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就從美學開始討論題目的意旨,我們更從孔子之美探討起,尤其是假我數年以學《易》。(《論語》)孔子之美就是:
藝術的本質就是美
藝術就是把美展示、展現、呈現出來
美的本質就是仁
美就是仁展示、展現、呈現出來的意義
仁就是仁自身
仁即無限在有限忠之下學上達的事實論(《論語&易經》)
事實,就是我們現在所處、所看、所感及所想的一切。事實論,就是對事實的一切,有一套系統、邏輯、道理或學問的說法。(《孟子》)這套說法,隨著自己年齡、經驗、學養的成長,慢慢的擴大、圓融與超越。終至如老莊、釋、耶、蘇柏亞、科及孔子等的無、自然、空、神(上帝)、第一因、大爆炸及仁等的論點。就無、自然、空、神(上帝)、第一因、大爆炸及仁等言,祂們都是無限。但是,當仁(神、空)落實(創造、緣起)為萬事萬物時,祂誕生了它、牠、他、她而為有限。如O2、H2O、石頭、草、鳥、鯨及人等,這都是有限。然而,僅就O2言,它永遠是O2,只是在化學變化時,轉變自己成H2O或SiO2等。唯,H2O或SiO2仍有回歸為O2的時候。因此,有限的O2,緼涵了無限的O2。尤其是大地充滿了O2,更尤其是宇宙、寰宇充滿了O2。但是,小草就不同了。然而,它們轉化的意義相似,只是小草的轉化不同於O2和H2O等。它是開花結果,開花結果再發芽成長,這時候它又是小草了,小草再開花結果而如原來的小草。猶如一粒稻子,種在田裏。不一會兒,稻田裏長滿了整片、黃澄澄的稻米。像黃金一樣,閃閃發亮,美得叫人驚豔。這就是稻子的一生,這也是小草的一生,這更是小草、稻子的無限,叫人不得不向它致敬。(《論語》)
小貓小狗,跟小草稻子,有點相似。唯,小草稻子不會動,小貓小狗會動,還會搖尾巴交朋友,更會唱歌跳舞找伴侶,完成跟小草稻子一樣的開花結果。只是不同的是:所有的開花結果都一樣,它們沒有子代與父代之別,混在一起就通通一樣了。小貓小狗不同,牠們一開始就展示了父代和子代的不同。尤其是母子和母女,子女沒有了父母,很難存活。小貓小狗,就這樣一代傳一代,牠們的無限,也就跟小草稻子一樣的真實了。人,也跟小貓小狗一樣,更跟小草稻子一樣,也是一代傳一代的無限。尤其是子女沒有了父母,很難存活。更尤其是父母,沒有了子女,婚姻、家庭也就沒有了意義。尤尤其是媽媽,沒有了子女,母性慈暖也就無從既竭,(《論語》)更無從認同與承受世上只有媽媽好……更無從體驗與認同,自己就是上帝自身,神就以少女、女子、媽媽展示、展現、呈現祂自己,自己就是上帝、神自身,這就是存在的存有奧秘,衍為一切的終極真相,更是美之所以為美的意義,是謂美的本質就是仁。就此,人就跟小貓小狗、小草稻子有一點不一樣了,他能認同、承受、體驗與驚豔人、小貓小狗、小草稻子的同與不同,他更能認同、承受、體驗與驚豔既竭、呈現、美、仁的意義,叫自己也在無、自然、空、神(上帝)、第一因、大爆炸及仁等裡見群龍無首吉。(《易經》)這是何等的美呢?是謂仁就是仁自身、仁即無限在有限忠之下學上達的事實論。但是,我們如何能這樣呢?尤其是子女沒有了父母,很難存活。更尤其是父母,沒有了子女,婚姻、家庭也就沒有了意義。尤尤其是媽媽,沒有了子女,母性慈暖也就無從既竭,更無從認同與承受世上只有媽媽好,更無從體驗與認同自己就是上帝自身。這就是學(教育)的意義了: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習俗性矣而不察焉。(《易經&孟荀》)
然而,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論語》)故,仁與不仁而已。(《孟子》)這是說:人能學的開發自己,由是創造人文如電視機、手機及禮(文字藝術品或傳統文化等)等,叫自己死後,就以其不朽的存在著,如故宮裏的遠古器皿簡帛甲骨文及思想價值等。但是,這跟美有什麼關係呢?大家可聽說過:
