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9W6D開始了單邊右乳全親餵的旅程,這整個過程讓我有了許多反省與體悟。
首先,我對哺餵母乳的信心不足。
初始,不理解寶寶哭泣的意涵,和他行為代表的意義,這都得透過時間慢慢摸索理解,找到彼此的和諧。但在此之前,當寶寶哭泣時,你只能把可能的原因都手忙腳亂的試誤一次,加上長輩們不斷地在旁邊唸叨:「給他喝牛奶啦!他肚子餓了。」、「哭這麼大聲,沒吃飽啦!」致使不夠堅持,又因以為寶寶吃不飽而自責的我,往往只能頹然向長輩的壓力投降。
寶寶有時會不斷的把乳頭含著再吐掉,或是拉扯著乳頭,然後開始大哭了起來,這時自以為「少奶奶」的媽媽,只能百般煎熬的請M去泡配方奶,但是屢屢泡回來,寶寶就睡著了,後來我才理解寶寶的一連串動作代表的應該是他睏了,但之前我們卻解讀成他沒吃飽。
第二個關鍵是,一定要事先帶你先生或身邊的人去上母乳相關課程,不然沒有人可以陪你一起堅定,而且會有一些錯誤的觀念與做法
我們給小樹的配方奶量從一開始的30CC,後來慢慢調整到60CC,然後就一直維持在60CC(有擠左乳的奶時,有時冰起來,有時和配方奶一起餵),除了不太理解要如何增加量之外(嬰兒房的護士說每次增加5CC),也希望讓他盡量吸母奶。往往寶寶實在哭得太過厲害,我又莫名堅持的不想餵配方奶時,願意多方嘗試的M就會去泡配方奶,然後寶寶有時會喝完,有時不太喝,當他咕嚕咕嚕把整瓶配方奶很快喝完時,我就會不禁自責自己讓他餓了肚子。
我知道對待寶寶是需要彈性的,不管是我不想餵配方奶,或是盡量讓寶寶吸母乳,還好M都在身邊幫我維持了一種平衡。但他有時看寶寶喝完了配方奶,就會再去泡一些,想試試看寶寶可以喝多少,讓我覺得他在灌奶,很擔心寶寶會喝太飽而不舒服,並請M不要再這樣灌他。也掛慮寶寶因多喝了配方奶,就會少了對母乳的需求,連帶減少吸吮對乳房的刺激。
雖然M很認同哺餵母乳,但他也會擔心小樹肚子餓而無法堅定,這時我也就很容易被他說服或影響,所以可以的話,先把他帶去洗腦一下會比較好。
最後一根稻草,則是有一天寶寶的脹氣。
我一直沒有放棄全親餵,但我卻不斷的猶疑徘徊,並一直覺得自己奶量不足。來到花蓮後,釧媌學姊連續聽到我講了好幾次奶量不足,她就對我說:「不要再一直這樣講了,其實妳奶算很多了。」而有一天晚上,寶寶吃完配方奶,沒有拍嗝,M把他放躺在沙發上,寶寶就因脹氣而大哭,剛好黑潮的惠娟前來,教我們如何處理這個狀況,本來要請黑潮的佩馨幫忙買脹氣膏,後來對面黑潮的慧芳,聽聞消息後也送來調製的精油幫助寶寶排解脹氣,我擔心寶寶喝配方奶容易有脹氣的問題,還要拍嗝(我不太會拍,而且覺得很麻煩)。所以志工老師桂英姐打電話來鼓勵並給予建議後,尤其是她提到「哺餵母乳是教養的開始」,讓我決定要試試全母乳,想說每小時都餵,一小時算20cc,一天的量應該就足夠了吧!餵了兩天,第二天下午寶寶聲嘶力竭大哭,剛好黑潮的惠娟再次前來,提醒我保持彈性,而且每小時餵會很累。所以我又恢復四小時補一次配方奶的規律,繼而跳脫四小時一次配方奶的哺餵,只在感覺寶寶很餓了,才補配方奶。
然後在0703那天開始,居然可以不用補配方奶了,我仍是盡量想到就餵(間隔平均為1或1.5小時),加上天氣炎熱,寶寶之前脖子長疹子後,我們就不讓他穿衣服,餵奶時彼此肌膚親密接觸,似乎也多少刺激了奶量;而奶陣也讓我察覺自己已到達平衡階段,還有就是我的睡眠在「側躺餵」的幫忙下,較為充足,且心情愉快,就這樣我們「暫時」告別了配方奶(因為不知之後會不會面臨無法預估的意外狀況,仍然得依靠配方奶,只好保守的這樣說),已經滿一個月了。
餵母乳除了對寶寶好,媽媽好,更有許多方便的地方,我終於理解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都鼓吹必須堅持哺餵母乳,鼓吹到令之前無法全親餵的我,感到壓力沉重的地步。但這的確是個先苦後樂的過程,可能得經歷乳頭疼痛、脹奶、石頭奶、乳腺炎等過程,但出門不用帶奶瓶、奶粉、熱水,不用洗奶瓶,隨時隨地餓了就餵,不用花費奶粉錢,讓媽媽吃飽就好,更是一種對寶寶極有安撫效果的方式。當寶寶緊靠著妳,小手懷抱著妳,在妳懷中安詳的吸著奶,繼而睡著,只能說那是全世界最寧靜幸福的時刻了。而寶寶邊吃邊放屁或大號,也是餵奶時有趣的插曲。
