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05帥學長是我在山社爬山時期經常一起爬山的好搭檔,有一陣子我頻繁的和他爬山到睡覺時沒有聽到他呼聲還不習慣呢!山社的情感很微妙,儘管久未連絡,其實都還一直關心著彼此。不管多久沒見面,見了面很多感覺立馬找回。帥學長其實是我很佩服的其中一位學長,儘管他囿於現實的工作,沒有很多時間及自由登山,但他卻極盡所能的找機會爬山,一直未曾遠離。我可以感覺到,他真的很喜歡山。
但是我沒事為什麼會報名到這隊嚴格來講缺水兩天,又行程緊湊的隊伍呢?誰叫我都爬有緣份的山,又不事先做好功課?也只有認了,把其中的酸甜苦辣盡情咀嚼,好好享受吧!所以,現實就是,昨天的12小時結束了,但是今天還有10小時左右的硬頸行程,就是得先走2小時左右到達甘藷南峰營地,再花3小時來回此行最後一座百岳甘藷峰,之後下切1200m抵達耳無溪畔,重點是,得到達耳無溪才有水可喝。
因此,昨晚在乾渴中入睡,但今晨起來口渴的感覺卻沒有那麼深刻了。夥伴們已經在弄早餐,Jason和Jet則負責去取來無明池的咖啡水,一邊用濾紙和濾水器過濾水中雜質。濾水器的效果不錯,水變得澄澈透明,但是速度很慢,後來大家就只用濾紙過濾了水,煮開後裝進水罐也算可以接受了。其實我喝過更糟的水,對於這樣的水並不介意。不過因為我的水罐有一個並不耐熱,所以小k把他乾淨的冷水分給我裝在水罐裡,一直讓我很過意不去。接下來的一整天,夥伴們都用著不同的搭配,例如酸梅、寶礦力粉之類的,調味著草味很重的水。而我倒是驚訝的發現,帥幫我裝在保溫瓶裡很燙的水,搭配青仁黑豆,實在是美味又解渴!要不是我背的水剛剛好,實在很想分給夥伴們嘗嘗看。
昨晚擁擠過度的營地,此時已是人去樓空。這幾天我們都是較遲出發,但都有在時間內抵達目的地,因此大夥也就並不特別著急的,又再度成為最末離開營地的一隊。眾多登山者離去後的營地,顯得雜亂骯髒不堪,看到許多垃圾四佈,令人痛心且不忍。我後來登山時就不太撿垃圾了,但是撿垃圾還是基本而必須的。雖然自己的垃圾一定帶下山(還無法做到連排泄物也帶下山),而在有餘裕時我才會幫忙帶走一些垃圾,因為我現在覺得亂丟垃圾是人心的問題,若我只是跟在後面一直撿,也並未根本解決問題,卻也想不出更好的方法。而喜愛山的人,不會如此殘暴,像用過即丟的一次性產品那樣的對待祂。所以,這些亂丟垃圾的人,登山的目的為何?或者,背了過多的東西,遭遇雨天或體力等因素無法負荷只好丟棄?但是,還是那個疑問,為什麼山與環境就必須承受這些?
今天是「持續缺水日」。出發前,稜線上的風很大,我覺得全身的熱能都被一陣又一陣的風帶走了。夥伴們或做著暖身操,或輪流和中央尖山合影,或打包著,然後出發前,適鴻找不到登山杖、小K找不到相機的鏡頭蓋,還好,後來都尋到了。
昨晚睡前,帥提醒我今天的行程還有「鬼門關斷崖」這個重頭戲,讓我稍稍擔心,不過完全不影響我的睡眠狀態。而出發沒多久,夥伴們還著迷於近在身畔的巍峨南湖中央尖在藍天耀陽下的宏偉身形時,鬼門關斷崖早已悄然開始。
第一天Mia當嚮導,第二天小K當嚮導,而第三天,本來都在後頭壓我的領隊帥親自出馬,看來今天行程真的是半點耽誤不得啊!出發前我對帥說:「麻煩配速控制一下」,沒想到帥果然是火力全開的帶領著大夥全速前進,我都要覺得自己是在跑山了!鬼門關斷崖很順利的過了後,剩下的路段只能想盡辦法追上前頭Jet的腳步,一邊冒著汗,喘著氣,一邊在心裡嘀咕著最前頭充當嚮導的領隊帥的失速疾走。終於抵達甘藷南峰營地時,一片撻伐聲浪包圍了帥,但他說:「你們不是都跟上了嗎?」令人為之氣結。