東風震雷
春雨綿綿
涓絲潺潺
枝頭發綠
大地鑽洞
鳶飛魚躍
鹿奔虎騰
猗猗蓁蓁(《詩經》)
萬紫千紅
結實累累
這是一幅多麼美的大地景象,大家可還聽說過:
蝶舞蜂蹈
蟬詠螢瑩
窕窈淑女
君子好逑(《詩經》)
二人同心
其臭如蘭(《易經》)
宜室宜家(《詩經》)
一索男女(《易經》)
大家可還記得:
張媽媽好
好乖
毛毛
王伯伯早
真是勤奮的孩子
宏仔
陳奶奶好
嗯
小美
真是女大十八變
越變越美麗了
……
里仁為美,(《論語》)少有作奸犯科者。有也是,早就鄰里全村一起教導的防犯了。左鄰右舍,就像家人一樣。自己的孩子自己教,鄰里的孩子,大家一起顧。好一幅享天倫之樂的人間景象,大家誰都不會有非分之想,更恥不勞、不義之獲。反而是互助共勉,一起同心一德創造維護分享。這就是吾與點也的禮之美,(《論語》)特為禮儀之邦的真諦。這更是周公郁郁乎文哉的美義,(《論語》)更是孔子述而不作的吾從周重點。(《論語》)唯,美,亦由此緼涵而出:
美者,羊、大,甘也。
乃上述的意義,即養出了肥美碩大的羊來。有朋自遠方來,(《論語》)即烤隻羊來款待他,賓主盡歡,此之謂美也。孔子特由此謂之:
舍之則藏
用之則行(《論語》)
顯諸仁
藏諸用(《易經》)
就前述的無限與有限言,我們可以由是反溯出仁的意義了,乃仁就是儒家的第一因、神、上帝等。但是,孔子不這麼說祂,他說:
仁在其中
美在其中
美之至也(《易經》)
盡善盡美
為仁由己
求仁得仁
從心所欲不踰矩(《論語》)
見群龍無首吉(《易經》)
仁在其中就是萬事萬物自身,更是整體的萬事萬物。乃:每一個事物都是「仁」且是它自己,更是無限與有限的同一體。然而,這個仁自己、有限與無限,又是什麼呢?祂就是仁在其中、美在其中、美之至也、盡善盡美、為仁由己、求仁得仁、從心所欲不踰矩、見群龍無首吉,祂更是:
仁在其中:誕生、存在與活著
美在其中:一切美好的東西都在裡面,尤其是無限(超越)。
美之至也:開花
盡善盡美:結果
為仁由己:呈現自我
求仁得仁:如其仁
從心所欲不踰矩:倩兮盼兮(《論語》)
見群龍無首吉:文質彬彬(《論語》)
更尤其是再現:
透視形式
掌握質料
為仁由己
求仁得仁
利永貞的從心所欲不踰矩再現自我,讓自己在:
愛情
親情
友情
美學
藝術
中時中、中庸、中和、中節的悠遊。(《易經&中庸》)因此,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論語》)生命是多麼的美好,人生是那麼的炫燦。走一趟不夠,來回個數十趟,仍不為多。每次都是那麼的真實,每次都是那麼的叫人驚喜,每次都是那麼的豐沛。這就是人生的真諦,永揭不盡的真諦。因為:
道不遠人
遠人非道(《中庸》)
祂不在任何地方,更不在遠外,祂就是我們自己,祂更是我們自己、天、老師及經典共同造就的結果,尤其是我們自己,我們就在我們自己身上造就祂。
這就是哲學,這更是儒家哲學。既深奧,又平凡。既不可究詰,又在自己身上得證。但是:
人不學
不知道(《荀子》)
所以,教育、學,尤其是斅。故,教育的義意即知此,更重要的義意即成就此與造就別人:
成人之美
宗廟之美
問仁為仁
未知生焉知死(《論語》)
因此,孔子之美,美於:
培育人才
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易經》)
分享創造而郁郁乎文哉三才兼三才(《易經》)
真是:
驚艷與驚喜的這也才是驚艷,乃嚇得自己無以名狀的呆愣驚艷驚喜驚醒歸仁!
要求自己
彼此期許
這樣的美
就是真的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