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1-16 16:01:24| 人氣2,05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庸.第二十三章 其次章 白話註釋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章文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

【語譯】 形→致曲有誠德發於外。著→繼續積累由微而張

 明→愈發愈盛煥乎其文。動→由明及物有感而動

 變→勃然興起改惡趨善。化→無踪無影潛移默化

於聖人下一階等的賢人,雖然不能像聖人一樣完全了解明白本自具有的自性,但卻可以致力去推轉偏於至誠一方的事理,如此才到達到誠的地步(內德之修養)

若內德可至誠,即可以表現於外在所實行的事(修行的功夫)

能夠將誠表現於外()則道自然就會顯著(以身示道)

能夠顯著這至誠,那光輝就會越加光亮閃耀(己立立人)

這閃耀的光,能夠發輝的越加閃耀,就可以感動周邊的一切事物(己達達人)

感動了萬事萬物,也就能使一切的事物產生變化,因此最終也能夠化育萬物(天下大同)

所以只有天下最至誠的人,才能做到化育萬物的目的,最終一定也和聖人一樣,沒有不同之處。

【分享】 人們喜歡對才能或學識,甚至是名利地位,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上等、中等、下等。修行場所也是社會的小團體之一,因主要的角色是人,而且大家也都還在學習培德與修持己身,所以不免尚存人的習性與脾氣毛病;但若日復一日的修改,可以讓自己能夠更加的精進修持,不但間接地提升了我們生命的價值,也算是逐漸地達到修行的目的,便不枉費此生的責任與使命。道德經.第四十八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即近此意。

仙佛說,在修行的場所也經常有三種人

1.一等賢人:一心想學仙佛的精神來辦道。

2.二等嫌人:自己不做事還在旁指指點點,嫌棄別人。

3.三等閒人:閒閒沒事做,人生寶貴的時間都這麼的溜走。

修行最難的是自動、自發、自律,能夠自己要求自己,還有反省的功夫。自動自發則責任可盡;自省自覺則德業可盡;互敬互信則聖業可成;互助互勉則心境提昇。

台長: annewu
人氣(2,053)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中庸 |
此分類下一篇:中庸.第二十四章 前知章 白話註釋
此分類上一篇:中庸.第二十二章 唯天章 白話註釋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