很久沒爬山,不過適鴻學長更久,近7年沒爬山了(雖然去年有去雪山)。而在登山的過程中,找路,是過程也是必要。每一次爬山所解決的問題都不同,我想山也是一種學習危機處理的最佳訓練場。
走路時,在步伐與步伐間可以思考許多事情,這也是我喜歡登山的一個原因,讓身體在欲念最單純的狀態下,逼迫自己面對自己,那才是所謂真實的自己。而是在山裡才明白,有許多山就住在我的身體與心裡,只是我不知道而已。那許多生命中不斷累積的傷口與痕跡,也仍在隱隱發痛嗎?別擔心,山會為你療癒。仰頭,天空的墨藍色,高貴無比。而得以站在稜線上,居高臨下的展望,更是登山無與倫比的恩賜。
鷦鷯唱著裝飾複雜的曲調,我愣了一下才想起,是害羞的牠正在歌頌愛情。還想起最近誰這樣告訴過我:「學會接受別人的幫助與給予,才能給予及幫助他人。」
出社會後,隨著經濟能力提升,也為了順應年齡與體力的退化以及裝備輕量化的需求,我陸續買了許多昂貴的登山用品,因此不可諱言,登山某種程度來說的確算是種貴族運動。去年,我買了件一萬塊的雨衣,在去年連綿的春雨山行中,派上了很好的用場。而此行沿途都是各式各樣的箭竹海,有必須以蛙式前進的(箭竹比人高,又密,必須用雙手或雙杖不斷撥開);有穿梭其中;也有短小及膝或是呈不規則分布的,而它們都非常堅韌及銳利。若是雨天,我就得穿著高級雨衣穿越這些箭竹了,難保不會被刺穿或刮傷。帥學長說:「這樣妳的雨衣就會更透氣了。」我感到疑惑,便詢問了適鴻學長的看法,他分享道:「以前我也會覺得很捨不得,但後來我覺得這些裝備就是用來保護我的,而不該是我保護它。」然後我就輕易被說服了。回來後,同事則是建議若是必須鑽箭竹叢時,就在外頭套上便宜的雨衣,但是那就不算輕量化啦!不知道大家有沒想分享的相關想法呢?
前往甘藷峰的路上,前半段我還可以和適鴻聊著對健康的一些想法,而後半段細心的Jet則擔心我和適鴻因聊天分神發生危險,而讓我走在他前面,以讓我能專心走路,後來回想,這樣的疾速前進,在聊天的狀態下的確很容易發生意外,因此也很謝謝Jet的顧慮及作法(哈,我知道Jet很受不了我一直說謝謝,不好意思,這是習慣。)。陸續遇見下山的其他山友,有幾個居然是隊友認識的朋友呢!世界一向很小。不過山路並不因此縮短或變得輕鬆,爬山是很公平的一項運動,自己的路只能自己走完。
登頂甘藷峰前,需陡下兩百公尺,再陡上三百公尺,而且真是熱斃了。我此行全程幾乎都用農場發放,自己暱稱的「日本鬼子帽」把自己包得緊緊的,加上缺水,實在是非常痛苦。山頂太熱了,所以午餐是在登頂後下山時在半路找一處較平緩的所在吃,非常的乾渴,我緩慢的把餅乾塞入嘴裡,配一小口水後,濕潤像一團沙粒的餅乾屑成為接近水泥糊的狀態後,再艱難地吞下。剩下的路途,則是不斷張開嘴巴,讓清涼的山風吹進嘴裡,希望可以攔截少許的水份,而當那冰涼的風接觸到嘴裡的肌膚時,幾乎有著被撫慰的效果,我終於可以理解所謂的「求生植物」在今天這種境況裡不可取代的重要性了,我幾乎連箭竹的葉片都想採下咀嚼,看起來也很缺水的它,能貢獻的水分應該很少!還好放背包處還有一罐水,我真的極度渴盼能夠盡快品嘗到那罐水。今天我水喝的較少,有可能是因為保溫瓶裡泡著很熱的青仁黑豆茶,喝起來反而很解渴。但是吃午餐時把熱水喝完了,加上心裡對於缺水狀態未解除的預設心理壓力,感覺更渴了。午餐時,適鴻詢問著有沒有人要吃馬可先生的麵包,但大家此時最需要的是水!因此無人問津。
