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10-24 12:52:57| 人氣30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創造滿足感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61024

 

可不可以讓孩子從小學習理解有許多的滿足其實不是從其他人那邊得到,而是由自己創造?

------------------

(這個想法卡在我的to do list的最上面,不處理的話,後面的must be done list就會整個塞車了...所以,來吧!我精簡點,如果可以的話...)

 

前幾天,搭工作夥伴的車子回家,三歲半的小男孩要聽故事,於是,他媽媽就放了一片他聽了好多次的故事給他聽。而我,也跟著在車上聽了三次那個讓我覺得好恐怖的【幼兒成長故事】。

 

一開始,主角很不開心地說因為爸爸媽媽都不陪他玩,所以他心裡有了一個洞,他要離家出走,反正爸爸媽媽根本不愛他,連園遊會都說要工作不能去參加...

 

然後,爸爸媽媽真的帶他去玩了,而且是在颱風天(是怎樣?颱風天出去玩,這是怎麼回事?算了,讓我們跳過中間的部分吧!不然又是另一個議題)。之後,風雨增強,故事中描述這【狂風雨魔】如何在吹垮他們住的小木屋之後打算將小朋友跟他的爸媽分開,然後卻發現無論如何爸媽就是緊緊地把孩子抱在懷裡,不讓【狂風雨魔】得逞,於是【狂風雨魔】就無趣地離開了...因此,小朋友發現自己的爸爸媽媽是愛他的,心裡的洞就不見了...

吼!!!!!!!

 

其實,我是耐著性子聽完的。

 

打從那個教孩子因為爸爸媽媽不能陪他玩,他心裡就該出現洞,就可以離家出走的橋段,我就對這個【優良】讀物打了個相當大的問號!現在這樣的經濟狀況下,我想,大部分的父母如果可以陪孩子,在我們的【育兒專家】的【威嚇】下,哪個父母膽敢不多陪陪孩子?只是,有多少的父母真的可以這樣隨時陪伴我們的孩子?工作,有的是為了養家活口,或者是為了更多人的幸福(我身邊就有許多很優秀的人為了要讓更多的人活得更有尊嚴,每天的工作超過十四小時,能陪孩子玩的時間真的少之又少)。我們能不能在給孩子唸的故事書中,去培養孩子們自處或者自己找樂子或者看到每個人的難處的能力,而不只是【要要要】又或者【人家應該要怎樣對我】?

 

爸爸媽媽就算不能陪他玩,每天早上仍然起了個大早,幫他準備早餐,送他去上學,按時接他回來,忙著準備晚餐、幫忙洗澡、洗衣服...沒讓他餓著凍著或是沒有地方睡著,衣服乾淨、身體健康...這些,不該讓孩子看見嗎?

 

在指責父母教養出媽寶的同時,我們的出版媒體是不是也同步對孩子進行著以孩子為中心的【媽/爸寶化】?然後,更厲害的是,讓這群其實累到快要不成人形的父母對於自己無法陪伴孩子有著深深的愧疚與虧欠感,因此以更多的滿足孩子需求來彌補自己被主流社會影響所產生的對不起...

 

我們可以怎樣訓練孩子在每天的小細節裡面去觀察到爸爸媽媽的愛?難道,一定要在【狂風雨魔】(風雨只是自然現象,被妖魔化或是評價好壞的狀態也讓我很不以為然)這種戲劇化的神經病張力中才能看到爸媽的愛?那孩子長大的過程中,或者是成年了之後,對於愛的理解,是不是也很容易落入一定要有強烈感受才是愛的迷思裡?(大家以為情殺、為情自盡這些社會事件哪裡來的?)

 

有太多的理所當然其實並不是一定非得那樣不可的。父母的陪伴當然重要,但是,對我來說,重要時刻的陪伴遠比長時間的陪伴來得重要。孩子能不能自己去交朋友?自己創造出朋友,自己找到自己覺得可以開心活著的方法?

 

想像一下,如果父母因為怕對孩子有不良影響,所以【犧牲】了自己的某些樂趣或者某些抱負,只因為想要讓孩子好一些,當孩子漸漸大了,有自己的生活了,不需要父母陪伴了,想離開父母爭取更多自由空間的時候,父母會怎麼解讀?

 

【翅膀硬了,想飛了,不要我們了...我以前為你們做牛做馬...這是你們報答我的方式?】這些反應,不陌生吧!

 

相互的羈絆牽絆甚至拖累,到底對人的發展是怎樣的影響?何以我們要繼續不斷這樣的折磨?為什麼我們要繼續這樣地社會化我們的下一代也綑綁著我們自己?

 

能不能讓孩子從小就可以觀察體會出父母對我們的付出其實就是父母的愛?可不可以讓孩子從小學習理解有許多的滿足其實不是從其他人那邊得到,而是由自己創造?或許爸爸媽媽的忙碌工作有時候並不是只為了滿足生活所需,而是有著更大的公眾利益,那,我們可以怎麼樣陪著孩子們去看到父母工作的價值(當然也讓爸媽看到自己的工作價值),因為有時候,真的不是錢的問題,而是那個工作的重要性...

----------------

只是,話說回來,有時候,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反映出我們自己深層的渴求。

我們自己能不能學習理解有許多的滿足其實不是從其他人那邊得到,而是由自己創造?

台長: andie
人氣(303)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沉澱 |
此分類下一篇:文化復育
此分類上一篇:訓練的細緻度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