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文化部長龍應台在紐約發表演說,並赴大都會博物館參觀(中央社)
*聯合報╱紐約特派員傅依傑/二十二日電 2012.08.24
文化部長龍應台廿二日晚上在紐約智庫「亞洲協會」發表英文演說,呼籲以文化消弭隔閡與誤解,演說中提及國立工藝中心赴中國大陸參展時,文宣手冊因印有「中華民國」全數遭海關扣留一事,她感性對中共呼籲「文化不是武器,放行吧!」獲全場熱烈掌聲。
龍應台說,以文化消弭隔閡與誤解,這也是兩岸人民正致力的目標,「和平超過一切」,「當你看到敵人深藏於心的創痛時,將很難再去恨這個敵人」。
龍應台接任文化部長後首度出訪,第一站在紐約發表「邊境穿越—寫作、政治、台灣海峽」演說,三百個座位座無虛席,不少中國「龍迷」也慕名而來。她的英文流利優雅,帶濃厚英國腔,娓娓道來,感性與理性兼具,讓紐約客領會「龍式魅力」。
亞洲協會也以網路影音直播龍應台演說,亞協董事長兼CEO迪莎在龍演說後二人對談,並開放觀眾提問,現場反應極熱烈,提問欲罷不能。
談及兩岸關係,龍應台訴說她小時候兩岸軍事對峙經驗,如今兩岸早已三通,交流頻繁,但仍有不少隔閡與阻礙。她舉例,文化部所屬文化機構多有「國立」名稱,但北京當局無法接受,僅名稱問題就成為兩岸文化交流一大障礙,前不久,國立工藝中心人員前往對岸參展,文宣手冊全數被當地海關扣留,因文宣品上地址處印有「中華民國」字樣。
被問及近年來兩岸最大變化是什麼?龍應台說,中國經濟崛起之外,不能忽視公民社會也在進步,有更多辯論與爭議,她對中國公民社會持續前進、開放,「雖離期許尚遠,但很樂觀。」相對的,她感覺台灣近年最大變化是面對大陸崛起,產生一股焦慮與不安。
觀眾詢問「台灣經驗」對中國大陸的意義?龍應台說,台灣做為一個「民主實驗室」,表現仍待加強與提升,但是對中國大陸的參考價值,因同文同種同一文化脈絡,「可信度」超越任何其他西方民主社會。
洪奇昌推民共交流 倡「一二共識」
*聯合報╱記者林政忠/台北報導 2012.08.24
二○一二年敗選後,民進黨內檢討中國戰略,中共也允諾重新檢視與民進黨的交流議題,「民共對話」露出曙光。民進黨大老洪奇昌日前表示,兩岸可比照「華沙會談」,建立求同存異的「二○一二共識」。
據指出,中共涉台高階官員已和民進黨人士進行多次非正式對話,雙方在民共交流議題達成「默契」:台灣政黨輪替將成常態,中共正視民進黨重返執政的可能性,並歡迎蘇貞昌、蔡英文等民進黨人士訪問北京;至於台獨議題,中共絕不讓步。
不久前赴北京出席研討會的洪奇昌表示,二○○九年起,他就曾在公共場域會晤陳雲林、王毅、孫亞夫等中共涉台官員,他和王毅也曾在「不同場合、多次見面」。
洪奇昌說,民進黨應與中國建立經常性對話管道,雙方才能接觸直接的訊息;他舉例,「中美關係」正常化前,舉行廿多年「大使級」的華沙會談,民、共透過交流和對話,才能建立制度性對話的機制。
但他也說,雙方基本前提、立場不同,需要很多前置作業,包含政治內涵,「現在民共對話條件還不成熟」。洪奇昌說,一九七一年後,聯合國席次已由中共取代,國際上「一個中國」已是事實、不只是原則;台灣則是主權獨立、但不正常的國家,「法理台獨具有高度困難性」。
他表示,南京憲法(中華民國憲法)歷經八次民主化修憲過程,現在是台灣的憲法,中國須理解和尊重,「台灣歷史存在、主權獨立的事實」。
至於「九二共識」爭議,他表示,現在已是二○一二年,還需要缺乏內涵的九二共識嗎?中國應持續發展民主體制,走得愈快愈好,有助於兩岸未來的和平發展,律師陳長文也如此呼籲,可見追求兩岸人民福祉的前提正是中國民主。
記者詢問,蘇貞昌、蔡英文訪中的可能性?洪奇昌說,蘇、蔡雖稱沒有任何政治前提下訪中,這本身就是一種政治前提,「大家不需要講空話,現在還沒有(蘇、蔡訪中)環境」。
美飛彈防禦部署 納入台灣
*聯合晚報╱華盛頓記者賴昭穎/23日電 2012.08.24
美擴充飛彈防禦 台灣納入範圍 / 林珮霖
美國計畫擴建在亞洲的飛彈防禦部署,台灣也在防禦範圍內,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紐蘭23日表示,防禦系統不是針對中國,而是為了因應北韓飛彈威脅;此外,她說,「這是一套防禦系統,除非有人發射飛彈,否則不會啟動。」
國務院23日舉行例行記者會,對於美國擴建在亞洲的飛彈防禦計畫是否事先與中國討論,紐蘭指出,美國定期會與中共領導人對話,包括雙方軍事會談和戰略與經濟對話;至於美國與亞洲盟邦共同建立飛彈防禦系統的目的,不是要針對北京,而是因應北韓飛彈威脅的隱憂,擴建防禦系統的架構和動機非常公開且透明。