帥宣布因考量後頭路程,接下來的休息時間將很短,不做大休息,以5分鐘為限,各自原地稍事歇息。路程中,我想著,旅程就像一首歌,曲終終將人散。這段路程是主歌,但也將接近曲末了,更應好好享受、品味過程中的每一瞬刻,包括痛苦的口渴。而我也察覺了自己的改變,以前,我會因為走在前頭的人登山杖常常不小心就會戳到後頭的人這樣的狀態或他人未遵循我自以為的規則,而暗自生著悶氣,覺得對方未顧慮到他人。但其實我自己也常常做這樣的事,所以我幹嘛生氣?卻是習慣拿著很高的標準及規範去評判他人,而讓自己不快樂。這次我發現我已經不在意了,不過生活中還有許多類似的狀況,等待我自己去突破及釋懷。
沿途,緊迫前人的腳步(抱歉帶給走在我前頭的人心理壓力,其實我很想保持著適當的距離。),很喘,似在跑馬拉松。帥說事先運動,在山上會比較輕鬆,這是很有道理的。聽聞他上山前非常謹慎的安排了多項的訓練,我下次會好好考慮一下,因為學長的話要聽。而且在山上有體力擔負行程中各式挑戰的話,才有餘裕收納當下,享受其中。另外因為這次行程趕路居多,沒什麼時間東看西看或拍照,除了胡思亂想,我開始變換著不同姿勢走路。這類似跑馬拉松時,用著不同肌肉跑步,讓不同地方肌肉輪流休息的概念。我變換著不同過地形的姿勢,伸展肢體,練習著各種不同伸展的可能,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移動的趣味。
回到甘藷南峰營地休息時,已有位安排三天北二段的大哥背了十公升的水,搭好了營帳,煮好了薑母茶,正在等待他的其他隊員。讓我有點受不了的是,他要才剛剛抵達正在休息的夥伴們,挪開背包以讓即將抵達的他的夥伴搭營帳。我不是喜歡和人家起衝突的人,所以我沒說什麼,只是不高興。那樣的對待少了溫柔與寬厚。
我也並不認同這樣過度壓縮登山時間的行程風氣。登山不是在比較,但卻很難避免。三天北二段,大哥自是有臭屁的本錢。而大哥還分享了他的好友去年12月在能高安東軍失事的心情。剩下的路程,我想著「劍王劍下亡」這句話。
很累之後,還有很累的行程在等待著你,真的是….不知該如何形容,就撐吧!開始連綿下坡,適鴻詢問起我現在下坡似乎比以往慢了?我回以現在不似早期傲岸自大的自己,知道下坡傷腳,沒告訴他的是,想上廁所,也讓我下坡時腳步顯得不是那麼順暢。還好帥宣布在遠多志山休息一下,讓我得以解除短暫的腹痛。途中超過其他山友,有一位走得很慢,狀況不佳,卻緩慢獨行,讓我很是擔心。詢問他狀態,給了我一個虛弱的微笑,但卻讓我一直掛心。
下坡下到一半,我在一處空地停下記筆記,因為我腦袋裡暫記的部分已經有點多了。但適鴻因他的考量而催促我,我就生氣的要他先走。有時候,情緒在山裡會很脆弱,因誤解也很容易起爭執,還好後來適鴻有跟我講開,就沒事了。適鴻是我另一個很優秀的學長,而且我覺得他很帥,不過他就是個非常理性的人,所以從以前爬山到現在,我記得感性隨便的我,好像有因生他的氣,而在登山過程中自己跑到外頭大哭過,現在想起來還蠻好笑的。
下降到一定高度後,感覺到很悶熱,一直冒汗,爬山很少有這樣的感覺,是另一種很難受的狀態。破傘菊出現了,植物們看起來也很渴,一臉無奈的褐黃。
近六點,終於下至溪畔,我灌了一堆甘甜的耳無溪水,一邊分享給正在準備脫鞋渡溪找營地的夥伴們,直到擔心胃痛或生理期因為太過冰涼的溪水會停止才作罷,但是真的太渴了,就算灌了那麼多溪水,後來居然沒有排出什麼尿液。確定了營地後,搭營帳時,擔心弄壞弘偉相借的高級帳篷,適鴻、帥和我,一邊撿著溪床上過於尖銳的石頭,一邊鋪著塑膠袋當底襯。晚餐煮飯加臘腸。小黃瓜炒臘腸、悶高麗菜加臘腸,小K和Mia廚藝精湛,加上大家都餓壞了,馬上盆底朝天。數算了一下,其實還有很多食物。而老是吃不夠的Jason,希望是有吃飽了?最後再加碼黑糖山粉圓,今晚水是喝過癮了。
用餐時,對面的山路上,有近十個頭燈上上下下,也許是背水上去給落後的夥伴,或是上去幫忙,希望無事。

