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0-21 23:34:47| 人氣1,2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全球金融業的下一波風暴?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正視金融海嘯

全球金融風暴起因於2007年美國房地產泡沫化、次級房貸,爆發全球大型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公司的流動性不足,進而倒閉、國有化或遭合併。歐美各國政府相繼祭出注資至銀行或國有化措施,紓解流動性危機及全球系統性風險。但金融風暴帶來的全球信用緊縮及經濟成長趨緩,終不能及時紓解,這些挑戰相繼而來,是否會再引發下一波風暴,使全球金融業更加艱困?


從2007年至2008年6月,全球銀行因次級債券風暴已遭受稅前損失5,900億美元,同期銀行也籌資了4,400億美元(不包含政府的紓困)。這些主要都是因為銀行資產市價下跌,因此把資產價值調降至其市價所產生的帳面損失。

如果以2006年作為一個分水嶺,之前稱為風暴前,之後稱為金融風暴期,在風暴前全球50大銀行的資產約38兆美元,一年半之內增加到50兆美元,還不包括不在資產負債表內的資產約10兆元。如果全球50大銀行的資產要降至風暴前的水準,至少要減少12兆美元的資產,或者再籌資4,000億美元,才能維持這種資產規模。

另一方面,風暴前全球50大銀行的舉債比平均是24倍,至2008年已增至30倍。有形股本占有形資產比在風暴前是4.17%;在2008年只有3.36%。因此全球的銀行家數已減少,一方面要減少其資產,又要減少其負債比率。在無法大舉增資的前提下,銀行只有大量降低其資產︰一方面是出售資產,一方面降低對企業或個人的放款金額,因此全球企業皆有銀行回收或降低其貸款的壓力。

據估計,全球銀行已承諾但未支借的信用額度尚有6兆美元。銀行信用緊縮的壓力,對銀行及企業而言,將會是長期的狀態,不會在短期內消除,這對全球經濟的成長也會是沉重的壓力。

信用萎縮及經濟成長趨緩,對企業及個人消費的負面影響,終究又會反映回到銀行的身上。根據最近花旗出版的研究報告指出,明年全球金融業打銷呆帳(charge-offs)的淨損失會達到最高峰。以美國為例,總損失以明年第二季為最高,將達資產的2.26% 到2.9%;其中房貸會在今年第四季達最高峰;消費者貸款也會在今年第四季達3.6%;信用卡債在明年第二季以8%的打呆達高峰。至於商用房地產則持續延至2009年底達高峰。

以美國50大銀行而言,總損失會達1,500億到1,800億美元。而Tier I資本適足率會由8%降到6%。歐洲的銀行因資本結構比較不健全,影響會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打呆損失金額還未包括企業違約倒閉所產生的損失。這些損失都會加速銀行緊縮信用,銀行不僅會持續緊縮,而且會更嚴厲,使企業及個人的銀行融資都更加困難。

接下來,銀行面對的損失將不像之前的帳面損失,而是真正的呆帳損失。雖然初步預估金額只有次級房貸的三分之一左右,對已經很脆弱的全球銀行體系,會是很嚴重的打擊。全球銀行需要更進一步的增資或整併,但是有能力去併購其他銀行的機構已沒有幾家。

歐美政府的紓困方案對這些情形會有助益,但並不能解決基本的經濟問題。將來真正打銷的呆帳損失究竟是多少,沒有人可以正確預估得到,但是若世界經濟進一步惡化,對全球金融體系的影響將非常劇烈。問題在於,全球經濟會惡化到什麼程度?

所幸歐美政府在相繼紓困金融體系時,也開始體會到,要真正解決金融危機及信用萎縮,最根本的關鍵還是要全球經濟能夠好轉。各國政府開始研究如何提出經濟刺激方案,冀能刺激全球經濟成長。但是全球經濟的復甦,不能只倚賴歐美各國的行動,而是要全球所有經濟個體聯手合作才能奏效。

我國經濟內需市場小,經濟體相對也小,長期倚賴出口來成長。宜於此時儘早端出大膽而廣泛的刺激經濟措施,以增加就業率,建設基礎設施,提升國家競爭力。如果只是為刺激消費而獎勵消費或退稅,那會浪費國家的寶貴資源。

* 杜英宗(作者是台灣花旗環球財務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

【2008/10/21 經濟日報】

台長: 台北光點
人氣(1,27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專家八寶粥 |
此分類下一篇:金融危機…都是槓桿惹的禍
此分類上一篇:和平建國非遙不可及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