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2-01 10:19:06| 人氣7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童年與解放書摘與自身經驗分析

童年與解放導讀 與我自身對”教師效能理論”之實踐狀況的後設分析


~~~比較是知識的基礎,也是同化的手段。深入掌握特例,以特例為「比較的基準」,擴展至一般,學得的知識才能廣闊而深遠。比較基準的選取,是屬於個人的。每個人因自己的環境經驗、興趣、著眼點的不同會使用不同的比較基準。比較基準若由教師或他人來提供,則失去了生氣,失去它的同化力。(p25-26)~`

關於個人特例:
要從個人出發, 才會感到那股對照的強度. 之前看教師效能的理論, 方法及個案例子似乎都能懂, 但並沒有察覺它在我”心裡” (真不知用哪個專門的詞較好)的淺根. 直到那天,程桂英老師邀我把己身的溝通事件寫了下來, 以及反省下次我可以怎麼說. 從她回覆給我的字句, 我看到了我與她(理論)之間的差異, 字字句句中沒有提及任何理論, 只有許多在個案操作上的細節, 但somehow我對理論的理解, 卻又在這些細節上完成。分析至此, 發現這種存在非常奇妙。理論與實際(尚未至實踐)的關係, 有共在的互動, 彼此需要對方的照見; 經淬鍊又抽像後的本質(理論)內含在無數個存在(實例/際)裡, 而每個單一的存在也能映出本質的光采. (芥子納虛彌, 是這個意思吧) 。只是我不敢說”單一的存在,只要能掌握清楚, 能包含本質的全面”, 這點我還不肯定, 但肯定的是, 較多的體驗, 會令人把本質掌握的更完備。 個人的經驗是重要的, 那在團體討論時呢? 是否先需要一個團體共有的經驗及相關細節, 然後再來討論它的各種面向, 會比較深入理論呢?


~~分析體驗的要素:體驗不只是身體力行去實踐。在實踐、探索更進而干擾外在秩序之後,還要觀其影響,驗其後效,更進而找尋新秩序。體而不驗,算不上體驗,只是身體力行而已,得不到新的知識。所有知識的建立,都要驗其後效。 (p87)~

檢驗, 對我來說是難的。 一來,我看不到自己的盲點, 若沒個標準/引領者在一旁與我對照,真難. 二來, “影響”這東西( 比如說, 我這樣與學生的溝通方式, 學生是否能被影響/模仿…) 若是細微而難以觀察, 或是它需要時間的累積, 或是它易受其外力的抵消(下節課其他老師對他又是另一種說話方式), 那只能丟一句 百年樹人 安慰自己。不過至少在立即的場子上, 氣氛的轉變是我能明顯感受到的( 如: “我訊息”一放出來, 二邊就軟化多了, 我也能從超理智轉化到情感面, 昨天還當場噴了一堆眼淚 :<, 好在那天只處理二個學生…….)

~~將知識界定為人經驗的拓廣,教育的意涵在於拓廣人的經驗,使他的經驗網絡由小而大,由短暫而久遠。這便是人本教育哲學的核心概念,也是人本主義者所理解的教育意涵。(p186)~~

我想, 所謂 “經驗的拓廣”, 也許可以解讀成 看待或處理同一件經驗的方式,又多了一些分析/切入/實踐的基模。若我以前只知道這樣與別人溝通, 那我現在又找到了更好的方法, 且我也體驗到它的效果。 若我先接觸到理論, 那這個基模可以引領我去看待經驗; 若我手邊只有許多累似經驗的存在, 則若非遇到強大的困境,不然要主動去歸結發現/發明背後可以應對/修正的理論, 似乎需要超凡的智慧與覺察力。 多看書, 多遇些困境來找自己的碴, 看來似乎不錯。…成長真痛苦。

----------------sorry, 插播一下…….
<走筆至此, 發現自己時常有離題失焦的聯想衝動, 也許人喜歡去用自己的基模同化周遭的事物, 一種認知上的安全感與好似明白的“淺薄滿足感” ;
突然也發現, 人們討論時之所以會離題失焦, 也許是犯了一個毛病: 當人A講到一個抽像理論(或稱命題) 時, 人B為了想同意這樣的命題(動機有很多), 便舉了個自身的例子, 結果不小心講太長了, 甚或講到最後又拿另一個命題來套進這個自身的例子, 順便也套在A最先提出來的那個命題, 其結果便是二個抽像理論並陳 且被B劃上不倫不類的等號。並不太能怪他(或歸因於他)喜歡控制場面, 也許是邏輯上的訓練還不夠, 也許….

人A這時有三個選擇, 一個是去澄清二者命題間的不同, 一個是延申B的命題再去討論, 或A直接巧妙的(這真是人情世故,我得多跟阿淦學著點) 再切回到最先提出來的那個命題,但看A/或團體對那個命題之重視(或是否覺得已經可以轉焦)
為避免討論上的失焦, 我推想可行之方法是建立以下的團體共識:
1. 直接拿一個團體共有(共同理解)的經驗甲, 越細節越好 來討論其各個面項, 正反面及各種可能之作法皆談, 試著去撞出它與背後高層理論的關係.
2. 個人發表時需避免拿另一個己身經驗乙來對照類比, 或拿另一個抽像理論來套用解釋甲, 除非他把這另一個抽像理論化成 針對經驗甲的“實際作法”
3. 若團體每個人有這樣討論共識, 也許誰來打斷失焦狀況都不會尷尬, 不過那個打斷者要非常敏感且能評估出發言內容之屬性, 才會令被打斷的人維持認知上的面子。或是當我察覺似乎有失焦情況, 但我分析不出所以然時, 至少團體的氣氛是容許我提出質疑, 問問其他成員是否能評估一下此時的發言脈絡是否可以再繼續。
---------------------------
~~到二十世紀,知識已隨教育、傳播與資訊的發達普及於世紀的各個角落,但「知識」並未內化為人的經驗,而強化密化甚且深化人的經驗網絡,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p204)~~

這裡, 我只能說, 用後設去分析自己的經驗, 其實是超費記憶體的, 咕噜咕嚕轉著, 真是違反大腦逸樂本性。若非天健在前面招呼, 我也沒想到會寫這麼多啦. 大腦好久沒用了……在此謝謝二位的用心;… lutin

台長: lutin
人氣(72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閱讀筆記 |
此分類下一篇:明白/ schema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