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立冬」,先生從夜市買了麻油雞麵線回來當晚餐,因為份量實在是太多了,一餐根本吃不完,所以今晨我把剩下的雞塊和湯汁加入兩枚雞蛋,變成我的精力湯。
這兩天因為鋒面過境,外加過門不入的梅莎颱風所帶來的豐沛水氣,北臺灣的天氣,一下子從三十幾度的燠熱,轉為潮溼陰冷的雨天。一早,來上這麼一碗有助於氣血循環的麻油雞蛋花湯,還當真有早年「補冬」的感覺──暖烘烘。
關於傳統的「補冬」習俗,也讓我想起自己的許多飲食習慣,其實和童年的溫馨片段有關。每當自己遇到挫折的時候,就會特別想藉由一些和母親有關的溫馨片段,找回支撐自己走下去的力量;就像有「台灣之光」之稱的王建民,將於十一日上午返台,這回他因傷少了十九勝光環的加持,因而讓他更加的想念家人與家鄉的傳統小吃──「台南米糕」。
據傳統習俗記載,「立冬」代表著冬天的降臨,「冬」這個字有「終」或是「凍」的雙重意味。每年到了這個時節,農夫們的農耕活動算是告了一個段落,家家戶戶將農作物儲藏起來準備過個好冬;此外自然界裡的許多動物,也將陸續進入冬眠。早期的臺灣,人們會利用「立冬」這天「進補」,順便犒賞自己和家人這一年來的努力付出,這也就是諺語裡所謂的──「立冬補冬,補嘴空」。只是這樣的生活習俗到了營養過剩的「三高」今日,似乎有些衝突。畢竟,早期先人在各方面的生活環境和條件,與今日相差甚遠。
就自己而言,小時候家裡的生活條件非常差,被褥不像現在這麼鬆軟溫暖,總覺得膚感對於天寒地凍特別的敏銳。因此,當年母親選在「立冬」這樣的日子,以全雞加上八珍湯或十全大補湯替全家人的健康把關,似乎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如今已為三個孩子母親的我,怎麼看都覺得這樣的「補冬」儀式略顯多餘。
即便如此,在我喝下麻油雞蛋花湯的當口,還是不忘在湯碗裡加入我對已故母親的思念藥方。管它營養過不過剩?管它會不會因體質躁熱而流鼻血?錯就錯在那條割也割不斷的親情線,不是嗎?
寧兒2008.11.09清晨日記
文章定位: