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3-07 01:14:52 | 人氣97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現場觀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星期六下午了場巴哈無伴奏大提琴演奏會,曲目是一號到三號,外加KODALY的無伴奏大提琴。

現場看才知道巴哈無伴奏這曲子比我想像的難多了。

第一,提琴類絃樂有伴奏,不管鋼琴或者室內樂或者協奏,有伴奏等於加層防護墊,當然搭配的伴奏越龐大,自然防護越完整,可說是日用型、加強型和夜用型。

有伴奏的時候不覺得,但是沒有伴奏的時候,提琴弦樂沒有base,節奏感、層次感和各種細膩的表情,突然就呈現無重力狀態。要怎麼樣在無重力室裡展現提琴弦樂的力道和表情,這是考驗。借一句巴菲特的名言:「游泳池裡沒水,才知道誰在裸泳」;既然裸泳,那當然就是全憑獨奏家實力了。

第二,大提琴的音頻低、音域相對窄,更難表現。小提琴的無伴奏,表情範圍因為音域廣也相對廣,過激派至少可以動不動來個「慷慨激昂」,也算有張力;而且小提琴音域高,教無音量的問題。

與小提琴相較,大提琴真可是布衣釵裙外加素顏。有「慷慨激昂」,但可選擇的向度比較少,要「沉吟低迴」,又很難表達情緒的層次感;最重要的是,大提琴演奏有音量的考驗,硬是有些演奏者可能受限於力道或者選琴或其他原因,音量偏小,更慘。朋友說得好,音量夠大、表情夠細膩為上者,音量不及、表情夠細膩為中者,音量小又沒表情者為下者。我加了一項,如果音量小又沒表情者,通常演技不錯----一付全心投入的表情和動態極大的動作,經常演技派最能引發聽眾共鳴呢。

第三,關鍵出在巴哈的曲子。巴哈的六首無伴奏大提琴,仔細聽不難發現,他用的曲式結構根本沒幾種,變化在於複雜的轉調;他沒有音程很大的音階來呈現情緒和節奏感,而是用音符的長短來呈現,所以有些段落很~~慢~~,有些段落很快,時鬆時緊。這會造成甚麼結果呢?如果拉琴的人本身節奏感不好的話,就沒有結構,便會出現音符密集時候容易快到失速,音符很少的時候又不知道到底時間是否剛好,容易流於呆滯;巴哈無伴奏第二號便相當慢。Go steady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真正的考驗之一在拉一個很長的單一音符,到底要怎樣才能拉得時間足夠、音色飽滿又圓潤,而且靜止中又有律動感呢?這簡直像Michael Jordan罰球線起跳、空中暫留、然後灌籃成功。

第四,準度。我發覺巴哈無伴奏要粒粒清楚、準度又夠,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那天蓋哈特的準度出點小紕漏,尤其在音階上行下行時,很容易冒險滑壘,連帶讓樂句就糊了。這便讓我想到早上聽了張密爾斯坦拉十七世紀巴洛克作曲家的作品,真是嚇死人的到位,就連Tartini魔鬼的顫音,也沒一點擦絃的僥倖氣音都沒有(海飛茲有時候還會因為拉太快而有僥倖的情況),佩服到五體投地。

我的感想是:很耳熟能詳的東西,經常會因為一廂情願地自以為了解,而忽略其中的玄機。如果能夠有機會,我真的期盼每一首聽過的曲子,都能看到現場演出;畢竟凡事不能只憑想像,能夠親眼所見執行過程,不但可以更了解一首曲目,我想更重要的是,至少對我而言,有助於對每一首曲子盡量一視同仁,可以減少因為太常聽、聽起來簡單就覺得很容易的一廂情願,也不會因為某些曲子聽起來困難就特別關愛。對於演奏者,也會更多些同情的理解。

台長: orangebach
人氣(97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music |
此分類下一篇:我的一廂情願
此分類上一篇:無題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