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心理諮商 文章數:57
撤除正增強 撤除正增強可分為「隔離法」與「虧損法」。「隔離法」: 當個案出現某種不受歡迎的行為時,立刻終止或拿掉所...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1-04-10 22:27:58 | 回應:0
飽足法(洪水法 飽和原理) 飽足法是給予過多的增強物,多到不能處理而厭膩。例如:某學生上課喜歡轉動筆桿,難免分心,...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1-04-10 22:26:03 | 回應:0
系統性減敏法 系統性減敏法是消除焦慮、緊張、懼怕的行為治療法。例如:怕蛇 設計安排有系統地呈現刺激,用以逐漸降低...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1-04-10 22:22:51 | 回應:0
增強相剋行為(相互抵制) 甲刺激產生痛苦的反應,乙刺激產生愉快的反應,若使愉快反應強於痛苦反應,且兩行為不並存,...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1-04-10 22:21:09 | 回應:0
消弱作用(停止增強) 消弱作用是使個體反應得不到回饋,進而消弱行為。例如: 上課時老師發問,某生數次舉手皆得不到機...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1-04-10 22:18:57 | 回應:1
增強的分配方式 增強的分配方式有「連續增強」與「間歇增強」之分。「間歇增強」又分為「比率分配」與「時距分配」,各...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1-04-10 22:17:14 | 回應:0
模仿原理:身教與境教(刺激控制法) 身教就是示範法,教師以身作則,提供良好學習楷模,學生有樣學樣。或是觀察學習,...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1-04-10 22:15:12 | 回應:0
代幣增強作用 以符號或象徵物代替實體物質的獎勵。如:積分制、點卷、籌碼、榮譽卡、貼紙、行為契約,以兌換獎品實物作...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1-04-10 22:13:27 | 回應:0
類化作用與辨別作用 類化作用大致可分為兩類:(1)是刺激情境類似,兩種刺激愈相似,愈易類化。幼兒學叫爸爸,若形貌愈...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1-04-10 22:11:34 | 回應:0
負增強作用 負增強是一種威脅,但尚未執行;倘若不當行為一發生,便立刻執行威脅,也就是處罰。換言之,負增強是"免於...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1-04-10 22:07:06 | 回應:0
正增強作用 獎賞是教育上的金科玉律,守規矩的學生會得到獎勵,所以更樂於守規矩。例如: 小女兒跟媽媽到超市買東西,表...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1-04-10 22:03:31 | 回應:0
行為的塑造與串連(逐步漸進法)行為是逐步養成的,如同雕塑家在捏泥巴,經過許多步驟,複雜的過程,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1-04-10 22:01:27 | 回應:0
8. 統整(ego integrity)與失望(despair) 50歲~接近生命終點時,人開始回顧反省這一生的意義與價值,若滿意於這一生的生...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1-03-02 20:03:38 | 回應:0
7. 生產(generativity) 對 停滯(stagnation) 30~50 歲在成年期中期,生產(generativity)與對社會有貢獻是極重要的。中...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1-03-02 20:01:50 | 回應:1
6. 親密(intimacy)對孤立(isolation) 18~30歲成年期初期的重點是親密人際關係的發展。個人必須願意跨越自己的藩籬, 使... (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1-03-02 20:00:09 | 回應:0
第一頁      ‹上一頁       1 .  2 .  3 .  4 .      下一頁›      最末頁
第 2 / 4 頁 , 共 57 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