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綜合外電
美國雷曼兄弟倒閉將滿一周年,很多人檢討造成這波金融危機的泡沫,但未來還會有金融泡沫嗎?毫無疑問的,此刻就有許多泡沫正在形成,正如前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葛林斯班所說的,這是人性使然。
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Business Insider)報導,投資人應注意十個可能正在醞釀的金融泡沫。
● 中國泡沫:中國股市今年應建國六十年週年,牛氣沖天,很多專家指出是拜政府下重手所賜,而缺少基本面支撐。問題在於滿手現金的企業可能沒有把錢用在開發業務,而是投入股市。
● 綠能泡沫:清潔科技與生物科技的時代被稱為下一波經濟革命,各國政府紛紛投入大筆資金鼓勵發展替代能源,使泡沫隱然成形,不過,從投資觀點來看,這個泡沫還很小。
● 黃金泡沫:已連漲七年的黃金價格站上1,000美元大關,是否代表著泡沫已經形成?此刻倒還不用擔心。不管是通貨膨脹還是通貨緊縮,黃金都是很好的投資,因為它本身就是有形的財富。
● 聯準會泡沫:聯準會大肆收購次貸擔保證券,會不會創造新的信用泡沫?Fed收拾次貸擔保證券這個爛攤子,眼前看來是大獲成功,但Fed收購了1.25兆美元的次貸擔保證券,萬一Fed財務失控,誰來紓困?當然是納稅人。
● 垃圾股泡沫:現在正流行從垃圾堆撈寶。房利美、房地美、美國國際集團、花旗,以及美國銀行的股價都莫名狂漲。華爾街日報懷疑是高頻(high frequency)交易商的手法,也有人說是投機客炒作。
● 教育泡沫:愈來愈多人借錢返回大學讀書。學生借款去年增加25%至751億美元。但經濟可能好一段期間持續疲軟,這個投資到時候能否回本很難說。
● 2.0版次貸泡沫:銀行現在如何處理持有的次級房貸?答案是重新包裝後,取得較高債信評等,然後賣出,跟這波金融危機的背景沒有兩樣。不過,證券化本身未必是惡魔,而是房市泡沫。因此,複雜的產品未必會導致世界末日。
● 壽險證券化泡沫:華爾街正計劃將壽險保單貼現(病人或年長者在世時可以出售保單換錢)證券化,類似次貸證券的作法。紐約時報警告,這可能重蹈次貸風暴覆轍。不過,與房貸不同的是,保單貼現市場小得多,可能沒有那樣大影響力。
● 商用不動產泡沫:這個泡沫正在嘶嘶作響,隨時可能爆破。雖然經濟好轉,住宅銷售緩慢回溫,但商用不動產市場卻可能惡化。商辦貸款違約率年底可能升高到4.1%,遠高於第一季的2.25%。
● 新興市場泡沫:不只是中國,在其他新興市場,追求高風險高獲利的投資人正推高股票本益比到九年來的最高水準,平均都在20倍以上,泡沫遲早會形成。
■ 彭博資訊 搶買BusinessWeek
* 經濟日報╱編譯潘淑婷/綜合外電 2009.09.12
紐約時報11日報導,提供新聞和金融資訊的彭博資訊公司(Bloomberg)在最後一刻參與競購麥格羅希爾公司(McGraw-Hill)旗下的商業周刊(BusinessWeek),目前占居領先。
商業周刊媒體專欄作家費恩在網站上報導,彭博資訊先前也曾企圖收購商業周刊,但因雜誌要價過高而放棄。這次競標案訂15日截止,商業周刊和彭博的主管將在下周會面詳談。彭博和麥格羅希爾的發言人皆不願評論此事。
彭博加入競標後,超越原先被視為領先者、旗下擁有紐約雜誌和The Deal雜誌的拉札公司(Lazard)執行長華瑟斯坦(Bruce Wasserstein)。商業周刊的主管先前曾向華瑟斯坦簡報公司營運狀況。
據商業周刊報導,有意收購的公司還包括Zelnick Media、晨星公司(Morningstar)創辦人曼斯威托(Joe Mansueto ),以及Open Gate Capital、Platinum Equity和華平投資(Warburg Pincus)等私募股權公司。
彭博資訊的新聞事業單位有逾2,000名員工,大多數員工負責專業服務,也就是供金融專業人士訂閱的金融相關數據、分析和新聞報導。但過去兩年因華爾街裁員,使彭博核心產品的需求受到衝擊,公司因而尋求將產品擴至一般消費者。
