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6-02 02:00:00| 人氣12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原創力、創造力或創意怎麼來:康德判斷力批判的真諦

        昨天和前天我在深研李淳玲的《康德哲學問題的當代思索》研析出一段非常重要的內容筆者比較康德文本牟宗三及李明輝等的詮釋後發現,下列的引文乃康德判斷力批判的真諦其即原創力、創造力或創意的由來乃康德三大批判是怎麼來的,尤其是純粹理性批判》。因為,寫第一批判的康德,不是第三批判中的天才,也沒有第二批判的實踐或許有那麼一點假言令式但是為什麼知性先呈現出來呢既不是感性更不是理性呢因此早在《第一批判》的A版,圖式的先天性原是意屬於構想力的,到了B版他卻判定圖式的先天性屬於知性,以知性來主導構想力,他這個時候的思慮十分謹慎,對於感性的先天來源更是緊張,深怕一不小心就要沾黏上感性經驗,失掉先天來源的根芽,所以寧可將普遍性與必然性的根源都歸屬於知性,以免將先天的純潔性流失給感性。他說:「最後,那先天純粹的概念除了在知性作用中以範疇隱現之外,必須也包含某種感性的先天形式條件,簡言之,就是那些內在的感受。這些感性的條件建構了普遍性的條件,只有在這種情況之下,範疇可能運用於任何對象。」。這裡的「某種感性的先天形式條件」、以及「內在的感受」指的就是「先驗的圖式」,[1]但是康德解說得很含蓄。他又說:「圖式本身總是只是一種構想力[2]的產物。然而因為在這裡,構想力的綜合並不指向一個特別的直覺,而只是指向決定感性的統一性,圖式必須與意象分別開。」。產生圖式的「構想力」這個時候只是一種一般性的判斷能力,它的性格不完全獨立,它的直覺功能不完全被確定,它的先驗性不完全鮮鮮明,它的先天原則更是難以指明,只是含糊的指向一個「統一性」。總之,就連它的先天身份都有些模糊。康德說:「判斷力是一種奇特的才能,他只能被練習而完全不能被教導,這是何以判斷力是所謂母慧的特殊品質的理由,因為缺乏它,沒有學校能補救。」。又說:「我們知性的這個圖式論,那就是,它應用於現象界的圖式論和它們的純粹形式,簡直就是隱藏於人類靈魂深處的技藝,這一種技藝它真實活動的策略,簡直不可能令我們從神聖的自然去揭露,而在我們的面前敞開。」,這是兩段在《第一批判》裡,關於判斷力及圖式活動既隱晦又神秘的斷語,構想力獨立的創作功能深隱不顯,[3]《第三批判》的天機泄漏,卻又不能完全朗現。他接著又說:「我們只能說這麼多:意象是一種再現構想經驗能力的產物;一個感性概念的圖式(例如在空間裡的圖形),就是一個純粹先天構想力一如一個單一圖形的產物。透過它、並且根據它,意象本身首先才成為可能。但是意象必須只有透過它們認定的圖式,才能總是與概念結合,它們自己本身是絕不與概念完全相符合的。換句話說,一個知性純粹概念的圖式無論如何,是絕不可能被帶入任何意象之內的。這樣一種圖式無寧只是符合於一種規則的純粹綜合,這種規則藉範疇,依這樣的概念,表達出統一性。它是一種構想力先驗的產物,一種構想力關涉到依據內感形式條件(即時間)而決定的產物,它關涉到一切的表象,只要這些表象與統覺的統一性相符合,先天地與一個概念相融貫。」,[4]這是感性意象與知性概念透過先天圖式連結的描述,只有透過圖式的作用,這兩種異質性格才有接榫的可能,經驗對象才可能成立。這也是康德再度強調構想力必須連結於「知性」,並與「統覺」掛勾的表現。康德此時對於構想力的功能必須這樣限定,對於普遍性與必然性的來源才能放心。也是因此,構想力的反省判斷功能才可能在後來的《第三批判》裡,漸漸地拖引出「主觀的目的性」這樣的先驗原則。[5]到底這「主觀的目的性」是帶有「統覺」的痕跡的。至少兩者在「統一性」上有「類比」的相似,兩者可以互相輝映而契合,但是這終是後話了。[6]構想力或反省判斷力的獨立性格以及他的全幅功能,終久要到《第三批判》才能另有突破、全部朗現。到了《第三批判》,康德言明美感經驗發生在想像力與知性和諧共振的剎那。[7]其實這正是「圖式化」發生的場合、也是想像力作用的地區,這很可能也就是美感經驗發生的勝場。(這個可能應易為清晰明瞭)但是康德自《第一批判》以來「圖式」概念的出現都是為著範疇運用於經驗對象必要的改裝,始終是為著構造經驗知識必須的設定。