另外還有含乳及餵奶姿勢要正確,可以達到事半功倍之效,我的餵奶姿勢就是來花蓮讓釧媌學姊指點後,除了恍然大悟之外,寶寶似乎也因此較吸得到奶,所以「魔鬼的確藏在細節裡」。也很感謝柳樹的「母奶娃娃考考我」臉書社團及相關影片,最重要的就是適時主動尋求好朋友們的支持與鼓勵,以及泌乳門診的協助。
不過我還未看過泌乳門診(現在應該不需要了),本來來到花蓮很期待可以去掛慈濟的泌乳門診,畢竟台北的都離我太遙遠,而埔里沒有。但慈濟醫院的網路掛號完全查不到相關資訊,我打了電話過去,被轉了五個人以上,最後才先留下我的資料等候通知,之後再無音訊,實在是很令人惱火。但花蓮的衛生所每個月有一次母乳支持團體的聚會,還有志工會到府幫妳檢視妳的含乳姿勢等是否正確,相較於埔里只有一位護理師,雖可去電詢問疑難,但動作方面就必須自己前去醫院詢問,而護理師通常非常忙碌,無暇他顧,已是親切許多。
現在全親餵的我肚子極容易餓,食量恢復大學登山社時水準,並盡量記得每天補充2500cc的水分(以溫開水為主,發奶飲品在上次石頭奶後已停),但食物上我會注意避免會退奶的韭菜ˋ發奶的食物(對我目前觀察到的是杏仁茶ˋ米漿),或一些較寒性的瓜果類,刺激性、油炸、生冷、不健康的食物等也都不碰,雖然不能隨意吃食,但想到自己吃了什麼,寶寶在奶水裡就會嘗到怎番滋味,就會較為注意。
走到這個階段,我更深深體悟對大部分人來說,母乳哺餵是需要學習,非一蹴可及,且無法速成的。而這最原始的母乳哺餵也是最自然不過的育兒方式,面對它,不要再把過多時間花在猶疑徘徊與自我控訴上,因為母乳哺餵沒有捷徑,做就對了,不要聽太多的聲音,不要看向太遠的地方,看著當下就好,還有不要計較和比較,計較要花多少時間,自己奶量多「少」,比較誰奶量多多,畢竟每個人都獨一無二,看著自己就好。
心理上,在同事聖琳分享給我的《媽媽寶寶》雜誌上我讀到有個母親初始母乳哺餵極為成功,但後來因寶寶生病而停頓一個月,奶量驟減,但她依舊追回來。另外是有一次我去mamaway買東西,店長分享她第一次懷孕20天就沒奶,但還是餵到了兩歲,另外是他們店裡貼著別看量,一次擠十分鐘(印象中)就好的海報,讓人覺得較容易達成,而他們的官網也有許多和哺餵母乳相關的資料可以參考,還有其他許多人的經驗分享,像是同事聖琳告訴我在社團上也有媽媽六個月時轉全親餵,以及也有人單邊餵全程等對我來說都是莫大的激勵。
至於寶寶到底有沒有吃飽,這個我相信許多媽媽都會擔憂的問題。因乳房沒有刻度,所以餵母乳更讓我反省了我所受的教育訓練──總是需要答案,總是講求規則和效率,我只是注意寶寶活動力是否正常、大便次數(兩ˋ三天一次,現在為一天一次,或一天兩次)、尿尿量(但尿布量對我來說不太具參考價值,因為我都隔較久才換尿布)、體重有無增長等作為參考。
其實我也很驚訝自己居然可以成功單邊全親餵,畢竟我是那麼沒有自信,而一切卻是那麼自然的就達到了,在我完全沒有預料到的時候。這也告訴我們,面對母乳哺餵,盡力做該做的(擠奶、頻繁親餵等),但得失心別太重,而若努力後真的無法哺餵母乳,也不要太過自責,就像我同事A所言,對寶寶的愛不會因此而有減少或不同。也希望我的自身體驗,能提供各位參考,並能有所幫助,也算是對那些所有伸向我的手,表達我無上感謝的一種方式。最後感謝寶寶的努力合作,寶寶也要學習如何含乳,他其實從一出生就表現很好,看到他為了自己的食物如此賣力,往往也令我感動不已。
接下來,我要努力的是讓左乳也能分擔哺餵的功能,醫生和護理師之前說等他之後再大一點,嘴巴夠大了,也許就會吸了,不過小樹嘴巴本來就很大,也很願意吸,但上次佩馨幫忙介紹的花蓮哺乳志工在電話裡聽了我的困擾,隔天親自來看我後,卻說,其實寶寶的嘴已夠大了。許多前輩也分享在哺餵前先讓寶寶吸左乳,多多使用牽引器讓乳頭突出等方式,不過我其實不太有做到。除了寶寶會選擇好吸的右乳外,每次挨近左乳他就大哭,另外則是我不太有空用牽引器,根本原因則是我偷懶。而老天保佑還好我左乳未因沒有擠奶及吸吮而有乳腺炎症狀,我真的非常慶幸及滿懷感恩之情。
※參考網頁:
哺乳成功六句訣─陳安儀的筆下人生
http://anyichen.pixnet.net/blog/post/28556734-%E5%93%BA%E4%B9%B3%E6%88%90%E5%8A%9F%E5%85%AD%E5%8F%A5%E8%A8%A3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