彭博為此聘任時代雜誌和華爾街日報的老將普爾斯坦(Norman Pearlstine),擘畫發展其媒體資產;也聘請前NBC新聞台總裁賴克(Andrew Lack)執掌該公司電視、廣播和網路等事業。
今年6月該公司再請來前時代雜誌主管杜明簡(Michael Dukmejian),管理擁有31.5萬本發行量的Bloomberg Markets雜誌。這本雜誌原本不對外發行,僅提供給新聞服務的訂閱戶,但過去兩年開放訂閱,並在報攤上販售。
隨著愈來愈多24小時新聞平台出現,包括商業周刊在內有不少商業刊物的廣告量受到影響。
■ Microsoft開咖啡店 宣傳Win7
*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 2009.09.12
有鑑於上次Vista的失敗教訓,加上金融海嘯搗亂,微軟這回推出Windows 7,在行銷方式上大轉向,改以創意、口碑行銷,取代過去舖天蓋地式的媒體宣傳。例如最近微軟在法國巴黎開張全球第一家「Windows咖啡店」,就是最好的例子。
微軟最近在巴黎開了一家新店,不賣軟體、科技產品,卻銷售咖啡和快餐。微軟轉戰餐飲業的動作,在歐洲引起一陣討論。
其實,這是微軟為了宣傳Windows 7的點子,選在「咖啡之都」巴黎,開設Windows咖啡店,目的是讓來到餐廳用餐的顧客,還能順便率先體驗Windows 7各項功能。
這個創意點子成功吸睛並引發討論。
正是這回Windows 7宣傳戰中的代表作之一。台灣微軟前端平台事業部協理葉怡君坦承,受金融海嘯衝擊,這回Windows 7宣傳預算,不若上次Vista砸下重金,會改以創意、口碑行銷。
■ 最受亞洲推崇企業 Apple奪冠
*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道瓊社紐約十一日電 2009.09.12
儘管在亞洲市場的占有率很低,Apple公司的信譽在亞洲卻高居第一。
華爾街日報11日公布今年的「亞洲200家最受推崇企業」排行榜,Apple從去年的第七名躍升至榜首,被讀者評為亞洲最受尊敬的跨國公司。第二名為Toyota汽車,而去年第二的Google則落居第三。Sony從第八升至第四。Nokia滑落一名至第五;去年的榜首Microsoft則跌至第六。
Apple(蘋果)在評比的創新項目中,從去年的第七名上升到第二名。在跨國公司經營管理的長期展望項目,蘋果排名也從第六升到第二。
蘋果勁升至榜首反映其全球聲譽日隆。IDC駐新加坡個人系統研究主管馬伯遠說,即使在亞洲蘋果產品並非處處可見,但他們卻非常成功地塑造了蘋果的品牌。他說:「他們創造絕佳的產品體驗和品牌氣氛,特別在這個全球網路相連的時代,人人都聽過iPhone現象,也看到他們的獲利很好。」
蘋果抵禦全球金融危機的能力也贏得推崇。蘋果上季淨利增加15%,且iPhone手機和麥金塔電腦供不應求。麥金塔電腦出貨量增加4%至260萬台,與全球電腦銷量下降形成鮮明對比。蘋果iPhone上季售出520萬支,是一年前銷量的七倍以上。
不過,據市調業者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蘋果第二季在亞洲個人電腦市場的占有率僅1.6%,手機市場的占有率更低,只有0.6%,而iPhone在亞洲大部分地區銷售還不到一年。
上季只有14%麥金塔電腦銷往亞洲,而iPod雖然風靡亞洲,但多數亞洲消費者還無法透過iTunes商店購物。由於版權問題,目前只有日本和澳洲設有iTunes商店。
蘋果正努力開拓亞洲市場。去年蘋果在中國開設門市,這是蘋果在日本以外的第一家亞洲直營店。此外,蘋果過去一年積極與日本以外的亞洲手機運營商簽約銷售iPhone手機。除了日本,現在香港、新加坡、台灣、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印度和泰國都有售。中國聯通上個月宣布今年稍晚將開始在中國銷售iPhone。
iPhone在亞洲擴大銷售,有助提升蘋果在亞洲知名度。新加坡電信7月開賣iPhone,2,000多人排隊好幾個小時購買。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