一旦提及「圖式」,就自然流向決定概念的構造上。這種想法一直維持到《第三批判》,將「圖式」與經驗世界的構造合拍,連結於知性的純粹概念,因此一般學者提及圖式,都只將它連繫於概念的構造,而筆者卻以為「圖式」的作用正是反省判斷力先天特殊的技藝,他本身就是一種創作活動。[8]康德自己在少數地方也表示「圖式」是一種對純粹知性概念的「直覺」作用,表現出圖式作用的感性性格,並且僅僅在一處,他也脫口說出: 「換句話說,因為想像力的自由度正是包含了不通過概念的圖式力,一個審美判斷必須奠基於純感覺,簡言之,即我們對於想像力的自由度與知性的合法性兩者互相增益彼此的感覺。試將圖式作用與概念構造分離,使得圖式作用能拓寬一個格度,離開構造知識的決定概念,開闢新場,獨立創作,以便施展審美與藝術創作的技藝。但是,康德因為在分析審美判斷時極於與知性判斷分開,凡提及圖式作用都是意指經驗概念的決定與構造,屬於知性活動的範圍,所以未來針對這一點還必須仔細深入剔剝,(筆者的逐步釐清即仔細深入剔剝才可能朗現審美活動與知性活動的異同,以簡別彼此之間的相離與相即。先驗哲學一方面要維持超越的先天性,以保住普遍性與必然性;(理解天才或聖人如何可能而美)一方面要從感性求得經驗的材料,以保証真實性,它天生註定要在夾縫中求生存- -別開生面。(真實可能而藝術)審美判斷也是一樣,它一邊要求普遍性,一邊又不允許這個普遍性與概念掛勾。這個普遍性只是一種情感、一種快感,因此標明了它的「主觀性」。同時它必須與概念的建構有分際,它是發生在一種主觀的「表象」過程之中,主觀的表象過程,主要是想像力(構想力)的反省(定位與定格)作用。進一步,它又必須涉及「判斷」的動作,一種具有「知性」意味的「綜合(分析)」活動,而這個「知性」又不必是正在建構一個決定概念的知性活動,因此在審美判斷的「表象」活動裡,想像力比較主動活躍,知性比較被動放鬆,知性處在一種休息的狀態,此時種種尚未形成知性概念的材料,早已由感性直覺毫不費力地收納進來, (感性直覺因此也有一種綜攝的作用,並且這種收綜攝的作用很可能就是一種圖式化的直覺作用)[9]這些「未決定的概念(與料或現象)」就成為想像力(構想力)遊戲的材料。而這種「未決定的概念」包含了可能經驗無限的形態,它們進進出出、自由流走,想像力就在這樣寬廣的際遇中遊走尋覓,毫無建構知識的緊張與限制。想像力此時完全進入一種自由自在的狀態,以一種主動的欣趣找尋普遍的形式,或者說創造一個普遍的形式。而當某種形式被造成,恰恰與知性的形式若合符節產生和諧之時,想像力的「表象」活動就算完成,一種普遍的形式被「結晶」出來,美感經驗就要發生、審美判斷也就要從它單一的情境裡要求普遍性,因為一個從殊相找尋共相的程序已經完成。(此即定位與定格)康德曾以「水」及其它礦物質的結晶過程為比喻,以為流動的液體可以具有種種可能的形式,而「結晶」的那一剎那,是經過一層「跳躍(理解)」,使整體形式當下構成、全體結構當下呈現,而不只是一條單一線形的曲構而已。(此處混著構想力與想像力說)卡西勒因此這樣詮釋:「『結晶化』是一種譬喻。好比是一種過程,透過這種過程,想像力與知性間含糊與流動的遊戲,突然在某種形式中箍定住。」這是藝術創作的過程,也是美感經驗發生的程序。美感經驗要求與美的對象、美的創作產生交通,美感才會發生。這種快感,是通過整體形式當下的交流完成的。康德說審美判斷決定於一種主觀的情感,而普遍性的要求就在主觀情感透過整體形式互相交流的剎那被證成。因此,一種普遍情感的可交流性(sensus communis)就被美感判斷預設了進來。(李淳玲著:《康德哲學問題的當代思索》,嘉義: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2004.1初版14-17)這段話非常的重要,闡釋了天才如何創作藝術品的歷程。唯,當我們理解(第一批判)或有為者亦若是(第二批判)時,我們便第三批判的源頭活水而不是、不祈天才了。但是,理解此者少,釐清此中的關鍵點與細節者更少。蓋,關鍵點即釐清個人的立場、前理解與後設也,釐清細節即個人的立場、前理解與後設之文本依據詮釋或所持理據也。就此反省自我及回視文本,詮釋的循環乃躍然主客間,知識論的意義由是臻至矣。重要的是:經典的活化,亦由是呈現。文明的深度及人民的內涵,更由是呈現。更重要的是:歷時性的呈現自我也。故,誠哉是言也的民到於今受其賜見群龍無首吉。