由於台灣也在防禦範圍內,美方是否預期會引發中國不快?紐蘭對此表示,這是一套防禦系統,除非有人發射飛彈,否則系統不會啟動。她重申,美方已透過軍事和政治管道,和中南海廣泛討論這套系統的建立目的。
此外,針對日、韓兩國的外交關係因為竹島(韓稱獨島)主權爭議陷入僵局,日、韓都是美國強大、重要且有價值的盟邦,兩國發生紛爭,的確會讓美國覺得很不自在;因此美國傳遞同樣的訊息給雙方,就是化解紛爭,以和平方式化解紛爭,尋求共識化解紛爭。
用創新為未來提升競爭力 綠色貿易提升生活新主張
*國際商情雙周刊/蔡幸儒 2012/08/10
現今環保意識高漲下,消費者逐漸傾向購買綠色商品,實踐綠色生活。 台灣自行車、太陽能板、LED等綠色商品全球聞名, 企業發展綠色貿易,具有優勢。
因應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各國都努力發展綠色經濟。「綠色經濟改變了過去的經濟模式。」經濟部推動綠色貿易專案辦公室執行長陳添枝表示,「傳統的製造方式,不但資源使用後無法回覆,造成地球資源逐漸耗盡,並且,製造過程當中產生的廢棄物,對環境造成破壞無法永續發展。」
「綠色經濟下,無論是生產或是服務,對環境都不能產生負面效果,甚至影響是零。因此,為了讓資源無耗竭、無汙染,從商品設計、製造到使用,全部都要改變。服務也是如此,包括開會、坐飛機或是生活方式,都要配合改變。」陳添枝強調。
創新實現綠色責任
事實上,綠色貿易顛覆了傳統貿易以生產成本為國際分工的依歸,不再是「誰比較便宜就由誰來做」,而是多了「對環境影響較少」的考量。企業藉由最新研發的製造技術,透過不同的創新方式來實現綠色責任。例如:過去將回收後的PET空瓶,再製成地毯或衣服,現在,可口可樂用再生PET材料製成循環再造的空瓶,日本三多利發展回收舊保特瓶製成新瓶的新系統,減少石油原料的使用及二氧化碳的排放。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副局長江文若指出,許多國際大廠對採購及生產,都制定了一系列的綠色規範。台灣企業在全球供應鏈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應該努力從事綠色改造工程,爭取更多國際商機。
除了生產過程中需要符合國際買主對綠色供應鏈的要求之外,陳添枝認為,台灣企業應該運用創新力量,自己創造綠色新商品。「以前企業創新,多在產品『功能』、『情感』上著墨,現在多了第三個要素『綠色』。企業需要運用科技,結合這三個創新要素,研發設計商品,才能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
服務帶動綠色生活
經濟部為了協助台灣廠商拓展國際綠色貿易,去(2011)年成立綠色貿易專案辦公室,協助業者將優質的綠色產品行銷至國際,同時也蒐集國際綠色採購資訊,輔導廠商進入全球綠色供應鏈當中。
陳添枝表示,台灣是世界重要的生產基地,企業擁有強而有力的研發製造能力,例如:自行車、太陽能板、LED等綠色商品,都在全球聞名,「台灣是國際綠色貿易的重要夥伴,可以為全世界實現綠色生活的理想。
俄羅斯加入WTO 台商進出口商機浮現
*國際商情雙周刊/蕭正宗 2012/08/10
2012年7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亭正式簽署了俄羅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議定書的聯邦法案,這意味著俄羅斯已完成加入WTO的所有相關法律程序,並即將於2012年8月22日正式成為WTO第156個成員。
在歐美債務危機的連鎖影響,俄羅斯加入WTO的訊息,宛若注入一劑強心針,拉抬歐洲、亞太區域經濟,甚至全球經貿。
事實上,俄羅斯早在1993年,即向WTO的前身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簡稱GATT)申請入會。經歷漫長的18年,俄羅斯逐一完成與各會員國間的雙邊談判,在去(2011)年12月16日終於獲得WTO批准,取得入會資格,堪稱是WTO會員國中,入會談判過程最漫長曲折者。這也是中國大陸於2001年加入WTO以來,國際經貿界最引人注目的一件大事。
依據英國智庫EIU的資料,去年俄羅斯經濟產值(GDP)達1兆8,578億美元,全球各國排名第9。在過去10年,也是經濟發展最快速的新興經濟體之一。
雖然俄羅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市場實力早被肯定,惟脫離共產統治不過21年,各項規章制度或行事作風多仍沿襲舊有思維,往往形成外商進軍俄羅斯市場的阻礙。
