循環)。今日會說:「青椒(台語)。」
0205:天氣極冷,早晨跟M道別後,難得幾次覺得可以窩在家裡不用上班很幸福。一起吃早餐、讀繪本、晾衣服,然後早餐吃不多的T學聰明知道要睡覺才能喝ㄋㄟㄋㄟ,拉著我到房間去躺在床上,但喝沒一會他就跳上跳下,玩窗戶內凝結的水氣、拆開媽媽床畔的時鐘……,媽媽躺著裝睡睡著了,等到T也睡著媽媽才起身做自己的事,和X聊了一陣。T醒來後,一起煮麵當午餐,下午在家玩玩具、讀繪本,找尋垃圾車玩具時,消失已久的保溫杯突然出現,媽媽大驚奇!之後T就用嘴把水從保溫杯吸出來,吐在杯子裡玩,玩得整個沙發都濕了。吵著要喝ㄋㄟㄋㄟ,應是肚子餓了,於是一起為晚餐備料,吃晚餐、倒垃圾(M回到家後也一起過來),回家後T又陪著M繼續吃,吃火龍果。睡前吸了很多ㄋㄟㄋㄟ,但仍掙扎說汽車,沒理會他後睡去。今日媽媽讀畢《瑞士學徒制教育在公東:一位老校長引導的學習革命》。今日會說:「 窗子、門、樹、番茄(台語)。」
睡事零碎記
0130,1348-1519,2132-0730;0131,1205-1504,2241-0820;0201,1226-1513,2140-0723;0202,1230-1513,2143-0813;0203,1417-1512,2130-0904;0204,1609-1630,2138-0832;0205,1200-1413,2135-0811;
便事零碎記
0130,1300;0131,0806,1917;0201,1543;0202,1915;0203,0819,1843;0204,1430;0205,1455,;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