[1] 這裡混淆了認知官能的結構、作用及與料處理,先驗的圖式是認知官能的結構,某種感性的先天形式條件及內在的感受是與料,處理與料即記憶、記錄或烙印等。

[2] 此即處理,即時空架構定位及範疇定格而為記憶、記錄或烙印等,是為被動理智

[3] 在這裡混淆了想像力或主動理智,乃構想力沒有創作功能想像力才有。乃:構想力提供資源予想像力才而產生想像力創作功能,進而想像力無需構想力資源或刺激而自由發揮創作功能,文藝創作的意義由是產生,自我由是逐漸形成。茲後,乃為習性或性闢的風格也,是謂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唯,盛德大業焉,德而從心所欲不踰矩也。

[4] 這裡,我們以與料、內容或現象來看,先別管處理與料、內容或現象的原則或其他等的問題,知識的形成或產生由是即可理解了。同時,想像力的啟動、激發及活化,亦可理解是怎麼回事了。故,源頭活水,乃構想力資源源不止的提供資源或刺激給想像力而使想像力自由發揮創作功能,終究想像力無需構想力提供資源或刺激而自由發揮創作功能乃為源頭活水的至境也,故國陸王心學的要點即該一意義的闡釋。唯,該一意義不無虛、空形式的意義,乃想像力若無構想力先前的資源或刺激養成或提供的內容,創作功能是無由產生的。因為,沒有原料的工廠是無產值的。

[5] 以想像力名之更恰,此也是第一批判必經第二批判而第三批判的意義,乃第一批判之所以形成不是構想力的產物而是構想力創作功能產物。乃:既使有了定言令式的實踐,實踐也只是空形式,第一批判仍是未經處理的一堆與料或現象,頂多為定位或定格的與料或現象,其無以為《第一批判》也。唯,定位與定格仍須判斷與理解,由是為記憶、記錄或烙印者也。然而,這仍未為《第一批判》也。蓋,記憶、記錄或烙印僅是與料或現象的原件定位或定格也,與料或現象與與料或現象間的關係與作用若何?又新舊與料或現象間的關係與作用又何?這才是想像力啟動、激發及活化而為創作功能者也。因此,《第一批判》由是誕生也,乃《第一批判》無以產生《第一批判》也,其必經《第二批判》由《第三批判》產生也。

[6] 這不是後話,這是想像力啟動、激發及活化的前話,特為構想力的哥白尼革命自清,乃為《第一批判》的宗旨,實超驗的統覺到底是怎麼回事的意義也。

[7] 這就是同一性的理解或判斷,更是與料或現象間與新舊與料或現象間的關係釐清而啟動、激發或活化想像力也。

[8] 此處混淆了構想力與想像力,實《第一批判》混著《第三批判》說創作活動。但是,筆者上述的逐步釐清,乃可理解三大批判的各自意義。否則,《第三批判》乃天才的特性而《第二批判》是聖人的特性了,我們永遠無法理解天才或聖人是怎麼形成的而學不來。唯,這是最狹隘的事實論及反知識論者也。

[9] 此處混淆了構想力與想像力,此乃構想力的認知歷程,重點乃定位與定格。

台長: 楊冀華
人氣(12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