進口稅大幅調降 台商拓銷有利多
對於全球而言,俄羅斯加入WTO,最重要的是俄羅斯將開放市場,尤其是透過調降關稅。事實上,俄羅斯近幾年亦不斷降稅,只是步履較慢,2005年俄羅斯平均進口稅率為12.1%,目前則為9.5%,俄羅斯入會後關稅調降速度將加快,預計明(2013)年平均進口稅率調降為7.4%,2014年6.9%,2015年6.0%。以下是台灣銷往俄羅斯主要產品的未來降稅情形:
■ 機械:今(2012)年1至6月,台灣出口至俄羅斯機械總值達1億1,172萬美元,大幅成長34.8%。主要產品包括綜合加工機、數值控制車床等。目前俄羅斯多項機械的進口關稅高達25%,加入WTO將大幅降稅,機械類產品的平均關稅將降至6.4%。
■ 汽車及零組件:今年1至6月,台灣出口至俄羅斯運輸設備及零組件總值達5,155萬美元,大幅成長49%。主要產品包括自行車、汽車車燈、行車紀錄器等。俄羅斯積極發展汽車製造業,對台灣汽車零組件業者而言,極具市場潛力。目前俄羅斯汽車的平均關稅達17.5%,將逐步調降至12.3%,汽車零組件的平均關稅則降為6.9%。
2005年,俄羅斯為扶持國內的汽車製造業,曾規定如果汽車零組件有超過一定比例在俄羅斯製造,送往國外組裝後,再回銷俄羅斯用於汽車製造,則可享有進口免稅的優惠。不過此項措施與WTO「與貿易有關之投資措施協定」(TRIMs)互相砥觸。俄羅斯承諾在2018年7月之前將廢除相關作法。
中國大陸西南邊境 貿易商機快速浮現
*國際商情雙周刊/徐肇駿 2012/07/26
地處內陸偏遠的中國西南地區,因位置邊陲及特殊文化,長久以來其經濟活動並未受到太多重視,然而也正因為該區接壤東協國家,隨著東協經濟快速活絡,近年來該區的對外貿易及邊境貿易大幅成長,因而受到全球矚目。
根據外貿協會市場研究處的研究,所謂邊境貿易包括「邊境小額貿易」及「邊民互市貿易」二種。「邊境小額貿易」是指沿邊境地區、經批准有邊境小額貿易經營權的企業,通過指定口岸,與毗鄰國家邊境地區的企業之間進行的貿易活動,其優勢在於可以快速反應市場需求。
邊境貿易 商機加溫
「邊民互市貿易」則指邊境地區邊民在陸路邊境20公里以內,經政府批准的開放點或指定的集市上、在不超過規定的金額或數量範圍內進行的商品交換活動。邊民每人每日人民幣8,000元以下的互市商品免繳關稅和進口環節稅(即海關代徵之加值稅及消費稅)。邊民互市貿易的優勢即為免徵加值稅,有企業即雇用邊民以螞蟻雄兵的方式,將貨物化整為零以規避正常貿易所必須負擔的加值稅。
根據中國海關統計資料,去(2011)年中國大陸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總額達346.51億美元(成長33.0%),其中出口202.03億美元(成長23.1%),進口144.48億美元(成長49.9%)。從數據來看,邊境貿易無論進出口均呈現雙位數成長,顯示邊貿商機逐漸加溫中。
根據市研處資料,中國大陸邊境貿易區主要分為三大區塊:西南部、西北部及東北部邊境貿易區。這次,本刊特別聚焦在由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省及西藏自治區所組成的西南部邊境貿易區,尤其以身為東協市場橋頭堡的廣西及雲南市場為主,藉由採訪這兩地從事邊貿有成之台商,分享其經營心得,探索當地市場發展與經營成功模式,找出潛在邊貿商機。
廣西出口 力度強勁
談到商機,首先從進出口統計數據來看。根據統計,去年廣西進出口貿易總額達233.31億美元(成長31.5%),其中出口124.59億美元(成長29.7%),進口108.72億美元(成長33.7%)。若從貿易方式來看,廣西一般貿易進出口總額達127.65億美元(成長19.1%),而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總額達62.5億美元(成長47.3%),占廣西進出口總額的26.8%。其中出口50.9億美元(成長53.2%),進口11.6億美元(成長26.2%)。
很明顯地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廣西出口力道大於進口,且邊貿占比超過四分之一,邊貿中又以出口成長幅度最為驚人,而且出口對象以東協國家為主。根據統計,廣西與東協雙邊貿易總額達95.58億美元(成長46.6%),占廣西進出口貿易總額的41%,其中出口就達68.25億美元(成長49.0%),可見東協需求之龐大,也難怪東協連續十年保持廣西第一大交易夥伴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