北二段 無明池。


Jet於無明池取水。

早安,太陽公公!


晨陽照拂箭竹草原,將整片箭竹海染成一片無邊金黃。


過濾水的Jet和適鴻。


無明池營地 登山客遺留的垃圾。


無明池營地 出發前暖身中的Jet和帥。

北二段 無明池營地 打包的夥伴們。

北二段 無明池營地 尋找小K相機鏡頭蓋。

北二段 自無明池營地出發後眺望聖稜線。

北二段 無明池營地眺望大霸。

北二段 無明池營地眺望中央尖。







過鬼門關斷崖沿途。

路在右側下方橫渡。


續往甘藷峰路上。


抵達甘藷南峰營地,整理小背包,準備前往甘藷峰。

甘藷峰頂。

甘藷峰頂眺望中央尖與玉山杜鵑。


甘藷峰頂合影。

適鴻學長登頂照,學長真的很帥,幫他徵女友哦!

從甘藷峰下山。

甘藷峰下山路上 往死亡稜線岔路.

午餐時光。

下山途中的鐵杉毬果。

返抵甘藷南峰岔路口。

某種杜鵑,不太確定。

往耳無溪 奇怪蕨類。

快下到溪底前,適鴻幫忙拍的合照。

往耳無溪 最後拉繩區。

往耳無溪 臺灣蘆竹。

耳無溪旁 某種堇菜。

看見耳無溪。


耳無溪 適鴻在帳篷地布下鋪大塑膠袋 。
預定行程
4/5 D3 (路程約13.6公里): 0500起床, 無明水池營地 --> 鬼門關峰 --> 鬼門關斷崖 --> 甘藷南峰 --> 往返甘藷峰 --> 遠多志山 --> 耳無溪營地(宿)。
0405圓恩的行程記錄
07:41出發。
07:51開始危險地形(鬼門關斷崖)。
08:02 下完斷崖,感覺跟五岩峰很像。
08:04 拉繩區。
09:04 箭竹海泅泳中休息十分鐘。
09:15出發。
09:37稜尾找路。前有崩壁,右側沿白繩橫渡,續沿碎石上行。
10:06甘藷南峰營地。
10:45順著來時路方向,前往甘藷峰。箭竹海下坡。
11:15閒聊健康,休息。→11:18
11:35休息,下了很長一段,開始上攀。→11:37
11:44 石塊崩壁→11:47一段受稜平緩前行,上坡。
12:12遇往死亡稜線岔路。
12:15登頂甘藷峰。→12:33
12:44 平緩有遮蔭的樹下午餐。→13:05
13:13左側有路標,但路在稜上。
13:16下崩壁。
13:31開始上攀點。
13:37休息至13:42。
13:51下攀區。
14:01下坡(岩壁),接一段岩石瘦稜。
14:06 大樹幹。
14:15休息5分。
14:30有木頭小岩地。
14:35回到下背包處。
14:55順著來時路方向是往甘藷峰,中間是往甘藷南峰登山口,回頭一些些則是下耳無溪的岔路口。
15:36遠多志山,休息。→15:49之後之字形下坡。
16:32很像松風嶺的加長版的一段路。
16:36 可紮營的平坦營地。
16:41休息十分鐘。
17:23上攀到稜頂。
17:26經過三處較平緩所在。
17:36較平坦處,可見下方溪邊。
17:39拉繩區。
17:45溪邊。找營地。
18:10 搭帳篷。
21:37睡。
※此篇文章照片由Jet、Jason、適鴻、圓恩提供。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